高原;张翠欢
目的:探讨以便血为主要症状的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内镜特点、诊治要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24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辅助检查、治疗经过、转归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缺血性结肠炎好发于老年女性,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肺心病、心房纤颤、腹腔手术等。腹痛、腹泻、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结肠镜下主要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病变主要见于左半结肠。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论结肠镜检查的明确诊断、早期治疗以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黎;赵军;张振宙;张春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开关电源是医疗设备中一个常用的部件,也是电子医疗设备的心脏,为医疗设备提供稳定安全的电压支持,关系着众多医疗装备的动力问题。本文从开关电源的功能以及零部件等方面结合临床使用经验对医疗设备开关电源的常见障碍和技术维护等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潘兴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CT检查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0例前来检查的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和对照组,每组300例。观察组进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CT检查满意度;结果给予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8%高于对照组94.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自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后,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显著上升。促进了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健康实施。
作者:梅晓芳;康世萍;雷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5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资料,总结凶险型前置胎盘对母婴的危害。结果凶险型组与普通型组比较,在胎盘植入、人工剥离胎盘、产后出血、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及输血、手术时间等方面均明显高于普通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严重威胁母婴安全,计划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的关键。
作者:张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对肺癌发病机制及其生物学行为的深入研究,分子靶向治疗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新手段,已成为治疗晚期NSCLC具前景的研究领域。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s)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也逐渐受到肯定。然而在临床中,有些患者对EGFR-TKl的治疗并不敏感或对该类药物产生耐药,故对EGFR-TKI耐药机制的探索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现就EGFR-TKI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富佳;安昌善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研究急救程序在心脏猝死患者急救过程中的作用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接诊的28例心脏猝死患者按照新急救程序进行基本生命急救、高级生命急救和复苏后处理,观察患者急救效果。结果28例患者存活6例,复苏后心跳恢复正常,面色红润,能够进行自主呼吸,瞳孔变小,对光刺激有反应,其中,经现场急救复苏1人,人工呼吸复苏1例,胸外按压复苏1例,入院高级急救复苏3例。结论及早进行急救是心脏猝死患者复苏的关键,应在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急救。
作者:周喜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46例新生儿窒息导致心肌损伤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增加1,6二磷酸果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测定所有患儿的心肌酶谱,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治疗新生儿窒息导致心肌损伤时增加1,6二磷酸果糖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霞;李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皮穿刺切吸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回顾对比分析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10月治疗的9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病例分为经皮穿刺切吸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治疗组,51例)和传统保守治疗(对照组,39例)。两组行治疗后7天、14天和3月视觉模拟疼痛(VAS)等级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治疗优良率评分、患者满意率评分,复发病例等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和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14天与3月随访对比上述评分无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14天与3月随访对比上述评分有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1±1.8)天,较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3.8±1.9)天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随访时,治疗组患者在优良率、患者满意率、术后复发病例数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切吸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效果良好,疗效确切,安全,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方法。
作者:白明;孟格栋;银和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可产生有利于自已发展的微环境。近年的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其它间质细胞、肿瘤细胞及其它们产生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促进血管生成因子协同作用,促进了肿瘤的发展。在各种微环境因素中,乏氧、免疫和炎性反应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肿瘤微环境、免疫和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剧雪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过敏性紫癜属于系统性小血管炎,主要侵犯皮肤、胃肠道、关节和肾脏,其病理特点为含有IgA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受累脏器的小血管壁引起炎症反应[q]。宋立群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采取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方法治疗该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松倍;宋立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六分钟步行试验作为一种亚极量的运动耐量试验,经济、简单,运动量和平常生活相符,且可以对病人实际生活能力做客观反映,对患者的心功能做正确评估。该研究想通过观察患者进行六分钟步行试验,从而发现对患者六分钟所行距离造成影响的原因,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达到提高六分钟试验的可靠性。此外,把六分钟步行试验应用在患者每天体力活动的功能代偿能力水平中。
作者:冯素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原因及防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88例实施脾切除断流术病例,其中术后并发门静脉系统发生血栓形成67例(35.63%),分析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原因及防治体会。结果188例实施脾切除断流术病例中血栓形成67例(35.63%),经选用抗凝、溶栓药物治疗后61例血栓完全消失,6例基本消失,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容易发生,但积极采取抗凝、溶栓药物治疗可以提高血栓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再形成。
作者:黄林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0引言20世纪70年代咽喉反流(LPR)这一概念被提出,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的部位,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据国外报道超过40岁的人群发病率高达35%,研究证明耳鼻喉科门诊患者中有10%-15%的存在反流症状和体征,此病普遍存在且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因此明确咽喉反流的发病机制,研究其诊治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靳洪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哈萨克族与汉族高血压患者的对比分析,找出该病的发生原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脑出血的发生率。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护理干预前我院高住院患者1550例(汉族428例,少数民族1122例),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护理干预后我院高血压患者988例(汉族212例,少数民族776例)。结果少数民族高血压患者住院人次及住院率明显下降,高血压脑出血发生率改善不明显。结论此次护理干预效果显著,降低患者住院次数以及高血压脑出血发生率仍然任重道远。
作者:刘永梅;赵映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肩袖损伤患者实行关节镜下修补术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护理体会。方法从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骨科肩袖损伤并接受关节镜下修补术的住院患者中选取接受康复护理训练的患者220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主被动功能性锻炼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对比患者康复护理前后的肩关节功能及评分结果,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患者术后回访调查的6-19个月中,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国际评分有显著提高,由术前(14.3±3.6)分上升到(33.4±1.4)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价优级130例,良级50例,一般40例,有显著改善。结论肩袖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修补术的疗效显著,舒服速度快,手术创伤小。及时采取康复护理计划对改善患者肩关节,提高痊愈水平,改善预后作用重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海云;张冬梅;沙英林;李海永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观察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胰腺炎(ASP)患儿的临床效果,进一步了解肠内营养(EN)的可行性及其优势,从而制定出重症胰腺炎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60例ASP患儿,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和肠内营养(EN)组。观察营养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明显升高,PN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住院时间均高于EN组(P<0.05)。结论在无绝对禁忌证的情况下,尽早给予EN治疗可以显著改善ASP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潘莹;谷口;刘东;苏靖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翁沥通治疗Ⅱ、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分析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Ⅱ、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翁沥通治疗,对照组给单一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总分及症状评分均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分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翁沥通治疗Ⅱ、Ⅲ型前列腺炎临床效果较好,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德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灸与康复运动疗法联合应用在25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中风患者49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24例)和观察组(n=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给予观察组针灸和康复运动联合治疗。分别接受各自不同方法治疗后,对比两组的后遗症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6.7%,而观察组在接受针灸和康复运动联合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则为96.0%,观察显著高于对照组(X2=5.207,P=0.023)。结论针灸和康复运动联合应用在中风后遗症的疗效确切,促进病情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胡丽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观察其临床效果,探讨和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60例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于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对照组给予以雷尼替丁为主的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后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为93.3%;对照组Hp根除率为76.7%。治疗后两组患者根除性治疗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在治疗期间出现轻微的胃肠不适反应,对照组有2例出现了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云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宣肺通络平喘汤对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的的效果。方法将106例小儿哮喘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宣肺通络平喘汤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1.69%优于对照组的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通络平喘汤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陈厚杨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