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素霞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预防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至2014年实行母婴同室的6234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实施预见性护理预防新生儿感染,2013年未实施。结果2014年实施护理的新生儿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2013年未实施护理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预防性护理
作者:寿文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护理感受。方法从我科室选取4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上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好,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儿童精神分裂患者康复中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儿童病患的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儿童的生活质量,让其健康地回归社会。
作者:田华;赵景;韩梦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气道阻力测定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毛细支气管炎、幼儿哮喘各50例及健康对照组50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吸入特布他林前后气道阻力。结果用药前毛细支气管炎组、哮喘组气道阻力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毛细支气管炎组、哮喘组气道阻力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哮喘组用药前后气道阻力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阻断法气道阻力测定无创简便快速,反映儿童呼吸系统状况,给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支持,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韩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律平与三磷酸腺苷治疗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心律平组和三磷酸腺苷组,分别给予静脉注射心律平和三磷酸腺苷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三磷酸腺苷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率为94.11%,心律平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率为76.92%,三磷酸腺苷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律时间为18.9±7.0s,心律平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律时间为15.6±7.2min,三磷酸腺苷组有效率和复律时间明显优于心律平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孕<0.05)。结论三磷酸腺苷临床有效率及复律时间明显优于心律平,作用迅速,起效快、复律成功率高、半衰期短,不良反应轻可自行缓解,可作为治疗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的一线药物。
作者:李贵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调整血压、血糖、血脂、降颅内压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以丹红注射液和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89%优于对照组76.66%(P<0.05);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对照组相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不仅安全可靠,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安永平;任常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到医院就医的精神病病人也越来越多。精神疫病主要是与遗传因素,生活环境的急剧改变,工作压力,生活压力,性格,饮食习惯,脑供血不足,营养不良,经常情绪激动等等有关。医护人员应该预防和高度重视这些病,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视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护士的专科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医护人员再以满足这些患者的治疗康复各阶段的需要,并者力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常见症状等开展临床观察也要减轻他们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帮助他们重返社会。
作者:祖丽比艳木·吾斯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股骨颈骨骨折患者中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录并治疗的42例股骨颈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结合其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与出血量各是(64.7±4.9) min和(108.5±22.5) mL。术后给予9~24个月随访,同时参照Otani标准评定疗效,其中优、良、可、差各有16例、21例、5例和0例,临床优良率是88.1%。结论对股骨颈骨骨折患者中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控制手术出血量,而且疗效显著,适合推广。
作者:金永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研究急救程序在心脏猝死患者急救过程中的作用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接诊的28例心脏猝死患者按照新急救程序进行基本生命急救、高级生命急救和复苏后处理,观察患者急救效果。结果28例患者存活6例,复苏后心跳恢复正常,面色红润,能够进行自主呼吸,瞳孔变小,对光刺激有反应,其中,经现场急救复苏1人,人工呼吸复苏1例,胸外按压复苏1例,入院高级急救复苏3例。结论及早进行急救是心脏猝死患者复苏的关键,应在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急救。
作者:周喜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给予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跟踪实验。方法选取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普通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则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方法,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随访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后出现并发症的机率显著降低,治疗效果、健康知识知晓率和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上意义。结论给予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性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汪胜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可产生有利于自已发展的微环境。近年的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其它间质细胞、肿瘤细胞及其它们产生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促进血管生成因子协同作用,促进了肿瘤的发展。在各种微环境因素中,乏氧、免疫和炎性反应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肿瘤微环境、免疫和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剧雪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肩袖损伤患者实行关节镜下修补术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护理体会。方法从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骨科肩袖损伤并接受关节镜下修补术的住院患者中选取接受康复护理训练的患者220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主被动功能性锻炼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对比患者康复护理前后的肩关节功能及评分结果,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患者术后回访调查的6-19个月中,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国际评分有显著提高,由术前(14.3±3.6)分上升到(33.4±1.4)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价优级130例,良级50例,一般40例,有显著改善。结论肩袖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修补术的疗效显著,舒服速度快,手术创伤小。及时采取康复护理计划对改善患者肩关节,提高痊愈水平,改善预后作用重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海云;张冬梅;沙英林;李海永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入院治疗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2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镇静、控制惊厥和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预防感染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静滴。治疗期间监测患者临床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包括意识状态、四肢肌张力及原始反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人数11例,1例无效;对照组总有效人数7例,5例无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改善症状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较好的疗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能够逆转脑损伤,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减轻后遗神经系统损害。
作者:陆奇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超声在血性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2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96例血性乳头溢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进行高频彩色多普超声检验,分析对比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超声诊断和病理及手术诊断结果。结果在对研究对象进行高频彩色多普超声检查和手术及病理检查中,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符合率占比90.16%,乳腺癌占比84.00%,导管扩张症占比60.00%,乳腺囊性增生占比60.00%,浆细胞性乳腺癌占比50.00%。结论高频彩色多普超声对血性乳头溢液的病因进行诊断时,诊断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驰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对肺癌发病机制及其生物学行为的深入研究,分子靶向治疗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新手段,已成为治疗晚期NSCLC具前景的研究领域。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s)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也逐渐受到肯定。然而在临床中,有些患者对EGFR-TKl的治疗并不敏感或对该类药物产生耐药,故对EGFR-TKI耐药机制的探索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现就EGFR-TKI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富佳;安昌善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动态脑电图结构的变化。方法对120例热性惊厥患儿的动态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热性惊厥患儿的动态脑电图结构异常变化与患儿的发病年龄、体温、出生史、家族遗传史、反复发作、发作持续时间等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结构变化对小儿热性惊厥预后的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程静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治疗的临床药理作用,以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将17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87例,对照组83例。试验组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卢固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认识支原体肺炎的影像表现。方法40例经血清学检查证实的支原体肺炎,回顾分析其X线表现及/或CT表现。结果磨玻璃密度影17例;实变影12例;小叶间隔增厚9例;肺纹理增强紊乱呈网格状影8例。32例同时出现两种以上影像表现。合并单侧少量胸腔积液3例;合并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2例。结论支原体肺炎影像表现多样,单纯从影像上难以区分,需结合血清学化验检查确诊。
作者:左兆勇;张伟;张朝付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灸与康复运动疗法联合应用在25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中风患者49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24例)和观察组(n=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给予观察组针灸和康复运动联合治疗。分别接受各自不同方法治疗后,对比两组的后遗症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6.7%,而观察组在接受针灸和康复运动联合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则为96.0%,观察显著高于对照组(X2=5.207,P=0.023)。结论针灸和康复运动联合应用在中风后遗症的疗效确切,促进病情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胡丽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应用四维时空关联成像技术在胎儿心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二维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的正常胎儿100例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四维时空关联成像技术在胎儿心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00例正常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中均获得满意的容积数据,成功率为100%,心脏四腔心切面、五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下腔静脉与上腔静脉切面的显示满意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动脉弓切面①、动脉导管弓切面①的显示满意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主动脉弓切面②、动脉导管弓切面②的显示满意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维时空关联成像技术在胎儿心脏检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谭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流产致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的治疗方法和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流产致输卵管梗阻性不孕患者50例纳入本研究,均经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确诊。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研究组在宫腔镜下接受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观察患者输卵管复通率、随访期间妊娠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输卵管复通率为56.0%,对照组患者输卵管复通率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随访期间妊娠率为48.0%,对照组患者随访期间妊娠率为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产致输卵管梗阻性不孕患者治疗中,在宫腔镜下给予输卵管通液术,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输卵管复通率和妊娠率,值得推广。
作者:高原;张翠欢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