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维时空关联成像技术在胎儿心脏检查中应用价值

谭冰

关键词:胎儿心脏检查, 四维时空关联成像技术,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应用四维时空关联成像技术在胎儿心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二维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的正常胎儿100例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四维时空关联成像技术在胎儿心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00例正常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中均获得满意的容积数据,成功率为100%,心脏四腔心切面、五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下腔静脉与上腔静脉切面的显示满意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动脉弓切面①、动脉导管弓切面①的显示满意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主动脉弓切面②、动脉导管弓切面②的显示满意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维时空关联成像技术在胎儿心脏检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87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治疗的临床药理作用,以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将17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87例,对照组83例。试验组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卢固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紧迫综合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紧迫综合症(NRDS)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儿科收治的28例新生儿呼吸紧迫综合症病例资料,依据应用主要治疗方式不同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氨溴索。比较分析两组新生儿呼吸紧迫综合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效果中,总有效率分析显示,观察组(92.86%)高于对照组(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紧迫综合症疗效确切、安全、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作者:陈湘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给予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跟踪实验。方法选取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普通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则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方法,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随访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后出现并发症的机率显著降低,治疗效果、健康知识知晓率和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上意义。结论给予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性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汪胜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CDFI和二维超声分析我院50例乳腺癌腋下淋巴结患者的声像图,对淋巴结的大小、形态、数目、血流参数、血流信号的分布、淋巴门以及纵横比进行分析。结果转移组的淋巴结大多数是多发性的,可以融成团,血流信号较紊乱、丰富,淋巴门消失或者偏心,周边型较多见。结论CDFI以及二维超声检查有利于鉴定良性以及恶性的淋巴结,是为方便简单的方法之一。

    作者:黄诗进;罗利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咽喉反流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0引言20世纪70年代咽喉反流(LPR)这一概念被提出,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的部位,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据国外报道超过40岁的人群发病率高达35%,研究证明耳鼻喉科门诊患者中有10%-15%的存在反流症状和体征,此病普遍存在且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因此明确咽喉反流的发病机制,研究其诊治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靳洪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内镜下微创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内镜下微创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116例60岁以上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组)58例,对照组(外科手术治疗组)58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内镜取石治疗治愈率为98.28%(57/58),对照组经手术治疗治愈率为93.10%(54/58)。两组数据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内镜治疗残余结石发生率为0%(0/58),手术治疗残余结石发生率为6.12%(3/58)。黄疸消退时间内镜组为(5.15±0.12)d,外科手术组为(9.85±0.32)d,住院时间内镜组为(6.72±0.28)d,手术组为(26.67±3.47)d。结论对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内镜下微创治疗.效果良好,其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技术成熟的医院可大力推广内镜下微创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

    作者:王德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65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闭角型青光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等指标,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结果术后,64只眼(94.1%)佳矫正视力不同程度上均有提高;术后,患者平均眼压(12.02±4.55) mmHg,有显著性的降低;术后,患者平均前房深度为(4.5±1.2) mm,有显著性的提高;术后,患者房角粘连范围≤90°的有18只,房角粘连范围>90°的有12只眼,房角粘连全部开放的有38只眼,有显著性的增宽;术后,有6只眼轻度角膜水肿,2只眼瞳孔扩大,未出现虹膜萎缩或视网膜脱落;与术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能够良好改善佳矫正视力、眼压、房前深度、房角宽度等,临床效果显著,进一步推广临床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小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肠内外营养在重症胰腺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胰腺炎(ASP)患儿的临床效果,进一步了解肠内营养(EN)的可行性及其优势,从而制定出重症胰腺炎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60例ASP患儿,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和肠内营养(EN)组。观察营养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明显升高,PN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住院时间均高于EN组(P<0.05)。结论在无绝对禁忌证的情况下,尽早给予EN治疗可以显著改善ASP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潘莹;谷口;刘东;苏靖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中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诊治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共56例,按随机数表法等分成2组,将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实施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者纳入观察组,对2组的临床总疗效进行评估,同时对比其手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100%的临床总疗效(包括显效17例,有效11例和无效0例),要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1.43%(显效、有效和无效各有9例、11例和8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是3.57%,要较对照组的21.43%更占优势(P<0.05)。结论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疗效更显著,且有可靠的安全性,值得普及使用。

    作者:卢一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疗设备开关电源的维护和保养

    开关电源是医疗设备中一个常用的部件,也是电子医疗设备的心脏,为医疗设备提供稳定安全的电压支持,关系着众多医疗装备的动力问题。本文从开关电源的功能以及零部件等方面结合临床使用经验对医疗设备开关电源的常见障碍和技术维护等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潘兴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50例流产致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流产致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的治疗方法和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流产致输卵管梗阻性不孕患者50例纳入本研究,均经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确诊。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研究组在宫腔镜下接受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观察患者输卵管复通率、随访期间妊娠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输卵管复通率为56.0%,对照组患者输卵管复通率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随访期间妊娠率为48.0%,对照组患者随访期间妊娠率为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产致输卵管梗阻性不孕患者治疗中,在宫腔镜下给予输卵管通液术,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输卵管复通率和妊娠率,值得推广。

    作者:高原;张翠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深入分析小儿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小儿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并深入分析小儿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研究小儿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后的整个过程,针对2012年5月到2013年6月的110例检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儿童患者,采用临床血清检测为主要诊断方法,大环内酯类药物为治疗方法,深入分析分析小儿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临床诊断结果显示患者在患病早期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持续性发热且伴有剧烈的咳嗽,外周血白细胞和CRP的检测结果大部分正常,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抗原特异性抗体IgM的检测结果为阳性。治疗结果显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效果良好,大部分病例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结论小儿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因为患者年龄较小,临床诊断有一定难度,单采用X光检测易于病毒性及细菌性肺炎混淆,必须采用血清学检测的手段,尤其是对肺炎抗原性抗体IgM的检测。治疗多采用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临床中时有不典型病例的出现,且不典型病例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因此诊断治疗过程中应做到及时多方面的准确诊断。

    作者:余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影响

    目的:探讨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运用临床护理干预的辅助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共70例,根据简单抽签法将其分成例数相同的2组,将实施常规基础护理者纳入对照组,将在此条件下运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者纳入观察组,对2组的临床护理结局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退热时间、咳痰消除时间与肺部湿罗音消除时间均要显著性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适症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是8.6%,要显著性小于对照组的22.9%,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运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于尽早解除症状、防范不适症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值得普及使用。

    作者:马清华;孙正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国传统食药两用药物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作用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能引起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动脉疾病、失明、骨骼肌萎缩等并发症,与癌症,心血管疾病并称为世界三大疑难疾病。本文章综述了传统中医药,对治疗糖尿病有很大作用的饮食用品,如茶、食用调料、水果蔬菜、农作物、保健药物等研究成果,为糖尿病的饮食和糖尿病的辅助治疗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岱青;锡林其其格;姜晓红;特格西巴雅尔;候东霞;斯琴;张晶;张文;李博洋;李汉青;阿拉腾其其格;曾克;斯琴格;张辰宇;乌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MR类PET对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评价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本病起病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且发展迅速,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较晚期或合并肝硬化,而失去了外科手术的机会,因此,肝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成为目前肝癌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TACE在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改善生活质量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为部分不能手术切除肿瘤的患者赢得了手术切除的机会。

    作者:孙玉霞;刘连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利培酮与阿立哌唑在精神分裂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36例(50%)和对照组36例(50%)。根据PANSS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分,采用PANSS减分率对药物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4.44%。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比较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对照组为4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利培酮和阿立哌唑治疗患有精神分离症的患者,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阿立哌唑的安全性更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建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不同肝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不同肝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80例患者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检测,并以同期进行常规检测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原发性肝癌,肝炎后硬化、重度、中度、轻度乙型肝炎的AFP、CEA、CA199、CA125指标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4项指标具有互补作用,并能提高肝病的诊断效率。

    作者:于艳妮;刘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律平与三磷酸腺苷治疗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心律平与三磷酸腺苷治疗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心律平组和三磷酸腺苷组,分别给予静脉注射心律平和三磷酸腺苷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三磷酸腺苷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率为94.11%,心律平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率为76.92%,三磷酸腺苷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律时间为18.9±7.0s,心律平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律时间为15.6±7.2min,三磷酸腺苷组有效率和复律时间明显优于心律平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孕<0.05)。结论三磷酸腺苷临床有效率及复律时间明显优于心律平,作用迅速,起效快、复律成功率高、半衰期短,不良反应轻可自行缓解,可作为治疗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的一线药物。

    作者:李贵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听力损失类型及年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不同听力损失类型和年龄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90例(98耳)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年龄不同分为两组:青中年组15-60岁(42例,47耳)和老年组60-81岁(48例,51耳),分析比较不同听力损失类型和年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不同听力损失类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分别为低频型85.71%、高频型65.52%、平坦和全聋型80.49%,低频型或平坦和全聋型分别与高频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型与平坦和全聋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青中年组与老年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型的疗效好,平坦型及全频型其次,高频型的疗效差,临床上可依据听力损失类型判断疗效。

    作者:樊新;修世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正压通气治疗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4月-2014年6月年收治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体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不同时间段血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显著,观察组平均治愈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治疗3d观察组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联合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血气分析等指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伟军;邹荣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