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急性喉炎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经验

董凤梅

关键词:小儿, 急性喉炎, 气管切开, 护理
摘要:小儿急性喉炎是喉黏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为小儿常见的急性喉梗阻原因之一,常发生于1~3岁小儿,以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其特点是起病较急,病情进展快[1].且小儿咳嗽功能不强,不易排出喉部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更使呼吸困难加重,因此,及时的抢救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一种急救技术,是抢救上呼吸道梗阻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重要的措施[2].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对患者的恢复尤为重要,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发生以及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偏头痛40例疗效观察

    以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偏头痛患者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8年9月~2009年12月收治偏头痛患者40例,均符合偏头痛诊断标准[1].40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18~65岁,平均35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10.2年;其中无先兆偏头痛11例,有先兆偏头痛9例.对照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16~62岁,平均37岁;病程6个月~21年,平均9年;其中无先兆偏头痛12例,有先兆偏头痛8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较性.

    作者:魏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两种不同方式治疗严重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严重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探讨单臂外固定支架和交锁髓内钉对严重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严重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使用单臂外固定支架进行固定治疗,B组30例,使用交锁髓内钉进行固定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优良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两组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也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单臂外固定支架和交锁髓内钉对于严重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其各有优点.但总体来说,交锁髓内钉的疗效要比单臂外固定支架显著,并发症也比较少.

    作者:吴北太;张建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解析老年人进行口腔保健的意义

    目的: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的口腔保健已经成为口腔医疗工作者的一项新的课题.正确地进行口腔保健工作,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老年人健康长寿.方法:通过解析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的症状,研究疾病的病因、病况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从而研究证明口腔保健的重要意义.结果:多项实例证明老年人的口腔问题危及全身健康,必须进行合理的口腔保健,以预防和治疗老年人的口腔常见病症.结论:口腔健康对于人类的生命及生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口腔是人体消化器官的门户.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口腔健康已经成为衡量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

    作者:王红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康复期的心理护理

    脑血管疾病在我国是众所周知的中老年人疾病中的三高疾病,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病残率.由于疾病的影响,患者常出现焦虑、恐惧、失眠、自尊的改变、愤怒、挫折感等[1].这些心理不良因素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把心理护理作为全面康复的核心.

    作者:刘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手部状态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输液穿刺时手部状态对静脉穿刺成功率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60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300例用手部放松半握拳状态的方法,对照组300例用常规方法.结果:实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时轻度疼痛例次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部状态影响静脉穿刺效果,手部放松半握拳的方法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穿刺时的疼痛程度.

    作者:王淑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新疆阿合奇县高血压病调查

    本文对新疆阿合奇县高血压病患者的性别、民族及地区分布等情况进行调查,旨在了解高血压病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体状况,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指导依据.

    作者:程自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DHS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2000年10月~2009年6月采用DHS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7例,对治疗效果进行如下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67例,男44例,女23例;年龄53~87岁,平均75岁;左侧39例,右侧27例.骨折按A0分型:A1型37例,A2型22例,A3型8例.均为单侧发病,合并其他骨折9例,内科病24例,其中并存2种以上疾病14例.入院手术时间3~9天,平均5天.

    作者:王保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胸腔镜下小切口手术在周围型肺结节诊疗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在肺部周围型结节的诊断和治疗中优点.方法:对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肺部周围型单发结节患者9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前均无明确病理诊断,经术中快速冰冻明确诊断.行肺部结节楔形切除术55例,手术时间45~120分钟,平均95.6分钟.38例快速冰冻病理提示原发性肺癌,行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根治术,手术时间110~195分钟,平均145分钟.术中出血45~330ml,平均120ml.住院时间9~15天,平均10.5天.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术期死亡,均获临床治愈.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可作为诊断困难的肺周围型小结节安全可靠的新诊疗途径,且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远期疗效可靠.

    作者:张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护士心理素质与静脉穿刺成功率探讨

    为探讨护士的心理素质在临床静脉穿刺中的重要性,总结分析操作中护士的成功或失败原因,找出应对措施.结果发现,提高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后,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也随之提高.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临床特点,以便于正确诊断.方法:收治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64例,对临床表现各种辅助检查和治疗进行总结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47例心功能>Ⅱ级患者,予以药物综合治疗3~10天后,心衰及心绞痛症状基本控制;另3例院外猝死,8例转上级医院行换瓣术治疗,5例安装心脏起搏器.结论: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70岁,UCG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是诊断SDHVD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于长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实时超声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阿洛卡SSD-1000黑白超声显像仪,GE公司P5,Vivid3,V730彩色超声显像仪,腹部探头3.5~6MHz,对109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断资料和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对比回顾总结分析.结果:109例患者中实质脏器损伤95例:空腔脏器损伤9例;肠系膜血管挫伤及断裂5例.实质脏器损伤中脾脏损伤57例,其中轻度挫伤11例,脾脏内部血肿9例,脾脏包膜下血肿12例,脾脏完全性损伤25例.肝脏损伤25例,其中轻度裂伤5例,浅表裂伤12例,实质内裂伤6例;肾脏损伤11例,其中肾脏实质挫伤5例,包膜下裂伤3例,粉碎伤及肾蒂伤3例,胰腺挫伤2例.空腔脏器损伤中膀胱破裂4例,消化道穿孔破裂5例(胃1例,肠管4例).肠系膜血管挫伤及断裂5例.结论:实时超声诊断闭合性腹腔实质脏器损伤简便、快速有效又可动态的观察损伤部位的严重程度.由于超声科实行24小时值班,所以及时的超声诊断为外科临床医师决定是否急诊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其次小的挫伤及范围较小包膜下血肿保守治疗过程中的随访也有一定的价值.实时超声对空腔脏器损伤和肠系膜血管损伤可发现其间接症状:腹腔积液及腹腔积气,从而间接提示腹腔内空腔脏器损伤和肠系膜血管损伤,对外科临床医师决定是否急诊剖腹探查也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海涛;蔡雷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头痛宁胶囊与消炎痛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与消炎痛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0例,中药组用头痛宁胶囊,西药组用消炎痛,联合组使用头痛宁胶囊和消炎痛,疗程均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组控制显效率55.0%,西药组控制显效率50.0%,联合组控制显效率85.0%.结论:头痛宁胶囊联合消炎痛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明显优于中、西药单独一组应用的疗效.

    作者:吴佳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门诊处方,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各科室5~7月处方800张,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合理处方45例,占总处方数的5.6%.其主要表现在:重复用药,用量、用法不合理,联用不合理及溶媒使用不合理.结论: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药学监督,定期开展处方分析,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李海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临床路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临床路径是一种人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些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临床路径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有计划准备、路径的准备、具体实施、评价改进4个阶段.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时代,更需要建立一套全面而完整的评价标准体系来进行临床路径的使用和管理.

    作者:艾热提·艾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科医院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体会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患者数的逐年增多,各个医院的血透室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展.而血液透析室作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其工作性质直接影响到透析患者的预后及医疗效果,感染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为使透析室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医院制定了相关制度,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保证医院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作者:陈霄;许巧玲;林雅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对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患者28例,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术前体位训练以及术中护理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同时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结果:28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3小时,一期结石清除率96%(27/28),有1例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放手术.结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小的优点,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胡银燕;吴筱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髌腱和股薄肌半腱肌肌腱重建ACL远期疗效评定

    目的:观察膝前交叉韧带损伤后采用关节镜下髌腱和股薄肌半腱肌肌腱移植物重建的远期疗效,对其症状、体征及功能评分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收治膝前交叉韧带损伤后采用关节镜下重建的患者67例,抽取髌腱和股薄肌半腱肌肌腱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病例各15例,共30例,随访时间38~128个月,平均64个月.对其术前和近期的症状、体征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髌腱组和半腱肌股薄肌组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05),手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长期观察,采用髌腱和股薄肌半腱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方式是有效可行的.但随着时间的延长,移植肌腱的强度也会有所下降.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髌下疼痛发生率高于股薄肌半腱肌肌腱.

    作者:陈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藿香正气颗粒在治疗咳嗽中的观察

    目的:探讨藿香正气颗粒在治疗咳嗽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6例咳嗽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中用常规抗菌素联合藿香正气颗粒的治疗方案,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联合止咳药的治疗方案,分别观察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藿香正气颗粒在协同治疗咳嗽中有显著作用,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秦丽;庞彬彬;朱慧颖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子宫切除术救治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治疗妊娠合并重型肝炎产妇的护理方法.方法:收治手术终止妊娠的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8例,随机分为剖宫产组以及剖宫产加子宫切除组,其中剖宫产组20例,剖宫产加子宫切除组28例,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比较两组年龄、孕周、孕次,对比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及病死率.结果:两组分娩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娩后两组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切除术并行有效的护理可改善妊娠合并重型肝炎产妇的预后.

    作者:李风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输液中的不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是临床医嘱采用的主要方法.据资料统计,在患者投诉中涉及静脉输液的约占28.28%[1].现对连续6个月输液的5000例患者进行观察输液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逐项分析,找出应对方法,探讨护理的防范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

    作者:张凤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