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乐新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临床观察

卢功博;崔志刚

关键词:胃乐新, 奥美拉唑, 胃溃疡
摘要:目的:寻找对消化性胃溃疡的佳药物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消化性胃溃疡患者96例,分为A、B、C 3组,A组服用胃乐新颗粒;B组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C组同时服用胃乐新颗粒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服药5周后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评比用药疗效.结果:C组的显效率高于B组的显效率高于A组的显效率,C组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总有效率.结论:胃乐新颗粒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对消化性胃溃疡治疗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胃乐新或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对消化性胃溃疡的治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脑心通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西药常规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抗凝及调脂、降压、降糖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口服,3粒/次,3次/日,两组疗程均3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变化.结果:两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脑心通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西良;张玉梅;张振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肛周脓肿患者1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患者63例(对照组)与Ⅰ期根治性切开术治疗患者65例(治疗组).分析两组病例术后两年内的脓肿复发情况和肛瘘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脓肿复发或瘘管形成率4.6%(3/65),对照组68.3%(34/63).结论:Ⅰ期根治性切开术较单纯切开引流术后肛周脓肿复发率和瘘管形成明显降低.

    作者:陈永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NT-porBNP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及检测中的注意事项

    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or BNP)是目前诊断心力衰竭(HF)的重要标志物,也是评价心功能的敏感指标.不同的检测技术、检测仪器和检测试剂的分析测量范围和临床可报告范围尚无统一标准,严重影响了NT-por BNP检测的标准化.

    作者:刘长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参麦注射液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对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后的疗效.方法:将4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治疗14天.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疗法.给予尼莫地平2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微泵输入,1次/日,连用14天.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除1例低血压外,无其他不良反应.治疗组脑血管痉挛程度、意识障碍的恢复及预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通过升高SAH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水平,提高脑灌注压,促进脑功能恢复.

    作者:赵群;勾巍毅;马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精神病患者发生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对策

    急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在精神病患者也常有发生,因抗精神病药物镇静镇痛效应及患者表达不清,症状隐蔽,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近2年发生肠梗阻的精神病患者45例临床资料,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分型等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黄惠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临床路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临床路径是一种人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些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临床路径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有计划准备、路径的准备、具体实施、评价改进4个阶段.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时代,更需要建立一套全面而完整的评价标准体系来进行临床路径的使用和管理.

    作者:艾热提·艾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剖宫产手术住院费用的探讨

    为分析支配和影响剖宫产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变化的某些因子,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对2007~2009年5324例的出院患者医疗费用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药物治疗因子、检查化验因子和手术因子是支配剖宫产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公因子.控制剖宫产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应着力降低药费、治疗费、检查费和化验费.

    作者:张桂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输液发热反应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输液反应可能导致病情迅速恶化,甚至死亡,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危害.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主要有热原反应、液体污染等[1].现就输液发热反应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谢秀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胸腔镜下小切口手术在周围型肺结节诊疗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在肺部周围型结节的诊断和治疗中优点.方法:对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肺部周围型单发结节患者9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前均无明确病理诊断,经术中快速冰冻明确诊断.行肺部结节楔形切除术55例,手术时间45~120分钟,平均95.6分钟.38例快速冰冻病理提示原发性肺癌,行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根治术,手术时间110~195分钟,平均145分钟.术中出血45~330ml,平均120ml.住院时间9~15天,平均10.5天.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术期死亡,均获临床治愈.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可作为诊断困难的肺周围型小结节安全可靠的新诊疗途径,且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远期疗效可靠.

    作者:张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丘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丘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2例丘脑出血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治疗组行微创血肿清除术.通过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来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丘脑出血安全、有效、简单易行.

    作者:李美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血清及胃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IL-6)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时的水平,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夹心法分别检测了Hp阳性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的IL-6的水平.结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程度越严重者,血清及胃黏膜组织中IL-6水平越高,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血清及胃黏膜组织中IL-6水平及Hp感染程度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6与Hp感染密切相关,且参与了胃黏膜损伤的病理过程.

    作者:毕波;周文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偏头痛40例疗效观察

    以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偏头痛患者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8年9月~2009年12月收治偏头痛患者40例,均符合偏头痛诊断标准[1].40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18~65岁,平均35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10.2年;其中无先兆偏头痛11例,有先兆偏头痛9例.对照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16~62岁,平均37岁;病程6个月~21年,平均9年;其中无先兆偏头痛12例,有先兆偏头痛8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较性.

    作者:魏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地黄饮子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照组单纯使用美多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地黄饮子加减,3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0%,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出现消化道症状等不良反应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黄饮子加减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高曦明;邢世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高龄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60岁以上高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37例,行手术治疗19例,其中患有糖尿病7例,均获得成功.对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万惠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曲美他嗪联合血脂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极易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因此,有效的治疗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联合血脂康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七氟醚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应用

    七氟醚是一种新型的卤族吸入麻醉药.与其他吸入麻醉药相比,具有诱导快,呼吸道刺激小,溶解度低,并且吸收和清除迅速,苏醒快,麻醉深度易调节,对循环抑制轻,有一定肌松作用等优点.

    作者:朱雅萍;刘爱英;王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麻醉药品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

    麻醉药品是特殊药品,具有双重性,如果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就会发生流弊,不但危害人民健康,而且会影响社会治安[1].近年来,随着我国禁毒力度的加大,一些贩毒犯罪分子及吸毒者难以获取毒品,从而将黑手伸向基层医疗机构,再加上当前基层麻醉药品管理还存在许多漏洞,因此,麻醉药品的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做到既要切实保证临床合理使用,又要防止麻醉药品流入非法渠道,在麻醉药品使用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基层医院麻醉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仔细剖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管理使用制度及管理对策,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静波;董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甲状腺癌44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44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年收治甲状腺癌患者44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经病理诊断,甲状腺癌44例,其中乳头状癌42例,滤泡性癌1例,髓样癌1例,合并桥甲炎9例,合并原发性甲亢1例,二次手术5例,病理证实4例为炎性肉芽肿,残癌1例.结论:通过总结资料,旨在提高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

    作者:高正衡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急诊护士心理素质探讨

    围绕护士素质与医疗护理质量有密切的关系,来阐述急诊护士应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从而提高急诊护理的服务水平和护理质量.

    作者:唐月;张学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男性患者导尿时使用利多卡因胶浆的观察

    目的:导尿时使用利多卡因胶浆达到局部麻醉作用,减轻男性患者导尿时产生的疼痛感和异物感.方法:将50例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留置尿管的常规操作步骤实施,试验组在插管前5~10分钟给尿道推入利多卡因胶浆,插尿管时,取利多卡因胶浆适量涂于尿管,起润滑作用,其余步骤同尿管插入的常规操作.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对尿管的耐受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及尿路刺激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能够很好的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导尿,患者也没有明显的疼痛感受,减少了护理人员在给老年男性导尿时的操作次数,也减少了因反复操作而导致的尿道损伤.结论:利多卡因胶浆可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减轻患者疼痛与不适感.

    作者:石思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