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卫华;杨桂芳
目的 分析和探讨早期抚触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对照组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抚触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采用抚触和高压氧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供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有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
作者:杨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对下下呼吸道感染严重的患儿实施护理方案的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125例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导致下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案.结果 此次研究125例患儿在PICU病房治疗时间平均为(5.8±3.5)d.有2例患儿在入住PICU病房后,原发性下呼吸道感染更加严重, 1例患儿出现真菌感染,1例出现坠积肺炎,在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对下下呼吸道感染的儿科重症监护患儿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大大增加了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许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对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病患的采取有效护理的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22例的PICC置管病患,所有病患都触摸不到或不能直视,均采取在外周静脉血管下穿刺放置PICC管,采取塞丁格技术在超声的指引下在病患体内放置三向瓣膜PICC导管.结果 22例病患置入PICC导管均成功.其中20例病患均一针成功,没有一例病患出现并发症.结论 采取塞丁格技术在超声的指引下进行PICC穿刺置管手术不但大大降低了机械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提升了PICC置管的成功几率,还能改善因多次化疗病患外周浅静脉血管很差不能直接采取PICC导管穿刺的问题.
作者:侯红波;陈海灵;高婷婷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年龄在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接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的疗效差异性.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3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B组患者接受氯吡格雷治疗,每组各有患者15例.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相对于治疗前,2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以及APTT等均有所改善,B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无发生胃粘膜出血,A组患者2例出现胃黏膜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治疗均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氯吡格雷临床疗效更为突出,且老年患者在服用后不会出现胃粘膜出血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更好保障老年冠心病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作者:何占国;郭东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对慢性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病患的护理过程中采取品管圈活动的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风湿免疫科病患,进行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对观察组病患采取建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的护理方案.结果 比较两组病患的护理质量考核、护理工作满意度,发现观察组病患明显比对照组病患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 采取品管圈活动大大提升了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在临床护理中有重大意义,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杜相珠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孕产妇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具备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健康教育措施,对照组则应用传统的常规健康教育措施.将两组患者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患者满意度及住院日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于与孕产妇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患者对于医院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住院日也较对照组产妇有所缩短,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剖宫产孕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刘育银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在体检中心中应用全程优质服务的具体操作内容及应用效果.方法 对本体检中心应用全程优质服务前后的两个时间段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全程优质服务的可操作性及应用价值.结果 相对于实施全程优质服务前,全程优质服务实施后个体体检和集体体检的同比增长率均更具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抽取两个时间段各50例接受体检对象进行服务满意率调查,实施后体检对象对服务内容满意程度为100%,明显优于实施前体检对象满意率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优质服务为近年来提出的新型服务理念,分为院前服务、体检中服务和体检后服务几个阶段,不但可提升人们对体检的接受程度,且体检对象对服务内容的满意率也显著提高,更有利于满足人们健康服务需求,对体检对象与体检中心而言均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普及推广.
作者:曾乐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异位妊娠患者应用宫外孕2号方加味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应用宫外孕2号方加味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患者接受该保守方案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失败后处理方法.结果 40例患者中,成功35例,失败5例,总有效率87.5%.其中重复用药8例,失败5例均因出现明显腹痛,血β-HCG升高,彩超附件包块增大或盆腔积液增多,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输卵管流产3例,破裂2例.结论 对异位妊娠患者应用宫外孕2号方加味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方案治疗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会对患者生育系统造成损伤,保障患者身体健康与治疗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陈书桓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讨论分析分级护理管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为80例2013年度ICU未实施分层护理管理的患者,观察组为80例2014年度实施分层护理管理的患者,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技术考核、护理管理质量、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护士在对ICU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护士分级管理模式对于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有明显效果,可以使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素玲;刘维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对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的诊断意义.方法 抽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32例(36眼)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OCT检查,观察并记录黄斑裂孔的形态学特征.结果 经常规眼底检查,33患眼后根部出现不同程度的脉络膜萎缩灶;经PCT检查,所有患眼均为III~IV期黄斑裂孔,III期黄斑裂孔4例5眼,10例11眼出现后巩膜葡萄肿,4例4眼伴随视网膜脱落.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对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红振;努尔艳依布拉西;吴亚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82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病人不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病人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的用药情况.结果 比较发现,对照组正确用药率比研究组低(P<0.05),研究组用药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正确用药率和服药依从性,具有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文芝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和对血糖控制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护理内容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接受自我管理模式,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比2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有效率为92.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血糖控制有效率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自我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其对糖尿病的认识程度和服药依从性,对控制血糖指数效果更令人满意,对保障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体和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值得重视与推广.
作者:许进;梁卫伟;施寅彬;张玉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后观察及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室收治的14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患者术后观察及功能锻炼,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后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开展术后观察及功能锻炼,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尹玉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和分析推拿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失眠患者76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增加推拿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愈17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8例,实验组总有效率为37(97.4%),对照组30(78.9%),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失眠患者给予推拿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普及.
作者:陈智昌;邢建伟;李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措施.对比分析所选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相关护理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胃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升护理效果,还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周瑞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慢性肾衰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极具威胁的病种,本文主要探讨了慢性肾衰各症侯的中医护理方法.
作者:李凤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了糖尿病人患植物性胃石及溃疡的临床特点.口服碳酸氢钠联合抑酸药物治疗植物性胃石、胃溃疡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
作者:朱秀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门诊收治的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有51例伴有基础性疾病,包括有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呼吸衰竭等.病原微生物检查结果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70.0%.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多样,基础疾病和并发症较多,因此临床医生应做好早期诊断和准确评估,尽早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以有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曹亮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脑出血手术后ICU内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与护理干预.方法 针对我科收治的98例脑出血手术的患者,全面系统的解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实践有关的护理干预.结果 在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的情况下,该组患者的精神抑郁、焦虑情绪值较之前有很大差别(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观察研究脑出血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很大程度降低病人的焦虑情绪、精神抑郁程度,于临床上,可以广泛使用,有重大意义.
作者:王瑞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针灸推拿加功能锻炼点刺放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4年5月到2015年3月所收治的5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对其给予针灸推拿加功能锻炼点刺放血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54例患者中,治愈患者26例,所占的比例是48.1%,,显效患者14例,所占的比例是25.9%,有效患者10例,所占的比例是18.5,无效患者4例,所占的比例是7.4%,总有效率是92.6%.结论 针灸推拿点刺放血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满琴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