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秀玲
麻醉机是进行吸入麻醉的重要工具.本文介绍了麻醉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并阐述了在新麻醉机中呼吸器、蒸发器、气体流量控制等部分的技术发展趋势.简要的介绍了datex-ohmeda s/5 adu和drager narkomed6000麻醉机的元器件发展现状.熟悉麻醉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其发展趋势,更好的助于临床使用.通过对其原理的分析,对发展趋势的了解,使麻醉师更好的,更安全的使用机器,使麻醉机在维持、监护术中病人生命体征,保证手术安全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张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对下下呼吸道感染严重的患儿实施护理方案的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125例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导致下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案.结果 此次研究125例患儿在PICU病房治疗时间平均为(5.8±3.5)d.有2例患儿在入住PICU病房后,原发性下呼吸道感染更加严重, 1例患儿出现真菌感染,1例出现坠积肺炎,在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对下下呼吸道感染的儿科重症监护患儿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大大增加了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许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总结护理工作中发生的护患纠纷,通过换位思考,理性分析,找出原因,合理应对,达到有效预防纠纷,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高云燕;赵晓先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和观察针对性措施应用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健康管理效果.方法 我社区中心对315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行健康管理,根据其患病类型分为高血压组(230例)和糖尿病组(85例),在管理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问答及治疗、用药效果回顾调查,并将两组患者在管理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接受治疗率和控制率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管理1年后的知识掌握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另外在管理前组间患者以上指标无明显差别的情况下(P>0.05),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知识掌握率和控制率均显著高于糖尿病患者(P<0.05).结论 在社区范围内采用档案建控、定期宣教、心理干预和入户服务等针对性管理措施,可显著提升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的主动性、接受治疗的积极性和用药控制的持续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万爱武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的早期预防及实现与干预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降低糖尿病足部溃疡,坏死导致截肢的有效性.方法 对11例糖尿病足患者均采用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治疗,饮食治疗,健康教育等.结果 治愈率高,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患者复发率降低.结论 指导患者做自我足部护理,减少和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利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 选取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单纯药物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药物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药物联合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单纯药物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比较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春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运用头孢米诺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64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纳入研究,通过随机对照法将病例等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选择头孢他啶用药,观察组32例实施头孢米诺治疗,对两组对象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实施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3.75%,与对照组的87.50%较接近,不具统计学意义(χ2=0.184,P>0.05).在治疗安全性上,两组均有对象出现毒副反应,但发生率比较相当,不具统计学意义(χ2=0.267,P>0.05).结论 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头孢米诺救治,疗效理想,且安全性佳,适合临床加强推广.
作者:张国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和分析宫内节育器反复移位的临床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月份到2013年5月份接收的63例IUD移位的育龄妇女为主要对象,检查和分析IUD移位情况,并给予再放置处理.结果 放置IUD成功的40例,因阴道不规则点滴出血取出2例,因IUD移位子宫下段取出1例.结论 IUD反复移位反映了诸多质量问题,医护人员需要做好保障措施,减少移位的发生率.
作者:王晓燕;何丽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和分析龙柴方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慢性乙肝患者6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龙柴方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效果比较上,实验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比较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HBeAg转阴率以及HBV-DNA转阴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龙柴方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普及.
作者:王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本文通过对护理管理实践过程中质量信息的来源、特点等进行分析,从质量信息的应用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质量信息反馈的活用、质量信息与管理者的检查控制职能相关、质量信息应用需随时关注患者的需求、质量信息应用与PDCA循环等多个方面阐述了质量信息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原则和实践方法.
作者:张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经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60例不孕患者,所有患者经过妇科检查、B超检查等确诊为输卵管梗阻不孕.按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输卵管通畅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效果较好,手术时间短,且患者出血少、痛苦小,术后恢复早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不孕治疗中推广.
作者:李春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对我县部分食品进行理化指标检测,为评价我县食品卫生状况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我县各食品生产单位和食品经营部门的不同种类食品442份,按《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操作规程分别进行食品中铅、砷、汞、镉、铬、锌、铝、镍等金属检验.结果 检测各类食品442份,其中合格416份,合格率94.11%,不合格26份,占被检样品5.89%.结论 上林县糕点类食品和大米存在铬超标的现象,建立质量管理机构和监督生产经营对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迪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rt-PA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7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进行溶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BI指数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90 d的 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rt-PA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确切,能有效对机体脑血管舒缩功能进行调节,从而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兰荣;田文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中药灌肠结合血液透析在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上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10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51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51例患者,只进行血液透析、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等对症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除了有效占比无显著差异之外(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占比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无效占比5.88%(3/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29%(18/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N、Scr、血钾、血钠、血氨以及血钙等各实验室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药灌肠结合血液透析在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上疗效显著,并且对实验室各指标无影响,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邹琳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中药自拟益肾活血方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胸痹心痛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132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自拟中药益肾活血方,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测患者(MMP-9)和(hs-CRP)浓度.结果 12周后研究患者血清MMP-9和hs-CRP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益肾活血方能有效降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MMP-9和hs-CRP的浓度.
作者:王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早期抚触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对照组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抚触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采用抚触和高压氧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供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有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
作者:杨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急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性研究.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实验并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优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治愈率方面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全面优质的护理后,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程玲;韩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研究孕期健康教育在产褥期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在我院进行产检与分娩的孕产妇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把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孕妇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病人则实行孕期综合的健康宣教方式.观察两组孕妇产后恢复情况.结果 实对照组孕妇的产褥期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均差于实验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孕期进行健康宣教能够提高孕妇的产后恢复情况,可降低剖宫产率与并发症出现率,降低孕妇对于分娩的害怕,所以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有很大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吴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脏黏液瘤的诊断特点.方法 从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脏黏液瘤患者中随机选取22例作为探究对象,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发病年龄与性别特点:本组22例患者中,男8例,占36.36%,女14例占63.64%,男性患者明显少于女性,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心脏黏液瘤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年龄为15~68岁,其中在50岁以下的患者有15例,占68.18%,在50岁以上的患者有7例,占31.82%,在50岁以上的患者明显低于50岁以下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脏黏液瘤患者,仔细询问患者病史,结合血生化检查以及相关物理检查,可以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刘慧林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了糖尿病人患植物性胃石及溃疡的临床特点.口服碳酸氢钠联合抑酸药物治疗植物性胃石、胃溃疡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
作者:朱秀香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