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成
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病人高危因素和护理措施。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高血压病人,统计其高危因素,并研究其进行原因,且对高危因素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结果通过调查统计得出高血压病人的高危因素包括:吸烟、盐摄入过量、肥胖、饮酒、缺乏锻炼等。进行针对护理,指导病人有效的预防高血压,使血压不超过正常值。结论高血压病人并不知道自身血压升高的原因,对导致高血压危险因素缺乏足够认识,所以病人需接受针对性护理措施。
作者:宋结丽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超声波检查在宫外孕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妇科急腹症进行盆腔超声检查,将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宫外孕符合率为91.1%。结论超声检查对宫外孕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陆淑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使用核素肺灌注显像评价急性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前后肺血流灌注的变化情况。方法1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前均行肺灌注显像,均符合抗凝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给予13例患者进行单纯的抗凝治疗。于抗凝治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复查肺灌注显像。治疗前后均采用半定量法分析图像,计算灌注缺损百分数(PPDs)。结果13例患者在抗凝治疗前肺灌注缺损百分数为19.4%±11.3%,抗凝治疗1个月的灌注缺损百分数为18.8%±10.6%,与治疗前的灌注缺损百分数比较P>0.05,短期抗凝治疗肺灌注改善不明显。抗凝治疗3个月的肺灌注缺损百分数为17.2%±11.8%,较治疗前比P<0.05;抗凝治疗6个月的肺灌注缺损百分数为12.1%±11.7%,较治疗前比P<0.05,远期抗凝治疗肺灌注改善明显。结论肺灌注显像能够作为肺栓塞抗凝治疗后的疗效评价。
作者:王慧;李国华;付秀华;王雪梅;赵灵燕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6例妊高征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病人进行一般的治疗和护理方法,观察组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产后出血和子痫发生率等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先兆子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人实施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避免妊高征病人发生先兆子痫和产后出血的现象,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霞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LEEP刀联合臭氧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慢性宫颈炎患者64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LEEP刀治疗,实验组则联合LEEP刀以及臭氧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创口渗血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 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出血量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LEEP刀联合臭氧对慢性宫颈炎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普及。
作者:杨海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对比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帕里派通缓释片与国产奥氮平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纳入本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并根据治疗药物差异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40例,接受帕里派通缓释片治疗,B组患者40例,接受国产奥氮平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在患者接受治疗后2周、4周、8周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对比记录,对患者各时间段疗效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A组患者疗效与B组患者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检测其不良反应,A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帕利派通缓释片与国产奥氮平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无太大差异性,但帕利哌酮缓释片安全性相对更高,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秦英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本文着手于血站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出几点血站财务管理中相关的改进措施,并对血站财务管理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探究,为血站今后的运营提供正确参考。
作者:刘秋芳;刘庆佩;郭小雪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患者23进行针刺加穴位注射护理为观察组,在选取23例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患者,给予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明显的减轻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邓红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糖尿病患者(A组)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B组)32例,选取3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病例的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等指标,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A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1.21±0.23)mg/L,B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3.63±0.86)mg/L,对照组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0.90±0.22)mg/L,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学;尹宗艳;王茂彩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血生化指标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接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随机性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生化指标和纤维化程度相关性、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进行分析。纤维化程度分期(S),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比较其生化指标。结果血清指标γ-G、ALT、TBiL、SAT等平均值随病理的分期和分级逐步上升,PTA、A/G、ALB随病理的分期和分级呈下降趋势。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程度相关性、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基本呈正相关,血生化指标可以诊断出干细胞的受损程度,将血生化检测联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调高慢性乙型肝炎的准确性。
作者:卢晓敏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30例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这些患者都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配合,然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30例直肠癌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死亡。手术后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手术护理配合,可以有效提高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孔雅君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对于慢性化脓性脓胸患者在临床上使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慢性化脓性脓性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1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抗菌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使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治疗效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化脓性脓胸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对于患者实施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加有效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对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安民;彭兴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入路及方法。方法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0°鼻内窥镜下首先切除鼻腔内及筛窦肿瘤,继经已破坏扩大的上颌窦自然孔,在30°窥镜下以鼻窦钳夹除所见及能探及到的上颌窦腔内肿瘤,内移下鼻甲扩大下鼻道(必要时切除部分下鼻甲),找到鼻泪管下鼻道开口并保护好以免术中损伤,于下鼻道开窗进入上颌窦,切除窦腔底壁、内侧壁及于中鼻道上颌窦扩大的自然口鼻窦钳不能探及的肿物并彻底切除肿瘤,术后鼻腔内填入油纱条及膨胀海绵(72小时后撤出)。结果手术全部彻底切除位于上颌窦腔各壁肿瘤,术后3~4天撤出鼻腔填塞物均顺利出院。有两例患者随诊3月发现上颌窦底壁复发,经下鼻道钳除治愈。余随诊6月~2年以上无复发病例(此手术方法可应用于上颌窦各种于中鼻道自然口不能彻底切除的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结论鼻内窥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入路切除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损伤小、术后患者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无面部瘢痕畸形,并也能彻底清除上颌窦腔内肿瘤,术后复发率低。由此说明鼻内窥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入路是切除上颌窦内良性肿瘤的理想手术方式。
作者:郑岩;王海奇;刘姣;成砚青 刊期: 2015年第28期
在实际进行对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治疗方式,因此在医院对于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会出现相关的问题,例如在医院的药房中会出现相应的药事纠纷。同时药事纠纷也是目前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式基于这一点,对于目前医院药房的药事纠纷进行探讨,并从中找出相关的解决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赵军太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研究对消化内科进行护理带教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在我院进行实习的40名内科实习护生,进行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20名,对对照组护生采取常规的带教方案,对观察组护生采取我院自制的护理方案,在两组实习护生结束实习后,比较两组护生的实践得分和理论得分,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两组实习护生结束实习时,比较两组护生的实践得分和理论得分,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的护理带教中合理授课、科学安排,大大提升了我院实习护生的专业水平。
作者:张利琴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方法遵照“改模式、建机制、重临床”的原则,加大力度科学的管理手术室,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的质量。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大大提升了每项观察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大大提升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及素质、护理质量、手术医师及病患的满意程度。
作者:孙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增加牵引推拿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M-JOA分值改善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牵引推拿的保守治疗,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普及。
作者:李国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类固醇注射治疗骨囊肿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骨囊肿患者7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观察组给予类固醇注射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与对照组的91.67%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67%(P<0.05)。结论类固醇注射治疗骨囊肿,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王彩红;张玲 刊期: 2015年第28期
消毒供应中心(也称消毒供应中心)通过按照质量标准的要求对医疗器械、耗材、工具等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和包装等处理,可为各科室提供无菌性医疗用品,同时也可避免由于医疗器具消毒不充分而导致的医疗感染、误诊漏诊等重大失误,从而保障医院的教学、科研、医疗等环节的顺利进行,因此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对于医疗安全具有关键意义,更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实习护生对于消毒供应中心的环境、自身职责不够熟悉、缺乏相关操作经验,加强带教管理对于帮助护生快速掌握操作技能、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质量管理意识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消毒供应中心护生带教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总结了带教管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及应对措施。
作者:单秀华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治疗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2年7月我院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手术效果,对比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的差异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无钢板或假体松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均达到一期愈合。与手术前比较发现,患者手术后Harris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治疗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可保持良好的力线,获得假体稳定,起到良好的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作者:刘凯 刊期: 2015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