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药房药事纠纷探讨及解决思路

赵军太

关键词:医院药房, 药事纠纷, 探讨, 解决思路
摘要:在实际进行对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治疗方式,因此在医院对于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会出现相关的问题,例如在医院的药房中会出现相应的药事纠纷。同时药事纠纷也是目前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式基于这一点,对于目前医院药房的药事纠纷进行探讨,并从中找出相关的解决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规范化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探究规范化护理应用于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给予有针对性且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之间差异,并分析讨论。结果经规范化护理干预,患者各项指标得到了显著提升,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化具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脑梗塞患者康复期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月亮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颅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及MRI检查分析

    目的:探讨CT及MRI各不同扫描序列在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应用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为DAI的患者,分析CT及MRI各不同扫描序列的影像学资料,分别分析比较CT及MRI扫描序列内T1WI(T1加权成像)、T2WI(T2加权成像)、FLAI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DWI(弥散加权成像)及SWI(磁敏感加权成像)对DAI诊断的优劣。结论 CT对于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拥有迅捷及价格的优势,而MRI诊断DAI具有更加高的敏感性,尤其以FLAIR、DWI及SWI对DAI出血性及非出血性病灶敏感性更具优势,为首选扫描序列。

    作者:雷磊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帕罗西汀联合劳拉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46例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劳拉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2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劳拉西泮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广泛性焦虑症治疗过程中,帕罗西汀联合劳拉西泮治疗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海燕;石丹丹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影响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的因素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影响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TET)结果的因素,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试验检查结果,探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共检出35例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7.50%,3例为假阳性,经心得安试验排除冠心病,假阳性率为8.57%;在165例阴性中,2例为假阴性,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假阴性率为1.21%。结论针对隐匿型或不典型的冠心病患者,采用心电图平板试验检查,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是一种无创、简单经济、准确性高的检查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应特别注意假阳性和假阴性等因素的影响,从而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作者:曾秦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会阴侧切产妇术后便秘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会阴侧切产妇术后发生便秘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286例会阴侧切的产妇,她们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便秘发生,对她们发生便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此组全部病人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后大便完全恢复正常,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会阴侧切产妇术后以后发生便秘的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她们的康复效果,使她们可以更快的痊愈。

    作者:吴碧霞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和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兵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呼吸内科老年AECOPD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调查呼吸内科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抗菌药物在呼吸内科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抽取2014年10月至12月呼吸科>60岁的老年患者病历351份,分析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种类、给药途径和治愈效果等数据,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7.15%;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使用率高的前三类药物所占的比例为65.02%、14.83%、5.70%;有78例患者采用了联合用药治疗,其中二联用药占21.41%;三联用药占1.47%。但存在抗菌药物选择不当,联合应用联合用药不当等不合理问题。结论本院呼吸内科AECOPD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部分不合理现象,应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

    作者:刘尧;邹剑;周后凤;干小红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探讨慢性湿疹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和分析慢性湿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慢性湿疹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增加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性,P>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湿疹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普及。

    作者:吕延锋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老年人不典型症状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人不典型症状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不典型症状的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不典型症状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50例老年肺炎患者,治疗7~20d后,痊愈3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其中死亡2例,死亡率为4.00%,原因为呼吸衰竭1例,代谢性酸中毒1例。结论不典型症状的老年肺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缺乏一定的特异性,可能发生误诊和漏诊事件,延误佳治疗时机,早期进行胸部X线片,尽早诊断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金萍萍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彩超诊断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经诊断检查甲状腺疾病的患者112例,分析患者在手术之前的彩超检查图谱,对这两组患者彩超图像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并且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彩超诊断在甲状腺结节内钙化过程中的参考价值。结果112例中患者中经彩超诊断的结果与术后病理的诊断结果有108例患者是相同的,诊断符合率达到了96.43%,两种诊断方法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内钙化患者经彩超诊断的结果与术后病理的诊断符合率极高,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杜丽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和护理要点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实施日常护理措施,后者针对患者特点实施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的实施效果。结果实验组针对患者特点实施护理要点,使得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殊性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控制血压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英贤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卫生理化检验专业进行检验仪器技能培养研究

    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检验技术作为预防医学的一门支撑性专业技术学科,是随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深入蓬勃发展起来的。在预防医学领域无论是病毒、细菌、食物中毒、饮水污染等调查处理工作都离不开检验。人们逐渐认识到卫生理化检验在控制和解决公共卫生问题方面的作用,而检验仪器的使用与维护直接关系到检验质量。目前,卫生理化检验专业的日常工作培训中往往忽略了对卫生检验仪器的教学,导致专业人员缺乏检验仪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本文现就如何加强卫生理化检验专业的检验仪器技能培养进行相应的探讨。

    作者:杨宾利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因素及质量控制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进行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患者300例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影响患者成像质量的因素。结果分析结果发现,影响成像技术因素主要有运动伪影、冠状动脉管腔内对比剂充盈不良、冠状静脉显影浓厚以及心律等。其中接受双源CT检查的患者中共有80例患者图像质量存在缺陷,其中运动伪影有32例,冠状动脉管腔内对比剂充盈不良患者28例,冠状静脉显影浓厚影响造影质量的有11例,心律因素导致错露伪影的有9例。结论在患者接受检查的过程中,影响双源CT成像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种,因而需要对检查方案进行优化,进而提高检查质量。

    作者:罗锐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门诊部在初级高血压治疗中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和周围环境的因素影响的全身性的疾病。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冠心病还有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人体内的肝肾脏肺都有着严重的损害。提高对高血压的健康治疗,对于早期的预防,中期的治疗和后期的健康维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健康教育在初级的高血压的治疗中还是很关键的,也是所有的卫生问题中,预防方法以及控制措施中为重要的。门诊部在这其中更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陈卫华;任淑荣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18例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莫西沙星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收治应用莫西沙星治疗且年龄在60岁以上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8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本院同期收治应用头孢呋辛治疗且年龄在60岁以上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0例,设为对照组。记录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完成治疗后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估对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17/18),相对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0%(16/20)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对比并不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应用莫西沙星治疗不但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姜雄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内科综合治疗的26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和分析内科综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2月份接收的2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内科综合治疗,观察和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6例患者经治疗,治愈患者有18例,有效患者有7例,无效患者有1例,总有效率为96.2%。治疗后患者的血淀粉酶以及白细胞水平明显比治疗前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4.3±2.4)天。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1.5%;1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3.8%。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内科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普及。

    作者:赵在林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患者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对于剖宫产产妇采取舒适护理措施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实施日常护理措施,后者采取舒适护理,即加强各方面的指导与护理。比较两组所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经采取舒适护理后,使得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缩短了泌乳及肛门排气的时间,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差异较明显。结论对于剖宫产的产妇,若早期通过采取舒适护理,可显著的缩短泌乳及肛门排气的时间,恢复胃肠道功能,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

    作者:向庆宏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健康教育在新生儿安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应用于新生儿安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将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的健康教育应用于安全护理工作,可减少风险因素发生,降低新生儿的意外指数,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陆久凤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与相应的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加强护生的岗前培训,对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训练进行强化,注重选拔带教老师,不断探寻新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使教学内容不断得到规划,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结果儿科的教学管理制度得到了改善,带教老师及其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了,护生的实习情况也保持优良水平。结论儿科护理带教质量得到了提高,从而使教学互长,使师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作者:何瑛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成分输血在产科DIC中应用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DIC的病死率。方法对16例年龄在18~40岁,平均年龄29岁。各种原因并发DI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DIC并发者根据失血量及病情变化,输注红细胞悬液3~10u,新鲜冰冻血浆400~2000ml,冷沉淀4~14u,机采血小板1治疗量,经成分输血治疗后2~6h,出血明显减少,各项凝血指标明显改善,由于抢救及时,药物及血液成分使用得当,抢救成功16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1.25%,治愈率87.5%。结论早期发现DIC,尽早正确成分输血是成功救治产科DIC有效方法。

    作者:宁尼亚;张莹 刊期: 2015年第28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