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中
总结1例87岁高龄糖尿病高渗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根据老龄患者的护理难点,我们采取了综合降糖补液措施,留置胃管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护心功能等措施,经精心护理,老人转为安,康复出院。
作者:陆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恶性青光眼患者的基本情况可以概括为:它是青光眼滤过术后非常严重的表现,严重的话,还可能引发其它(比如说:角膜水肿、视力减退、晶状体浑浊、角膜内皮失代偿等)并发症的出现。如果医院不能够及时有效地、科学地、恰当地处理患者的疾病,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为了保障恶性青光眼患者的健康,医院的工作人员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方法来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正确及时的治疗在恶性青光眼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患者伤愈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作者:哈丽曼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对患者CT增强扫描时实施心理护理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CT室在2014年8月至2014年10月诊治的CT增强扫描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CT增强扫描时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观察组诊断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23%(40/42)、4.76%(2/42);对照组诊断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95%(34/42)、43.33%(13/42),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2.85%(39/42),优于对照组88.90%(37/42),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患者CT增强检查时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造影剂副作用,进而提高诊断的成功率与准确率,值得推广。
作者:丁建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确保儿科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某医院收治的527例儿科患者随机抽查,其中108例患者药物反应突出或者剂量、配伍有问题的病例进行分析,对临床儿科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统计信息分类,对儿科病例中产生过药物不良反应的儿科病例,进行统计分类分析。结果对108例儿童患者中,药物不良反应、剂量超标、配伍不合理等多方面突出。结论抗菌药物过量使用及药物的配伍不合理以及不同给药途径均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的直接因素,所以,应慎重儿科临床合理用药,避免药物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张彩霞 刊期: 2015年第32期
枳实导滞丸出自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原方用于治疗食积、湿热交结,停滞于胃肠之证。近些年应用范围日趋广泛,本文对近些年相关临床报道进行综述,以利于临床医师参考。
作者:张良;潘祥宾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额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额窦炎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给予对照组患者额窦前壁骨瓣进路填塞术进行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额窦炎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黄科强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蒙药哈它格其-7味散直肠滴入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常规磺胺嘧啶直肠滴入法治治疗。治疗组蒙药哈它格其-7味散直肠滴入法治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蒙药哈它格其-7味散直肠滴入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明确,安全性极高。
作者:张春花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究肝叶或者规则性肝段切除在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5月至2015年3月在笔者进行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3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分别1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非规则性肝段或者肝叶切除,探究组患者实施规则性的肝叶或者肝段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探究组中15例患者的结石完全清除,2例患者的结石复发,对照组中12例患者的结石完全清除,5例患者的结石复发,探究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探究组的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内胆结石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的同时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熊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究尤脱欣、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三联疗法治疗外阴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我院妇科门诊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以来诊断为女性外阴尖锐湿疣患者88例,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46例,采用尤脱欣、微波局部治疗后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6周; B组(对照组)42例采用尤脱欣联合微波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后4、8、12、l6、24周随访。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7.83%(35/46),明显高于B组85.72%(3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终临床治愈率A组为97.8%、B组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复发率A组2.2%, B组2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短暂而轻微。结论尤脱欣、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外阴尖锐湿疣疗效较好,可明显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玉仙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麻醉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方法。方法结合自身实习体会,客观分析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从术前访视、带教老师、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四方面进行阐述。结果除了专业技能外,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结论麻醉实习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提高实习质量。
作者:李慧玲;赵汝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比较非扩髓髓内钉方式、合金板内固定方式及外固定支架以上三种方式治疗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挫伤的疗效。方法调研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自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245例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挫伤的患者,其中采用非扩髓髓内钉的117例,合金板内固定治疗的55例,外固定支架治疗的73例。对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骨折类型、骨折感染率、骨折术后平均愈合时间、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扩髓髓内钉组在术后以上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钢板内固定组和外固定支架组(P<0.05);3组患者在术后感染发生率的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非扩髓髓内钉法治疗胫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挫伤,其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术后骨折处愈合速度快,畸形愈合发生率低,手术术式简单等诸多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白小江;常文凯;郭振业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的中医辩证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42例慢性心衰患者的辩证施护措施结果经过辩证施护,42例患者中38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4例无明显效果,有效率为90.5%结论中医辩证施护对慢性心衰患者症状改善、并发症预防有积极意义。
作者:温敏;段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行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68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0例,给予开放手术治疗)与观察组(n=38例,给予同期膀胱肿瘤电切术加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1%)高于对照组(73.33%),有明显差异(x2=16.51,P=0.01<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26%)、复发率(5.26%)低于对照组(16.67%、2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行同期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永红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找寻提高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由责任护士对其宣教母乳喂养知识,指导母乳喂养。结果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良好的护理方法可以改善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情况,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戴国庆;周秀荣;陈薇 刊期: 2015年第32期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预防是急待解决的公众健康问题。心力衰竭是指心排血量绝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一般代谢需要的病理状态,大多数情况下,心力衰竭时心排血量较正常为低时,属于低排血性心力衰竭。但少数情况下(如甲亢、贫血等)心排血量正常,甚至高于正常,属于高排血性心力衰竭。发现有心衰的高危因素的个体是心衰预防的关键步骤。高血压和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衰危险因素,糖尿病、心脏瓣膜病、血脂异常及肾功能不全与心衰的危险性高度相关。但无论是有这些心衰危险因素的患者或已经有心脏结构异常但还无临床症状的患者,还是已经发展为有临床症状的心衰患者,都可能被忽视而不能快速诊断及适当治疗。因此,提高公众关注心衰意识将有助于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提高患者对心衰指南的依从性,而且更重要的是重视易导致心衰的危险因素,从而指导治疗。
作者:吐尔孙古力·如孜;汤努尔·萨比克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合并肺炎患者出现的危险因素及可能对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妊娠中晚期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及可能对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做好妊娠中晚期妇女心理、饮食、生活、用药等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胎儿监测和相应健康教育,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重视妊娠中晚期妇女合并肺炎的预防、治疗及护理,同时加强对胎儿不良影响的观察,做到防治结合才能大限度的保护母婴健康。
作者:李朝英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研究依从性干预在治疗青少年口腔正畸中的辅助作用。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同时采用健康教育与依从性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依从性好的比例(90.00%)高于对照组(60.00%),且总满意度(95.00%)亦高于对照组(75.00%),两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从性干预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辅助效果明显,适合普及。
作者:姜国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孕产妇艾滋病检测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市某区医疗机构自愿咨询检测点送检的116例孕产妇开展问卷调查,对孕产妇艾滋病检测的状况进行分析。结果116例孕产妇中在妊娠阶段进行艾滋病检测的有107例(92.24%),孕早期与孕中期行艾滋病检测的总比例为31.78%,孕晚期行艾滋病检侧的有12例(11.21%),分娩时才检测的有61例(57.01%)。结论孕产妇艾滋病检测受到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妊娠次数、文化程度、妊娠期是否获得艾滋病检测信息等因素。多数的孕产妇在进行艾滋病检测时由于时间太晚,因而很难对孕产妇及新生儿采取有效的干预对策。
作者:米娜瓦尔·艾拜;古丽娜尔·热彦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通过驱铅扶正方的含药血清对铅诱导PC-12细胞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探讨驱铅扶正方的作用机理。方法制备驱铅扶正方中药浸提液,给禁食12h的SD大鼠灌胃以制备含药血清。25平方厘米培养瓶培养pc-12细胞,分为驱铅扶正方组,醋酸铅染毒组,阴性对照组组及阳性对照组。黄嘌呤氧化酶法(xanthic oxidase assay XOA)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初步阐述驱铅扶正方的抗氧化作用机理。结果醋酸铅染毒组血清SOD活性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01);与醋酸铅染毒组组比较,驱铅扶正方组血清SOD活性有明显的升高,阳性对照组血清SOD活性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驱铅扶正方可通过调节自由基代谢,抗氧化损失,达到一定的治疗铅中毒的作用。
作者:刘琳;康正;闫平慧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重症感染患者ICU住院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6例重症感染患者依据ICU住院时间分为S组(≤7天)和L组(>7天)。对L组和S组患者的年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乳酸水平等参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的年龄、心率、MA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MODS发病率、DIC发病率、乳酸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乳酸水平、DIC及MODS发病率均为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住院时间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世明;沈辉;阿曼古丽;董双雄 刊期: 2015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