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徐文英;沈梅;盛燕红
患者男,34岁.因咳嗽1月伴胸闷气促4d就诊.入院体检:T 37.8℃,P 85次/min,R 20次/min,BP 92/64mmHg.神志清,精神可,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双侧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侧鼻腔通畅,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脏听诊未闻及杂音,腹软,无明显压痛或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2×109/L,尿常规、24h尿蛋白、尿微量蛋白均正常,凝血功能正常.
作者:李向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口服不同小肠中性对比剂进行腹部多排螺旋CT(MDCT)检查,评价各对比剂对小肠扩张度及肠壁结构的显示效果,从而优选对比剂.方法 行全腹部MDCT检查患者80例,随机分成口服纯净水、纯牛奶、甘露醇(2.5%等渗)和乳果糖(1:30倍稀释)4组,每组20例.患者检查前45min内分4次服用总量为1 800ml的相应液体,450ml/次,间隔15min.测量小肠平均扩张度及45 s增强期时相且肠腔扩张度好肠段的肠壁与肠腔CT差值.全程小肠扩张度在0~30%,31%~50%,51%~80%,>80%各记0、1、2、3分;肠壁结构显示不清楚记0分,清楚记1分.肠腔与肠壁对比度分差、一般、良好各记0、1、2分.结果 纯净水、纯牛奶、甘露醇和乳果糖组患者小肠肠腔扩张度分别为1.44±0.49、1.86±0.32、1.98±0.35和(1.99±0.2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甘露醇和乳果糖组的肠腔扩张度较好.纯净水、纯牛奶、甘露醇和乳果糖组患者45s增强时相肠腔与肠壁CT差值为83.75±5.00、78.90±17.00、82.15±5.14和(82.70±5.38)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纯净水、纯牛奶、甘露醇和乳果糖组全程小肠肠腔扩张程度、肠壁结构显示清晰度、肠腔与肠壁对比度评分分别为7、0、9,45、13、24,55、15、32和56、16、34,其中乳果糖和甘露醇组的各项评分高于其余两组.结论 2.5%等渗甘露醇和1:30倍稀释乳果糖都可使80%以上小肠肠管一致性良好扩张,并清晰显示小肠肠壁结构,是理想的MDCT小肠造影口服肠道对比剂.
作者:王永仁;彭志毅;欧阳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HNS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1月至2010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26例晚期HNSCC患者,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西妥昔单抗静脉滴注给药,首剂400mg/m2,后续剂量250mg/m2,每周1次,连用5~12周.其中23例患者同时接受放疗,原发灶剂量为60~74.25Gy,转移淋巴结为60~72Gy.18例患者同时接受化疗,方案为PF或TPF.结果 评估患者近期疗效和急性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时进行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65.4%(17/26),部分缓解(PR)15.38%(4/26),稳定(SD)11.5%(3/26),进展(PD)3.8%(1/26),术后无法评价疗效1例.其中19例初治的HNSCC患者中,CR73.7%(14/19),PR15.7%(3/19),SD5.3%(1/19),PD5.3%(1/19);7例复发或转移的患者中,CR42.8%(3/7),SD28.6%(2/7),PD28.6%(2/7).治疗中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口咽黏膜炎、舌黏膜炎和特异性痤疮样皮疹.26例患者均完成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1个月,随访中5例PD,疾病进展时间(TTP)为4~22个月,中位数为7个月,生存时间4~33个月,中位数为11个月.1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无一出现转移或复发.结论 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HNSCC,近期疗效满意,痤疮样皮疹为药物特异性副作用,未出现影响治疗进行的严重特异性不良反应.
作者:包婺安;胡福军;李斌;姜锋;秦卫丰;冯星来;陈晓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Visfatin是新发现的由内脏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可结合并激活胰岛素受体,类似于胰岛素作用,从而降低BG;它还能促进脂肪组织的分化、合成及积聚.研究发现其可能在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1].众多的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2型糖尿病的早期阶段.为探讨Visfatin与GDM的关系,本研究测定GDM患者孕24~28周间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时Visfatin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文英;尤丽芳;方勤;陈丹青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从流行病学角度了解宁波市北仑区噪声企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及个体听力对噪声的易感性差异.方法 对区内12家企业的噪声作业环境进行调查,对1 023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听力测定,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纯音听力检查.结果 1 023名工人中共发现156名工人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情况,其中高频听力损伤发生率为11.34%,高于语频听力损伤的发生率(4.79%),高频及语频听力损伤检出率在各工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本研究中未发现听力损失检出率及听力损失程度与接触噪声工龄有明显相关关系;个体听力对噪声易感性有显著差异.
作者:高薇薇;夏贵华;纪科;刘绍胜;梅琼燕;王波;李功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GFR4)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诱导时间(0、0.5、2、6、12、16、24h)、不同TGF-β1浓度(0、0.01、0.1、1、5ng/ml)对HepG2的FGFR4表达的影响.同时观察TGF-β1与不同FGFs联合应用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在相同TGF-β1浓度下,FGFR4的表达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P<0.01),HepG2细胞数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P<0.01).在相同诱导时间下,FGFR4的表达随TGF-β1浓度的增大而增强(P<0.01),HepG2细胞数随TGF-β1浓度增加而减少(P<0.01).TGF-β1对FGF1、FGF2、FGF7效应均有显著增强作用,可使相应HepG2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对FGF21效应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使相应HepG2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 TGF-β1可诱导肝癌细胞株HepG2的FGFR4表达,与FGFs合用可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江松敏;蔡琳;朱婷婷;施立华;金芩;夏清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在食管癌外科治疗中,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是常用的术式之一.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腔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开展的时间不长,术中须将管状胃上提至颈部进行食管胃吻合.有多种上提途径,常用的是食管床途径和胸骨后途径.笔者对经两种不同途径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叶中瑞;朱成楚;叶加洪;张锐利;陈保富;叶敏华;马德华;吴春雷;孔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管饲肠内营养多用于无法进食的危重患者,因其众多的优越性,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本院近年来对因消化系统疾病而无法进食的重症患者经胃镜活检孔放置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放置过程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楼跃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粉尘螨滴剂对儿童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6例粉尘螨变应原皮试阳性的儿童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脱敏治疗,患儿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采用粉尘螨滴剂舌下特异性免疫脱敏治疗,对照组23例按常规治疗;记录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肺通气功能第一秒时间肺活量 (FEV1%),统计分析疗效.结果 治疗组症状评分和肺功能情况明显改善,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粉尘螨滴剂对儿童过敏性哮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韦翊;赵仕勇;周杰林;陈晓玲;林先耀;徐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应用于老年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5例(腹腔镜组),另择同期直肠癌开腹手术患者45例(开腹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相关情况、术后1h血气分析、肿瘤根治程度相关因素、并发症及短期随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术后下床活动早(P<0.05或0.01),手术时间则较长(P<0.05),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患者TME完成数、切除淋巴结个数、肿瘤距下切缘距离、术后切缘侵犯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腹腔镜组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术后1h血气分析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尽管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腹腔镜技术要求较高,但安全可行,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短期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杜金林;戴志慧;金晰函;张天明;钟志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他汀类药物对致敏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及多发性硬化(MS)患者单个核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与人重组干扰素β1a(INFβ-1a)的协同作用.方法 (1)建立EAE模型,取其脾脏制成单个核细胞悬液,分别予ConA、LPS及MOG刺激,同时予不同浓度辛伐他汀、INFβ-1a进行干预,3H-TdR掺入法检测辛伐他汀对单个核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两者协同作用.(2)根据McDonald(2005年)诊断标准,收集确诊为MS的患者15例,要求在近期均未行特殊免疫治疗,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同上进行药物干预及检测.结果 (1)辛伐他汀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了致敏EAE小鼠脾单个核细胞的增殖;常规剂量的辛伐他汀对致敏EAE小鼠脾单个核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低剂量的两药联用对经ConA、MOG致敏的EAE小鼠脾单个核细胞抑制增殖作用增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辛伐他汀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了致敏M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增殖;常规剂量的辛伐他汀对致敏M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低剂量的辛伐他汀与不同剂量INFβ-1a联用具协同作用.结论 他汀类药物是有效的免疫调节剂,不仅调节异常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还可协同INFβ-1a抑制致敏的单个核细胞增殖.
作者:邓艳;厉向;张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已成为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种类之一.临床上主要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对症治疗,疗程较长.我们于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采用基因重组干扰素-γ(IFN-γ)雾化吸入辅助治疗MPP并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楼建忠;杨秀凤;张巴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大规模测序研究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质粒基因组所携带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分布及其多态性.方法 收集4年临床分离非重复的320株大肠埃希菌.菌株分为两个部分,碱裂解法提取全部质粒,Solexa测序获得大规模的短序列.采用比较基因组学和分子进化方法分析两个样本所含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类型及丰度的差异,研究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存在的核苷酸多态位点.结果 测序法获得两批数据,E1短序列总数为11 077 768,可以定位到参照序列上为71 528(0.646%).E2短序列总数为9 377 792,可以定位到参照序列上是49 944(0.532%).两个样本中共有9个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型,strB基因多,其次是strA、aacC2.两个样本中9个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共发现6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约50%为非同义突变.同一个位点的A、G二核苷酸多态现象常见.结论 此次样本中大肠埃希菌质粒上分布多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存在着大量的SNPs.
作者:陆红云;王善振;齐云玲;李佩珍;应俊;周铁丽;王慧丽;包其郁;李劲松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迁延性疾病,其疾病负担排名为全球前十位,随着抗精神病药物的不断发展,许多精神疾病患者症状得以控制,但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往往很难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艾司西酞普兰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临床常用于抑郁症的治疗.笔者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艾司西酞普兰辅助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芳;邢葆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S100A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SP法检测S100A4在436例胃癌组织及92例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S100A4表达显著高于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436例胃癌组织中有261例S100A4蛋白表达阳性,187例高表达,S100A4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有关,而与患者性别、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无关.I、II和III期S100A4高表达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S100A4低表达者,IV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S100A4表达无关,多变量分析表明S100A4表达、浸润深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和TNM分期是胃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胃癌组织S100A4表达与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S100A4可能成为一个预测肿瘤进展和预后的分子标记物.
作者:倪海滨;叶再元;赵仲生;王元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各种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的不断增加,剖宫产术后相关并发症如慢性盆腔痛等也随之增加.该病表现为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下腹部及盆腔疼痛或不适感,临床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回顾性分析28例因剖宫产术后严重慢性盆腔痛而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就剖宫产术后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治疗方法等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伟峰;汪期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卵巢作为内分泌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但其体积及髓质面积的改变是否为内分泌激素作用的结果,相关研究甚少.本研究经阴道超声测量卵巢大小、观察卵巢髓质面积的改变,并与内分泌激素水平比较,试图探讨卵巢形态学改变的机制,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
作者:兰莉;周漫;戴珂珂;陈丽霞;陈斌;胡元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盆腔炎不孕占不孕因素的30%~40%,虽慢性盆腔炎所致不孕与病原菌感染有关,但并非生殖道感染均导致不孕[1].我们通过研究盆腔炎所致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整合素αVβ3,并与已育妇女相比较,明确αVβ3在盆腔炎所致不孕患者体内存在状态,为治疗盆腔炎不孕提供依据.
作者:章雯莉;王文敏;杨焯;刘锦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脑卒中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摄食-吞咽障碍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直接的痛苦,还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严重者可造成误咽性肺炎,甚至因窒息而危及生命.长期鼻饲会出现并发症,还可造成吞咽肌群的废用性萎缩,因此,对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患者要及时进行吞咽康复训练,提高其吞咽功能.但在具体实施时,常常因患者不愿配合而发生困难.
作者:毛素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及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对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周期(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83个(例)激动剂长方案IVF周期,其中PCOS因素周期153例,单纯输卵管因素周期275例.两组患者再分别根据BMI分为超重组(BMI≥24)和正常体重组(BMI<24).比较各组促性腺激素用量、用药天数、获卵数、卵子成熟率、受精率、优质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结果 PCOS组高BMI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输卵管因素组(P<0.01).PCOS组中,高BMI患者促性腺激素用量及天数显著高于正常BMI患者(P<0.01).正常体重的PCOS患者获卵数与优胚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卵子成熟率、受精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妊娠早期流产率在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结论 肥胖合并PCOS时降低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反应.非肥胖型PCOS利于促排卵.肥胖及PCOS均未影响IVF妊娠结局.
作者:余蓉;赵军招;林金菊;林文琴;黄学锋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