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效果

张君丽

关键词:小儿手术麻醉, 氯胺酮, 异丙酚, 利多卡因
摘要:目的:探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手术患儿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2例单纯行氯胺酮麻醉,观察组42例行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对两组患儿的各项体征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与分许。结果两组患儿生命体征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行手术患儿采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进行麻醉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足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接诊的糖尿病足48例患者,通过给予胰岛素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给予患者全身抗感染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外科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密切观察。结果本组48例患糖尿病足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后,痊愈的患者有32例,所占比例为66.67%。结论通过给予糖尿病足患者针对性的外科手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糖尿病足患者的溃疡愈合率,降低了患者的截肢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义容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亲情化护理在重症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亲情化护理在重症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重症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则接受亲情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工作之后的配合度、康复度、护理满意度以及基护落实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系统的护理之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都产生了一定的护理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的配合度、康复度、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基护落实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比较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必要的亲情化护理措施,对于提升患者满意度、配合度以及康复度有着显著的影响,对于减少患者的住院康复时间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和运用。

    作者:戴雪慧;蒋春霞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中药熏洗治疗痔疮术后病人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痔疮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痔疮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术后进行中医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0.2g,用与观察组同样的方法进行熏洗,并做好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痔疮术后患者采取中药熏洗治疗和积极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胡霞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病理、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目的:节细胞神经瘤又称神经节细胞瘤、节细胞神经纤维瘤,是一种由分化良好的神经节细胞、主要由Schwann 细胞和神经纤维组成。方法其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以及神经母细胞瘤同为起源于交感神经节原始神经嵴细胞的周围神经肿瘤,其中神经母细胞瘤属于恶性肿瘤,节细胞神经瘤属于良性肿瘤,而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介于两者之间[1]。节细胞神经瘤组织学上主要由成熟的神经节细胞、Schwann 间质细胞、神经组织和神经纤维构成,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周围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儿童和成人都能发生,40岁之前多见,男女无性别差异[2]。结论节细胞神经瘤常见的发生部位为后纵隔和腹膜后,肾上腺亦偶有所见,罕见于前纵隔、肾、阑尾、前列腺。

    作者:莫利军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动物腹泻模型构建及进展

    不同的腹泻机理需要有不同的腹泻模型,腹泻模型主要包括药物引起的腹泻模型,病毒型腹泻模型,肠道菌群失调型腹泻模型,细菌性腹泻模型,溃疡性结肠炎腹泻模型,渗透性腹泻模型等。文章就腹泻模型的机理,造模方法,应用进行了阐述。

    作者:郭艳丽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经皮气管切开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皮气管切开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需要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受试组,每组20例。结果受试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明显减少,并发症较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对于挽救神经外科急危重患者方面的有点较为突出,具有时间短,出血少,安全系数高,操作简单等优点,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刘季平;侯海东;赵军;杜振海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本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理的社区高血压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慢性病管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遵医行为、血压控制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遵医行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对高血压的防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玉珩;李慧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24例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与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方法与误诊原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延迟性脾破裂患者102例,其中误诊24例,对该24例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4例患者经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等方法病情得到控制,终康复出院。结论病史询问、全面检查、辅助诊断与综合评析可降低延迟性脾破裂患者的误诊几率。

    作者:赵林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太极拳配合耳针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太极拳配合耳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颈椎穴、枕穴、神门穴耳针干预,隔2日换1次耳针,1周为一疗程,对照组即耳针组;治疗组采用耳针干预配合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中左右揽雀尾锻炼,每天2次,每次30分钟,1周为一疗程。2组均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70.0%,2组差异非常显著。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 VAS 评分比较表,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太极拳配合耳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优于耳针法。

    作者:李海玉;陈庆合;李红强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口腔舒适护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口腔的舒适护理,增加患者口腔的舒适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68例 NICU 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腔采用生理盐水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口腔采用舒适护理,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一次性喷瓶口腔粘膜湿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口腔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口腔清洁度、口腔湿润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口腔炎症和异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一次性喷瓶口腔粘膜湿化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改善患者的口腔舒适度,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林艳;郜娜;尚巍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僵人综合征一例

    僵人综合征(Stiff-person syndrome (SPS),是一个以渐进性肌肉强直痉挛为特征的疾病。大部分经典型 SPS 患者体内都会发现谷氨酸脱羧酶 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GAD)抗体,也有部分 SPS 患者发病与副肿瘤综合征相关,主要见于胸腺瘤以及小细胞肺癌。无论经典型还是副肿瘤相关性SPS 患者通常与自发性免疫疾病有一定相关[1]。SPS 患者症状通常为中重度甚至可以发展为严重残疾[1]。此次我们报道一例预后良好的经典型 SPS 病例。

    作者:陈翔骏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分析及其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造成普外科伤口感染的原因以及相关的临床治疗开展科学分析。方法本组中随机选取2011年至2014年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100例。其中出现手术感染的患者有62例,对患者实施各种科学检查,对存在有伤口感染患者的性别、手术情况以及年龄等临床资源开展分析,以便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普外科伤口感染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一切手术切口的类型都和伤口感染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系。结论普外科伤口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患者的切口类型、手术时间以及手术的性质,都和切口的感染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当详细的分析患者的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许国明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探讨分析 CT 与 B 超在经皮肺活检上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 CT 与 B 超在经皮肺活检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肺部外周肿块患者在CT 或 B 超引导下行经皮肺活检,其中 CT 组39例,B 超组37例,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可以取得较为合适的标本,并发症 CT 组患者中3例痰中带血,6例气胸;B 超组患者中1例痰中带血,3例胸痛。结论对肺部外周肿块患者来说,采用 CT 或 B 超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均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

    作者:依马木江·阿西木;阿布都热依木·克然木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孕期健康教育在产科门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在产科门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纳入我院产科2011年3月至2014年7月产科门诊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健康宣教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进行产科门诊基础护理,健康宣教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强化孕期健康教育。统计两组孕妇剖宫产率、母乳喂养率和产后出血率。结果健康宣教组剖宫产率、母乳喂养率和产后出血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产科门诊孕期健康教育效果确切,能有效减少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率,由于母婴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张志清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中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血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在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临床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86例(51例细菌感染、35例病毒感染),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均采集血清样本检测 PCT、hs-CRP,并结合细菌培养以及临床诊断,对比分析各组的 PCT、hs-CRP 水平。结果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组的 PCT、hs-CRP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且细菌重症感染组显著高于轻症感染组(P<0.05)。结论 PCT 及 hs-CRP 检测对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辉;田敏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骨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对策分析

    目的:本次研究对骨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策进行分析,提高骨科的护理水平。方法通过分析骨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转变护理模式,建立健全护理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以及应急预案,改进护理方法,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科学管理骨科病房,尤其要加强安全管理。结果骨科病房的各项护理工作按照一定的规范和制度科学合理的进行,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没有护理的不安全事件发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逐渐提高。结论在医院的骨科病房内对患者实行有效的护理方法,加强安全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纠纷和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骨科病房的护士应提高护理中的安全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得到更多患者的认可。

    作者:斯庆图娅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早期起立床站立训练治疗脑梗死偏瘫可行性及意义探究

    目的:探讨早期起立床站立训练治疗脑梗死偏瘫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根据不同的康复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起立床站立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 BBS 评分、FMA 评分、MBI 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病患者进行早期起立床站立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肢体平衡能力、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减少致残率,值得在康复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何斌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探讨干扰素治疗丙肝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丙肝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丙肝患者依据随机平均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实施任何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48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采取干扰素治疗的丙肝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庞世娟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探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效果

    目的:探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手术患儿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2例单纯行氯胺酮麻醉,观察组42例行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对两组患儿的各项体征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与分许。结果两组患儿生命体征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行手术患儿采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进行麻醉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张君丽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

    康复锻炼对于骨科术后的患者恢复原有功能具有决定性作用,它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使致残率大幅度降低。康复锻炼一般要以患者的具体情况为依据,遵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因为动作粗暴导致不必要的伤害。

    作者:王玉鑫 刊期: 2015年第4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