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动脉狭窄患者经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护理探讨

汤微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经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于我院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围术期,给予颈动脉狭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述小儿中医体质

    熟知小儿体质情况,对于指导辨证,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终达到邪去正安、恢复健康、防病保健的目的。本文通过阐释小儿体质的“四说”、现代小儿体质的研究及意义,肯定体质学说在小儿治疗和预防疾病中重要作用。

    作者:寻桂梅;杨帆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感觉和运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ASIA分级提高≥级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可促进运动感觉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杰;鲁贵生;高晓鹏;王占敏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乳腺癌根治术的观察与心理护理

    乳腺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广,破坏性大,手术创面大,皮下容易渗血,渗液以及皮瓣坏死。通过对24例病人的护理,我们总结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皮下主动负压吸引优于加压包扎,关键在于保持皮下有一定的负压,很容易使皮瓣与深部组织粘附愈合,保持皮瓣良好的血运,并采用双管负压吸引,使引流更充分,皮下负压更大,有效防止皮下积血、积液,促进切口愈合,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薛淑英;闫凤华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535眼体会

    目的:了解在农村基层医院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SICS)的效果。方法2009年2月至2014年10月眼科收治的白内障患者共计498例(535眼),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其中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者509眼。结果本组病人随访3~30月,视力≥0.5者447眼,占83.55%;≤0.5者88眼,占16.45%。并发症:皮质残留13眼(2.43%),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14眼(2.62%),后囊膜混浊27眼(5.05%),明显角膜内皮水肿5眼(0.93%),未见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基层医院完全可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达到治盲目的。

    作者:王正刚;李明英;万小娇;王黎;徐晓群;李琴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不同型号泪道探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型号的泪道探针在探通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门诊新生儿泪囊炎患儿272例(372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6例(187眼),对照组136例(185眼),两组均接受泪道探通治疗,并采用不同型号的抛光钝头、双侧孔冲洗式泪道探针,对照组采用5号探针,治疗组采用7号探针,比较两组一次探通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均一次顺利探通,一次探通成功率为100%,观;对照组一次探通88眼,一次探通成功率为47.6%。两组比较:x2=132.63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发生泪小点损伤。对照组13眼发生不同程度泪小点损伤,发生率7.0%,组间比较x2=7.211,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泪道探通作为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简便易行的方法疗效确切,选用7号的泪道探针能减少并发症,提高一次性探通成功率。

    作者:曹月坡;赵晓军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虚拟实验运用于机能学实验教学的浅析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机能学实验不仅需要实际实验,还需要虚拟实验加以辅助教学,实际实验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发展、要求,虚拟实验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虚拟实验室的建立更是适应了机能学实验教学的发展要求,填补实际实验的不足,将实际实验所不能实施、不能尝试的实验加以强化、延展,放大机能学实验教学的功能。本文就虚拟实验的特点、虚拟实验运用于机能学实验教学的优越性、注意要点三个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作者:席晅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手术治疗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50例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术对胆囊炎胆结石病症实施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对胆囊炎胆结石病症实施治疗,后比较两组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患者使用不同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显示,两组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患者的治疗,运用腹腔镜术实施病症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手术创伤,降低伤口细菌感染的概率,起到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效果与减轻患者治疗痛苦的作用。

    作者:王伟;梁先春;谢俊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中药肾康胶囊的检验标准及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评价中药肾康胶囊的检验标准及药理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CRF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在基础治疗下,治疗组加用中药肾康胶囊治疗(主要药物:巴戟天12g,知母12g,黄柏12g,当归12g,焦大黄10g),一次4粒,一日3次;对照组基础治疗同治疗组,并予以口服爱西特,1日3次,每次4粒。两组疗程为3个月,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的效果比较:两组经系统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85.72%,对照组为61.91%,经非参数Riddx检验,两组之间比较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药肾康胶囊的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易于控制,治疗CRF的药理作用明显,对临床防治CRF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任启明;吴健;秦超;刘克浩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浅谈社区心脑血管病防治策略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生后如何进行治疗,如何降低其发病率,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社区工作者积极探索,众多心脑血管病患者及其家属十分企盼解决的问题。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对数量日趋增多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如何有效开展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工作,成为社区医务人员的一个重点工作。

    作者:栗军旺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原因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造成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原因及其相关的因素,为医院消化内科工作的开展提供具体的参考。方法本组选取了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恶心呕吐患者20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所患疾病的类型,研究造成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具体原因。结果针对本组200类患者疾病的类型,导致恶心呕吐为常见的疾病是反流性的食管炎,本组中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有60例,而患有急性肠炎的患者有55例,患有胆系结石的患者有45例,这些疾病是导致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主要疾病。结论实践中导致消化内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额,为详见的是反流性食管炎和急性肠炎。

    作者:鞠向龙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消毒供应室集中供气式高压蒸汽灭菌成本控制

    目的:分析影响高压蒸汽灭菌运行成本的各种因素,降低运行费用,提高灭菌质量。方法通过改善装载方式、合理安排送汽及停止时间、调整高压蒸汽灭菌锅次等方法进行持续动态监测、对比,分析灭菌效果及运营成本。结果通过我院改良后连续两年统计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每锅次高压蒸汽灭菌能源成本较改良前下降了10%~15%。结论通过合理安排供气及停气时间、改善装载方式、调整灭菌锅次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集中供气式高压蒸汽灭菌运行成本,降低灭菌物品湿包率,从环节上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赵丹;韩玉静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76例乳头凹陷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对乳头凹陷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于我院选取76例乳头凹陷孕妇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乳头凹陷的纠正护理和心理护理等,观察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的效果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变。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的乳头凹陷现状得到有效改善,这些孕产妇均实现了对婴儿的哺乳,患者的焦虑情绪和失望情绪均都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对乳头凹陷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乳头凹陷的现状,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东梅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动静脉内瘘术后及初期使用护理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术后及初期使用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25例动静脉内瘘手术后及初期使用的护理经过。结果125例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为100%。结论动静脉内瘘是一种安全、创伤小、感染率低、可长期使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术后的观察与护理,对患者的手术成功起到关键的作用,初期正确的使用维护能提高内瘘的使用寿命。

    作者:丁利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中药注射剂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中药注射剂能够有效提高中医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在危急重症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通过中药在制剂及给药途径上的突破,应用现代制药技术和质检手段,从药理、药学、毒理三方面加以研究,同时辅以配伍禁忌干预,对临床应用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提高了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在静脉滴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方面打破了抗生素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思路,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值得总结、借鉴和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田伟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急性酒精性胃黏膜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对急性酒精性胃粘膜出血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酒精性胃粘膜出血患者作为此次对照组研究对象,并对其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另选取同期同症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简要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酒精性胃粘膜出血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帮助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可推广。

    作者:史锐敏;武鹏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治疗肺癌久咳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治疗肺癌久咳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住院治疗的7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肺力咳胶囊,3粒/次,3次/d。观察组患者采取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疗法,将中药正对患者穴位进行敷贴,3d/次。随后对患者进行耳穴压豆贴敷,患者需每天进行适当按压,2min/次,5d/次。两组均以2周为一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5.7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久咳患者采取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治疗办法,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疗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

    作者:高丙双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实施与体会

    总结了236例糖尿病患者从入院健康教育、治疗期间健康指导、出院健康教育及随访,将糖尿病教育贯穿于糖尿病每个阶段,只要方法恰当、教育有连续性,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高洛萍;高华萍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科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科护理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收治5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终结。对本组患者展开孕期、产前、产后护理等一系列有效性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质量是关系到产妇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生的重要因素。较好的控制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出现可以降低妊娠并发症出现概率,有利于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于忠哲;陈作伟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不同处理方法对内镜活检钳清洗消毒效果的比较

    目的:探讨内镜活检钳的有效清洗方法,提高清洗质量,保证灭菌效果,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选取回收的120条内镜活检钳(为胃镜和肠镜活检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条,观察组采用多酶浸泡+超声+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消毒,对照组采用超声波清洗消毒,两组均完成后对其进行细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两种清洗方法相比,观察组细菌检测的合格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酶浸泡+超声+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消毒,可以有效地去除蛋白质、油脂类等污染物,使内镜活检钳的清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陆卫华;薛凤娟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的X线鉴别及诊断

    目的:探讨结核结节疾病同肺内肿瘤结节疾病实施X线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2月至2015年02月结核结节以及肺内肿瘤结节患者124例。针对所有患者于临床实施胸部正位X线检查、侧位X线检查以及实施CT检查,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检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临床鉴别诊断后发现,患有结核结节的患者74例,患有肺内肿瘤结节的患者50例。患者的结节大小为0.7厘米-3.1厘米,平均大小为(1.87±0.29)厘米;针对74例结核结节患者,于患者中左肺上叶尖后段发生病变的患者18例,于右肺发生病变的患者56例。针对50例肺内肿瘤结节患者,于中左肺发生病变的患者16例,于右肺发生病变的患者34例。结论临床采用X线对结核结节疾病以及肺内肿瘤结节疾病实施鉴别诊断,能够发挥显著的效果,临床配合选择CT检查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姚洪雷 刊期: 2015年第46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