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晅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4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胃癌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健脾祛瘀化痰法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症状改善、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4.3%(38/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8.6%(20/7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症状改善率为84.3%(59/70),对照组为57.1%(40/7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生活质量提升54.3%(38/70),对照组生活质量提升28.6%(20/7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有较高的临床效果,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廖伟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利用云南省妇幼保健系统孕妇保健手册孕产妇信息,获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444例,其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54例,轻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90例,并对其妊娠结局进行了1:1的配对比较,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孕妇基本情况和胎儿的分娩资料和出生时一般情况、分娩方式和分娩并发症等。结果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3257.14±672.34g低于对照组3431.753±389.582g。重度与轻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剖宫产率都在75%以上,均高于对照组,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胎儿窘迫率和分娩孕周均低于对照组,早产率6.45%高于对照组早产率1.29%,轻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脐带绕颈率4.12%低于对照组11.34%。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会较易发生低体重儿、早产和剖宫产率升高等,产前有效的预防控制与治疗对降低孕产妇产后并发症和胎儿发病率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慧华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50例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术对胆囊炎胆结石病症实施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对胆囊炎胆结石病症实施治疗,后比较两组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患者使用不同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显示,两组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患者的治疗,运用腹腔镜术实施病症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手术创伤,降低伤口细菌感染的概率,起到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效果与减轻患者治疗痛苦的作用。
作者:王伟;梁先春;谢俊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加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52例,给予甲氨蝶呤50mg/m2体表面积肌肉注射,米非司酮50mg,每日2次口服,并配合中药共治疗5天,复查血β-HCG下降情况,结果52例患者中,血β-HCG明显下降47例;血β-HCG下降<15%5例。结论 MTX加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疗异位妊娠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黎荣娥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分析实习护生在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护生护理行为中发生的7例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不安全因素并在之后的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实施相应的预防对策。结论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生自身因素、带教老师因素,及环境因素等3方面。在临床工作中做好护生岗前培训,强化护生安全意识,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素质等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
作者:周道娟;白美蓉 刊期: 2015年第46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又称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血栓形成综合征等。其原因不明,可能与血管因素、感染以及药物过敏有关,大部分病人年龄在10~40之间,约60%是女性。起病急骤,病情严重,病死率达90%以上。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一过性及多变性的表现如头痛、意识障碍、抽搐、发音困难、失语,肾脏损害、肝脾肿大。由于患者体内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及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等原因。临床上常见的TTP是由于机体产生ADAMTS-13抑制物或各种病原体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因素所导致的继发性TTP.治疗方案为糖皮质激素治疗,近期应用血浆置换术,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方法:血浆置换是将患者血液引入血浆交换装置如血浆分离器,将血浆分离出并去除之,借以清除循环中有害物质或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物,然后将分离后的血液有形成分和加入正常血浆的置换液输回体内。通过血浆置换能补充凝血因子,改善凝血功能,有利于组织细胞的修复。2013年4月应用血浆置换术成功抢救了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期间涉及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作者:徐蓓;王辉;张宇娟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护士长在糖尿病健康教育督察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至2015年04月收治的130例糖尿病患者,对其健康教育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加以分析和认识,进一步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加以改善,对其护理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46%(128/130),同时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缓解,按照我院自制的焦虑抑郁评分表进行评价后,其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28.08±1.42)分和(28.99±1.36)分,和以往常规健康教育指导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健康教育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要正确认识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来帮助患者实现自我急救、自我保护等护理工作开展,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梅丽萍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研究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居住地自然资源生态移民搬迁前后生活状况,分析影响生态移民生活质量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三个较典型的沿黄经济区,即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灵武市郝家桥以及青铜峡市广武生态移民安置点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搬迁前后住房类型、饮水类型、做饭燃料、厕所类型均有变化(P<0.05)。搬迁后太阳能、有线电视、网络安装率较搬迁前均有升高(P<0.01)。②搬迁后总土地、耕地、山地、旱地和草场亩数较搬迁前减少,水浇地亩数有所增加(P<0.05)。③搬迁前总收入的变动幅度大于总支出,搬迁后总收入的变动幅度小于总支出。结论移民搬迁后生活环境、收支结构、安置模式均发生较大变化,但后续产业发展不平衡、就业的挤出效应对移民的生活质量均产生直接的影响。
作者:汤榕;邹玉忠;许静怡;张闽剑;罗桥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形状记忆合金及自体骨植骨治疗11例锁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病例,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11例患者术后随访10~20个月,所有患者均达骨性愈合,无骨不连,肩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应用形状记忆合金加植骨治疗锁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固定稳定,利于骨折愈合,能早期行功能锻炼,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
作者:马民华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感觉和运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ASIA分级提高≥级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可促进运动感觉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杰;鲁贵生;高晓鹏;王占敏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并观察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为84.6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丁苯酞胶囊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在很大程度上修复患者神经受损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高秉勋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确定引起皮肤炭疽的病因,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个案调查、动物发病情况、其他社会因素)。结果自2008年3月20日至4月4日共发生疑似皮肤炭疽2例,均为临床诊断病例。结论通过对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疑似皮肤炭疽,进行治疗后好转。
作者:张红丽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不同型号的泪道探针在探通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门诊新生儿泪囊炎患儿272例(372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6例(187眼),对照组136例(185眼),两组均接受泪道探通治疗,并采用不同型号的抛光钝头、双侧孔冲洗式泪道探针,对照组采用5号探针,治疗组采用7号探针,比较两组一次探通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均一次顺利探通,一次探通成功率为100%,观;对照组一次探通88眼,一次探通成功率为47.6%。两组比较:x2=132.63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发生泪小点损伤。对照组13眼发生不同程度泪小点损伤,发生率7.0%,组间比较x2=7.211,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泪道探通作为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简便易行的方法疗效确切,选用7号的泪道探针能减少并发症,提高一次性探通成功率。
作者:曹月坡;赵晓军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应用手术治疗配合5-氨基酮戊酸(5-ALA)光动力治疗黑色素瘤1例,效果良好。方法黑色素瘤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5-氨基酮戊酸(5-ALA)光动力治疗黑色素瘤1例,观察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加强护理,疗效显著。结论应用手术治疗配合5-氨基酮戊酸(5-ALA)光动力治疗黑色素瘤,效果显著,缩短了愈合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减轻了患者痛苦。
作者:刘强容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对不同牙体剩余量和石英纤维桩冠抗折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从我院牙科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正畸治疗拔除的100颗牙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牙体剩余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牙齿的牙体冠部保留完整,实验组的牙体剩余量从1毫米至3毫米不等。所有牙齿都采用金属烤瓷全冠修复,修复材料为石英纤维桩。结果经比较,实验组牙体的平均荷载力为(975±50)牛顿,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80±27)牛顿,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体剩余量为2毫米时,采用石英纤维桩冠进行牙齿修复的抗折性能和牙体冠部全部保留的抗折能力没有显著差别,所以在使用石英纤维桩冠等非金属修复牙齿时,可以将2毫米作为桩箍的临界值。
作者:冯艳;姜日文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评价中药肾康胶囊的检验标准及药理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CRF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在基础治疗下,治疗组加用中药肾康胶囊治疗(主要药物:巴戟天12g,知母12g,黄柏12g,当归12g,焦大黄10g),一次4粒,一日3次;对照组基础治疗同治疗组,并予以口服爱西特,1日3次,每次4粒。两组疗程为3个月,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的效果比较:两组经系统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85.72%,对照组为61.91%,经非参数Riddx检验,两组之间比较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药肾康胶囊的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易于控制,治疗CRF的药理作用明显,对临床防治CRF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任启明;吴健;秦超;刘克浩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海普林局部涂抹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30例输液后静脉炎的患者局部涂抹海普林,治疗2~7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效果显著。结论海普林治疗静脉炎,操作简单,方便可行,安全有效,止痛消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桂梅;窦瑞梅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困难的病因和临床特点,并总结治疗经验,提高小儿呼吸困难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64例呼吸困难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总结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经及时对症救治,64例患儿有63例治愈出院,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转往上级医院救治。结论小儿呼吸困难的病因复杂,病情凶险,快速诊断、及时解除呼吸困难和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案,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铁 刊期: 2015年第46期
慢性病是由多种因素长期作用引起的各类疾病,也是社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高血脂、慢性气管炎等等,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1]。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慢性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慢性病防治的佳途径。本文社区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刘洋;王平 刊期: 2015年第46期
0引言烧烫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小儿意外伤害之一,特别是1~5岁小儿由于缺乏生活知识及自身防护能力差,容易受伤。患儿伤后皮肤完整性受损大量血浆渗出,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电解质失调,休克发生率高,特别是大面积烧伤,为了采集有效量的血液标本,更好地配合抢救和治疗,对烧伤患儿首选股静脉采血,可成功获取有效的血液标本,且操作简单,采血速度快[1]。经过临床实践,我科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将一次性采血针头取代传统注射器进行股静脉采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使用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金凤;蒋秋萍;胡从云;任海燕 刊期: 2015年第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