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丽
总结了236例糖尿病患者从入院健康教育、治疗期间健康指导、出院健康教育及随访,将糖尿病教育贯穿于糖尿病每个阶段,只要方法恰当、教育有连续性,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高洛萍;高华萍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研究总结使用12导联与3导联分析动态心动图的优劣性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门诊和住院部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分别使用12导联动态心动图监测一遍,使用3导联动态心动图监测一遍。统计两种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使用12导联动态心动图ST段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3导联动态心动图(P<0.05),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分析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出室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以及房性逸搏均显著高于3导联动态心动图(P<0.05),使用3导联动态心电图检出房性期前收缩显著高于使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P<0.05)。结论使用12导联动态心动图检出心率失常和冠心病ST段异常,临床效果显著,敏感性高,可以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选择应用。
作者:李莉 刊期: 2015年第46期
总结了65例电子结肠镜辅助下直肠肿块剥离手术的配合要点,包括术前仪器,器械的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手术操作,术后病人的指导。认为手术护士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作者:李晚女;乐梅先;周芝元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对急性酒精性胃粘膜出血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酒精性胃粘膜出血患者作为此次对照组研究对象,并对其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另选取同期同症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简要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酒精性胃粘膜出血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帮助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可推广。
作者:史锐敏;武鹏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ARDS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PaO2/Fi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 O2)。结果无创机械通气成功组11例均为ARDS早期患者,治疗2 h后PaO2/FiO2、HR、PaO2、SaO2、RR都有明显好转。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组全为呼吸窘迫较严重的ARDS患者,治疗2 h后PaO2/FiO2、HR、PaO2、PaCO2、SaO2、RR无明显变化。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对部分ARDS患者有良好的通气支持作用,尤其是ARDS的早期阶段。
作者:陈根;陈培铭 刊期: 2015年第46期
探讨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解决方法,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结合临床带教实践,针对护理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完善相应的临床教学质量和护生综合能力,促进护生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早日融入临床工作。
作者:黄洁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使用一次性吸痰管连接输液器的灌肠法结合有效的抗生素,用于治疗直肠癌患者在手术前肠道的护理方式。方法从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份到我院治疗直肠癌患者80例,都使用一次性吸痰管(16号)连接输液器的灌肠法进行术前肠道清肠。结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连接输液器的灌肠法后,80例患者肠道内均无粪渣,有的患者无粘液或有少量液气体较少,3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发热情况,有6例患者则出现了腹胀,4例患者感到恶心呕吐。结论使用吸痰管灌肠法能有效的清洁肠道内粪渣,达到清理肠道的目的,而且是用连接输液器的灌肠法结合有效的抗生素能降低肠道内的细菌,减少患者的不适感,能被多数患者接受使用。
作者:矫春宁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观察辅酶Q10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及疑似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组2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辅酶Q10进行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82.1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酶Q10在治疗小儿病性心肌炎及疑似心肌炎中可以有效地改善症状,副作用较小、剂型小、便于口服、价格低廉,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刘宁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感觉和运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ASIA分级提高≥级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可促进运动感觉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杰;鲁贵生;高晓鹏;王占敏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提高创伤性休克的院前急救处置能力,有效降低死亡率。方法对4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40例有效并安全转运至医院治疗,2例院前死亡,抢救成功率95%。结论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及健全的急救机制,缩短急救半径能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有利条件,对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春喜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腰椎骨折伴截瘫内固定术后深部低度感染伴内固定装置松动的诊断、原因分析、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本组9例均行原手术入路彻底清创,取出松动及握持力不够的椎弓根钉、并向病灶中心椎体两端分别扩大1~2个节段固定椎体,术后持续滴注冲洗负压引流。结果随访6~18个月9例均基本生活自理。结论多数患者通过手术清除病灶、重新扩大内固定范围、并辅以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洪志虎;戚旬伟 刊期: 2015年第46期
液压上限报警、透析液浓度显示值偏低是NIPRO-NDF21血液透析滤过机少见故障,维修手册也没有列举,维修困难,根据机器工作原理及维修经验查找出故障原因并解除,在临床上NIPRO-NDF21血液透析滤过机虽然较少,但对NIPRO系列同类机器的维修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作者:王晓娜;曹凯;邹春毅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分析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治疗的103例乳腺纤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纤维瘤瘤体均切除彻底,无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乳房对称情况(52/53,98.11%)高于对照组(43/50,86%),切口瘢痕可接受情况(51/53,96.23%)高于对照组(39/50,78%),观察组乳晕感觉异常(2/53,3.77%)低于乳晕感觉异常(5/5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良好,且治疗后乳房美观程度和患者满意度高于传统的放射状切口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热比古丽·巴吾东;艾尼瓦尔·先木西丁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经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于我院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围术期,给予颈动脉狭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汤微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胃肠钡剂造影征象和CT的影像表现。方法参照手术病理结果,对29例经病理证实分别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GIST的钡剂造影及CT扫描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性质GIST的钡剂造影及CT扫描影像特点。结果 GIST良性体积小,钡剂造影主要表现腔内小充盈缺损,蠕动波变小, CT平扫时密度多较为均匀,增强时呈均匀强化;交界性肿瘤体积较大,钡剂造影显示小溃疡,可见腔内较大充盈缺损,蠕动波消失,CT平扫一般密度不均匀,且增强呈不均强化;恶性肿瘤体积大,钡剂造影时一部分表现为龛影及较大充盈缺损,局部腔壁僵硬;另一部分仅表现为胃肠道受压。CT平扫显示跨壁或壁外巨大肿块,一般密度不均;增强扫描以不均匀强化为主。恶性肿瘤可发生肝脏、胰腺及周围腹膜等组织转移,但未见淋巴结转移。结论 GIST的钡剂造影缺乏特征性,但该检查对于发现病变,定位病变及初步定性还是有利的,CT影像有一定特征性,该检查对GIST的定位和准确定性有较大临床价值。
作者:李元芬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治疗的效果优于开腹肌瘤剥除术,而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较少。
作者:谢春华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方法。方法对32例各种创伤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一般护理与一些特殊护理措施。结果32例中,28例抢救成功,其余4例死亡。结论抢救失血性休克,成功的关键在于快速有效的补充血容量和控制出血。
作者:周玉玲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研究无创机械通气(NIV)用于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早期ARDS 28例患者,用NIV对患者进行呼吸支持。患者在出现气管插管指征时,则予以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终28例患者完成NIV治疗,观察患者NIV前及后2h、8h、12h生命体征、血气、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 (APACHE II )评分变化。结果患者上机后2h、8h、12h pH、PaO2、SaO2、OI、APACHE II与上机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V能改善早期ARDS患者氧合状况,避免有创机械通气及并发症的发生,是早期ARDS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陈培铭;陈根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对肛肠病手术后的患者应用高乌甲素超前镇痛联合亚甲蓝的长效止痛剂,并对其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选取自2012年3月至2015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病患者共计400例,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调查与研究。其中200例患者应用高乌甲素联合亚甲蓝与利多卡因配比的镇痛方式,将其设定为A组,100例患者应用亚甲蓝与利多卡因配比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镇痛,将其设定为B组,另100例患者给予口服曲马多缓释片的镇痛方式,将其设定为对照组。在手术后6小时、24小时以及72小时分别对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6~72h的镇痛效果以及VAS评分方面,A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术后6小时的镇痛与VAS评分方面,A组与B组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肛肠患者手术后应用高乌甲素联合亚甲蓝与利多卡因配比的镇痛方式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极大地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中对其大力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冀平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分析温肾健脾汤辅助临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2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温肾健脾汤治疗(主要药物:黄精15g,琥珀12g,何首乌15g,仙灵脾15g,煅牡蛎12g,白芍12g,土茯苓12g等)。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为85.72%;对照组取得总有效率为61.91%,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及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且应用安全。结论温肾健脾汤辅助临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可取得显著的康复效果。
作者:王绪臻;王晓华;邹方鹏 刊期: 2015年第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