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冀平
乳腺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广,破坏性大,手术创面大,皮下容易渗血,渗液以及皮瓣坏死。通过对24例病人的护理,我们总结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皮下主动负压吸引优于加压包扎,关键在于保持皮下有一定的负压,很容易使皮瓣与深部组织粘附愈合,保持皮瓣良好的血运,并采用双管负压吸引,使引流更充分,皮下负压更大,有效防止皮下积血、积液,促进切口愈合,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薛淑英;闫凤华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穴位注射预防胃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96例采用化疗方法治疗胃癌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并经过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将9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人。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注射法预防化疗所带来的呕吐恶心。针对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艾灸法和穴位注射法进行预防。结果经过5天的治疗,实验组中被评为恶心呕吐症状0级的患者有44例,1级的有3例,2级的有1例,无3级和4级,有效例数为47,占比97.92%。对照组中被评为恶心呕吐症状0级的患者有30例,1级的有10例,2级的有6例,3级的有2例,无4级,有效例数为40例,占比83.33%。两组评级为0级例数、1级例数和有效例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神阙穴联合胃复安双足三里穴注射可以成为胃癌化疗治疗的辅助,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的副作用。
作者:张燕华 刊期: 2015年第46期
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儿童患病的报道有所增加,其传播途径多样,不能忽略性虐待的可能,儿童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类型及临床表现有别于成年人。儿童尖锐湿疣的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局部药物治疗等。选择治疗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有效性及耐受性。
作者:王小英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不同型号的泪道探针在探通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门诊新生儿泪囊炎患儿272例(372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6例(187眼),对照组136例(185眼),两组均接受泪道探通治疗,并采用不同型号的抛光钝头、双侧孔冲洗式泪道探针,对照组采用5号探针,治疗组采用7号探针,比较两组一次探通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均一次顺利探通,一次探通成功率为100%,观;对照组一次探通88眼,一次探通成功率为47.6%。两组比较:x2=132.63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发生泪小点损伤。对照组13眼发生不同程度泪小点损伤,发生率7.0%,组间比较x2=7.211,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泪道探通作为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简便易行的方法疗效确切,选用7号的泪道探针能减少并发症,提高一次性探通成功率。
作者:曹月坡;赵晓军 刊期: 2015年第46期
应用循证护理探索老年冠心病并发心衰时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老年冠心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多数并存其它慢性疾病,冠心病合并心衰是临床上较严重的类型。运用循证护理找出病人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及时对症实施护理,使护理活动由被动变主动,控制患者的病情,患者没有发生由于护理不当导致的并发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效果满意,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代静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分析儿童期高血压对成年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的预测风险。方法选取鄂尔多斯市儿童青少年血压研究队列(BBS队列)人群100例,儿童期给予身体测量与血压测量,成年期在常规测量基础上行心脏B超检查、血管弹性检测、尿液及血液生化检测。结果成年期高血压患病率与靶器官损害度均随儿童期血压水平增加而增加,成年高血压及靶器官疾病可归因于儿童期高血压状态。结论儿童期高血压对成年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有重要预测价值。
作者:王秀春;高怀龙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保护化疗肿瘤患者的外周静脉,减少反复穿刺带来患着的痛苦,预防和减少化疗所导致的静脉炎,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对48例肿瘤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从肘部静脉穿刺,将导管置入至上腔静脉或锁骨上静脉内。结果应用PICC导管48例,留置时间15~350d,平均l 47.9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ICC导管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该穿刺技术容易掌握,穿刺成功率高。中心静脒导管留置时间长且安全。
作者:张海蓉;陈晓;钟演芳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创伤性休克及时合理的急救护理手段,使创伤性休克患者取得良好的抢救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3月30例创伤性休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早发现,及时输液、输血、保暖,加强心理护理等护理程序的应用,抢救成功29例,死亡1例。结论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程序在创伤性休克的抢救中起着重要作用,及时合理的急救护理手段能取得良好抢救效果。
作者:周国辉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对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36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并将其作为研究组。此外,选取同期36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为低回声结节、实性结节、浸润性生长结节分别占75%、100%、47.2%。结节中呈钙化斑、淋巴结颈部肿大和中央血管型血流信号为主的分别占63.8%、55.6%和69.4%。上述观察指标在两组患者的诊断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诊断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特异性,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胡秀青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感觉和运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ASIA分级提高≥级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可促进运动感觉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杰;鲁贵生;高晓鹏;王占敏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对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45)与观察组(45),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抗心绞痛药物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9%,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应用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马宝力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了解涟水县朱码镇11年来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其流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004至2014年肝炎发病141例,发病率波动在18.82/10万至158.80/10万之间,乙型肝炎占65.96%以上;无明显的季节发病高峰;发病率以30~39岁年龄组高,占发病总数的50.35%;男性高于女性,男:女=3.15:1;农民发病多,占发病总数的75.18%。结论应加强肝炎防制措施,对易感人群普种甲、乙肝疫苗,及时对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作者:蒋育飞;薛士银 刊期: 2015年第46期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本因其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固有特性,因而逐渐成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人力资本投资也逐渐成为医院参与竞争的主要手段。但追求收益的投资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医院的人力资本投资也不例外,且医院人力资本的存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战略发展。因此,必须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以增加公立医院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
作者:刘静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用灯盏细辛注射液40mL加生理盐水25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7.5%,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安全及有效的。
作者:毛洁萍;曾海波;刘毓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2例,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41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1例,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达到90.24%(37/41)高于对照组65.85%(27/41),总有效率92.68%(38/41)高于对照组73.17%(30/41),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肖霞 刊期: 2015年第46期
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以器官的形态学习为主的基础学科,教学模式的选择对学习效果影响显著。论文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解剖学教学特点,介绍了人体解剖学多媒体交互式教学软件的开发设计和实践过程。
作者:张昌宇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胃肠钡剂造影征象和CT的影像表现。方法参照手术病理结果,对29例经病理证实分别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GIST的钡剂造影及CT扫描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性质GIST的钡剂造影及CT扫描影像特点。结果 GIST良性体积小,钡剂造影主要表现腔内小充盈缺损,蠕动波变小, CT平扫时密度多较为均匀,增强时呈均匀强化;交界性肿瘤体积较大,钡剂造影显示小溃疡,可见腔内较大充盈缺损,蠕动波消失,CT平扫一般密度不均匀,且增强呈不均强化;恶性肿瘤体积大,钡剂造影时一部分表现为龛影及较大充盈缺损,局部腔壁僵硬;另一部分仅表现为胃肠道受压。CT平扫显示跨壁或壁外巨大肿块,一般密度不均;增强扫描以不均匀强化为主。恶性肿瘤可发生肝脏、胰腺及周围腹膜等组织转移,但未见淋巴结转移。结论 GIST的钡剂造影缺乏特征性,但该检查对于发现病变,定位病变及初步定性还是有利的,CT影像有一定特征性,该检查对GIST的定位和准确定性有较大临床价值。
作者:李元芬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血液检验在100例贫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至2014年08月收治的100例贫血患者,分别有地中海贫血患者和缺铁性贫血患者,对照组采用我院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对所有研究人员进行血液检验,对其血液检验结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试验一组、试验二组以及对照组三组研究人员的平均红细胞容积、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五项指标结果两两对比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贫血患者通过血液检验工作开展,可以准确的诊断出贫血情况和贫血类型,有助于在临床中实现及早诊断和对症治疗过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冬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总结双额脑挫裂伤患者临床观察与护理的经验和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双额脑挫裂伤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83例患者中,57例行保守治疗,26例手术治疗,术中2例死亡,术后2例死亡;治愈74例,后遗症5例。结论给予双额脑挫裂伤患者严密的临床观察,做好及时有效的护理,进而有效的减少双额脑挫裂伤的致残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生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杜荟 刊期: 2015年第46期
总结了236例糖尿病患者从入院健康教育、治疗期间健康指导、出院健康教育及随访,将糖尿病教育贯穿于糖尿病每个阶段,只要方法恰当、教育有连续性,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高洛萍;高华萍 刊期: 2015年第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