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辅酶Q10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及疑似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刘宁

关键词:辅酶Q10, 小儿心肌炎,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辅酶Q10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及疑似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组2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辅酶Q10进行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82.1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酶Q10在治疗小儿病性心肌炎及疑似心肌炎中可以有效地改善症状,副作用较小、剂型小、便于口服、价格低廉,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扶正祛邪法配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切口感染患者1例的报道

    因肛周脓肿引起的大范围坏死性筋膜炎,切开引流后,配合应用泰能20天,感染控制不理想,后给予中药扶正清热解毒等治疗,外用湿润烧伤膏,切口明显好转,通过该病例探讨中医中药内服外用的治疗的优势。

    作者:王景;郭伟光;于洋;麻继超;张海丽;回雪颖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无创机械通气在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应用

    目的:研究无创机械通气(NIV)用于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早期ARDS 28例患者,用NIV对患者进行呼吸支持。患者在出现气管插管指征时,则予以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终28例患者完成NIV治疗,观察患者NIV前及后2h、8h、12h生命体征、血气、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 (APACHE II )评分变化。结果患者上机后2h、8h、12h pH、PaO2、SaO2、OI、APACHE II与上机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V能改善早期ARDS患者氧合状况,避免有创机械通气及并发症的发生,是早期ARDS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陈培铭;陈根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睑缘炎患者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局部物理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局部物理治疗在治疗睑缘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门诊睑缘炎患者50例92眼,患者均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局部物理治疗方案,疗程1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睑缘形态、睑板腺分泌物性状和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度。结果治疗后睑缘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睑缘形态、睑板腺分泌物性状和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度等临床体征均改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值分别为1.39±0.610分和0.22±0.415分,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度评分值分别为1.43±0.684和0.20±0.399,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局部物理治疗是睑缘炎的有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密密;洪宇波;其其格;金宝泉;乌云;胡础图;郭振山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160例乳牙根管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乳牙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患者的178颗牙使用氧化锌碘仿糊剂充填后,随访观察1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使用氧化锌碘仿糊剂对乳牙根管治疗疗效显著,稳定。结论通过乳牙根管治疗术,可以达到治愈儿童龋病后牙髓炎、根尖周炎的目的。

    作者:王红江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应用针吸细胞学诊断颈部淋巴结疾病的检验体会

    本文通过对656例颈淋巴结针吸细胞标本进行了检验,发增殖型淋巴结核易于鼻咽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细胞相混淆:增生性淋巴结炎易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细胞相混淆:操作不当影响细胞形态的辨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细胞形态鉴别点和操作环节中的注意点。经工作实践证实,能提高针吸细胞学对颈部淋巴结疾病的诊断率对实际工作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作者:曹布道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林可霉素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与探讨在使用林可霉素注射剂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对林可霉素在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的不良反应的种类以及产生频度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以期寻找到产生原因以及发展方向。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入院进行林可霉素注射剂治疗疾病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事实回顾性地分析与研究,进而找到不良反应存在的原因。结果通过分析和研究,发现在使用林可霉素注射剂进行临床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大剂量、较高浓度的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性死亡,后果十分严重。压患者体质的一些常见的不适应症状要远远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分析得出,临床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大剂量、较高浓度的药物可能是导致林可霉素注射剂产生频发及不良反应的原因。

    作者:尹桂华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进一步对中西医疗法在肛瘘病症方面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择取过去24个月(2013.3至2015.3)在我肛肠科接受治疗的62例肛瘘病患进行对比研究,依照对每位病患所采取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至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的A组(31例)与单纯西医手术治疗肛瘘的B组(31例)。对比观察AB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及对肛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情况。结果 A、B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30/31)、67.7%(21/31),且A组患者仅1例患者发生管道闭塞,而B组共计9例患者发生术口发炎(5例)、感染(2例)、管道闭塞(2例)等不良症状,其不良症状发生率达29.0%。AB两组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情况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对于患者术后发炎、感染以及管道闭塞等症状的预防具有显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重视。

    作者:郝建国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与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36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并将其作为研究组。此外,选取同期36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为低回声结节、实性结节、浸润性生长结节分别占75%、100%、47.2%。结节中呈钙化斑、淋巴结颈部肿大和中央血管型血流信号为主的分别占63.8%、55.6%和69.4%。上述观察指标在两组患者的诊断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诊断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特异性,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胡秀青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胃癌切除术后患者肠内外营养支持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胃癌切除术后患者肠内外营养支持的护理对策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至2015年04月收治的56例胃癌切除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供应方式,护理组采用肠内外营养供应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指标结果分别是(92.09±5.50)分、(40.10±14.13)小时、(4.22±1.48)小时以及(9.79±2.44)天,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对应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采用肠内外营养供应方式后,可以明显缩短患者术后各项功能恢复正常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宋彩红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高级分子建模和模拟技术在细胞信号传导和通信的蛋白质结构预测的研究

    分子建模和计算机模拟是用于模拟分子行为的计算技术。广泛应用于计算化学,药物设计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目前,分子建模和模拟被认为是生物医学研究的主要工具。2013年,Martin Karplus, Michael Levitt和Arieh Warshel因为“开发复杂化学系统的多尺度模型”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些计算技术已经在药物靶标的发现和新型治疗剂开发中得到了集中利用。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生物医学进一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将继续依赖于高级分子建模和模拟方法的开发。作者当前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开发高级分子建模和模拟技术,并重点关注该技术在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和通信的蛋白质的结构预测,动力学分析和功能设计方面的应用。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和动力学与生物功能密切相关。它们是基础生物医学和药物开发中基础的关键信息。例如,药物靶标的(如HIV蛋白酶)详细结构和动力学知识是发现疾病(如AIDS)新疗法的关键步骤,这将会改善数百万人的健康和生活。细胞信号传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控制着细胞的基本活动和行为。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的错误是疾病,如癌症,阿尔茨海默症和糖尿病的原因。作者的研究利用分子建模技术研究两个细胞信号传导蛋白类型,具体来说就是固有无序化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

    作者:张玮红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慢性病是由多种因素长期作用引起的各类疾病,也是社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高血脂、慢性气管炎等等,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1]。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慢性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慢性病防治的佳途径。本文社区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刘洋;王平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治疗的研究进展

    0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叫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椎4/5和腰5/骶1之间的椎间盘易发病,本病患者可出现腰痛、下肢放射痛、下肢知觉障碍、行动障碍、姿势改变等症状。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外邪乘虚而入,致使气血瘀阻而发病;或是外伤劳损与外感风寒湿热邪气,导致营卫失调、气血经络受损。

    作者:何川;张朝驹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输血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红细胞,观察组则采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比较两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 P<0.05。结论使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可有效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值得提倡。

    作者:张秋转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时间快,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强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目的:运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观察疗效,探讨其临床推广可行性。方法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治疗冠心病168例,将入选的1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治疗组使用硝酸甘油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使用硝酸甘油等常规药物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对照组每天体外反搏一次,连续10天为1疗程,每次30分钟-1小时,反搏压力0.35~0.45kg/cm2,休息3天,继续下一个周期,每3个周期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2月后,随访4周后,对照组疗效92.86%明显高于治疗组76.19%。对照组心电图心肌缺血明显改变。经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硝酸甘油等常规药物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结论运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副作用少,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谭倩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纳米银宫颈细胞DNA修复术治疗宫颈糜烂157例临床观察

    探讨纳米银宫颈细胞DNA修复术在治疗宫颈糜烂中的疗效。对157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纳米银宫颈细胞DNA修复术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有效率达100%,无副反应。结论本法具有无创、安全、复发率低等优点,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霞;孙建光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法对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个体化医学营养疗法对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门诊收治的7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组36例,研究组给予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饮食指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新生儿体重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妊娠糖尿病具有积极的作用,有效地控制孕妇餐后的血糖,控制体重的增长,并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新生儿出生体重较为理想。

    作者:曲波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涟水县朱码镇2004~2014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涟水县朱码镇11年来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其流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004至2014年肝炎发病141例,发病率波动在18.82/10万至158.80/10万之间,乙型肝炎占65.96%以上;无明显的季节发病高峰;发病率以30~39岁年龄组高,占发病总数的50.35%;男性高于女性,男:女=3.15:1;农民发病多,占发病总数的75.18%。结论应加强肝炎防制措施,对易感人群普种甲、乙肝疫苗,及时对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作者:蒋育飞;薛士银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艾灸联合穴位注射预防胃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穴位注射预防胃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96例采用化疗方法治疗胃癌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并经过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将9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人。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注射法预防化疗所带来的呕吐恶心。针对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艾灸法和穴位注射法进行预防。结果经过5天的治疗,实验组中被评为恶心呕吐症状0级的患者有44例,1级的有3例,2级的有1例,无3级和4级,有效例数为47,占比97.92%。对照组中被评为恶心呕吐症状0级的患者有30例,1级的有10例,2级的有6例,3级的有2例,无4级,有效例数为40例,占比83.33%。两组评级为0级例数、1级例数和有效例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神阙穴联合胃复安双足三里穴注射可以成为胃癌化疗治疗的辅助,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的副作用。

    作者:张燕华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2010-2012年甘孜州州本级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甘孜州州本级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按照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1-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对医疗机构各类检测点进行采样、检验。结果采样1487份,其中:其中:空气采样320份,合格率89.69%:物体表面采样542份,合格率94.1%:消毒液采样288份,合格率96.18%:医护人员手采样230份,合格率92.61%;无菌物品采样98份,合格率96.94%。2010年合格率低91.86%,2012年合格率高96.17%。结论甘孜州州级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合格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消毒与灭菌质量还有待提高。要充分利用监测资料,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各个薄弱环节并及时整改,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效避免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黄亮 刊期: 2015年第46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