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机械通气在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应用

陈培铭;陈根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摘要:目的:研究无创机械通气(NIV)用于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早期ARDS 28例患者,用NIV对患者进行呼吸支持。患者在出现气管插管指征时,则予以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终28例患者完成NIV治疗,观察患者NIV前及后2h、8h、12h生命体征、血气、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 (APACHE II )评分变化。结果患者上机后2h、8h、12h pH、PaO2、SaO2、OI、APACHE II与上机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V能改善早期ARDS患者氧合状况,避免有创机械通气及并发症的发生,是早期ARDS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癔症性瘫痪一例

    0引言癔症指一种以解离症状的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本障碍有癔症性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数影响,除癔症性精神病或癔症性意识障碍有自知力,自知力基本完整,病程分反复迁延,常见于青春期或更年期,女性较多[1],本文就一例癔症性瘫痪10年治愈病例探索本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朱宁;范丽伟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结局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于我院行妊娠期治疗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干预,观察组进行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发生剖宫产、羊水过多、妊高症、胆汁淤积症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50.0% vs18.75%、43.75% vs 12.5%、25.0% vs6.25%、12.5% vs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发生早产、窒息、高胆红素血症明显少于对照组(18.75% vs 6.25%、25.0% vs 6.25%、31.25% vs 6.25%、6.25% vs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增加孕产妇及胎儿发生各类并发症的几率,综合干预有助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分娩结局。

    作者:黄昭惠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心电图的研究

    0引言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小时后的头颅CT、MRI结果,以及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分型,探讨不同梗死部位、不同梗死范围、不同类型、不同病情程度及不同病史的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的心电图的改变,并与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观察急性期不同临床类型的脑梗死患者的心脏状况,为研究脑梗死并发心脏损害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的改善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王颖波;薛怀仁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双气囊内镜与小肠CT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与确诊率分析

    目的:分析探究双气囊内镜与小肠CT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与确诊率。方法择取于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96例疑似小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诊断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是双气囊内镜组以及小肠CT组。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与确诊率。结果双气囊内镜诊断的检出率、确诊率相较于小肠CT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双气囊内镜与小肠CT诊断小肠肿瘤均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小肠CT对肿块的定位较欠缺。

    作者:李祺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舒血宁配合血塞通应用于60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与经济性分析

    目的:进一步对舒血宁配合血塞通应用于心绞痛患者的治疗疗效与经济性进行分析和探讨,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120例心绞痛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每天采用20mL舒血宁注射液联合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20mL血塞通注射液联合250mL生理盐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人数57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人数45例,总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成本略高于对照组。结果在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舒血宁配合血塞通的经济成本略高于单一用药,但从长远考虑,联合用药能够大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聪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庆云县饮用水细菌污染情况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本县生活饮用水细菌污染状况,为保障本县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分别对本县级和乡镇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余氯测定。结果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菌落总数合格率分别为89.37%,80.35%;总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分别为99.50%,93.40%。结论城镇集中式供水明显优于农村分散式给水,地下水优于地表水,必须加强水源监察防护,扩大净水设施,严格消毒措施,改进水源,提高居民卫生防护意识。

    作者:马秀新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基层卫生院老年人体检中心电图表现与心血管事件

    自我院成立健康体检中心以来,目前通过慢性病管理,建立健康档案的措施,我们对辖区内的1200例老年人健康体检,针对心电图的特点进行分析,讨论老年人群的心电图特点和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我院心电图十二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的1200例65岁~90岁老年人的心电图,年龄差25岁,结果发现482例完全正常,占总人数的40.16%,心电图异常者561例,占总人数的46.75%,严重异常者157例,占总人数的13.08%,男女比例为3:1。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及电生理的改变,心电图异常在老年病人中为常见,检出率也高。每年体检,使老年疾病早发现、早诊断,对高危病人的复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叶建光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儿童尖锐湿疣的治疗体会

    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儿童患病的报道有所增加,其传播途径多样,不能忽略性虐待的可能,儿童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类型及临床表现有别于成年人。儿童尖锐湿疣的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局部药物治疗等。选择治疗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有效性及耐受性。

    作者:王小英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42例甲状腺结节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以4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并发症率比较,观察组为9.52%,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沈伯顺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护理干预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2例,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41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1例,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达到90.24%(37/41)高于对照组65.85%(27/41),总有效率92.68%(38/41)高于对照组73.17%(30/41),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肖霞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涟水县朱码镇2004~2014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涟水县朱码镇11年来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其流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004至2014年肝炎发病141例,发病率波动在18.82/10万至158.80/10万之间,乙型肝炎占65.96%以上;无明显的季节发病高峰;发病率以30~39岁年龄组高,占发病总数的50.35%;男性高于女性,男:女=3.15:1;农民发病多,占发病总数的75.18%。结论应加强肝炎防制措施,对易感人群普种甲、乙肝疫苗,及时对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作者:蒋育飞;薛士银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四肢创伤及术后肿胀经七叶皂苷与丹参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将采用七叶皂苷治疗四肢创伤及术后肿胀的临床效果和的丹参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抽取72例于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创伤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七叶皂苷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肿胀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组间对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的患者的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4±1.27)分、(3.61±1.35)分和5.56%,均显著低于观察组的(1.95±0.51)分、(3.83±0.72)分和13.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丹参注射液对比,采用七叶皂苷治疗四肢创伤及术后肿胀的临床效果更显著,消肿效果和安全性更高,更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史继红;邢跃刚;姚士祥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76例乳头凹陷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对乳头凹陷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于我院选取76例乳头凹陷孕妇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乳头凹陷的纠正护理和心理护理等,观察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的效果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变。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的乳头凹陷现状得到有效改善,这些孕产妇均实现了对婴儿的哺乳,患者的焦虑情绪和失望情绪均都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对乳头凹陷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乳头凹陷的现状,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东梅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中西医治疗进展

    睡眠障碍是脑卒中患者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睡眠障碍对脑卒中的预后有明显影响,还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甚至增加脑卒中复发的危险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中西医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黄永军;刘国成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出现反跳28列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对2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患者出现反跳进行原因分析。结果2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患者中,有15例由于洗胃时机不及时,8例阿托品使用不当,5例洗胃液选择不当而造成的。结论遵循尽早、彻底、反复的洗胃原则,一旦发现有反跳先兆,立即组织抢救,彻底洗胃,反复清洗皮肤是预防有机磷中毒反跳的关键环节,合理应用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可有效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出现,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收治率较高的急危重症之一,及时有效地抢救患者的生命至为重要。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共收治农药中毒患者231例,其中有28例在抢救过程中出现反跳现象。现将其反跳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探讨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有效护理对策。

    作者:陈坤杰;张林燕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观察(附74例报告)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用灯盏细辛注射液40mL加生理盐水25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7.5%,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安全及有效的。

    作者:毛洁萍;曾海波;刘毓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胃癌切除术后患者肠内外营养支持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胃癌切除术后患者肠内外营养支持的护理对策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至2015年04月收治的56例胃癌切除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供应方式,护理组采用肠内外营养供应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指标结果分别是(92.09±5.50)分、(40.10±14.13)小时、(4.22±1.48)小时以及(9.79±2.44)天,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对应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采用肠内外营养供应方式后,可以明显缩短患者术后各项功能恢复正常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宋彩红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卫生行政处罚中自由裁量权的规范使用

    在卫生行政执法中行使的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不断扩大,出现了滥用或者不正当使用的问题,影响行政执法的公平与公正。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回避制度、建立执法责任、依据过罚相当原、定期进行跟踪检、公开裁量标、加大法院对行政机关自由裁量行为的司法审查力度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使之具体化、规范化,从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作者:董勤富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探究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股骨近端骨折,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DHS内固定术,观察组采取PFNA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P<0.05)。结论利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比DHS内固定术的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尹爱民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原发性糖尿病和高血压对老年人心血管病变的影响

    目的:探讨原发性糖尿病和高血压对老年人心血管病变发生率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治疗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当中选出195例,其中95例患者患有原发性糖尿病,作为A组;另外95例患者患有原发性高血压,作为B组。再从同一时间段内选出95例未患有原发性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作为对比组。分别调查三组研究对象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发病几率,同时记录A组和B组患者不同病程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发病几率。结果本次研究中,A组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为22.11%(21/95)、心肌梗死的患病率为12.63%(12/95);B组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为18.95%(18/95)、心肌梗死的患病率为11.58%(11/95);对比组冠心病患病率为13.68%(13/95)、心肌梗死的患病率为3.16%(3/95)。A组和B组患者两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同时,随着病程的不断增加,A组和B组的患病率也在不断提升,各病程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糖尿病和高血压对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有着极大的影响,并且随着病程的增加,患者的患病率也会明显提升,需要医护人员重点注意。

    作者:麦麦提江·麦麦提敏;肉孜托合提·吾斯曼 刊期: 2015年第46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