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尹爱民

关键词:DHS内固定术, PFNA内固定术, 股骨近端骨折
摘要:目的:探究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股骨近端骨折,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DHS内固定术,观察组采取PFNA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P<0.05)。结论利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比DHS内固定术的效果更加显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依托咪酯乳剂用于无痛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的临床效果。方法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孕妇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依托咪酯乳剂麻醉。每组为50例,术前10min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戊乙奎醚0.5 mg。实验组术前10min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1μg/kg后相继以0.2mg/kg的速度静脉注射依托咪酯乳剂,注药时间>10s;对照组使用静注依托咪酯乳剂0.2 mg/kg体重,注药时间>10s,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注射痛发生率、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依托咪酯乳剂的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镇静效果(镇痛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可大大减轻依托咪酯乳剂的注射痛、缩短手术时间、缩短患者术后的苏醒时间及减少依托咪酯乳剂的用量,疗效显著。

    作者:韩红坤;马勇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药肺结核的疗效

    目的:探讨含莫西沙星方案对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4例耐药肺结核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组17例,研究组给予含莫西沙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的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采用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痰菌阴率(94.12%),总有效率(88.2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阴转率(64.71%)、总有效率58.8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临床价值较高,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病情,副作用小,为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邴林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军队干休所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病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军队干休所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患病情况,以针对性的对干休所老年人进行预防保健工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共660例居住军队干休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填写本研究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结合体征与辅助检查,分析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患病因素。结果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应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性保健教育,提高老年人的自我防护意识。

    作者:曹志宏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脑梗死后出现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对200例患者进行评分测定,对脑梗死后抑郁焦虑状态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提示脑梗死后的危险因素包括不同病变部位、病程、婚姻状况、有无伴发疾病、脑梗死次数、家族史、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论脑卒中后的抑郁焦虑症状常见,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严重影响神经功能康复和日常能力的恢复,应予以重视。

    作者:李杰;张垚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循证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并发心衰中的应用

    应用循证护理探索老年冠心病并发心衰时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老年冠心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多数并存其它慢性疾病,冠心病合并心衰是临床上较严重的类型。运用循证护理找出病人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及时对症实施护理,使护理活动由被动变主动,控制患者的病情,患者没有发生由于护理不当导致的并发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效果满意,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代静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1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截至发稿时收治的31例符合溶栓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溶栓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31例患者中有22例实现冠脉再通,再通率为71%,结论早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显著,可提高冠脉再通率,降低病死率,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安全方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彩云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彩超和钼靶X线定性诊断未触及肿块乳腺肿瘤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分析彩超与钼靶X线在诊断未触及肿块乳腺肿瘤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0例未触及肿块乳腺肿瘤的患者采用彩超与钼靶X线进行单独与联合并联诊断,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彩超与钼靶X线单独诊断与联合并联诊断的检查准确率并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但并联诊断的灵敏度要高于单独诊断的灵敏度,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在对未触及肿块乳腺肿瘤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采用彩超与钼靶X线并联诊断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国捷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无创机械通气在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应用

    目的:研究无创机械通气(NIV)用于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早期ARDS 28例患者,用NIV对患者进行呼吸支持。患者在出现气管插管指征时,则予以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终28例患者完成NIV治疗,观察患者NIV前及后2h、8h、12h生命体征、血气、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 (APACHE II )评分变化。结果患者上机后2h、8h、12h pH、PaO2、SaO2、OI、APACHE II与上机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V能改善早期ARDS患者氧合状况,避免有创机械通气及并发症的发生,是早期ARDS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陈培铭;陈根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儿童尖锐湿疣的治疗体会

    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儿童患病的报道有所增加,其传播途径多样,不能忽略性虐待的可能,儿童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类型及临床表现有别于成年人。儿童尖锐湿疣的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局部药物治疗等。选择治疗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有效性及耐受性。

    作者:王小英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关于某中学一起学生隐翅虫皮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明确学生急性皮炎的发生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为有效防范隐翅虫皮炎暴发提供经验。方法采用一般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疾病的三间分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集中在10月24~31日天气湿热时期发病,患者共44例,在学生中聚集,男女生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校生和走读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座位离灯远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次皮炎集中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结合临床诊断,符合隐翅虫皮炎流行规律。教室、寝室未安装纱窗及学生晚自习和晨读使用日光灯照明为遭到隐翅虫侵袭的主要因素。加强对隐翅虫的生活习性、毒液知识的了解是防范隐翅虫皮炎暴发的关键。

    作者:李佑兴;涂中兴;刘文清;凌荣明;闵一斌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妊娠期糖尿病人分娩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人分娩综合护理方法临床工作中应用,提升护理服务品质。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156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进行回顾性总结进行分析。结果实施综合护理方法改善了降低了妊娠期孕妇合并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患者对医疗质量评价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法有利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度过分娩期,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评价。

    作者:赵艳林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76例乳头凹陷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对乳头凹陷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于我院选取76例乳头凹陷孕妇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乳头凹陷的纠正护理和心理护理等,观察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的效果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变。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的乳头凹陷现状得到有效改善,这些孕产妇均实现了对婴儿的哺乳,患者的焦虑情绪和失望情绪均都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对乳头凹陷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乳头凹陷的现状,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东梅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出现反跳28列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对2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患者出现反跳进行原因分析。结果2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患者中,有15例由于洗胃时机不及时,8例阿托品使用不当,5例洗胃液选择不当而造成的。结论遵循尽早、彻底、反复的洗胃原则,一旦发现有反跳先兆,立即组织抢救,彻底洗胃,反复清洗皮肤是预防有机磷中毒反跳的关键环节,合理应用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可有效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出现,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收治率较高的急危重症之一,及时有效地抢救患者的生命至为重要。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共收治农药中毒患者231例,其中有28例在抢救过程中出现反跳现象。现将其反跳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探讨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有效护理对策。

    作者:陈坤杰;张林燕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术前心理干预对全麻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对全麻患者采用术前心理干预对其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腹腔镜全麻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干预措施划分为两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术前行常规干预,观察组注重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结果两组入院后心理应激反应即SAS、SDS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术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全麻患者术前开展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有推广价值。

    作者:段海霞;姜万维;费薇;李禹;许民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试论46例膝关节疾病中西医护理干预

    目的:主要探索中西医护理干预的方法对于治疗46例膝关节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确诊为膝关节疾病的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通过术前护理药物干预、术后基础护理、功能锻炼和穴位点揉等不同的中西医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治疗膝关节疾病常用的护理方法,两组观察和治疗一个疗程(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疾病患者,康复率达到95%。结论膝关节疾病患者,早期治疗通过中西医不同的治疗方法,利用西医的药物干预再通过中医的药物的渗透性,能够疏通关节,传到经络,在为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和穴位点揉,患者能够快速接受,使患者能够大大减轻痛苦,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王泠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急性酒精性胃黏膜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对急性酒精性胃粘膜出血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酒精性胃粘膜出血患者作为此次对照组研究对象,并对其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另选取同期同症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简要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酒精性胃粘膜出血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帮助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可推广。

    作者:史锐敏;武鹏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运动康复在首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患者肱骨头粉碎性骨折围手术期内,运动康复对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对我科首例开展的肱骨头粉碎性骨折病例——一位老年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和手术后早期指导康复运动,并对其进行每月随访。结果经过我们康复师和主管医生护士的共同努力,患者肩部活动总体满意。结论功能的恢复是成功的手术和康复锻炼的结合,运动康复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何德英;石虹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方法。方法对32例各种创伤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一般护理与一些特殊护理措施。结果32例中,28例抢救成功,其余4例死亡。结论抢救失血性休克,成功的关键在于快速有效的补充血容量和控制出血。

    作者:周玉玲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抑郁对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特点的影响

    目的:对伴抑郁症的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伴抑郁症的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血压表现。方法连续入选我院门诊高血压病患者486例,所有患者进行抑郁的评定和分级。同时接受动态血压监测,对比分析抑郁和非抑郁高血压病患者的勺型节律。结果486例高血压病患者中,抑郁79例(16.3%)。与非抑郁的高血压病患者相比,抑郁的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表现为非勺型和反勺型者均明显增多(P<0.05);晨峰血压水平明显升高(P=0.038)。但两者平均收缩压(P=0.076)和平均舒张压(P=0.108)未见明显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抑郁是非勺型血压的独立预测因素(OR 2.16,95% CI 1.03-5.74,P =0.023)。结论抑郁是高血压病的常见合并症。抑郁可增加非勺型血压的发生率,并增高晨峰血压的水平。

    作者:郭敏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的X线鉴别及诊断

    目的:探讨结核结节疾病同肺内肿瘤结节疾病实施X线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2月至2015年02月结核结节以及肺内肿瘤结节患者124例。针对所有患者于临床实施胸部正位X线检查、侧位X线检查以及实施CT检查,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检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临床鉴别诊断后发现,患有结核结节的患者74例,患有肺内肿瘤结节的患者50例。患者的结节大小为0.7厘米-3.1厘米,平均大小为(1.87±0.29)厘米;针对74例结核结节患者,于患者中左肺上叶尖后段发生病变的患者18例,于右肺发生病变的患者56例。针对50例肺内肿瘤结节患者,于中左肺发生病变的患者16例,于右肺发生病变的患者34例。结论临床采用X线对结核结节疾病以及肺内肿瘤结节疾病实施鉴别诊断,能够发挥显著的效果,临床配合选择CT检查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姚洪雷 刊期: 2015年第46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