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凤;蒋秋萍;胡从云;任海燕
0引言目前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居全球人类主要死因的第三位。在临床治疗方面,抗肿瘤药物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三大主要手段之一[1]。肿瘤科使用各种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种类多、液体量大、输液时间长,患者极易发生静脉输液并发症,如静脉炎、药物外渗、感染等,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加重了患者医疗费用负担[2]。本研究拟通过对广西部分医院肿瘤科静脉输液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以了解广西地区当前静脉输液工具使用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我地区规范静脉输液工具使用及临床静脉输液规范合理化提供依据。
作者:常鑫;陈丽君;陈英;劳永聪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对全麻患者采用术前心理干预对其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腹腔镜全麻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干预措施划分为两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术前行常规干预,观察组注重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结果两组入院后心理应激反应即SAS、SDS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术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全麻患者术前开展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有推广价值。
作者:段海霞;姜万维;费薇;李禹;许民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对2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患者出现反跳进行原因分析。结果2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患者中,有15例由于洗胃时机不及时,8例阿托品使用不当,5例洗胃液选择不当而造成的。结论遵循尽早、彻底、反复的洗胃原则,一旦发现有反跳先兆,立即组织抢救,彻底洗胃,反复清洗皮肤是预防有机磷中毒反跳的关键环节,合理应用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可有效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出现,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收治率较高的急危重症之一,及时有效地抢救患者的生命至为重要。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共收治农药中毒患者231例,其中有28例在抢救过程中出现反跳现象。现将其反跳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探讨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有效护理对策。
作者:陈坤杰;张林燕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利用较为独特、有效的祖国传统医药学的理论与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将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4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病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患者股骨头坏死症状改善效果明显;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改善幅度大。结论中药的活血化瘀、标本兼治,能改善因股骨头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股骨头内压增高水肿等症状,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此病的前景较广阔。
作者:孙凤欣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将采用七叶皂苷治疗四肢创伤及术后肿胀的临床效果和的丹参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抽取72例于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创伤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七叶皂苷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肿胀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组间对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的患者的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4±1.27)分、(3.61±1.35)分和5.56%,均显著低于观察组的(1.95±0.51)分、(3.83±0.72)分和13.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丹参注射液对比,采用七叶皂苷治疗四肢创伤及术后肿胀的临床效果更显著,消肿效果和安全性更高,更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史继红;邢跃刚;姚士祥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观察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探讨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62例设为此次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例数分别为32例与30例。研究组患者术后在日常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只进行日常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术后的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上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作者:刘坚 刊期: 2015年第46期
刘庆思教授,男,汉族,1938年9月生,广东省兴宁市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师、主任医师、主任导师、广东省名中医。自2012年8月跟师学习以来,对刘教授治疗骨折的经验进行学习和总结。现飨读者如下。
作者:曲崇正;刘庆思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分析温肾健脾汤辅助临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2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温肾健脾汤治疗(主要药物:黄精15g,琥珀12g,何首乌15g,仙灵脾15g,煅牡蛎12g,白芍12g,土茯苓12g等)。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为85.72%;对照组取得总有效率为61.91%,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及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且应用安全。结论温肾健脾汤辅助临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可取得显著的康复效果。
作者:王绪臻;王晓华;邹方鹏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温肾平喘胶囊结合西医治疗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哮喘病人93例入组,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只进行西医气雾剂治疗。结果观察组完全控制率65.96%,未得到控制率4.25%,对照组完全控制率45.65%,未得到控制率19.56%,两组比较,完全控制率有显著性差异,未得到控制率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温肾平喘胶囊结合西医治疗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侯兴华;亓娟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分析探究双气囊内镜与小肠CT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与确诊率。方法择取于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96例疑似小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诊断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是双气囊内镜组以及小肠CT组。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与确诊率。结果双气囊内镜诊断的检出率、确诊率相较于小肠CT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双气囊内镜与小肠CT诊断小肠肿瘤均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小肠CT对肿块的定位较欠缺。
作者:李祺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分析实习护生在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护生护理行为中发生的7例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不安全因素并在之后的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实施相应的预防对策。结论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生自身因素、带教老师因素,及环境因素等3方面。在临床工作中做好护生岗前培训,强化护生安全意识,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素质等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
作者:周道娟;白美蓉 刊期: 2015年第46期
探讨纳米银宫颈细胞DNA修复术在治疗宫颈糜烂中的疗效。对157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纳米银宫颈细胞DNA修复术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有效率达100%,无副反应。结论本法具有无创、安全、复发率低等优点,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霞;孙建光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分析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治疗的103例乳腺纤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纤维瘤瘤体均切除彻底,无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乳房对称情况(52/53,98.11%)高于对照组(43/50,86%),切口瘢痕可接受情况(51/53,96.23%)高于对照组(39/50,78%),观察组乳晕感觉异常(2/53,3.77%)低于乳晕感觉异常(5/5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良好,且治疗后乳房美观程度和患者满意度高于传统的放射状切口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热比古丽·巴吾东;艾尼瓦尔·先木西丁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妇产科中米非司酮应用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86例妇产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米非司酮使用者的数量及治疗效果。结果286例妇产科患者中,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患者有136例,米非司酮使用率为47.55%。136例患者中,终止妊娠者40例,其中有效36例;子宫性疾病38例,其中有效33例;紧急避孕29例,其中有效24例;恶性肿瘤患者14例,其中有效11例;其他疾病15例,其中有效10例。136例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患者中,绝大部分在服药后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仅有1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腹痛、恶心等,对发生不良反应患者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妇产科很多疾病的治疗中都可能应用到米非司酮,其具有见效快、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王效爱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困难的病因和临床特点,并总结治疗经验,提高小儿呼吸困难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64例呼吸困难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总结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经及时对症救治,64例患儿有63例治愈出院,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转往上级医院救治。结论小儿呼吸困难的病因复杂,病情凶险,快速诊断、及时解除呼吸困难和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案,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铁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对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36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并将其作为研究组。此外,选取同期36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为低回声结节、实性结节、浸润性生长结节分别占75%、100%、47.2%。结节中呈钙化斑、淋巴结颈部肿大和中央血管型血流信号为主的分别占63.8%、55.6%和69.4%。上述观察指标在两组患者的诊断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诊断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特异性,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胡秀青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异常妊娠引产患者的心理特点,并运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方式缓解患者不良的心理状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异常妊娠引产患者70例,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对不同类型接受引产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大限度地缓解其不良的心理状况。结论针对不同的原因导致的中晚期异常妊娠引产患者,要科学合理地运用不同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保证引产的顺利进行。
作者:汪霞;佛新艳;马丽娜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利用云南省妇幼保健系统孕妇保健手册孕产妇信息,获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444例,其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54例,轻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90例,并对其妊娠结局进行了1:1的配对比较,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孕妇基本情况和胎儿的分娩资料和出生时一般情况、分娩方式和分娩并发症等。结果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3257.14±672.34g低于对照组3431.753±389.582g。重度与轻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剖宫产率都在75%以上,均高于对照组,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胎儿窘迫率和分娩孕周均低于对照组,早产率6.45%高于对照组早产率1.29%,轻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脐带绕颈率4.12%低于对照组11.34%。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会较易发生低体重儿、早产和剖宫产率升高等,产前有效的预防控制与治疗对降低孕产妇产后并发症和胎儿发病率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慧华 刊期: 2015年第46期
中药注射剂能够有效提高中医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在危急重症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通过中药在制剂及给药途径上的突破,应用现代制药技术和质检手段,从药理、药学、毒理三方面加以研究,同时辅以配伍禁忌干预,对临床应用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提高了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在静脉滴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方面打破了抗生素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思路,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值得总结、借鉴和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田伟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应用手术治疗配合5-氨基酮戊酸(5-ALA)光动力治疗黑色素瘤1例,效果良好。方法黑色素瘤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5-氨基酮戊酸(5-ALA)光动力治疗黑色素瘤1例,观察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加强护理,疗效显著。结论应用手术治疗配合5-氨基酮戊酸(5-ALA)光动力治疗黑色素瘤,效果显著,缩短了愈合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减轻了患者痛苦。
作者:刘强容 刊期: 2015年第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