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兴华;亓娟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明确学生急性皮炎的发生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为有效防范隐翅虫皮炎暴发提供经验。方法采用一般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疾病的三间分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集中在10月24~31日天气湿热时期发病,患者共44例,在学生中聚集,男女生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校生和走读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座位离灯远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次皮炎集中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结合临床诊断,符合隐翅虫皮炎流行规律。教室、寝室未安装纱窗及学生晚自习和晨读使用日光灯照明为遭到隐翅虫侵袭的主要因素。加强对隐翅虫的生活习性、毒液知识的了解是防范隐翅虫皮炎暴发的关键。
作者:李佑兴;涂中兴;刘文清;凌荣明;闵一斌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对肛肠病手术后的患者应用高乌甲素超前镇痛联合亚甲蓝的长效止痛剂,并对其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选取自2012年3月至2015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病患者共计400例,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调查与研究。其中200例患者应用高乌甲素联合亚甲蓝与利多卡因配比的镇痛方式,将其设定为A组,100例患者应用亚甲蓝与利多卡因配比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镇痛,将其设定为B组,另100例患者给予口服曲马多缓释片的镇痛方式,将其设定为对照组。在手术后6小时、24小时以及72小时分别对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6~72h的镇痛效果以及VAS评分方面,A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术后6小时的镇痛与VAS评分方面,A组与B组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肛肠患者手术后应用高乌甲素联合亚甲蓝与利多卡因配比的镇痛方式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极大地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中对其大力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冀平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研究无创机械通气(NIV)用于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早期ARDS 28例患者,用NIV对患者进行呼吸支持。患者在出现气管插管指征时,则予以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终28例患者完成NIV治疗,观察患者NIV前及后2h、8h、12h生命体征、血气、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 (APACHE II )评分变化。结果患者上机后2h、8h、12h pH、PaO2、SaO2、OI、APACHE II与上机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V能改善早期ARDS患者氧合状况,避免有创机械通气及并发症的发生,是早期ARDS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陈培铭;陈根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用灯盏细辛注射液40mL加生理盐水25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7.5%,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安全及有效的。
作者:毛洁萍;曾海波;刘毓 刊期: 2015年第46期
卵巢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一般多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不仅能保证手术的疗效,还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琼;陈晓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输血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红细胞,观察组则采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比较两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 P<0.05。结论使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可有效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值得提倡。
作者:张秋转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于我院行妊娠期治疗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干预,观察组进行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发生剖宫产、羊水过多、妊高症、胆汁淤积症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50.0% vs18.75%、43.75% vs 12.5%、25.0% vs6.25%、12.5% vs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发生早产、窒息、高胆红素血症明显少于对照组(18.75% vs 6.25%、25.0% vs 6.25%、31.25% vs 6.25%、6.25% vs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增加孕产妇及胎儿发生各类并发症的几率,综合干预有助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分娩结局。
作者:黄昭惠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妇科慢性宫颈炎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我院接收慢性宫颈炎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效果予以分析。结果轻度糜烂患者的治愈率是90.32%,中度糜烂患者的治愈率是95.56%,重度糜烂患者的治愈率是75%,中度糜烂患者治愈率要明显优于重度糜烂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x2=6.452,P=0.01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慢性宫颈炎患者通过采用波姆光治疗和有效护理,能够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对于中度糜烂患者效果更佳。
作者:李海艳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蒙药复方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按常规吗丁啉治疗。观察组蒙药毛勒日达布苏-4味汤及五灵脂-9味散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蒙药毛勒日达布苏-4汤及五灵脂-9味散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明确,安全性极高。
作者:乌力吉吉日嘎拉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了解牡丹江市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描述,为进一步研究和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人群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检验项目资料,整理资料后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3201人,其中男性48.6%,女性51.4%;平均年龄为47.48±12.93岁,男性平均47.61±12.80岁,女性平均47.36±13.06岁,男女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4,P=0.580);所调查的3201人中,高尿酸血症患者574人,相应患病率为17.9%,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3.50%,女性患病率为11.34%,男性显著高于女性(x2=98.07,P=0.03);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者多以青壮年为主,以30-39岁的年龄组为高(x2=101.35,P=0.003),女性患者多集中在老年群体,并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x2=107.46,P=0.005)。结论牡丹江市体检人群中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女性;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以青壮年为主;女性患病情况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的趋势。
作者:王文涛;于旭萍;靳革;张慧;陈莹莹;李金成;王笑;荣胜忠;李淼晶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患者肱骨头粉碎性骨折围手术期内,运动康复对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对我科首例开展的肱骨头粉碎性骨折病例——一位老年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和手术后早期指导康复运动,并对其进行每月随访。结果经过我们康复师和主管医生护士的共同努力,患者肩部活动总体满意。结论功能的恢复是成功的手术和康复锻炼的结合,运动康复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何德英;石虹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成批车祸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参与救治大型车祸,共抢救患者102人,其中男性58人,女性44人,年龄1~72岁之间,均给予快速、有效进行急救护理。结果通过快速有规律的实施急救护理措施后,成功抢救患者99人,其中1人因肝脾破裂导致大出血和2人因颅脑严重损伤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熟练运用各种急救护理技能快速、有效、规律性的对患者进行抢救是保证成批伤病员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晓;曾海燕;卢志琴;范浩萍 刊期: 2015年第46期
慢性病是由多种因素长期作用引起的各类疾病,也是社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高血脂、慢性气管炎等等,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1]。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慢性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慢性病防治的佳途径。本文社区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刘洋;王平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科护理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收治5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终结。对本组患者展开孕期、产前、产后护理等一系列有效性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质量是关系到产妇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生的重要因素。较好的控制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出现可以降低妊娠并发症出现概率,有利于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于忠哲;陈作伟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研究采用白芥子外敷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60例儿童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患儿是否采用白芥子外敷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全身治疗加白芥子外敷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为单纯全身治疗。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病程较对照组患儿的病程明显缩短,P<0.05,且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患儿的并发症情况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芥子外敷治疗是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意义。
作者:马晓英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胃肠钡剂造影征象和CT的影像表现。方法参照手术病理结果,对29例经病理证实分别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GIST的钡剂造影及CT扫描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性质GIST的钡剂造影及CT扫描影像特点。结果 GIST良性体积小,钡剂造影主要表现腔内小充盈缺损,蠕动波变小, CT平扫时密度多较为均匀,增强时呈均匀强化;交界性肿瘤体积较大,钡剂造影显示小溃疡,可见腔内较大充盈缺损,蠕动波消失,CT平扫一般密度不均匀,且增强呈不均强化;恶性肿瘤体积大,钡剂造影时一部分表现为龛影及较大充盈缺损,局部腔壁僵硬;另一部分仅表现为胃肠道受压。CT平扫显示跨壁或壁外巨大肿块,一般密度不均;增强扫描以不均匀强化为主。恶性肿瘤可发生肝脏、胰腺及周围腹膜等组织转移,但未见淋巴结转移。结论 GIST的钡剂造影缺乏特征性,但该检查对于发现病变,定位病变及初步定性还是有利的,CT影像有一定特征性,该检查对GIST的定位和准确定性有较大临床价值。
作者:李元芬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2例,其中包含手术治疗者38例,保守治疗者64例,对其给予手术护理、体位、活动指导、功能锻炼、心理、牵引、饮食、出院指导等方面的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全部康复出院,并接受2年随访,疗效Ⅰ级69例(67.65%),Ⅱ级23例(22.55%),Ⅲ级10例(9.80%),Ⅳ级0例。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复发。
作者:吴侃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我市维吾尔族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情况及与其相关的因素。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门诊、住院及体检的维吾尔族患者639例进行肺功能检查,筛选出符合COPD诊断标准的患者,了解维吾尔族COPD患者肺功能分级与性别、年龄、BMI之间的关系。结果肺功能符合COPD诊断的229例,所有患者中,男性123人(53.7%),女性106人(46.3%),性别比例无显著差异性(P>0.05);属COPD肺功能1级的患者25例,2级134例,3级57例,4级13例,肺功能2级的患者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重度、极重度COPD患者占到30.6%;年龄小于45岁的28人,45岁至64岁的117人,大于65岁的84人,中年患者比例高于老年患者(P<0.01)高于青年患者(P<0.01);BMI指数小于18.5的4人;18.5~24.9的52人;大于25的173人,各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COPD患者肺功能分级以2级为主,且重度、极重度患者所占比例较高,男女性别比例之间无显著差异性,年龄分布以中老年患者居多,维吾尔族COPD患者中多伴有超重甚至肥胖(P<0.01)。
作者:张艳新;徐倩;杨卫江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了解在农村基层医院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SICS)的效果。方法2009年2月至2014年10月眼科收治的白内障患者共计498例(535眼),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其中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者509眼。结果本组病人随访3~30月,视力≥0.5者447眼,占83.55%;≤0.5者88眼,占16.45%。并发症:皮质残留13眼(2.43%),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14眼(2.62%),后囊膜混浊27眼(5.05%),明显角膜内皮水肿5眼(0.93%),未见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基层医院完全可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达到治盲目的。
作者:王正刚;李明英;万小娇;王黎;徐晓群;李琴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确定引起皮肤炭疽的病因,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个案调查、动物发病情况、其他社会因素)。结果自2008年3月20日至4月4日共发生疑似皮肤炭疽2例,均为临床诊断病例。结论通过对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疑似皮肤炭疽,进行治疗后好转。
作者:张红丽 刊期: 2015年第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