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535眼体会

王正刚;李明英;万小娇;王黎;徐晓群;李琴

关键词:小切口, 白内障, 手术
摘要:目的:了解在农村基层医院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SICS)的效果。方法2009年2月至2014年10月眼科收治的白内障患者共计498例(535眼),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其中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者509眼。结果本组病人随访3~30月,视力≥0.5者447眼,占83.55%;≤0.5者88眼,占16.45%。并发症:皮质残留13眼(2.43%),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14眼(2.62%),后囊膜混浊27眼(5.05%),明显角膜内皮水肿5眼(0.93%),未见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基层医院完全可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达到治盲目的。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融合基因TEL/AML1阳性患儿的预后。方法采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T-PCR)技术检测TEL-AML1融合基因,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骨髓中微小残留病(MRD),根据对此类患儿治疗的随访,联合基础危险度分层方法及动态微小残留病检测,评估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与结论 t(12;21)B系ALL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预后较好的一种亚型。

    作者:顾敏儿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四肢创伤及术后肿胀经七叶皂苷与丹参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将采用七叶皂苷治疗四肢创伤及术后肿胀的临床效果和的丹参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抽取72例于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创伤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七叶皂苷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肿胀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组间对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的患者的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4±1.27)分、(3.61±1.35)分和5.56%,均显著低于观察组的(1.95±0.51)分、(3.83±0.72)分和13.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丹参注射液对比,采用七叶皂苷治疗四肢创伤及术后肿胀的临床效果更显著,消肿效果和安全性更高,更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史继红;邢跃刚;姚士祥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应用思密达和金双歧联合治疗儿童腹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腹泻应用思密达、金双歧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l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儿童腹泻治疗的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思密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金双歧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并且观察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大便好转时间和腹痛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儿童腹泻应用思密达联合金双歧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能缩短患儿病程,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光辉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2010-2012年甘孜州州本级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甘孜州州本级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按照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1-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对医疗机构各类检测点进行采样、检验。结果采样1487份,其中:其中:空气采样320份,合格率89.69%:物体表面采样542份,合格率94.1%:消毒液采样288份,合格率96.18%:医护人员手采样230份,合格率92.61%;无菌物品采样98份,合格率96.94%。2010年合格率低91.86%,2012年合格率高96.17%。结论甘孜州州级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合格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消毒与灭菌质量还有待提高。要充分利用监测资料,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各个薄弱环节并及时整改,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效避免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黄亮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心电图的研究

    0引言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小时后的头颅CT、MRI结果,以及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分型,探讨不同梗死部位、不同梗死范围、不同类型、不同病情程度及不同病史的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的心电图的改变,并与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观察急性期不同临床类型的脑梗死患者的心脏状况,为研究脑梗死并发心脏损害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的改善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王颖波;薛怀仁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46例思考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选择。方法收集我院大外科从2011年1月到2014年12月共收治股骨粗隆间间骨折46例,75岁以上半髋置换,60岁以上全髋置换。结果通过半髋或者全髋置换的手术,尽早缓解症状、早下床活动、老人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赵建民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形状记忆合金加植骨治疗锁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形状记忆合金及自体骨植骨治疗11例锁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病例,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11例患者术后随访10~20个月,所有患者均达骨性愈合,无骨不连,肩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应用形状记忆合金加植骨治疗锁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固定稳定,利于骨折愈合,能早期行功能锻炼,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

    作者:马民华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利用较为独特、有效的祖国传统医药学的理论与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将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4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病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患者股骨头坏死症状改善效果明显;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改善幅度大。结论中药的活血化瘀、标本兼治,能改善因股骨头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股骨头内压增高水肿等症状,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此病的前景较广阔。

    作者:孙凤欣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妈富隆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妈富隆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我院2013年6月至2015月4月期间收治的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妈富隆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补佳乐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0%),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富隆用于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娜;卫丽辉;董海琦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儿童期高血压预测成年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的前瞻性探讨

    目的:分析儿童期高血压对成年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的预测风险。方法选取鄂尔多斯市儿童青少年血压研究队列(BBS队列)人群100例,儿童期给予身体测量与血压测量,成年期在常规测量基础上行心脏B超检查、血管弹性检测、尿液及血液生化检测。结果成年期高血压患病率与靶器官损害度均随儿童期血压水平增加而增加,成年高血压及靶器官疾病可归因于儿童期高血压状态。结论儿童期高血压对成年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有重要预测价值。

    作者:王秀春;高怀龙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时间快,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强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RP术)后便秘的护理干预

    目的:总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即TURP术)便秘的护理措施,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防治便秘,降低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因便秘诱发继发性术后大出血的风险。方法对我科自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30例中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便秘患者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定期回访,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我科应用经尿道电切术后治疗前列腺增生30例便秘患者中,有3例不同程度的便秘发生。结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全程护理,对预防和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TURP)便秘有良好的作用。有效的护理可以防治便秘,降低TURP术后出血的风险。

    作者:陈文琼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抑郁对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特点的影响

    目的:对伴抑郁症的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伴抑郁症的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血压表现。方法连续入选我院门诊高血压病患者486例,所有患者进行抑郁的评定和分级。同时接受动态血压监测,对比分析抑郁和非抑郁高血压病患者的勺型节律。结果486例高血压病患者中,抑郁79例(16.3%)。与非抑郁的高血压病患者相比,抑郁的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表现为非勺型和反勺型者均明显增多(P<0.05);晨峰血压水平明显升高(P=0.038)。但两者平均收缩压(P=0.076)和平均舒张压(P=0.108)未见明显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抑郁是非勺型血压的独立预测因素(OR 2.16,95% CI 1.03-5.74,P =0.023)。结论抑郁是高血压病的常见合并症。抑郁可增加非勺型血压的发生率,并增高晨峰血压的水平。

    作者:郭敏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不同分度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临床高危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不同分度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临床高危因素。方法选取从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早产儿,根据临床分度标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分析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临床高危因素。结果出生体质量<1500g、胎龄<32周早产儿随着BPD程度加重,所占比例明显升高(P<0.05)。三组胎膜早破>8h、孕期感染、羊水污染、机械通气、用氧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预防早产是减轻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基础,其关键是减少产前、出生后感染,同时应缩短氧疗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路凯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血液检验在100例贫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血液检验在100例贫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至2014年08月收治的100例贫血患者,分别有地中海贫血患者和缺铁性贫血患者,对照组采用我院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对所有研究人员进行血液检验,对其血液检验结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试验一组、试验二组以及对照组三组研究人员的平均红细胞容积、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五项指标结果两两对比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贫血患者通过血液检验工作开展,可以准确的诊断出贫血情况和贫血类型,有助于在临床中实现及早诊断和对症治疗过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冬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试论46例膝关节疾病中西医护理干预

    目的:主要探索中西医护理干预的方法对于治疗46例膝关节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确诊为膝关节疾病的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通过术前护理药物干预、术后基础护理、功能锻炼和穴位点揉等不同的中西医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治疗膝关节疾病常用的护理方法,两组观察和治疗一个疗程(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疾病患者,康复率达到95%。结论膝关节疾病患者,早期治疗通过中西医不同的治疗方法,利用西医的药物干预再通过中医的药物的渗透性,能够疏通关节,传到经络,在为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和穴位点揉,患者能够快速接受,使患者能够大大减轻痛苦,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王泠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疼痛管理,试验组实施规范化的全程无痛护理管理,采用患者对疼痛护理满意度问卷比较两组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足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对于疼痛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无痛病房护理,消除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昭君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伴CRP升高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伴CRP升高是否需应用抗生素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间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轮状病毒腹泻伴CRP升高的240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补液、止泻等对症治疗,研究组仅给予抗病毒治疗,对照组在联合给予抗病毒治疗及抗生素抗炎治疗。结果两组患儿经过一周治疗,两组患儿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P水平降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伴CRP升高的临床治疗不需应用抗生素,CRP升高在病因解除后可自行下降。

    作者:张金彩;牛保太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对结直肠癌病理分期的影响

    目的:分析淋巴结微转移对结直肠癌患者病理分期的影响。方法采用2003年3月至2008年10月间行手术切除的60例结直癌患者,对990枚淋巴结进行常规HE染色和CK20免疫组化微转移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HE染色法淋巴结转移检出率27.2%(269/990),CK20免疫组化淋巴转移检测率为37.2%(368/99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99枚淋巴结检出有微转移,11例TNM分期提高,HE染色重新分期率为18.3%(11/60)。结论 CK20免疫组化的检测可以显著提高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分期。

    作者:李弘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探究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股骨近端骨折,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DHS内固定术,观察组采取PFNA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P<0.05)。结论利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比DHS内固定术的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尹爱民 刊期: 2015年第46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