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昭君
目的:了解在农村基层医院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SICS)的效果。方法2009年2月至2014年10月眼科收治的白内障患者共计498例(535眼),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其中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者509眼。结果本组病人随访3~30月,视力≥0.5者447眼,占83.55%;≤0.5者88眼,占16.45%。并发症:皮质残留13眼(2.43%),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14眼(2.62%),后囊膜混浊27眼(5.05%),明显角膜内皮水肿5眼(0.93%),未见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基层医院完全可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达到治盲目的。
作者:王正刚;李明英;万小娇;王黎;徐晓群;李琴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采用尼莫地平、辛伐他汀联合吗啡控释片对癌痛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132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吗啡控释片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和辛伐他汀联合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0天的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止痛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止痛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80.3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莫地平、辛伐他汀和吗啡控释片联合治疗癌痛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5年第46期
探讨纳米银宫颈细胞DNA修复术在治疗宫颈糜烂中的疗效。对157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纳米银宫颈细胞DNA修复术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有效率达100%,无副反应。结论本法具有无创、安全、复发率低等优点,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霞;孙建光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50例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术对胆囊炎胆结石病症实施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对胆囊炎胆结石病症实施治疗,后比较两组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患者使用不同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显示,两组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患者的治疗,运用腹腔镜术实施病症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手术创伤,降低伤口细菌感染的概率,起到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效果与减轻患者治疗痛苦的作用。
作者:王伟;梁先春;谢俊 刊期: 2015年第46期
沙星类药物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多种优势,比如疗效好、生物利用度高等。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存在用药不合理(比如滥用等)的情况,导致患者发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均造成不良影响,目前逐渐引起政府管理部门、医疗单位的重视。下文主要分析服用沙星类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并总结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旨在为后期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观察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服用羟苯磺酸钙药物治疗前、后的眼底变化,评估其对DR的疗效。方法我院DR46例(124眼),按其眼底病变程度分为早期和中期。将早、中期患者各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早期病变的试验组为A组(23例44眼),对照组为B组(23例35眼);所有患者用药前后进行视力、眼压、散瞳眼底照相、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羟苯磺酸钙治疗后, A组较B组眼底改善者明显增多,有效率高(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对非增殖期DR具有改善和稳定病变的作用,对早期病变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刘晔;李静 刊期: 2015年第46期
0引言癔症指一种以解离症状的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本障碍有癔症性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数影响,除癔症性精神病或癔症性意识障碍有自知力,自知力基本完整,病程分反复迁延,常见于青春期或更年期,女性较多[1],本文就一例癔症性瘫痪10年治愈病例探索本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朱宁;范丽伟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观察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行透明角膜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68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为青光眼滤过术后6个月以上白内障病人。术前检查视力、眼压、前房角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通过透明角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置入术治疗。术后随访3~3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前房角、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并记录。结果68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66眼术后视力≥0.3。术前术后眼压变化明显。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2286.32±336.22cells /mm2,术后2167.52±346.32cells /mm2。结论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视功能恢复稳定,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内压能有效控制。适当的手术技巧有益于术后效果的提高并减少并发症。
作者:兰海鹰;王素兰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优质护理在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至2015年04月收治的44例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法,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新生儿死亡率、子痫发生率结果。结果护理组产妇的大出血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以及子痫发生率结果分别是4.55%、0.00%以及0.00%,和对照组产妇的大出血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以及子痫发生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采用优质护理法后,可以有效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和子痫发生率,提高孕产妇对于整个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邓茂玲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治疗的效果优于开腹肌瘤剥除术,而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较少。
作者:谢春华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分析胸腹联合伤的临床特点,总结胸膜联合伤的诊治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54例胸腹联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胸腹联合伤54例中,治愈48例(占88.9%),死亡6例(占11.1)。结论胸腹联合伤病情危重复杂,术前正确诊断较困难,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抢救、多科室密切合作是提高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刘昌斌;陈涛 刊期: 2015年第46期
自我院成立健康体检中心以来,目前通过慢性病管理,建立健康档案的措施,我们对辖区内的1200例老年人健康体检,针对心电图的特点进行分析,讨论老年人群的心电图特点和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我院心电图十二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的1200例65岁~90岁老年人的心电图,年龄差25岁,结果发现482例完全正常,占总人数的40.16%,心电图异常者561例,占总人数的46.75%,严重异常者157例,占总人数的13.08%,男女比例为3:1。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及电生理的改变,心电图异常在老年病人中为常见,检出率也高。每年体检,使老年疾病早发现、早诊断,对高危病人的复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叶建光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护士长在糖尿病健康教育督察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至2015年04月收治的130例糖尿病患者,对其健康教育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加以分析和认识,进一步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加以改善,对其护理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46%(128/130),同时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缓解,按照我院自制的焦虑抑郁评分表进行评价后,其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28.08±1.42)分和(28.99±1.36)分,和以往常规健康教育指导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健康教育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要正确认识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来帮助患者实现自我急救、自我保护等护理工作开展,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梅丽萍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研究采用白芥子外敷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60例儿童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患儿是否采用白芥子外敷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全身治疗加白芥子外敷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为单纯全身治疗。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病程较对照组患儿的病程明显缩短,P<0.05,且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患儿的并发症情况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芥子外敷治疗是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意义。
作者:马晓英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本研究探讨依普利酮(Eplerenone)和匹伐他汀(Pitavastatin)对心梗(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基因Bcl-2/Bax表达的干预。方法结扎前降支血管建立心梗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MI组、依普利酮(E)+MI组、匹伐他汀(P)+MI组、联合用药(E+P)+MI组。造模成功后给予药物灌胃治疗8周,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TUNEL染色检测凋亡指数。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纤维化程度。Western-blot测定Bcl-2和Bax表达。结果与假手术比较,MI大鼠LVSP、dP/dTmax及dP/dTmin均显著降低(P<0.01),LVEDP显著性升高(P<0.01)。与MI组比较,依普利酮+ MI组、匹伐他汀+ MI组和联合用药+ MI组的LVSP、dP/dTmax及dP/dTmin均显著增加,LVEDP呈显著性下降(P<0.05)。假手术组心肌中未见明显心肌细胞凋亡。MI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上升,且Bcl-2和Bax表达也有显著增加,以Bax表达增加为主。药物干预后,与MI组相比,心肌细胞凋亡显著下降,Bcl-2与Bax表达均明显下降,以Bax下降为主(P<0.05),上述变化以联合用药组+ MI明显。结论依普利酮和匹伐他汀可以明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调节Bax和Bcl-2表达,两者联合给药疗效更佳。
作者:刘丽敏;谭力力;李璐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加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52例,给予甲氨蝶呤50mg/m2体表面积肌肉注射,米非司酮50mg,每日2次口服,并配合中药共治疗5天,复查血β-HCG下降情况,结果52例患者中,血β-HCG明显下降47例;血β-HCG下降<15%5例。结论 MTX加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疗异位妊娠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黎荣娥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研究总结使用12导联与3导联分析动态心动图的优劣性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门诊和住院部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分别使用12导联动态心动图监测一遍,使用3导联动态心动图监测一遍。统计两种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使用12导联动态心动图ST段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3导联动态心动图(P<0.05),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分析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出室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以及房性逸搏均显著高于3导联动态心动图(P<0.05),使用3导联动态心电图检出房性期前收缩显著高于使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P<0.05)。结论使用12导联动态心动图检出心率失常和冠心病ST段异常,临床效果显著,敏感性高,可以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选择应用。
作者:李莉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海普林局部涂抹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30例输液后静脉炎的患者局部涂抹海普林,治疗2~7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效果显著。结论海普林治疗静脉炎,操作简单,方便可行,安全有效,止痛消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桂梅;窦瑞梅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分析儿童期高血压对成年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的预测风险。方法选取鄂尔多斯市儿童青少年血压研究队列(BBS队列)人群100例,儿童期给予身体测量与血压测量,成年期在常规测量基础上行心脏B超检查、血管弹性检测、尿液及血液生化检测。结果成年期高血压患病率与靶器官损害度均随儿童期血压水平增加而增加,成年高血压及靶器官疾病可归因于儿童期高血压状态。结论儿童期高血压对成年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有重要预测价值。
作者:王秀春;高怀龙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总结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经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3例,实施心理、饮食、体位、基本等护理。结果63例患者经治疗护理,治愈32例,占50.7%,好转28例,占44.4%,死亡2例,占3.1%。结论实施系统全程护理有助于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5年第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