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科分析

于忠哲;陈作伟

关键词:产科护理, 妊娠, 糖尿病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科护理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收治5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终结。对本组患者展开孕期、产前、产后护理等一系列有效性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质量是关系到产妇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生的重要因素。较好的控制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出现可以降低妊娠并发症出现概率,有利于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人体解剖学基础》交互式教学模式中多媒体软件的设计

    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以器官的形态学习为主的基础学科,教学模式的选择对学习效果影响显著。论文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解剖学教学特点,介绍了人体解剖学多媒体交互式教学软件的开发设计和实践过程。

    作者:张昌宇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法对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个体化医学营养疗法对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门诊收治的7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组36例,研究组给予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饮食指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新生儿体重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妊娠糖尿病具有积极的作用,有效地控制孕妇餐后的血糖,控制体重的增长,并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新生儿出生体重较为理想。

    作者:曲波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羟苯明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服用羟苯磺酸钙药物治疗前、后的眼底变化,评估其对DR的疗效。方法我院DR46例(124眼),按其眼底病变程度分为早期和中期。将早、中期患者各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早期病变的试验组为A组(23例44眼),对照组为B组(23例35眼);所有患者用药前后进行视力、眼压、散瞳眼底照相、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羟苯磺酸钙治疗后, A组较B组眼底改善者明显增多,有效率高(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对非增殖期DR具有改善和稳定病变的作用,对早期病变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刘晔;李静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观察(附74例报告)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用灯盏细辛注射液40mL加生理盐水25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7.5%,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安全及有效的。

    作者:毛洁萍;曾海波;刘毓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空心钉加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

    目的:比较克氏针加钢丝张力带固定和空心钉加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8月至2015年1月的36例髌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20例采用克氏针加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16例采用空心钉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种技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18个月使用陆裕朴功能评定标准:克氏针加钢丝张力带组,优12例,良5例,可3例;空心钉加张力带钢丝组优14例,良2例。结论空心钉加张力带钢丝对于单纯性及骨块较大的髌骨粉碎骨折更符合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临床应用中明显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对髌骨骨折治疗是一种很好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倪兴强;何鼎;王贵川;王修勤;吉仲宏;周富彬;安云峰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42例甲状腺结节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以4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并发症率比较,观察组为9.52%,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沈伯顺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的主要场所和各种病原体集中的场所,细菌病毒污染、化学消毒剂和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以及锐器刺伤、噪音等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因此,如何运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充分做好护士日常工作中的职业防护,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胡兆勤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优质护理在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优质护理在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至2015年04月收治的44例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法,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新生儿死亡率、子痫发生率结果。结果护理组产妇的大出血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以及子痫发生率结果分别是4.55%、0.00%以及0.00%,和对照组产妇的大出血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以及子痫发生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采用优质护理法后,可以有效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和子痫发生率,提高孕产妇对于整个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邓茂玲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浅谈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总结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经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3例,实施心理、饮食、体位、基本等护理。结果63例患者经治疗护理,治愈32例,占50.7%,好转28例,占44.4%,死亡2例,占3.1%。结论实施系统全程护理有助于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的X线鉴别及诊断

    目的:探讨结核结节疾病同肺内肿瘤结节疾病实施X线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2月至2015年02月结核结节以及肺内肿瘤结节患者124例。针对所有患者于临床实施胸部正位X线检查、侧位X线检查以及实施CT检查,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检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临床鉴别诊断后发现,患有结核结节的患者74例,患有肺内肿瘤结节的患者50例。患者的结节大小为0.7厘米-3.1厘米,平均大小为(1.87±0.29)厘米;针对74例结核结节患者,于患者中左肺上叶尖后段发生病变的患者18例,于右肺发生病变的患者56例。针对50例肺内肿瘤结节患者,于中左肺发生病变的患者16例,于右肺发生病变的患者34例。结论临床采用X线对结核结节疾病以及肺内肿瘤结节疾病实施鉴别诊断,能够发挥显著的效果,临床配合选择CT检查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姚洪雷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护理干预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2例,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41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1例,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达到90.24%(37/41)高于对照组65.85%(27/41),总有效率92.68%(38/41)高于对照组73.17%(30/41),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肖霞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体会

    0引言临床药学是新兴的一门学科,它和药物治疗学、药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在我们二甲综合医院中,临床药学往往侧重于西药方面的工作,如血药浓度测定、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控、对抗生素类药品的联合应用进行指导、提倡给药方案个体化等等。而对中药的临床药学工作不太重视,本文就在我院二甲综合医院中如何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谈谈个人的体会。

    作者:何润梅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观察

    目的:对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45)与观察组(45),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抗心绞痛药物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9%,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应用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马宝力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53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治疗的103例乳腺纤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纤维瘤瘤体均切除彻底,无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乳房对称情况(52/53,98.11%)高于对照组(43/50,86%),切口瘢痕可接受情况(51/53,96.23%)高于对照组(39/50,78%),观察组乳晕感觉异常(2/53,3.77%)低于乳晕感觉异常(5/5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良好,且治疗后乳房美观程度和患者满意度高于传统的放射状切口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热比古丽·巴吾东;艾尼瓦尔·先木西丁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超前加长止痛方案在肛肠病手术止痛效果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肛肠病手术后的患者应用高乌甲素超前镇痛联合亚甲蓝的长效止痛剂,并对其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选取自2012年3月至2015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病患者共计400例,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调查与研究。其中200例患者应用高乌甲素联合亚甲蓝与利多卡因配比的镇痛方式,将其设定为A组,100例患者应用亚甲蓝与利多卡因配比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镇痛,将其设定为B组,另100例患者给予口服曲马多缓释片的镇痛方式,将其设定为对照组。在手术后6小时、24小时以及72小时分别对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6~72h的镇痛效果以及VAS评分方面,A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术后6小时的镇痛与VAS评分方面,A组与B组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肛肠患者手术后应用高乌甲素联合亚甲蓝与利多卡因配比的镇痛方式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极大地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中对其大力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冀平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无创机械通气在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应用

    目的:研究无创机械通气(NIV)用于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早期ARDS 28例患者,用NIV对患者进行呼吸支持。患者在出现气管插管指征时,则予以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终28例患者完成NIV治疗,观察患者NIV前及后2h、8h、12h生命体征、血气、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 (APACHE II )评分变化。结果患者上机后2h、8h、12h pH、PaO2、SaO2、OI、APACHE II与上机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V能改善早期ARDS患者氧合状况,避免有创机械通气及并发症的发生,是早期ARDS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陈培铭;陈根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结局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于我院行妊娠期治疗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干预,观察组进行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发生剖宫产、羊水过多、妊高症、胆汁淤积症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50.0% vs18.75%、43.75% vs 12.5%、25.0% vs6.25%、12.5% vs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发生早产、窒息、高胆红素血症明显少于对照组(18.75% vs 6.25%、25.0% vs 6.25%、31.25% vs 6.25%、6.25% vs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增加孕产妇及胎儿发生各类并发症的几率,综合干预有助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分娩结局。

    作者:黄昭惠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术前心理干预对全麻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对全麻患者采用术前心理干预对其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腹腔镜全麻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干预措施划分为两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术前行常规干预,观察组注重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结果两组入院后心理应激反应即SAS、SDS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术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全麻患者术前开展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有推广价值。

    作者:段海霞;姜万维;费薇;李禹;许民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535眼体会

    目的:了解在农村基层医院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SICS)的效果。方法2009年2月至2014年10月眼科收治的白内障患者共计498例(535眼),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其中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者509眼。结果本组病人随访3~30月,视力≥0.5者447眼,占83.55%;≤0.5者88眼,占16.45%。并发症:皮质残留13眼(2.43%),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14眼(2.62%),后囊膜混浊27眼(5.05%),明显角膜内皮水肿5眼(0.93%),未见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基层医院完全可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达到治盲目的。

    作者:王正刚;李明英;万小娇;王黎;徐晓群;李琴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是直肠肿瘤保肛术后多发且较严重的并发症,目前治疗方法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本文报告了26例非手术治疗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营养支持、会阴部护理。26例病人均痊愈出院。

    作者:程秀茹 刊期: 2015年第46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