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吗啡中毒误诊为肝性脑病2例报道

李文琳;于文英

关键词:吗啡中毒, 肝病
摘要:0引言例1:患者男,31岁,主因肝炎病史4年,腹胀、双下肢水肿3个月余于2014年8月5日入院。患者于4年前体检发现患有乙肝,于我院查乙肝五项提示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阳性,乙肝病毒基因阳性,转氨酶高于正常,给予保肝降酶治疗,并给予拉米夫定口服抗病毒治疗,病情好转,转氨酶降至正常范围,乙肝病毒转阴,口服拉米夫定6个月后停药,后定期复查,病情稳定。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双下肢水肿,眼黄、尿黄,就诊于我院并住院治疗。查体:T37.0℃、P103次/分、R22次/分、Bp 133/68 mmHg,神清,精神可,皮肤粘膜重度黄染,心率103次/分,律齐,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饱满,肝、脾肋下未及,腹部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无水肿。患者有大量饮酒史2年,每日约500克左右。入院后化验情况:乙肝五项定量: HBeAb 、HBcAb阳性;乙肝病毒基因定量:<500Copies/mL。肝功能:ALT 49 U/L,AST 90U/L,ALB 30.0g/L,TBIL 230.4 umol/L,DBIL 112.6 umol/L,ALP 284.0U/L,GGT 37 U/L;血凝四项:PT 18.1 S,APTT 59.1 S,TT16.4 S,PTA46.6%;血常规:WBC 6.99×109/L, Neu63.2%,RBC 3.16×1012/L,Hb115g/L, PLT 71×109/L。腹部彩超示符合慢性肝损害改变,胆囊内泥沙样结石,腹腔少量积液,脾大。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腹水。予以保肝降酶退黄及血浆间断应用支持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胆红素逐渐增高,凝血酶元活动度逐渐下降,腹水、双下肢水肿加重,考虑出现肝功能衰竭,于2015年1月2日化验肝功能:ALT 63.0U/L,AST 118.0 U/L,ALB 37.7g/L,TBIL 601.8 umol/L,DBIL 363.5 umol/L,ALP 240 U/L,GGT 22 U/L;血凝四项:PT 32 S,APTT 69.3 S,TT 15.2 S。PTA19.35%.于2015-1-13日晚出现睡眠差,躁动,头痛,给予吗啡缓释片60毫克口服后入睡,于2015年1月14日晨起8:00查房患者出现昏睡,呼之不应,扑翼样震颤不合作,考虑肝性脑病,予以氨基酸、精氨酸、门冬氨酸鸟氨酸静滴抗昏迷治疗,神志无好转,于10:00主任医师查房发现患者瞳孔如针尖样,考虑患者吗啡中毒,予以纳洛酮1支静注,静注纳洛酮后15分钟,出现躁动,仍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考虑纳洛酮拮抗阿片药物作用起效,再次给予纳洛酮1支静注,患者一直处于躁动状态,逐渐出现呼吸、心率下降,于14:00分患者突然出现心跳、呼吸停止,临床死亡。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医学科实施“全程责任护士”制度的意义

    目的:探索提高ICU优质服务的措施。方法深入调查,转变观念,从入住ICU开始到转回病房直至出院均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全程护理指导。结果全程责任护士引入后,患者及家属对ICU护士的满意率2015年较2014年显著上升。结论全程责任护士的引入,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巍;张垚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时间快,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强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胸腹联合伤54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胸腹联合伤的临床特点,总结胸膜联合伤的诊治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54例胸腹联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胸腹联合伤54例中,治愈48例(占88.9%),死亡6例(占11.1)。结论胸腹联合伤病情危重复杂,术前正确诊断较困难,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抢救、多科室密切合作是提高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刘昌斌;陈涛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试论46例膝关节疾病中西医护理干预

    目的:主要探索中西医护理干预的方法对于治疗46例膝关节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确诊为膝关节疾病的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通过术前护理药物干预、术后基础护理、功能锻炼和穴位点揉等不同的中西医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治疗膝关节疾病常用的护理方法,两组观察和治疗一个疗程(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疾病患者,康复率达到95%。结论膝关节疾病患者,早期治疗通过中西医不同的治疗方法,利用西医的药物干预再通过中医的药物的渗透性,能够疏通关节,传到经络,在为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和穴位点揉,患者能够快速接受,使患者能够大大减轻痛苦,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王泠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探究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股骨近端骨折,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DHS内固定术,观察组采取PFNA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P<0.05)。结论利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比DHS内固定术的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尹爱民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疑难病例会诊护理管理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医院内疑难病例会诊护理的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治疗疑难病症的患者病历中选出51例,对患者所接受的会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并调查会诊护理管理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当中,满意度调查共分为四大类,包括用药指导满意度、心理指导满意度、会诊效果满意度、治疗效果满意度。其中用药指导总满意度为94.12%(48/51)、心理指导总满意度为98.04%(50/51)、会诊效果满意度为94.12%(48/51)、治疗效果满意度为100%(51/51)。结论利用会诊护理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疑难病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米尔妮萨·麦麦提;阿达莱提·阿卜力孜;故丽尼沙汗·买土送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公立医院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及其防范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本因其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固有特性,因而逐渐成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人力资本投资也逐渐成为医院参与竞争的主要手段。但追求收益的投资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医院的人力资本投资也不例外,且医院人力资本的存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战略发展。因此,必须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以增加公立医院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

    作者:刘静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虚拟实验运用于机能学实验教学的浅析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机能学实验不仅需要实际实验,还需要虚拟实验加以辅助教学,实际实验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发展、要求,虚拟实验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虚拟实验室的建立更是适应了机能学实验教学的发展要求,填补实际实验的不足,将实际实验所不能实施、不能尝试的实验加以强化、延展,放大机能学实验教学的功能。本文就虚拟实验的特点、虚拟实验运用于机能学实验教学的优越性、注意要点三个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作者:席晅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老年肺部感染并隐性心力衰竭40例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肺部感染合并隐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老年病科接受治疗的40例老年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肺部感染病死率高,由于其脏器功能减退,尤其在其本身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基础上,发生肺部感染后更容易出现左心衰及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但老年人肺部感染出现左心衰时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极易发生漏诊、误诊,延误佳治疗时机。结论老年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早诊断和及时正确治疗,以提高老年隐性心衰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和春芳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烧伤整形术后并发脓毒症1例报道

    0引言烧伤创面脓毒症是大面积烧伤后常见的临床体征,大多数患者会在创面封闭之前出现此征象,经积极抢救治疗,创面封闭后可治愈。但患者体内往往会残余细菌,特别是那些存在残余创面的患者,在患者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能导致脓毒症的复发。临床上鲜有报道,现就近期我科发生的一例烧伤整形患者术后患者脓毒症予以报道如下。

    作者:李丽;牛惠彩;吴黎黎;李卫卫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小柴胡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0引言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HRV)是引起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占婴幼儿腹泻的50%,是造成全球性婴幼儿严重腹泻的主要原因。西医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我们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水煎保留灌肠配合西医疗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恒超;赵济锋;姜芹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关于刘庆思教授骨折治疗的经验总结

    刘庆思教授,男,汉族,1938年9月生,广东省兴宁市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师、主任医师、主任导师、广东省名中医。自2012年8月跟师学习以来,对刘教授治疗骨折的经验进行学习和总结。现飨读者如下。

    作者:曲崇正;刘庆思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2012~2014年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率,探讨其与季节、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被诊断为肺炎的住院或门诊患儿,运用定量ELISA检测血MP特异性抗体IgM或运用PCR检测痰液MP-DNA。结果3年共检测肺炎儿童17514例,MP阳性者有3473例,阳性率为19.83%;≤1岁10.03%、~3岁20.47%、~7岁42.59%、>7岁55.99%;春季19.41%、夏季30.40%、秋季25.03%、冬季11.81%。结论 MP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但婴幼儿的MP感染率并不低;本地区MP肺炎的发病季节以夏秋季为主。

    作者:陶孝芬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76例乳头凹陷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对乳头凹陷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于我院选取76例乳头凹陷孕妇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乳头凹陷的纠正护理和心理护理等,观察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的效果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变。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的乳头凹陷现状得到有效改善,这些孕产妇均实现了对婴儿的哺乳,患者的焦虑情绪和失望情绪均都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对乳头凹陷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乳头凹陷的现状,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东梅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塑料支架和金属内支架在输尿管狭窄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塑料支架和金属内支架在输尿管狭窄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输尿管狭窄患者采取经尿道逆行法或经皮肾穿刺顺行法插管,行球囊扩张后置入支架,金属内支架12例,塑料支架20例。结果手术的成功率为100%,对两组患者展开随访发现,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尿路梗阻接触,感染症状得到有效控制。14例输尿管恶性狭窄患者可耐受常规剂量的动脉插管化疗治疗。结论支架置入术对于输尿管狭窄患者来说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临床效果明显等优势,且金属内支架的通畅性良好,对于良性输尿管狭窄的患者疗效更为确切,可酌情选择更加合适的支架进行治疗。

    作者:李润春;玉银华;安海库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分析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72例子宫肌瘤治疗的可靠性分析

    目的:分析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72例子宫肌瘤治疗的可靠性。方法取子宫肌瘤患者142例,均采用米非司酮治疗。依据使用剂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使用剂量小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良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作者:姚春杰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运动康复在首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患者肱骨头粉碎性骨折围手术期内,运动康复对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对我科首例开展的肱骨头粉碎性骨折病例——一位老年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和手术后早期指导康复运动,并对其进行每月随访。结果经过我们康复师和主管医生护士的共同努力,患者肩部活动总体满意。结论功能的恢复是成功的手术和康复锻炼的结合,运动康复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何德英;石虹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妇科慢性盆腔炎临床综合治疗预后探讨

    目的:探究综合治疗对妇科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西药,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西药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低于对照组(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方法对妇科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具有实际参考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曹韵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53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治疗的103例乳腺纤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纤维瘤瘤体均切除彻底,无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乳房对称情况(52/53,98.11%)高于对照组(43/50,86%),切口瘢痕可接受情况(51/53,96.23%)高于对照组(39/50,78%),观察组乳晕感觉异常(2/53,3.77%)低于乳晕感觉异常(5/5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良好,且治疗后乳房美观程度和患者满意度高于传统的放射状切口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热比古丽·巴吾东;艾尼瓦尔·先木西丁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妇科慢性宫颈炎临床治疗分析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妇科慢性宫颈炎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我院接收慢性宫颈炎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效果予以分析。结果轻度糜烂患者的治愈率是90.32%,中度糜烂患者的治愈率是95.56%,重度糜烂患者的治愈率是75%,中度糜烂患者治愈率要明显优于重度糜烂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x2=6.452,P=0.01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慢性宫颈炎患者通过采用波姆光治疗和有效护理,能够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对于中度糜烂患者效果更佳。

    作者:李海艳 刊期: 2015年第46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