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秀国
在当今世界中西医学都在努力现代化的潮流中,虽然技术的进步是重要标志,但理论的归纳和规律的总结却是为深刻的。通过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多年研究,已经揭示了中西医学所共有的应激本质及其医学规律,其中还展示了中医药学是一种比较优秀的生命医学。例如已出版两周年的《袁氏新医药模式与临床》一书的科学论证和独到阐述,就从中西融会贯通的角度说明了这一命题,也是近一百年中国新医药学自诞生概念以来重大的实质性进展!所以,在我国已有中医药科学化成果的基础上,在开创了以中西医两大主流医学为核心的中国新医药模式之后,再加上其他国家的医学精华,那么人类大同医学的世界新医药学的绚丽憧憬就是可望又可及了。
作者:袁其伦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吸烟对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在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吸烟和非吸烟两组:每一组分别接受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结果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中位PFS分别为12个月和18个月,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293);吸烟者吉非替尼和厄洛替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0.0个月和11个月,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276)。ORR(总有效率)分别为53.3%和66.6%(P=0.266);DCR(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0%和83.3%(P=0.861)。非吸烟者吉非替尼和厄洛替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7个月和19个月,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293),但厄洛替尼组略显优势。ORR分别为76.9%和80.0%(P=0.711);DCR分别为92.3%和90.0%(P=0.751)。结论无论吸烟非吸烟均可以从EGFR-TKI治疗中获益,且不吸烟者能导致疗效有统计学差异。
作者:刘丽红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在采集动脉血气标本的过程中,分析其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收集的31422份样本资料的检查结果,分析产生缺陷标本的原因。结果4年间共有268份(0.85%)缺陷标本,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45.1%的标本凝固、22.4%的样本量不足,19.0%的气泡多,10.4%的标识问题、3.4%的渗入污染。结论动脉血气分析出现缺陷标本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标本凝固,因此,应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完善操作规范及过程,避免出现缺陷样本。
作者:叶仁静;卢江昆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鼻出血患者护理时采用心理行为干预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鼻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行为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吉娜 刊期: 2015年第53期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住院患者人数呈上升的趋势,由于老年患者在生理功能的退化,以及疾病和药物的影响等等因素,导致老年患者容易发生跌倒的安全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特别是一些心血管的住院病人,因此我们要对住院的老年患者进行跌倒高风险的评估。针对个体化来进行有效预防跌倒护理措施,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1]。
作者:张盼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究肿瘤内科患者常见并发症及治疗方法。方法以本院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间肿瘤内科收治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辅助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个体化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对并发症治疗处理的临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体满意率99.0%显著高于对照组71.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内科患者常见并发症多且杂,临床要积极实施个体化辅助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提升生存质量与治疗满意度。
作者:吕秋景 刊期: 2015年第53期
我国整体的的公共卫生都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农村公共卫生管理还有待加强。对于农村的公共卫生事件,我们发现了诸多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给目前的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提出一些可行的应对措施。通过国内外的各种相关资料,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现状,然后才能根据我国目前突发公共卫生管理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给出合理化的建议。我们也可以通过模拟演练的方法来提高各部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不断完善我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
作者:孟庆东;崔力方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观察血清胱抑素c和尿酸检测在冠心病的诊断以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抽选我院确诊的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甲组,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为乙组,比较两组胱抑素c和尿酸水平。结果甲组胱抑素c与尿酸水平均高于乙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甲组患者中,通过Gensini积分大小来分为四个亚组,结果发现,随着Gensini积分的逐渐增加,各亚组患者胱抑素c与尿酸水平均亦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血清尿酸与胱抑素c水平的测定,可为诊断冠心病及判断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吴翔;魏向龙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通过对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4年间收治的14例肠造瘘患儿进行临床护理,配合患儿进行治疗,为患儿早日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14例患儿进行临床护理研究,找到治疗患儿的佳效果。结果肠造瘘患儿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临床分析研究我们得知主要有一是对疾病预后的担忧;二是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适情况;三是担心高额的医药费用;四是担心生活环境的改变导致;五是自理能力的下降;后是担心患儿自我形象的破坏。结论儿童肠造瘘进行良好的临床护理,能够促进患儿治疗效果,在护理方面要加强对患儿情感的支持,重新医疗塑造自我,并进行认知重建,同时建议护士对患儿加强造瘘口的护理。
作者:李晓岩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症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本院传染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病例。结果全部病例5~14天内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结论在足量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B超定位胸腔穿刺抽液、营养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阚威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良性卵巢肿瘤患者96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指标相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指标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抗生素静脉给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腹腔镜应用于良性卵巢肿瘤剥除术中,其对机体创伤程度轻,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对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谭华敏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分析优化门诊西药房取药流程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自2014年1月起优化门诊西药房取药流程,对比分析实施优化措施前后3个月内差错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施优化措施后3个月内门诊西药房取药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西药房工作中优化取药流程可改善药学服务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繆洁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索提高新上岗护士综合素质的培训方法,帮助新上岗护士尽快适应职业岗位,合理的规划职业人生。方法设计了六个部分的培训内容,第一部分:熔炼团队;第二部分:黄金心态修炼;第三部分:医患沟通技巧培训;第四部分:职场礼仪培训;第五部分:医院文化培训;第六部分:员工职业素养培训及总结。结果通过培训,新上岗护士均有了清晰的目标,明确了自己的奋斗方向,提升了职业忠诚度,我院采取职业素质能力系统化培训三年来未出现护士离职。结论新上岗护士职业素质能力系统化培训是提升护士综合素质,培养护理人才,减少离职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康红霞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观察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疗效及。方法29例CRF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29例在西药治疗的同时。运用中药给予高位结肠透析。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57.5。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Scr、BUN明显下降,Ccr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配合高住结肠透析可明显延缓肾衰竭速度。为cRF保守治疗的有效手段。
作者:白爱荣;高志兰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疾病中采用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8例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不良反应率为6.8%,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8%,不良反应率为18.2%,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采用辛伐他汀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锡宏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疗效。方法将100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50名。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敏感抗生素治和吸氧、平喘祛痰等西医疗法,研究组患者则接受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结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等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疗效较好。
作者:李雅丽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改善输液中心患者心理状况的价值。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我院输液中心输液的28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护理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分情况。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SCL-90各项目的阳性分布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SAS评分、SDS评分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输液中心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赵婧;李秀君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诊断要点,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情况分为病轻组和病重组,分别为45例和3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病轻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轻组患者用药时间明显短于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健康指导,可以有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甘婷婷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应用于骨科Ⅰ、Ⅱ期压疮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在我科治疗的Ⅰ、Ⅱ期压疮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水胶体敷料治疗,对照组采用虎杖液和红外线照射等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创面愈合时间(7±2.35)d,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4.62±3.14)d,实验组比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1),且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水胶体敷料可明显缩短压疮愈合时间,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书云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究SWI(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高血压患者伴发脑内微出血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61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SWI进行检查,对其成像和相关影像资料进行观察以及分析。结果61例高血压患者经检测后,42例患者为脑内微出血,比例为68.85%,同时患者脑内微出血均分布在皮层、皮层下、脑干、小脑等相关位置处,而不同程度白质疏松和脑内微出血进行对比,以P<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伴发脑内微出血患者采用SWI进行检查,具有显著的检查效果,能够反应出患者脑内细微穿支动脉的损伤状况。
作者:李海斌 刊期: 2015年第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