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婷婷
目的:探讨和评价对妇科患者提供舒适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站2013年至2014年3月接受治疗的70例妇科患者进行研究,35例(对照组):基础护理,35例(观察组)提供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查房、常识教育以及服务态度等满意度均高于95.00%,护理结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对妇科患者提供舒适护理,能够改善临床结局,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闫峰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研究药物联合应用对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观察对象为52例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胃康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较单纯用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清除幽门螺旋杆菌,不良反应率,安全有效。
作者:王彩玲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通过临床住院病例分析,以期发现高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方法通过内镜检查上消化道钡餐级病理组织学科诊断,搜集诊断明确的98例高龄患者,时间为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我科收治的患者,年龄小于50岁的为中青年组,大于60岁的为高龄组。结果高龄上消化道出血亦胃溃疡和肿瘤病因为主,中青年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食管破裂出血为病因。结论临床上高龄和中青年患者生理、病理不同,所以发病机制、病因也不同。
作者:包十梅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经治疗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疗后尿量(175.58±14.50)mL/h,乳酸清除率(3.20±0.45)mmol/L,TNF-α(3.40±0.85)μg/L,IL-6(165.50±21.50)pg/mL。结论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寻找和处理局部感染灶(原发感染灶和迁徙性病灶),彻底清除病原菌。激素可以增加存活率,也不能阻滞ARDS病程的进展。
作者:潘长坤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究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的围术期护理,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86例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在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由数据可知,观察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运用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的围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吕秀娟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全程系统护理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月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全程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子宫肌瘤明显缩小,其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患者满意度为(95.4±3.8),并发症发生率为6.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3%、患者满意度为(80.6±4.4),并发症发生率为22.7%,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实施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使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王玲;仉玉华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性护理措施在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12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根据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胆汁外漏率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措施应用于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胆汁外漏率和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肖婉 刊期: 2015年第53期
静脉导管(PICC)由于其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创伤小、留置时间长、不限制病人臂部活动,近几年逐渐被国内临床广泛应用。但PICC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并发症如局部出血/血肿、静脉炎、静脉血栓、感染等。中美两数据库中有关PICC并发症及异常情况的文献分析中穿刺部位的渗血、血肿和感染在PICC并发症中排在第二[1]。
作者:赵品丽;丛贺勇;谢秋红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观察恶心、呕吐症状原因,提供临床诊断依据,实施对症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消化内科住院患者100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分析发病原因。结果恶心、呕吐常见疾病是反流性食管炎、巨幼细胞性贫血、胆道结石、颅内占位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论恶心、呕吐给予对症治疗。患者恶心呕吐症状逐渐减轻或好转。
作者:邝富珍;袁忠先;牛梦岩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中寻找肾动、静脉的方法。方法术中通过肌肉韧带定位法快速找到肾蒂,尽早处理肾动脉。结果依膈肌外侧脚的内,外侧的弓状韧带寻找肾蒂部位平均需要5-7分钟。结论肌肉韧带定位法是寻找肾动、静脉的方法之一,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对于初学者不适为一种简捷的方法,可以快速找到肾动脉。
作者:王建文;高利军;赵赟;程书栋;张文毅;王慕华;闫惠忠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对比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肠梗阻效用,分析X线、CT诊断优势利弊,提高诊断水平。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住院部与门诊共收治肠梗阻74例,均行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单纯性肠梗阻占89.19%(66/74)、较窄性肠梗阻6.76%(5/74)、动力性肠梗阻占4.05%(3/74),病因占比肠粘连占72.97%、肠麻痹10.81%、肠套叠8.11%、肠扭转6.76%、疝气1.35%;CT类型诊断正确率、病因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3.24%、85.14%高于X线诊断68.92%、44.59%,CT诊断单纯性肠梗阻准确率、明确肠粘连、肠麻痹、肠套叠率高于X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明确部位率71.62%与CT86.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与CT均为诊断肠梗阻重要方法,明确诊断、定位诊断符合率较高,但CT还有助于进行病理分型、病因分析,为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作者:尚宝锋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住院100例呼吸衰竭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细心护理,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无创通气。治疗效果明显改善。结论完善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无创通气临床效果。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营养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呼吸衰竭患者不良情绪产生,和提高治疗配合率。
作者:董奇峰;黄艳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综合内科护理管理的护士分层级使用的效果。方法收集综合内科护理人员共15例,从2014年1月起对其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将实施前一年的护理质量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后一年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综合内科护理管理当中,运用护士分层级管理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会聪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人性化综合护理措施在普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0普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及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普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人性化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丽影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因素以及临床治疗的方法。方法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80例,并且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的因素,探究其临床治疗的方法。结果经过调查发现内科患者感染率为4.09%,不超过心血管疾病患者者的10.19%的感染率。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感染因素有以下几个因素:侵入操作感染、药物感染、心功能不全感染以及病房病菌感染。另外患者的感染部位也不同,有39例是呼吸道感染、25例皮肤软组织感染、11例胃肠道感染、5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在院治疗期间,部分患者出现病发症,但是经过相应的临床治疗,大都数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结论引起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的因素多种多样,面对不同的感染因素必须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才能避免患者的生命健康得到危险,并且对干预预防患者并发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宋立军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采用膝关节镜下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的Tengner评分、膝关节活动情况、膝关节疼痛评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所有患者的Tengner的评分都改善,治疗后观察组的Tengner评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膝关节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情况好于治疗前,观察组膝关节活动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桓秀国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索提高新上岗护士综合素质的培训方法,帮助新上岗护士尽快适应职业岗位,合理的规划职业人生。方法设计了六个部分的培训内容,第一部分:熔炼团队;第二部分:黄金心态修炼;第三部分:医患沟通技巧培训;第四部分:职场礼仪培训;第五部分:医院文化培训;第六部分:员工职业素养培训及总结。结果通过培训,新上岗护士均有了清晰的目标,明确了自己的奋斗方向,提升了职业忠诚度,我院采取职业素质能力系统化培训三年来未出现护士离职。结论新上岗护士职业素质能力系统化培训是提升护士综合素质,培养护理人才,减少离职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康红霞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止咳糖浆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方法。方法本次选取宣清止咳糖浆进行测定,选取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作为填充剂,流动相为6:94的甲醇-0.01mol/L的磷酸二氢钾,检测波长为212nm。结果盐酸麻黄碱的进样量处于9.79-97.9μg/mL之间时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24%,RSD为0.82%(n=6)。结论运用此种方法测定宣清止咳糖浆中的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准确可靠,方法简便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作者:穆尼拉·买买提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研究品管圈在精神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统计本院于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精神患者共计12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行品管圈持续改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综合护理质量。结果对照组60例患者中,出现不良事件6起,占比10.00%;患者负面情绪8起,占比13.33%;不受约束的患者共12例,占比20.00%;患者家属有46例满意,占比76.67%。观察组60例患者中,出现不良事件1起,占比1.67%;患者负面情绪3起,占比5.00%;不受约束的患者共5例,占比8.33%;患者家属有58例满意,占比96.67%。对比两组护理的综合质量,所有指标经卡方检验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在精神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具有积极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昊;寇建琼;钱俊;李发明;任宏;邱伟芬;杨红丽 刊期: 2015年第53期
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在我院卫生管理中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季节性传染病麻疹的防控措施进行分析,进而体现公共卫生在防控传染病中所起到的作用。同时,介绍联合政府、法律部门以及媒体共同采取措施预防传染病的作用,尽可能将传染病的预防达到大效果。
作者:崔力方;孟庆东 刊期: 2015年第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