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信
目的:探究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复发情况。方法搜集本院泌尿科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诊治的91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病患,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50例研究组和41例参照组,对比纯西药治疗和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①50例研究组病患治疗总有效率为96.0%(48/5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8.0%(32/41),x2=6.83,P<0.05;②治疗后,两组病患的排尿症状评分、疼痛不适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NIH-CPS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病患的排尿症状评分、疼痛不适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NIH-CPSI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t=4.317、3.182、3.193、5.128;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好转率,缓解病患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临床治疗效果高。
作者:庞国友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酸碱平衡法在阴道炎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接收的96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考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8例,参考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接受酸碱平衡法治疗,治疗一周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治愈17例(35.42%)明显比参考组治愈11例(22.92%)多,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显效13例(27.08%),有效16例(33.33%),与参考组显效10例(20.83%)和有效15例(31.25%)人数相近,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无效2例(4.17%)明显比参考组无效12例(25.00%)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5.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酸碱平衡法在阴道炎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图雅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并发肠梗阻(POI)的相关危险因素与治疗体会。方法本文中将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行腹部手术的73例腹部手术患者为对象,分析POI发生因素与治疗方法。结果①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麻醉方式、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以及肠道准备情况是POI的独立风险因素,其中开腹手术、全身麻醉、有腹部手术史以及肠道准备不充分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②本组73例患者中共发生POI 11例,发生率为15.07%;所在患者均经抗感染、胃肠减压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后痊愈。结论针对POI风险较高的患者要注意观察早期症状,争取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提高POI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苏冬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心脏手术后重症右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科心脏手术后发生重症右心衰竭的26位患者,全部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法治疗;结果26例发生重症右心衰竭的患者经过肾脏替代治疗后,26例患者存活12例,存活率为46.15%,死亡14例,死亡率为53.85%,其中3例死于突发恶性心律失常,4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7例死亡原因为难以纠正的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应用于心脏手术后重症右心衰竭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该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温晓艳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6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1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退黄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史林芝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通过联合应用MC、CK19、TPO、Galectin-3、KI-67在甲状腺乳头状病变中表达情况,寻求找到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抗体的佳组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96例甲状腺乳头状病变行免疫组化对MC、CK19、TPO、Galectin-3、KI-67表达。结果该组联合抗体在96例甲状腺乳头状病变中表达如下:甲状腺乳头状癌64例,阳性表达分别为:10%(7/64),96.9%(62/64例)、7.8%(5例弱阳性),100%(64/64)、62.5%(40/64)。甲状腺乳头状增生表达如下:9.4%(3/32例弱阳性),6.5%(2例阳性),12.5%(4/32)22.5%(7例阳性),31.2%(10/32)。MC、CK19、TPO、Galectin-3、KI-67在两组病变中的表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C近年来发现并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新标记物,在乳头状癌中表达并不弥漫,呈散在表达,在乳头状增生性病变中极少表达,且表达较弱。结论 MC与CK19、TPO、Galectin-3、KI-67联合应用对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病变良、恶性进一步提供了可靠依据,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较好参考抗体之一。
作者:朱春良;帅剑波;邵庆庆;胡广明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分析探讨改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13%(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肛门疼痛率、管道脱出率和药物外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徐凤梅;宋以茹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普外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42例)采用延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42例)行早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APACHE II评分、预后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时手术治疗的时机选择非常重要,一般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仁强;陈云端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5月住院治疗的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临床诊断、病理类型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结核菌涂片检出癌细胞47例(47%),胸部X线检查出34例(34%),胸水检查与胸膜活检诊断癌19例(19%),其中,腺癌57例(57%),鳞癌25例(25%),小细胞癌8例(8%),腺鳞癌10例(10%)。结论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其临床资料,及早确诊并治疗,能够有效避免误诊、漏诊,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多里坤·赛多拉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分析在动态心电图中应用Lorenz散点图的意义。方法将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期间的900例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的相关数据做成散点图,将散点图所制成的图形与动态心电图的相关诊断及传统指标做对比分析。结果心律失常心电图与Lorenz散点图的比较:异位心搏小于100次的有481例,其中有380例呈现出一型分布;异位心搏为100次的共有512例,其中有410例呈现出多分布图形,Lorenz散点图的图形特点和动态心电图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Lorenz散点图与线性分析之间的比较:基于RR间期序列的心率变异性分析(HRV)正常的共有398例,呈彗星状的约占71.21%,频域降低的共有163例,呈鱼类状的约占83.11%,大约有93.54%呈现短棒状时域,频域降低。结论 Lorenz散点图与心电图的相关诊断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心律失常和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等具有诊断作用。
作者:李黎;储伟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经治疗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疗后尿量(175.58±14.50)mL/h,乳酸清除率(3.20±0.45)mmol/L,TNF-α(3.40±0.85)μg/L,IL-6(165.50±21.50)pg/mL。结论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寻找和处理局部感染灶(原发感染灶和迁徙性病灶),彻底清除病原菌。激素可以增加存活率,也不能阻滞ARDS病程的进展。
作者:潘长坤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究尿流动力学检查在对良性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在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60例BPH患者在术前和术后分别进行残余尿的测定、患者尿流动力学的检查以及国际标准前列腺症状的评分。结果经统计分析,60例患者的膀胱出口均有梗阻的情况。采取手术治疗之后,临床症状的改善率高达91.6%,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各项临床指标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膀胱梗阻也得到了解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对于BPH患者在手术前后进行尿流动力学各临床指标的检查可以很好的确定有无膀胱梗阻,以及膀胱的顺应性、逼尿肌的收缩能力以及尿道压力是否正常,这临床病症的鉴别诊断和预后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韩冬;张万生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对早产儿两种不同灌肠方法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方法将210例需要灌肠的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15例予以生理盐水1mL加开塞露1mL直接肛门内注入,对照组95例予以温生理盐水20mL进行灌肠,比较两组患儿在灌肠后排便效果、肠粘膜损伤情况、灌肠耗时以及灌肠时患儿对疼痛的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灌肠后的排便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肠粘膜损伤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灌肠耗时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得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予开塞露加生理盐水对半稀释后直接注入肛门的灌肠方法效果好,损伤小,耗时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汪根云;曹菁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5~7天后,视力>0.5者23例,视力为0.4~0.6者5例,视力为0.2~0.4者2例。结论目前尚无疗效肯定的药物,白内障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作者:叶洪娜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2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分为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组(对照组,61例)和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组(观察组,61例),对比分析各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以P>0.05表示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激素或者七叶皂苷钠联合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方式,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宁宁;鲁慧;李猛;孙敏;栗淑阁 刊期: 2015年第53期
静脉导管(PICC)由于其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创伤小、留置时间长、不限制病人臂部活动,近几年逐渐被国内临床广泛应用。但PICC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并发症如局部出血/血肿、静脉炎、静脉血栓、感染等。中美两数据库中有关PICC并发症及异常情况的文献分析中穿刺部位的渗血、血肿和感染在PICC并发症中排在第二[1]。
作者:赵品丽;丛贺勇;谢秋红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对乡镇卫生院开展计划免疫工作的体会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乡镇卫生院开展计划免疫的5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期间,按照数字抽签法将这500例儿童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儿童250例,对照组在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中不给予健康信息系统管理,实验组在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中给予健康信息系统管理,并对比两组的人为错误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儿童的人为错误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乡镇卫生院开展计划免疫工作的过程中给予健康信息系统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能有效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提高群众的满意程度。
作者:史飞勤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体会。方法取我院月经不调女性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以四物汤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总有效率为7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董芳;姜芹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性护理措施在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12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根据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胆汁外漏率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措施应用于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胆汁外漏率和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肖婉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患者采用腰硬膜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间收治于我院的72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6例,对其进行单纯的硬膜外麻醉(CEA),观察组36例,对其进行腰硬膜联合麻醉(CSEA),通过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的起效时间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情况,并将两组患者的对比结果与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常规监测,均为出现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麻醉期间也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为1.540.68min,对照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为5.371.16min,显然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患者要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1.67%,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进行腰硬膜联合麻醉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焕娟;李颖 刊期: 2015年第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