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对脑外伤患者的影响分析

吴梅

关键词:脑外伤, 人性化护理, 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对脑外伤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脑外伤58例,依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两组。对照组29例,护理采取常规护理;余29例为人性化护理,入组实验组。观察评定两组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MBI高(P<0.05),满意度高(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人性化护理对脑外伤患者影响较大,患者生活能力及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性哮喘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总结老年性哮喘的舒适护理方法,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性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和统计,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在老年性哮喘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其痛苦减轻,心理压力消除,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高淑香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绩效考核体系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按医院绩效考核大方案、结合科室具体情况、全员参与制定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观察研究此绩效考核体系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消毒供应中心绩效考核体系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客观的原则,制订绩效考核方案及标准,实行以临床服务质量、岗位工作量和工作质量为主的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对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临床服务质量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缺陷发生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绩效考核体系激发了科室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了临床满意度;绩效考核体系促进了工作质量提升,降低了工作缺陷的发生率;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消毒供应专业化发展。

    作者:谢素霞;崔丽;王燕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的探讨

    目的:对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1年8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膜透析置管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的80例尿毒症患者,将1年内发生1次腹膜炎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1年内发生多次腹膜炎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膜炎发生时血压明显升高、水肿患者例数增加、HGB以及ALB显著降低、杆菌+真菌显著增加,并且治疗无效拔管患者显著增加,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较严重的贫血和低蛋白,要积极治疗患者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状才能显著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情况。

    作者:杨素琼;陈艳桃;温梅花;李小梅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早期康复训练在拇手指再造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训练在拇手指再造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评价。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50指)外伤性拇手指缺损患者进行移植再造的治疗,对40例拇手指再造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严密观察患者拇手指的活动、感觉以及血管功能,根据临床拇手指的评定标准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并且记录。结果40例患者(50指)的综合评定结果:优30指,良15指,可5指,差0指;发生血管危象有5例患者,其中静脉危象3例,动脉危象2例。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于拇手指再造患者的拇手指活动、感觉等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可以在临床推广。

    作者:来庆玲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目的:将胺碘酮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意愿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在急性心梗死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利多卡因治疗,对观察组使用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进行性心肌梗死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再采用胺碘酮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的帮助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能帮助患者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治疗推广的价值。

    作者:苏熠;肖晨光;苏健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合并骨质疏松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其余100例非骨质疏松者设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腰椎2-4、股骨颈骨密度,并且研究其与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病程、年龄、性别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与大血管发生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无相关性;与体重指数呈负相关,与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随着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增高,体重指数降低,糖尿病病程延长,年龄增长,发生骨质疏松的几率会随之升高,应加强预防及治疗。

    作者:石学庆;姜娜娜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糖尿病伴发抑郁症因发病率高,且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影响较大,目前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研究显示糖尿病伴发抑郁症达30~35%[1-3]。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的药物选择已成为内分泌科医师关注的问题,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有良好疗效,且患者依从性及耐受性良好,既往这方面报道较少,为此,本研究探讨比较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为综合医院医师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郭洪绪;李进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寻常型银屑病系统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系统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0例系统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见效1~4周见效,皮损明显消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不良反应口干20例,皮肤干燥、瘙痒19例,眼睛干燥1例。结论系统治疗时尤其需要注意合理用药,使疗效充分发挥,将毒副作用降到小,也即提高疗效/危险的比值。对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若皮损面积超过体表面积的25%才考虑系统用药,并应加强整体性调整,因为患者机体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

    作者:李绪光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65岁老年复杂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目的:研究分析≥65岁老年复杂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65岁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的60例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中的60例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情况和住院时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急诊手术的比例和观察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情况和观察组比较, 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胆管损伤发生率和观察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5岁老年患者复杂性胆囊炎采取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治疗,不仅仅将手术风险降低,同时也避免了胆道的损伤和大出血,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维玺;徐锟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诊断

    目的:分析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早期影响诊断方法和诊断率。方法我院通过对病史的完整资料收集,利用医学影像确诊131例垂体微腺瘤患者,发现影响垂体腺瘤早期准确判断的原因。结果131例垂体微腺瘤利用蝶鞍X先平片、CT、MR等常规检查手段即可诊断。利用高分辨力CT、高场强MR薄层强化扫描对131例垂体微腺瘤患者能够有明确的诊断效果。结论了解垂体微腺瘤的发病症状,及时对疑似患者进行CT或MR薄层强化扫描能够明确诊断患者的腺瘤状况,对于垂体微腺瘤的诊断,MR薄层强化扫描是佳的诊断方法,其次是CT冠状薄层强化扫描。这两种诊断方式都能够有效的在早期对垂体腺瘤进行准确的诊断。

    作者:陈学君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PFNA与DHS治疗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观察

    目的:比较分析PFNA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选取PFNA及DHS两种不同方法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各35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的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等指标。结果 PFN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和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功能锻炼时间要明显优于DHS组患者(P<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优于DHS,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明欣;谭雯;李巍;刘玉江;王博;常峰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头部外伤后合并颅内肿瘤死亡伤病关系分析1例

    李某,男,43岁,某年9月14日被人用木棒打伤头部后至某县医院治疗,入院查体见左额颞部头皮血肿6×6×5cm,面部有多处血痕,余检查未见异常,CT提示右侧顶叶脑挫伤伴薄层硬膜下出血,于9月26日出院。出院后赔偿一事李某已与被告达成一致,并一次性付清全部钱款。但次年4月其父亲发现李某死于自家床上。家属遂诉至法院,认为李某死亡与被告的伤害有关系,请求赔偿。法院随即聘请我方进行死因鉴定和伤病关系鉴定。

    作者:张培培;钱维;张中平;龚道银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中药外用制剂剂型选择及生物等效性研究现状

    外用制剂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剂型种类不断增多,制剂安全、有效、稳定是首要保证。剂改制剂或仿制制剂生物等效是保证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是剂革与新药开发中的关键。目前生物等效性试验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等效性试验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直接影响制剂等效性结果的判断。本文简要介绍中药外用制剂剂型及生物等效性研究相关问题,以期在以后的研究中注意避免等效性试验的不全面性。

    作者:赵红占;王俊杰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甲状腺结节灰阶超声影像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析甲状腺结节灰阶超声影像对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45例于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灰阶超声影像检查一共发现53病灶,对比实验室穿刺活检以及病理验证发现31个恶性病变,22个良性病变,比较分析良性和恶性的灰阶影像图像、时间—强度以及消除曲线等特征。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性病变的图像其主要呈现的弥漫性的增强,而良性的病变其周边是以环形的增强为主,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的中央上升支斜率明显要高于良性病变周边环形病变,但是在开始—峰时间上却又明显的低于良性病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通过超声影像可以显示,甲状腺恶性结节性病变清除相曲线为不规则的多相形态,但是良性的一般多为规则的单相形态,P<0.05,二者之间的灰阶超声曲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结节灰阶超声影像操作安全无创,并且特异度好,对于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刘国栋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对冠心病患者采取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而对于研究组患者则采用新型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对与冠心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取新型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使患者尽快康复,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齐慧;张新会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慢性肺心病合并糖尿病治疗的难点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慢性肺心病合并糖尿病治疗的难点。方法选择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肺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以45例为1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加用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及口服格列美脲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1.11%,观察组为93.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达到目标血糖用时、住院时间、胰岛素用量分别是8.8±2.4 d、18.8±2.0 d、47.7±3.6 U/d,观察组分别是4.4±1.6 d、12.5±2.2 d、27.6±3.9 U/d,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肺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常规治疗中加用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及口服格列美脲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其治疗难点是作为慢性肺心病的并发症,糖尿病会促进其发展,而慢性肺心病的治疗又会降低控制血糖的能力,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作者:努尔买买提·阿不来提;吐尔孙江·托合逊;阿米尔·艾力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双J管置入术后ESWL治疗肾结石28例分析

    目的:探讨双J管置入术后ESWL治疗肾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西门子双定位碎石机。患者均无置双J管和ESWL禁忌症。术前常规做血和尿常规、出凝血时间以及肝、肾、心、肺功能检查。与患者沟通知情同意后,于碎石治疗前行粘膜麻醉下膀胱镜患侧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结果 ESWL治疗后,1~7天内均可见细小碎石屑排出,7天KUB检查可见部分碎石在输尿管内沿双J管走行不均匀分布,在ESWL术后至拔除双J管期间发生明显肾绞痛1例,无严重的肉眼血尿出现,无1例发生石街、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ESWL治疗较大肾结石前行双J管置入,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吴宝军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6例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救治与护理

    总结6例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救治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科室收治重症破伤风患者6例的一般资料,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精心、全面的护理。结果有5例患者在入院40~52小时内行气管切开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终治愈出院。1例在入院后96小时气管切开未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因呼吸肌痉挛死亡。结论重症破伤风患者及时有效的救治及全面的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关键。

    作者:王珍;李美玲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超声心动图在伴有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在世界范围内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漏诊、误诊比例非常高,特别是在当患者有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此时又发生ACS时,由于ERS心电图特征与ACS时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的心电图特征极其相似,临床ACS确诊更加困难,这时,及时的超声心动图检查至关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如何运用超声心动图中携带的一些特殊检查技术,结合其它常规检查方法,如何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快速、准确的从众多的胸痛及心前区不适患者中及时甄别出真正高危的胸痛患者。结论超声心动图在伴有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作者:张莉;刘艳丽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分析动态血压监测与连续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动态血压监测与连续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诊治的60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经过医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接受普通治疗及日常护理,研究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和连续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血压监测、服药、饮食、运动以及烟酒等行为依从性明显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研究组连续护理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至第3个月末明显低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应用动态血压监测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以时间治疗学为指导连续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以改善患者维持治疗的动力。

    作者:张绩琼 刊期: 2015年第5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