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平
目的:分析进展性脑血栓行低分子肝素钙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进展性脑血栓7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行低分子肝素钙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显著比对照组54.29%高,且总体健康评分(78.53±11.89)分比对照组(64.35±10.03)分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血栓患者行低分子肝素钙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秉新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双柏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静脉炎患者65例,为观察组,应用双柏散外敷治疗,选取同期静脉炎患者57例,为对照组,应用硫酸镁湿敷。两组均治疗3d后评估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治愈和有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6.92%(63/65)和64.62%(42/65),高于对照组84.21%(48/57)和32.31%(2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效率为3.08%(2/65),低于对照组15.79%(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显效时间和治愈时间分别为3.20±0.74d和5.14±1.12d,均低于对照组4.63±0.98d和6.33±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柏散外敷可有效治疗静脉炎,可缩短治疗时间,并进行有效的护理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王琳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行包皮环切术治疗的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全部治愈,术中出血极少,切缘整齐,保留了完整包皮系带,阴茎外型美观,治愈率100%。结论包皮环切术适用于包皮口有纤维性狭窄环,反复发作阴茎头包皮炎,5岁以后包皮口重度狭窄,包皮不能退缩而显露阴茎头。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出血极少、应用简便、效果满意。
作者:肖忠慧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2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后显效者46例,有效者25例,无效者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0%,对照组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后显效者28例,有效者34例,无效者1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9.5%,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石捷;赵娜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准备工作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统计一个月未完善术前术后准备手术患者比例。结果350例手术患者近67%存在未完善术前术后准备工作。结论充分的术前术后准备是保证手术安全高效的有力保障。
作者:杨庆梅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索对微生物标本实行革兰染色镜检意义。方法选取268例送检不同微生标本并对其做涂片染色处理,进而接种培养,并对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268例标本中,痰标本167例,尿液标本27例,分泌物45例,其它标本(以胸腹水和脓液标本为主)29例,其中标本不合格13例。合格标本255例阳性培养65例,痰标本,尿液标本,分泌物与其他标本涂片同培养结果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率依次是76.7%,62.6%,87.2%以及80.1%。结论对微生物标本采取革兰染色镜检能够有效检验送检标本质量,避免培养结果出现太大误差,并提升标本阳性检出率,对微生物进行检验过程中应当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作者:高淑萍;朱丽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患者换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溶血患者18例临床换血治疗的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换血后,其体内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下降,血糖水平升高,换血后胆红素再次升高行第二次换血3例,治愈出院15例,黄疸症状缓解自动出院3例。住院时间8~14天。结论溶血病换血可及时移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核黄疸,同时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竭。内环境稳定,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樊永强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以来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单纯针灸治疗)和观察组(62例,加用推拿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2.2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58,P=0.035<0.05)。结论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乳腺增生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可疏调气机,而且疏肝养气、健脾利湿,有效激发增生组织结构和功能的良性好转。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指导与分娩护理应用在高龄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治疗的108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产妇采用心理指导与分娩护理实施护理,而对照组产妇选择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结果全部产妇经过临床护理后,研究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指导与分娩护理应用在高龄产妇分娩中,可以有效的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并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在临床中值得被推广与使用。
作者:仉玉华;王玲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观察与探讨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与鉴别诊断,以增强对脂肪坏死的认识。方法本文选择2013年至2015年间的45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脂肪坏死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26~58岁。对其进行诊断治疗,观察其X线表现。结果在病因与时期不同的情况下,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有多种表现:①脂性囊肿4例;②结节2例;③肿物9例;④斑片影4例;⑤不对称致密3例;⑥脂肪层内索条状、星芒状、网状影15例;⑦片状、颗粒状多形性钙化、不规则性钙化1例;⑧结构扭曲2例;⑨未出现任何阳性X线表现5例。在多种X线的表现中,皮下脂肪层内索条状、星芒状、网状影与腺体内脂性囊肿属于乳腺脂肪坏死的典型表现。结论紧密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要先考虑发生乳腺脂肪坏死的可能性,能够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乳腺X线检查结果对脂肪坏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宝昌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安全性。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的治疗,而实验组在常规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继续给予中药辨证治疗,然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1.67%,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两组的安全性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相结合疗法能显著改善高血压的治疗有效率,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未见增高,所以得知该疗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应用价值。
作者:石淑慧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及整复后的中西结合康复治疗尺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在我院2013年至2015年就诊的尺桡骨骨折患者记录中随机选取1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整复配合抗生素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进行康复治疗。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下,观察两组患者伤口的愈合时间,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愈合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及整复后的中西结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较少患者的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且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应加大推广范围和力度。
作者:李静;李伟芳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优质护理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我院对25例脑卒中致偏瘫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对脑卒中致偏瘫的患者,责任护士根据病情制定个体训练计划,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评价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提高,合并足下垂、足内翻、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的比例下降。结论对脑卒中致偏瘫患者早期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得到全面的系统的康复护理服务,显著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使患者和家庭尽早摆脱沉重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桑巧萍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对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疗效。方法分析2015年3月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例噬血细胞综合征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儿应用血浆置换、CRRT等血液净化手段并联合化疗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的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儿,男,3Y5M,评估为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入院后第2天起即给予血浆置换治疗(共5次),期间并CRRT治疗(共12天),并且联合地塞米松、环孢素、依托泊苷化疗治疗,在住院治疗48天后好转出院。以“血浆置换”和“噬血细胞综合征”为关键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论文进行检索,4篇文献研究显示血浆置换联合 HLH化疗对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疗效确切。结论血浆置换可以明显提高化疗治疗HLH的疗效,并且对重症HLH患儿可明显提高其存活率。
作者:陶孝芬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的60例新生儿,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0例。试验组给予新型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两组的新生儿材料和固定的置针方法相同,分析观测两组新生儿在住院期间的皮肤抓伤情况及管道脱落情况,同时调查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皮肤抓伤,氧管脱落、胃管脱落及输液留置针脱落率均优于对照组情况,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试验组的满意度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5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采用护理干预措施,临床上很大程度的减少了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现象,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俞月梅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了解新疆塔城市18~20岁汉族、哈萨克族右下第一恒磨牙龋病状况,为塔城市青少年口腔卫生保健提供参考。方法参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由2名口腔科医师对新疆塔城市1500名18~20岁汉族、哈萨克族右下第一恒磨牙龋病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对检查结果进行x2检验与t检验。结果新疆塔城市18-20周岁汉族青少年右下第一恒磨牙患龋率2012年为31%,2013年为33%,2014年为34%。哈萨克族18~20周岁汉族青少年右下第一恒磨牙2012患龋率为33%2013年为33%,2014年为37%。18-20周岁汉族青少年右下第一恒磨牙龋病充填率2012年为6%,2013年为6.5%,2014年为7.8%。哈萨克族18-20周岁汉族青少年右下第一恒磨牙2012龋病充填率为4%2013年为4.3%,2014年为5%。结论新疆塔城市18~20岁哈萨克族右下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较为严重,同时就诊治疗率低,应加强对哈萨尔族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的早期健康宣传与指导。
作者:石慧;李晨晔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选取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院治疗的7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EXCEL软件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3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比较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5.62±2.5)min,对照组为(46.58±3.7)min;术中出血量为(54.04±8.82) ml,对照组为(54.04±8.82)ml;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05±1.05)天,对照组为(8.04±1.6)天,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运用在胆结石患者中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及时康复,并发症少,可临床推广治疗。
作者:白亮;张亚琳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观察、评价不同屏障膜在前牙缺失种植术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成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了2012年7月至2014年10月前牙缺失需要骨增量种植手术病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在Bio-oss植骨材料表面覆盖PRF膜,对照组在Bio-oss植骨材料表面覆盖Bio-gide生物膜,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CBCT观察成骨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病例临床效果满意,骨结合良好,CBCT显示术后6个月牙槽骨宽度较术前明显增宽,垂直向和水平向成骨良好,两组成骨效果观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牙区牙槽骨植骨手术中使用PRF膜和bio-gide作为屏障膜均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PRF取自患者静脉全血,制取设备简单,成本低廉,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岳增文;曹选平;刘进忠;闫波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8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结论对年轻有生育要求者,或围绝经期患者可试用药物治疗。症状较严重,年龄较大又无生育要求者,手术切除子宫应该是主要治疗方法。子宫腺肌瘤挖除术适用于年轻、要求生育者,可挖除腺肌瘤,弥漫性子宫腺肌病行病灶大部分切除术,术前可选用GnRHa治疗3个月,缩小病灶后再手术。
作者:朱丽秋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成效。方法以186例2014.1.1至2015.1.1之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护理手段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86例)和观察组(100例),分别实施的是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并发症几率及其护理满意度。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在心理情况并发症几率和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展手术室工作的过程中加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几率。
作者:任小华;陈慧 刊期: 2015年第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