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柏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

王琳

关键词:双柏散, 静脉炎,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双柏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静脉炎患者65例,为观察组,应用双柏散外敷治疗,选取同期静脉炎患者57例,为对照组,应用硫酸镁湿敷。两组均治疗3d后评估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治愈和有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6.92%(63/65)和64.62%(42/65),高于对照组84.21%(48/57)和32.31%(2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效率为3.08%(2/65),低于对照组15.79%(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显效时间和治愈时间分别为3.20±0.74d和5.14±1.12d,均低于对照组4.63±0.98d和6.33±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柏散外敷可有效治疗静脉炎,可缩短治疗时间,并进行有效的护理促进患者的恢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龙血竭胶囊护理压疮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使用龙血竭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探索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压疮护理的效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间住院病人发生压疮患者的资料,均对其压疮处全部常规消毒,然后再用龙血蝎胶囊外敷治疗,局部使用或不用无菌纱布包扎,配合微波照射理疗,观察龙血竭对压疮的愈合作用。结果22例患者中治愈8例,占36.4%,显效9例,占41%,好转5例,占23%。结论龙血竭外用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收敛止血、软坚散结、祛腐生肌等功效,能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压疮的愈合,有明显的止痛作用;缩短了病程,降低了住院费用。

    作者:曾庆茹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乳腺癌术后双管负压引流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置双条硅胶管接负压球引流创面加适度胸壁包扎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5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双条硅胶管接负压球引流创面加适度胸壁包扎;对照组15例,采用两条普通橡胶管接引流袋引流创面加胸壁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结果两组病人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条硅胶管接负压球加适度胸壁包扎引流创面渗血渗液更充分更彻底。

    作者:程秀茹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适宜体位在分娩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适宜体位在分娩时第二产程中矫正枕后位的临床意义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医院分娩的初产妇3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78例和对照组178例。两组产妇I临产后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进行体位矫正,对照组不作体位矫正。结果观察组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枕后位产妇通过改变体位矫正枕后位,不但能降低难产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且有助于提高分娩质量和减少产儿受伤的风险。

    作者:范永华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50例包皮环切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行包皮环切术治疗的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全部治愈,术中出血极少,切缘整齐,保留了完整包皮系带,阴茎外型美观,治愈率100%。结论包皮环切术适用于包皮口有纤维性狭窄环,反复发作阴茎头包皮炎,5岁以后包皮口重度狭窄,包皮不能退缩而显露阴茎头。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出血极少、应用简便、效果满意。

    作者:肖忠慧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某大型医院患有颈性眩晕患者90例,将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平均分为三组(即甲乙丙),每组30例,每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甲组采取中医的治疗方法,乙组采取西医的治疗方法,丙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将三组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与统计。结果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为86.23%,中医治疗效果为60.83%,西医治疗效果为62.5%,中西医结合的无效患者远远少于中医、西医的无效患者。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比中医与西医单独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具有科学、经济、安全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洪亮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浅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混合痔临床疗效与经验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混合痔临床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58例重度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并给予除湿活血汤坐浴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全部治愈,且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吐尔洪·买买提明;孙丽萍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和比较对急性胃穿孔患者分别采用单纯修补术以及胃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急性胃穿孔患者78例,将他们按照自愿原则划分成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分别采用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89%)均明显少于观察组(24.44%),近期治疗总有效率(97.37%)和远期复发率(10.53%)明显高于观察组(77.50%,2.50%),两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各有所长,因此,在临床治疗时需根据患者需求进行恰当选择。

    作者:孙文平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二甲双胍治疗早期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服用二甲双胍治疗早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早期糖尿病标准的患者75例,采用随机、平行、开放、多中心的前瞻性观察,观察12周,测量三酰甘油( TG)、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低密度脂蛋白(LDL- 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 C)的变化。结果12周治疗后,早期糖尿病患者TG、HbAlc、FPG、2hPG、LDL- C经治疗均有明显下降, HDL- C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二甲双胍作为早期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能使患者血糖水平下降,并有降血脂作用,是治疗早期糖尿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阿米妮古丽·奥布力喀斯木;哈力旦·阿布力米提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9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自然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促进患者骨折快速愈合,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

    作者:韩学忠;刘继红;李英;吴弟萍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放射临床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临床 X线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3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X线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X线检查可以清晰显示病变大小、部位、数量以及并发症等。早期胃癌的误诊可以通过提高 X线照片质量予以降低。结论 X线诊断早期胃癌具有结果可靠、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热依汗古力·吐尔孙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浅谈洋地黄类药物中毒

    目的:探讨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及临床治疗。方法对洋地黄类强心苷药物中毒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和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洋地黄类药物治疗量和中毒剂量间范围较小(治疗剂量约为中毒量的60%),易发生中毒。结论心衰患者洋地黄中毒的发生率可达20%,并且是患者的死亡原因之一。洋地黄中毒的诱发因素很多,但重要的是心功能状态和心肌损害的严重程度。每个患者对其耐受性和消除速度又有很大差异,而所列各种剂量大都是平均剂量,故需根据病情、制剂、疗效及其他因素来摸索不同患者的佳剂量。

    作者:巫朝伦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的方法提高肺功能检查的成功率。方法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肺功能检查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肺功能检查的基础上配合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肺功能检查方法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一次完成肺通气功能和一口气弥散功能的人数以及10 min内完成的人数。结果干预组一次完成肺通气功能者为24例(30%),对照组为11例(13.85%);干预组一次完成一口气弥散功能者为17例(20.77%),对照组为7例(8.46%),干预组在10 min内完成的为73例(90.77%),对照组为63例(79.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检查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心理、文化背景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使患者对检查时的呼吸动作要领掌握程度得到提高,提高了检查的成功率,缩短患者检查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宋洁;宋远春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双柏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双柏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静脉炎患者65例,为观察组,应用双柏散外敷治疗,选取同期静脉炎患者57例,为对照组,应用硫酸镁湿敷。两组均治疗3d后评估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治愈和有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6.92%(63/65)和64.62%(42/65),高于对照组84.21%(48/57)和32.31%(2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效率为3.08%(2/65),低于对照组15.79%(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显效时间和治愈时间分别为3.20±0.74d和5.14±1.12d,均低于对照组4.63±0.98d和6.33±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柏散外敷可有效治疗静脉炎,可缩短治疗时间,并进行有效的护理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王琳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手足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环境心理因素和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分析环境心理因素与护理干预对手足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手足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给予疼痛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中疼痛缓解例数为61例,总有效率为91.04%,对照组中疼痛缓解例数为51例,总有效率为76.12%,x2=3.9205,P=0.047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足外科手术患者给予疼痛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感,环境心理因素和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意义重大。

    作者:谭艳;兰美云;蓝昌丽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优质护理效果的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出院时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焦虑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焦虑得分明显高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后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理上的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侯雪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经验探讨

    目的:探讨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经验,进行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县36372对代孕夫妇作为研究对象,对这36372对代孕夫妇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当前农村代孕夫妇优生健康检查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经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有4437例乙肝五项阳性率较高患者,且在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结论在当前的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当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必须找出问题解决对策,完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体系,使得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有效落实。

    作者:刘韩颖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乌司他汀结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乌司他汀结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选取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EXCEL表把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乌司他汀结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好转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乌司他汀结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可将患者病情及时改善并把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有临床推广治疗意义。

    作者:张亚琳;白亮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血吸虫病的免疫学检验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血吸虫病的免疫检验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血吸虫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患者全程采用医院常规的检验方法,试验组患者则常规检验方法上采用环卵沉淀试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试验组检测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治疗检测效率仅为(60.00%),治疗结果很明显具有差异性,且差异显著,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环卵沉淀试验为治疗血吸虫病的免疫检验方法,成功的诊断血吸虫病,为患者避免了医疗误诊。

    作者:焦立民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髌骨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髌骨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抽取我院的96例髌骨骨折患者分为A、B、C三组, A组患者采用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C组患者采用粗丝线环形缝合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相关手术情况差别不大, A组总有效率比B组和C组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方式对髌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好,可以使患者的关节功能更快地恢复,尽快的康复出院。

    作者:沈小亮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在我院2014年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使用情况,分析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从HIS系统调取我院2014年使用神经节苷脂的住院病历有2926例,按6.9%的比例抽取各科室的病例,按照说明书的适应症、用法用量,药物利用指数(DUI)等进行评价。结果用药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外伤(脑外伤和脊髓损伤)为主,存在无适应症用药及用量偏大的现象。结论我院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应用上大致合理,也存在些不合理使用的现象,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作者:徐燕芳 刊期: 2015年第5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