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芝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罗红霉素主要是与细菌50s核糖体亚基结合,通过阻断转肽作用和mRNA移位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起抗菌作用。其特点是能较快进入巨噬细胞、肺泡细胞、中性粒细胞内。结果罗红霉素主要用于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耳鼻咽喉感染、儿科感染等。耐酸、口服吸收好,是目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血药浓度较高者。结论对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溶脲原体的抗微生物作用与红霉素相仿或略强。适用于由上述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及五官科感染等;可用于慢性支气管哮喘的辅助治疗。
作者:李常磊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究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未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前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后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6/40),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1/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有效的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效果显著。
作者:张献珍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对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护理实践,探讨提升眼科护理质量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70例眼科患者展开了调查,结果眼科护理中的常见风险有患者心理风险、感染风险因素、视力下降风险因素、暗室风险因素、伤口裂开等风险。结论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眼科护理风险防范,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赵芹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鼻内镜下鼓膜双孔穿刺、扩孔、鼓室注药治疗胶耳时与鼓膜切开相比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研究德州市立医院耳鼻喉科在2013.3至2015.4期间鼻内镜下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以59例(76耳)胶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穿刺组(38耳)和切开组(38耳),两组都常规给予药物治疗。穿刺采用鼻内镜下双孔鼓膜穿刺、扩孔、鼓室注药;切开组采组用鼻内镜下鼓膜切开术。研究组分别治疗1~3个疗程,患者在各个疗程结束后7日及3个月后的疗效分别给予相应的比较。治疗过程中及疗程完成3个月后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均给予随访。结果切开组与穿刺组患者在治疗1、2、3个疗程后结果及切开组与穿刺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随访比较,其中治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双孔鼓膜穿刺、扩孔、鼓室注药治疗胶耳与鼻内镜下鼓膜切开术治疗胶耳数据分析无统计学意义,前者治疗胶耳疗效明显、创伤小,无严重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士峰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WS310.1-200WS、310.2-2009和WS310.3-2009中相关标准,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环境、设备、区域及消毒灭菌监测等,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进行分析,质量控制。结果通过质量管理强化了专业知识学习及主动服务意识。结论系统地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琼;张凤霞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评价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以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所收治的14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临床资料的研究与分析,随机进行分组,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各为70例,对照组采取单一常规护理方式来予以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沟通方式,经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7.1%,护患纠纷发生率为7.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良好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党杰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钻单孔置双管并液体置换术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50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及其他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时采用钻单孔置双管并液体置换治疗的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作者:严四可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癌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将52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规范化专科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将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拔除引流管时间和伤口愈合较对照组时间短;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明显短。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根据其临床特点提出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加强血糖的监控及及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可减少围手术期各种护理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任丽秀;普海英;严巧慧 刊期: 2015年第55期
血栓通粉剂治疗老年性冠心病临床观察,选择我院住院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其中缺血性心电图改变者24例;对照组26例,其中缺血性心电图改变者23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治疗组:采用血栓通粉针剂300mg,加入5%葡萄糖1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液4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结论: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患者应用血栓通粉针剂后,降低了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了心肌耗氧量,降低了心绞痛血液粘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就是血栓通粉针剂能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部分机理所在。
作者:陈政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成效。方法以186例2014.1.1至2015.1.1之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护理手段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86例)和观察组(100例),分别实施的是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并发症几率及其护理满意度。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在心理情况并发症几率和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展手术室工作的过程中加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几率。
作者:任小华;陈慧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高尿酸血症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了解高尿酸血症是否加重其损伤。方法取76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组为:A组(酵母膏+乙胺丁醇)、B组(酵母膏+乙胺丁醇+尼莫地平);C组(对照组)。A组采用酵母膏+乙胺丁醇,B组采用酵母膏+乙胺丁醇+尼莫地平,分别连续灌胃3周制作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C组蒸馏水灌胃三周作为对照组。夹闭小鼠一侧颈总动脉2h后,再灌注22h制作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对各组小鼠:①按Longa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②眶后静脉丛取血、测定血清尿酸、MDA、SOD水平,③断头取脑,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实验结果显示:A组SOD活力显著降低,与C组(对照组)相比P=0.000,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缺血脑组织内的MDA含量显著升高,与C组(对照组)相比为P=0.000,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组织形态学改变:A组可见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部分神经细胞只留其轮廓,总体表现为核固缩、碎裂、溶解等细胞坏死的特征。B组神经细胞损伤程度轻于A组。结论高尿酸血症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苏雅;刘云春;连建学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研究探讨气道护理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急诊呼吸衰竭患者12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相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实行气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23.9±4.7)d少于对照组患者(29.7±4.8)d,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在其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气道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冯碧霞;张会文;朱福君;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联合冲击治疗对小儿肾病综合征血清白蛋白及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有小儿肾病综合征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即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环磷酰胺进行治疗,以15 d为1个疗程,治疗8~12个疗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及甘油三酯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的完全缓解情况(64.5%)和总有效率(89.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情况(45.2%)和总有效率(74.2%),并且尿蛋白转阴时间、控制感染时间、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环磷酰胺联合冲击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欣欣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及临床治疗。方法对洋地黄类强心苷药物中毒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和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洋地黄类药物治疗量和中毒剂量间范围较小(治疗剂量约为中毒量的60%),易发生中毒。结论心衰患者洋地黄中毒的发生率可达20%,并且是患者的死亡原因之一。洋地黄中毒的诱发因素很多,但重要的是心功能状态和心肌损害的严重程度。每个患者对其耐受性和消除速度又有很大差异,而所列各种剂量大都是平均剂量,故需根据病情、制剂、疗效及其他因素来摸索不同患者的佳剂量。
作者:巫朝伦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对血压管理在高血压治疗中的重要性进行系统探讨。方法以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到我院登记的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系统的血压管理,对比实施前后血压、依从性及血压控制达标率等情况。结果实施后,患者血压得到明显降低,且较为稳定,明显优于实施前,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达标率均高于实施前,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压管理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于力力;余刚;候明书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究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9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自然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促进患者骨折快速愈合,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
作者:韩学忠;刘继红;李英;吴弟萍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01月到2015年01月医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80例,为了方便对比、研究,随机将患者划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0例)主要采取普通的护理方法,而研究组(40例)主要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调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结果经过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是9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是72.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其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作者:杨晓红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64例临床手术治疗,手术前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63例痊愈出院,死亡1例(高龄,病情危重,有严重并发症)。结论矫正肠梗阻引起的全身生理失常和解除梗阻。患者腹胀、呕吐症状缓解,痛苦减轻,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患者皮肤弹性、黏膜干燥状况改善,水、电解质紊乱纠正,尿比重正常,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口腔清洁,无异味,口腔黏膜组织无异常。
作者:翟洪云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分析环境心理因素与护理干预对手足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手足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给予疼痛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中疼痛缓解例数为61例,总有效率为91.04%,对照组中疼痛缓解例数为51例,总有效率为76.12%,x2=3.9205,P=0.047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足外科手术患者给予疼痛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感,环境心理因素和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意义重大。
作者:谭艳;兰美云;蓝昌丽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角色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生角色转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到2013年3月在我科实习护生60名为对照组,2013年4月到2014年3月实习护生60名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角色情景模拟教学法,两组护生的出科成绩及带教老师满意度,护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对两组护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的学习成绩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角色情景模拟教学法使护生加深了对护理工作内容的感性认识,加快了角色转变与角色适应,提高了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刘晓华;宫钰;位兰玲;孙丽娜 刊期: 2015年第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