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初期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

苗正友;徐营;李平;徐水凌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 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骨架, 微丝, 微管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毒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25923,产肠毒素株FRS6B)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初期,细胞骨架动态变化情况.方法 常规方法制备菌液,分别感染HUVEC,1、2、4h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应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结果 两种不同毒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HUVEC共育1h后即有凋亡细胞发生,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两种细胞作用1h后细胞骨架微丝、微管均发生了改变,作用4h后细胞内聚集大量细菌,细胞骨架微丝、微管部分开始解离.结论 两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HUVEC初期,产肠毒素菌株FRS6B诱导细胞凋亡明显高于ATCC25923,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存在差异.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空肠输注必需氨基酸对犬胰腺外分泌的影响

    目的 观察空肠输注必需氨基酸对健康犬胰腺外分泌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激素机制.方法 6只健康犬建立胰腺外分泌模型,同时行空肠、胃及膀胱造瘘,股静脉插管.模型制成24h后,隔日空肠输注必需氨基酸(实验组)和对照组,于输注前30min(T0)、输注后0~30min(T1)、30~60min(T2)、60~90min(T3)、90~120min(T4)时间段分别收集胰液并测定胰液体积、胰液中淀粉酶、总蛋白和主要电解质浓度,同时检测输注前及后30、60、90、120min时点血浆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浓度.结果 空肠输注苯丙氨酸或色氨酸后犬胰液量、胰淀粉酶及胰蛋白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各组之间主要电解质浓度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比较,苯丙氨酸组CCK浓度在30、60min时点明显升高(P<0.05),色氨酸组CCK浓度在30min时点明显升高(P<0.05).苯丙氨酸组和色氨酸组胰液分泌量、胰淀粉酶及胰蛋白浓度改变与CCK浓度变化一致.结论 空肠输注苯丙氨酸或色氨酸可改变胰液分泌,其机制可能与升高的CCK浓度刺激胰腺分泌有关.

    作者:夏建福;余震;张波;胡礼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团队护理应急能力培训探讨

    急症抢救护理工作质量是衡量医院整体水平、服务质量、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有研究表明,院内患者心脏骤停发生时,大部分是护士首先发现的.

    作者:沈慧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用药方法对剖宫产术母婴的影响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是近儿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具有起效快、成功率高、肌松好等优点,应用于剖宫产术可明显缩短麻醉诱导和胎儿娩出时间,并可为急症剖宫产提供满意的手术条件,但也会导致低血压及恶心呕吐高发生率[1].本文旨在比较CSEA不同的用药方式对剖宫产术母体血压、心率、术后恢复及胎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以探讨对母婴影响较小的用药方式.

    作者:何伟;曾睿峰;李军;连庆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胎龄32周以下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胎龄32周以下(≤32周)的早产儿存活率显著提高.但早产儿的胃肠功能未成熟,易出现喂养不耐受,体重增加缓慢,甚至出现负氮平衡,危及生命.故改善胃肠功能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手段.本院于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对胎龄≤32周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给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改善早产儿胃肠功能,效果较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叶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综合康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 ritis,KOA)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和活动障碍,症状可随年龄增长逐年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除少数患者需手术治疗外,多主张保守治疗,其中物理因子治疗一直得到临床的应用和验证[1],我科在此基础上结合运动疗法治疗KOA,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海欣;金珍珍;金菲;柳献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丙泊酚靶控输注预防小儿七氟醚全麻术后躁动

    小儿七氟醚全麻术后常易出现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给临床麻醉医师及术后管理带来一定的困扰并有可能引起意外事件[1].国内外已有报道应用单次注射丙泊酚预防处理术后躁动.本文采用对照观察,旨在探讨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对小儿七氟醚全麻后躁动的预防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建明;曲丕盛;王振;陶凡;郑汉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第19、21号外显子突变研究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癌组织中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第19、21号外显子(exon19、21)的突变率、突变类型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从90例可手术的NSCLC患者的肺癌组织中提取DNA,扩增EGFR基因的19和21号外显子基因片段,从正反两个方向对进行DNA测序和分析.结果 90例NSCLC患者中检测到29例(32.2%)有EGFR基因的经典突变.29例突变中包括16例(55.2%)发生于exon19上的缺失突变,13例(44.8%)发生于exon21上的替代突变.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突变率明显高于鳞癌[13/34(38.2%),(9/10)90.0%与7/46(15.2%),P<0.001];非吸烟者的突变率高于吸烟者[18/36(50.0%)与11/54(20.4%),P<0.001];女性突变率也高于男性[15/25(60.0%)与14/65(21.5%),P<0.01];而突变率与患者年龄及分期无关(P均>0.05].另外,47例(52.2%)患者存在同义突变S749S(A 2244 G),鳞癌患者突变率高于腺癌或支气管肺泡癌(P<0.05),而其突变率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状况、TNM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NSCLC患者EGFR的突变率较高,总突变率为32.2%.腺癌(尤其是细支气管肺泡癌)、不吸烟及女性患者是预测突变的四个重要因素.发现同义突变,并且与患者病理类型有关,在鳞癌中多见,与其他因素无关,并探讨其遗传生物学效应,初步猜测可能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相关.

    作者:叶雪梅;毛伟敏;刘杏娥;陈国平;赵力;谢海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重症手足口病16例临床分析

    近两年手足口病已在我国多个地区造成过流行,我市亦不例外,自2008年5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我院共诊治手足口病948例,其中重症病例16例,占1.69%,经救治后无一例死亡,15例治愈出院,1例目前仍留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已长达172d,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蓉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6%羟乙基淀粉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氧合和肺水肿的影响

    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因大量失血常需要进行异体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能够减少手术出血,降低异体输血率已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认可[1-3].但有研究表明[4],血液稀释在心脏外科手术CPB过程中,不但不能降低老年、婴儿和新生儿患者的病死率,而且能够引起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

    作者:周春莲;林学正;许菊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TRAIL蛋白联合吉西他宾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调亡诱导配体(TRAIL)和吉西他宾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联合作用.方法 将生长良好的肝癌细胞接种于96不能奈孔板,培养24h后,加入不同浓度TRAIL和吉西他宾,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利用非同位素细胞增殖试剂盒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结果 (1)TRAIL组、吉西他宾组、TRAIL和吉西他宾联合用药组24h后肝癌细胞几乎全部从培养瓶壁脱落:(2)TRAIL与吉西他宾对10株肝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其中ch-hep-2对TRAIL及吉西他宾敏感,其IC50分别为24.33ng/ml和3.28mg/ml;当TRAIL蛋白浓度为500ng/ml时,吉西他宾对ch-hep-2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增强,IC50为0.65mg/ml,其细胞毒作用增强5倍,流式细胞仪检测两者作用后的细胞,均可检测到细胞调亡峰.结论 TRAIL和吉西他宾协同诱导肝癌细胞发生调亡,TRAIL蛋白可明显增加吉西他宾的杀伤效应,它可作为临床肝癌化疗的辅助药物.

    作者:宋水川;董静尹;陈达伟;江晓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0例疗效分析

    业已证实,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我国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而乙肝病毒(HBV)则在其病情进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后肝功能损害严重,且并发症较多,病情易反复,预后较差.

    作者:韦炜;申屠桥民;李云亭;陈红梅;刘俊;杨静;陈爱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近视眼准分子激光术后远期干眼症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后远期干眼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的3组患者[其中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组29例(58眼)、角膜瓣蒂位于鼻侧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N-H-LASIK)组51例(102眼)、角膜瓣蒂位于上方的LASIK(S-H-LASIK)组13例(26眼)]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3组患者术后出现干眼症相关指标[包括末次随访等效球镜、角膜曲率以及角膜切削厚度、残留角膜厚度、中央角膜敏感度(CCS)、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T I)和泪膜破裂时间(BUT)等]异常的中位时间以及3年无干眼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上述指标的影响因素.结果 生存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术式下出现CCS、ST I、BUT异常的中位时间以及3年无干眼并发症的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且无上述干眼症指标异常的中位时间均为PRK长、S-H-LASIK短,3年无干眼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均为PRK高、S-H-LASIK短.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CCS出现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术前等效球镜、术前平均角膜曲率、随访时角膜曲率、角膜切削厚度以及手术方式:ST I出现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眼别、术前平均角膜曲率以及手术方式;BUT出现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术前等效球镜、术前平均角膜曲率、角膜切削厚度以及手术方式.结论 近视激光手术可导致术后远期干眼症的发生,相对于PRK,LASIK尤其是S-H-LASIK是术后干眼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另外术中激光切削的角膜组织的面积和深度也是术后干眼症发生的高危因素.

    作者:吴苗琴;罗浩;黄小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氟芬合剂预防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谵妄的临床观察

    谵妄是一种急性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专用来描述一种特殊类型精神错乱状态的术语.除了一般精神错乱的表现外,谵妄的特征性表现是突出的感知障碍、恐怖性幻觉和生动的梦境、万花筒样排列的奇怪荒谬的幻想和错觉等,患者不能入睡,有惊厥的倾向、强烈的恐惧感和其他情感反应.

    作者:费红;敖新华;田金梅;朱云华;吴争鸣;施翔;魏玉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氯诺昔康或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于骨科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减退,且术前多伴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对疼痛的耐受力较差,采取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可以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临床上用于术后患者的静脉白控镇痛(PCIA)多主张采用联合用药,以增强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边兴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睾丸扭转的超声学特征

    睾丸扭转又称精索扭转,严重者可引起睾丸缺血或坏死,是青少年紧急的阴囊急症.而且一侧睾丸扭转可增加对侧睾丸细胞凋亡或者诱导抗精子抗体产生,损害健侧睾丸,影响生育[1].所以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是能否保全扭转睾丸的关键,本文就睾丸扭转的超声特征报道如下.

    作者:张天宁;陈涧新;宗方;何晓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分析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malignantlymphoma of stomach,PGML)是原发于胃肠道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少见,是仪次于胃癌的第2位胃高发肿瘤.男性较女性多发,其中绝大部分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少见.

    作者:江向红;洪瑜;钟继红;刘英超;陈兴玲;刘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心脏移植17例随访观察

    目的 观察心脏移植的疗效.方法 1997年6月至2009年8月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17例,其中1例为心肾联合移植.随访接受心脏移植患者术后的劳动力、生活质量以及精神和(或)身体的并发症.结果 2例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分别为急性排斥反应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另有2例分别于术后7个月和术后2年半因停服免疫抑制药物而引发急性排斥反应死亡,另1例为ABO血型不合者,在术后6个月因急性排斥反应死亡.长期生存11例,其中4例已生存10年余.心肾联合移植患者也已生存近9年.除近1例(正在康复中),其余11例术后半年心功能均达到1级,并保持至今,且均已恢复工作.前9例生存达1年的患者均作冠状动脉造影,每例均表现冠状动脉变细,侧支减少,有4例于术后4、5年心肌ECT扫描显示左心室前壁或后壁局部缺血,但这些生存者临床上均无冠心病症状.2例出现糖尿病.术后早期每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右心功能不全、口腔溃疡及服用环孢素后血压升高.11例均因此需长期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第一例患者术后12年出现恶性淋巴瘤,用CHOP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完全缓解.结论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的有效方法,但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较多,有的影响生活质量,有的甚至可危及生命.术后密切的随访,预防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将有助于提高疗效.

    作者:许林海;倪科伟;朱理;钱文伟;严志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异丙酚伍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异丙酚是一种短效静脉全麻药,日前广泛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但由于其镇痛作用较弱,临床上常伍用镇痛药以完善麻醉效果.瑞芬太尼药效强,起效迅速、清除快,常伍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但术中存在明显的呼吸抑制[1-2].本组旨存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伍用异丙酚的效果,以探讨较佳的给药方案.

    作者:蓝志坚;徐军;杜光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分析

    自发性气胸是胸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保守治疗有近半数的患者气胸复发,常规开胸手术复发率虽低,但具有创伤大、恢复慢、住院时间长等缺点.电视胸腔镜自上世纪90年代问世以来,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自发性气胸的治疗,然而其中-长期疗效与开胸手术相比究竟如何,尚缺乏令人信服的临床病例研究.

    作者:张军;张凡;周礼湘;李晶;胡汛;王晓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硝普钠不同程度降压对颅脑手术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采用新的肝肾功能敏感指标,评估颅脑手术患者硝普钠不同程度控制性降压的安全性.方法 择期行颅脑手术的患者4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5例.A组、B组于去骨瓣后微量泵输注硝普钠行控制性降压,降至目标血压后维持60min,A组平均动脉压(MAP]控制在50~55mmHg,B组MAP控制在60~65 mmHg,C组(对照组)不行控制性降压.分别于开始降压时(T0)、降至目标压后60min(T1)、停止降压后60min(T2)、停止降压后24h(T3)采集动脉血,测定血清α-谷胱甘肽-S-转移(α-GST)、血清胱抑素C浓度.结果 在T1时A组、B组、C组之间MAP比较从低到高依次为A组<B组<C组(均P<0.05).A组和B组的MAP在T1时显著低于T0(均P<0.0t).A组的血清α-GST浓度在T1和T2时显著高于T0(均P<0.01),并显著高于B组和C组(均P<0.01).A组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在T1时显著高于T0(P<0.01),并显著高于B组和C组(均P<0.05).结论 硝普钠行制性降压至50~55mmHg可以引起可逆性肝细胞损害及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控制性降压程度以60~65mmHg为宜.

    作者:刘乐;池胜英;陈莺;徐旭仲;金烈烈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