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0例疗效分析

韦炜;申屠桥民;李云亭;陈红梅;刘俊;杨静;陈爱双

关键词:拉米夫定治疗, 失代偿期, 乙型肝炎, 肝炎后肝硬化, 肝功能损害, 乙肝病毒, 病情进展, 并发症, 预后, HBV
摘要:业已证实,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我国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而乙肝病毒(HBV)则在其病情进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后肝功能损害严重,且并发症较多,病情易反复,预后较差.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睾丸扭转的超声学特征

    睾丸扭转又称精索扭转,严重者可引起睾丸缺血或坏死,是青少年紧急的阴囊急症.而且一侧睾丸扭转可增加对侧睾丸细胞凋亡或者诱导抗精子抗体产生,损害健侧睾丸,影响生育[1].所以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是能否保全扭转睾丸的关键,本文就睾丸扭转的超声特征报道如下.

    作者:张天宁;陈涧新;宗方;何晓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异丙酚伍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异丙酚是一种短效静脉全麻药,日前广泛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但由于其镇痛作用较弱,临床上常伍用镇痛药以完善麻醉效果.瑞芬太尼药效强,起效迅速、清除快,常伍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但术中存在明显的呼吸抑制[1-2].本组旨存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伍用异丙酚的效果,以探讨较佳的给药方案.

    作者:蓝志坚;徐军;杜光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肺功能的变化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肺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经多导睡眠图监测(PSG)确诊的142例OSAHS患者(OSAHS组)及52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分别行肺通气功能[检测指标包括潮气量(VT)、每分通气量(MV)、大肺活量(VCMAX)、补呼气量(ERV)、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大分钟通气量(MVV)、用力呼气峰流量(PEF)和75%用力呼气容积流量(FEF75)、50%用力呼气容积流量(FEF50)、25%用力呼气容积流量(FEF25)]测定及比较,并作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体重指数(BMI)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OSAHS组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ERV、VCMAX、FVC、FEV1、FEF50、MV、MW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1).OSAHS组患者AHI与MV、ERV、VCMAX、FVC、MW呈负相关(r=-0.321~-0.244,均P<0.01);BMI与ERV、VCMAX、FVC、MW、MV呈负相关(r=-0.375~-0.205,P<0.05或0.01),与FEV1/FVC呈正相关(r=0.385,P<0.01).结论 OSAHS患者存在肺功能损害,损害程度与BMI及AHI有关,需要引起重视.

    作者:杨琪;钦光跃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MRI诊断

    生殖细胞肿瘤是一种少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2%,多源于中线附近,以松果体区常见,可占松果体区肿瘤的50%以上[1].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因其临床表现及发病部位多样,常易误诊,我们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及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报道如下.

    作者:石乃昌;陈培友;邱雷雨;严福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TGF-β1和Smad6在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中的表达及福莫特罗的影响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B1)和Smad6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肺组织中表达变化及福莫特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无特定病原体级(SPF)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根据干预方法和时间分为对照组(A2和A4),哮喘组(B2和B4),福莫特罗组(C2和C4),每组10只.用卵白蛋白(ovalbumin,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模型,福莫特罗组模型制作同哮喘组,在激发阶段,激发前30 min给予福莫特罗灌胃处理,各组均在末次激发后1~2h处死大鼠.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肺内支气管壁厚度(Wat)及支气管平滑肌厚度(Wam);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TGF-β1,及Smad6蛋白表达.结果 (1)Wat:C2组和B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均显著厚于A2组(均P<0.01),C4组显著薄于B4组(P<0.01),两者均显著厚于A4组(均P<0.01);(2)Wam:C2组显著薄于B2组(P<0.01),两者均显著厚于A2组(均P<0.01),C4组显著薄于B4组,两者均显著厚于A4组(均P<0.01);(3)肺组织TGF-β1蛋白平均吸光度值:C2组低于B2组(P<0.05),两者均显著高于A2组(均P<0.01),C4组低于B4组(均P<0.05),两者均显著高于A4组(均P<0.01);(4)肺组织Smad6蛋白平均吸光度值:C2组与B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均显著低于A2组(均P<0.01),C4组显著低于B4组(P<0.01),两者均显著高于A4组(均P<0.01).结论 TGF-β1在哮喘气道重塑大鼠肺组织中表达增高,Smad6表达减低;TGF-β1和Smad6表达失衡可能促进了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和发展;福莫特罗可抑制哮喘大鼠TGF-β1表达,促进Smad6表达,作用随激发时间延长而增强.

    作者:贺孝良;李昌崇;张维溪;戴欢;方丽;赵瑞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内毒素攻击模型的建立

    目的 探讨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体外培养的方法及建立脂多糖(LPS)攻击ATⅡ的模型模拟内毒素性肺损伤.方法 分离、纯化、鉴定得到大鼠AT Ⅱ,分别用0.1、1、10 μg/ml的LPS刺激AT Ⅱ,并利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在刺激2、4、6h后分别检测AT Ⅱ的抑制率,从而探索内毒素性肺损伤细胞模型中适的LPS浓度和刺激时间.结果 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及电镜观察进行细胞纯度判断,未用差异贴壁去除成纤维细胞和IgG免疫黏附去除巨噬细胞纯化前,纯度达(70.4±4.8)%,纯化后可提高至(90.2±3.4)%;而用LPS干预ATⅡ,ATⅡ出现明显的细胞抑制.其中刺激浓度为1 μg/ml时,与其他3个实验组相比,细胞毒性反应大(P<0.01),且在各个浓度的不同刺激时间里,4h时,细胞毒性反应大(P<0.01).结论 细胞分离后采用差异贴壁法和免疫黏附法进行纯化可使细胞纯度提高18%左右,细胞培养时接种密度达到1×107/ml以上有利于细胞的贴壁和生长,而用1 μg/ml LPS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AT Ⅱ 4h能建立较为合理的内毒素性肺损伤细胞模型.

    作者:梅虹霞;金胜威;连庆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第19、21号外显子突变研究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癌组织中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第19、21号外显子(exon19、21)的突变率、突变类型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从90例可手术的NSCLC患者的肺癌组织中提取DNA,扩增EGFR基因的19和21号外显子基因片段,从正反两个方向对进行DNA测序和分析.结果 90例NSCLC患者中检测到29例(32.2%)有EGFR基因的经典突变.29例突变中包括16例(55.2%)发生于exon19上的缺失突变,13例(44.8%)发生于exon21上的替代突变.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突变率明显高于鳞癌[13/34(38.2%),(9/10)90.0%与7/46(15.2%),P<0.001];非吸烟者的突变率高于吸烟者[18/36(50.0%)与11/54(20.4%),P<0.001];女性突变率也高于男性[15/25(60.0%)与14/65(21.5%),P<0.01];而突变率与患者年龄及分期无关(P均>0.05].另外,47例(52.2%)患者存在同义突变S749S(A 2244 G),鳞癌患者突变率高于腺癌或支气管肺泡癌(P<0.05),而其突变率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状况、TNM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NSCLC患者EGFR的突变率较高,总突变率为32.2%.腺癌(尤其是细支气管肺泡癌)、不吸烟及女性患者是预测突变的四个重要因素.发现同义突变,并且与患者病理类型有关,在鳞癌中多见,与其他因素无关,并探讨其遗传生物学效应,初步猜测可能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相关.

    作者:叶雪梅;毛伟敏;刘杏娥;陈国平;赵力;谢海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连枷胸28例护理体会

    严重的闭合性胸部损伤导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使局部胸壁失去肋骨支撑而软化,并出现反常呼吸,即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称为连枷胸.连枷胸常合并肺挫伤,而且又是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要因素.2000年2月至2007年2月本院收治连枷胸患者28例,现将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施小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60例治疗体会

    脑血管病是高病死率、高病残率的一类疾病,而缺血性卒中占其中的70%~80%.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常见的原因.颈动脉狭窄引起的卒中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5%,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年卒中率可以高达13%,无症状者为1%~2%,与狭窄粥样斑块稳定性有关.

    作者:蔡学礼;邱伟文;程伟进;黄跃金;焦力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不同几丁糖-胶原膜物理性能的比较研究

    目的 以几丁糖和胶原为主要材料制作可吸收膜并对膜的物理性能进行比较.方法 从牛肌腱中提取胶原.将2%几丁糖乙酸溶液风干成膜,在其上流延0.1%胶原乙酸水溶液,风干后制成复合膜;不同量的胶原乙酸水溶液与2%几丁糖乙酸溶液混合,风干后为混合膜;将混合液冷冻干燥制成冻干膜.测定膜表面结构和成分、吸水性及抗张强度.结果 复合膜质地不均而混合膜和冻干膜质地均匀.随着胶原量及膜厚度的增加,膜均匀性更加.复合膜表面不平整、无孔隙、有胶原聚集,而混合膜和冻干膜表面均匀呈多孔状.与几丁糖膜比较,复合膜的红外透射光谱与几丁糖膜基本一致,但混合膜差异较大.冻干膜的吸水性较其他两种膜高.同样比例的复合膜与混合膜抗张强度无明显差异,但均大于冻干膜;随着胶原量的增加膜的强度增加.结论 几丁糖与胶原有良好的成膜性.混合膜和冻干膜适用于引导骨再生膜.

    作者:王新木;董研;徐量;章卓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胎龄32周以下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胎龄32周以下(≤32周)的早产儿存活率显著提高.但早产儿的胃肠功能未成熟,易出现喂养不耐受,体重增加缓慢,甚至出现负氮平衡,危及生命.故改善胃肠功能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手段.本院于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对胎龄≤32周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给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改善早产儿胃肠功能,效果较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叶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含氟牙膏对正畸治疗中脱矿牙釉质显微硬度干预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含氟牙膏在模拟口腔环境下对脱矿牙釉质显微硬度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正畸治疗拔除的离体牙16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8颗.实验组样本采用含氟牙膏处理,对照组采用无氟牙膏处理.采用显微硬度计分别测定两组牙齿脱矿前后、唾液浸泡后及再矿化后的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并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再矿化后牙釉质显微硬度值[(200.5±21.3)KHN]显著高于对照组[(143.4±18.8)KHN](P<0.01),而脱矿前后及唾液浸泡后两组间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模拟口腔环境的离体牙体外实验中,含氟牙膏能够有效提高脱矿牙釉质的显微硬度值.

    作者:陈宏;丁熙;张秀华;W ZHANG;Y LI;S LEE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重症手足口病16例临床分析

    近两年手足口病已在我国多个地区造成过流行,我市亦不例外,自2008年5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我院共诊治手足口病948例,其中重症病例16例,占1.69%,经救治后无一例死亡,15例治愈出院,1例目前仍留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已长达172d,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蓉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乌司他丁对老年骨科患者止血带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骨科患者止血带性肺损伤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28例年龄≥65岁,对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的骨科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L组)15例和乌司他丁组(U组)13例.U组在上止血带前15 min静脉滴注乌司他丁1万U/kg,第1次松止血带前5 min再次静脉推注20万U,第2次松止血带前5 min再次静脉推注20万U.L组以等量乳酸林格液代替.并分别于术前面罩给氧前(T0)、松止血带后5min(T1)、30min(T2)、4h(T3)采桡动脉、颈内静脉血行动静脉血气分析,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氧合指数(OI)、肺内分流率(QS/QT)值,并检测血清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T0时点比较,L组患者T1、T2时点血A-aDO,明显增加(P<0.05),OI明显下降(P<0.01);T1、T2、T3时点血浆MDA、TNF-α浓度显著升高(P<0.01);但T1、T2、T3时点OS/Q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患者T1、T2、T3时点血A-aDO2、OI及QS/QT值与该组T0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比较,T1、T2时点血A-aDO2明显降低、OI明显增高(P<0.05);T1、T2、T3时点血浆MDA及TNF-α浓度显著降低(P<0.01);但两组问各时点QS/Q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止血带性再灌注后早期老年患者的肺换气功能降低,氧合功能下降,肺内分流率无明显影响.乌司他丁可以减轻再灌注对肺换气功能和氧合功能的影响,与抑制TNF-α炎症因子的产生,减少氧自由基的释放有关.

    作者:樊理华;李军;连庆泉;黄萍;平永美;卢向红;季卫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初期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

    目的 探讨不同毒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25923,产肠毒素株FRS6B)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初期,细胞骨架动态变化情况.方法 常规方法制备菌液,分别感染HUVEC,1、2、4h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应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结果 两种不同毒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HUVEC共育1h后即有凋亡细胞发生,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两种细胞作用1h后细胞骨架微丝、微管均发生了改变,作用4h后细胞内聚集大量细菌,细胞骨架微丝、微管部分开始解离.结论 两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HUVEC初期,产肠毒素菌株FRS6B诱导细胞凋亡明显高于ATCC25923,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存在差异.

    作者:苗正友;徐营;李平;徐水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与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下腹及下肢手术的比较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分子结构与布比卡冈相似,但其对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毒性远低于布比卡因,显著的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是该局麻醉药的义一特性,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有研究证实,临床浓度、剂量的罗哌卡因可安全用于腰麻(SA)[1].

    作者:鲁海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综合康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 ritis,KOA)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和活动障碍,症状可随年龄增长逐年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除少数患者需手术治疗外,多主张保守治疗,其中物理因子治疗一直得到临床的应用和验证[1],我科在此基础上结合运动疗法治疗KOA,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海欣;金珍珍;金菲;柳献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分析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malignantlymphoma of stomach,PGML)是原发于胃肠道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少见,是仪次于胃癌的第2位胃高发肿瘤.男性较女性多发,其中绝大部分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少见.

    作者:江向红;洪瑜;钟继红;刘英超;陈兴玲;刘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帕夫林联合激素外用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斑秃是一种突发的良性、非瘢痕性秃发,多为局限性斑片状秃发,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目前病因不完全明确,可能是一种具有遗传素质和环境激发因素的T细胞介导的器官特异自身免疫性疾病[1].

    作者:陶小华;潘卫利;陆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氯诺昔康或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于骨科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减退,且术前多伴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对疼痛的耐受力较差,采取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可以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临床上用于术后患者的静脉白控镇痛(PCIA)多主张采用联合用药,以增强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边兴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