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虹霞;金胜威;连庆泉
第一腮裂瘘管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因胚胎发育早期鳃器发育异常所致.第一腮裂瘘管常与面神经发生各种形式的交错粘连[1],手术治疗较为困难,常易造成面神经损伤及瘘管残留复发.近年来,我院对收治的典型第一腮裂瘘管采取显微镜辅助治疗,现将治疗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朱瑾;方瑜;李勇;曹晓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辅助阿片类药已广泛用于术后镇痛,取得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提出了超前镇痛及平行镇痛等多模式镇痛方式,以降低单一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帕瑞昔布钠是新一代的NsAIDS类药物,是第一个可静脉或肌肉注射用的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可抑制外周和中枢COX-2的表达,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痛觉过敏.
作者:林宪法;郑燕国;漆志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B1)和Smad6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肺组织中表达变化及福莫特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无特定病原体级(SPF)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根据干预方法和时间分为对照组(A2和A4),哮喘组(B2和B4),福莫特罗组(C2和C4),每组10只.用卵白蛋白(ovalbumin,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模型,福莫特罗组模型制作同哮喘组,在激发阶段,激发前30 min给予福莫特罗灌胃处理,各组均在末次激发后1~2h处死大鼠.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肺内支气管壁厚度(Wat)及支气管平滑肌厚度(Wam);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TGF-β1,及Smad6蛋白表达.结果 (1)Wat:C2组和B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均显著厚于A2组(均P<0.01),C4组显著薄于B4组(P<0.01),两者均显著厚于A4组(均P<0.01);(2)Wam:C2组显著薄于B2组(P<0.01),两者均显著厚于A2组(均P<0.01),C4组显著薄于B4组,两者均显著厚于A4组(均P<0.01);(3)肺组织TGF-β1蛋白平均吸光度值:C2组低于B2组(P<0.05),两者均显著高于A2组(均P<0.01),C4组低于B4组(均P<0.05),两者均显著高于A4组(均P<0.01);(4)肺组织Smad6蛋白平均吸光度值:C2组与B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均显著低于A2组(均P<0.01),C4组显著低于B4组(P<0.01),两者均显著高于A4组(均P<0.01).结论 TGF-β1在哮喘气道重塑大鼠肺组织中表达增高,Smad6表达减低;TGF-β1和Smad6表达失衡可能促进了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和发展;福莫特罗可抑制哮喘大鼠TGF-β1表达,促进Smad6表达,作用随激发时间延长而增强.
作者:贺孝良;李昌崇;张维溪;戴欢;方丽;赵瑞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早期子宫颈鳞癌淋巴转移相关基因.方法 利用代表人类全基因组的Affymetrix U133 plus 2.0基因表达谱芯片筛查淋巴转移的早期子宫颈鳞癌组织、未转移子宫颈鳞癌组织及正常子宫颈上皮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与未转移子宫颈鳞癌相比,淋巴转移宫颈癌2倍以上差异表达的基因322条,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182条,表达下调的基因140条;4倍以上差异基因37条,其中在淋巴转移组织中上调基因21条,下调基因16条.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类包括:DNA依赖的转录调节基因、发育基因、免疫反应基因、蛋白质水解基因和细胞间信号传导基因等.而三组间两两比较发现,在正常子宫颈与无转移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无差异的基因中,发现转移组和未转移组表达水平具有2倍以上差异的基因有23条,其中在转移组中,上调基因16条,下调基因7条.与正常子宫颈相比,未转移组中表达上调的基因中有8条基因在转移组表达下调;与正常组相比,未转移组中表达下调的基因中有6条基因在转移组表达上调.在所有未转移宫颈癌组织较正常宫颈组织表达上调的基因中,未发现在转移组有进一步表达上调的基因;在所有未转移宫颈癌组织较正常宫颈组织表达下调的基因中.也未发现在转移组有进一步表达下调的基因.结论 早期子宫颈鳞癌淋巴转移是复杂的多基因作用的结果.本实验初步提供了宫颈癌发生淋巴转移的总体基因表达改变图谱.
作者:林颖;吕卫国;叶枫;傅云峰;朱长锟;谢幸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体外培养的方法及建立脂多糖(LPS)攻击ATⅡ的模型模拟内毒素性肺损伤.方法 分离、纯化、鉴定得到大鼠AT Ⅱ,分别用0.1、1、10 μg/ml的LPS刺激AT Ⅱ,并利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在刺激2、4、6h后分别检测AT Ⅱ的抑制率,从而探索内毒素性肺损伤细胞模型中适的LPS浓度和刺激时间.结果 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及电镜观察进行细胞纯度判断,未用差异贴壁去除成纤维细胞和IgG免疫黏附去除巨噬细胞纯化前,纯度达(70.4±4.8)%,纯化后可提高至(90.2±3.4)%;而用LPS干预ATⅡ,ATⅡ出现明显的细胞抑制.其中刺激浓度为1 μg/ml时,与其他3个实验组相比,细胞毒性反应大(P<0.01),且在各个浓度的不同刺激时间里,4h时,细胞毒性反应大(P<0.01).结论 细胞分离后采用差异贴壁法和免疫黏附法进行纯化可使细胞纯度提高18%左右,细胞培养时接种密度达到1×107/ml以上有利于细胞的贴壁和生长,而用1 μg/ml LPS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AT Ⅱ 4h能建立较为合理的内毒素性肺损伤细胞模型.
作者:梅虹霞;金胜威;连庆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后远期干眼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的3组患者[其中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组29例(58眼)、角膜瓣蒂位于鼻侧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N-H-LASIK)组51例(102眼)、角膜瓣蒂位于上方的LASIK(S-H-LASIK)组13例(26眼)]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3组患者术后出现干眼症相关指标[包括末次随访等效球镜、角膜曲率以及角膜切削厚度、残留角膜厚度、中央角膜敏感度(CCS)、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T I)和泪膜破裂时间(BUT)等]异常的中位时间以及3年无干眼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上述指标的影响因素.结果 生存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术式下出现CCS、ST I、BUT异常的中位时间以及3年无干眼并发症的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且无上述干眼症指标异常的中位时间均为PRK长、S-H-LASIK短,3年无干眼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均为PRK高、S-H-LASIK短.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CCS出现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术前等效球镜、术前平均角膜曲率、随访时角膜曲率、角膜切削厚度以及手术方式:ST I出现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眼别、术前平均角膜曲率以及手术方式;BUT出现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术前等效球镜、术前平均角膜曲率、角膜切削厚度以及手术方式.结论 近视激光手术可导致术后远期干眼症的发生,相对于PRK,LASIK尤其是S-H-LASIK是术后干眼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另外术中激光切削的角膜组织的面积和深度也是术后干眼症发生的高危因素.
作者:吴苗琴;罗浩;黄小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严重的闭合性胸部损伤导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使局部胸壁失去肋骨支撑而软化,并出现反常呼吸,即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称为连枷胸.连枷胸常合并肺挫伤,而且又是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要因素.2000年2月至2007年2月本院收治连枷胸患者28例,现将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施小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 ritis,KOA)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和活动障碍,症状可随年龄增长逐年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除少数患者需手术治疗外,多主张保守治疗,其中物理因子治疗一直得到临床的应用和验证[1],我科在此基础上结合运动疗法治疗KOA,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海欣;金珍珍;金菲;柳献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毒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25923,产肠毒素株FRS6B)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初期,细胞骨架动态变化情况.方法 常规方法制备菌液,分别感染HUVEC,1、2、4h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应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结果 两种不同毒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HUVEC共育1h后即有凋亡细胞发生,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两种细胞作用1h后细胞骨架微丝、微管均发生了改变,作用4h后细胞内聚集大量细菌,细胞骨架微丝、微管部分开始解离.结论 两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HUVEC初期,产肠毒素菌株FRS6B诱导细胞凋亡明显高于ATCC25923,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存在差异.
作者:苗正友;徐营;李平;徐水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睾丸扭转又称精索扭转,严重者可引起睾丸缺血或坏死,是青少年紧急的阴囊急症.而且一侧睾丸扭转可增加对侧睾丸细胞凋亡或者诱导抗精子抗体产生,损害健侧睾丸,影响生育[1].所以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是能否保全扭转睾丸的关键,本文就睾丸扭转的超声特征报道如下.
作者:张天宁;陈涧新;宗方;何晓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因大量失血常需要进行异体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能够减少手术出血,降低异体输血率已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认可[1-3].但有研究表明[4],血液稀释在心脏外科手术CPB过程中,不但不能降低老年、婴儿和新生儿患者的病死率,而且能够引起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
作者:周春莲;林学正;许菊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近两年手足口病已在我国多个地区造成过流行,我市亦不例外,自2008年5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我院共诊治手足口病948例,其中重症病例16例,占1.69%,经救治后无一例死亡,15例治愈出院,1例目前仍留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已长达172d,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蓉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斑秃是一种突发的良性、非瘢痕性秃发,多为局限性斑片状秃发,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目前病因不完全明确,可能是一种具有遗传素质和环境激发因素的T细胞介导的器官特异自身免疫性疾病[1].
作者:陶小华;潘卫利;陆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业已证实,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我国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而乙肝病毒(HBV)则在其病情进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后肝功能损害严重,且并发症较多,病情易反复,预后较差.
作者:韦炜;申屠桥民;李云亭;陈红梅;刘俊;杨静;陈爱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是近儿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具有起效快、成功率高、肌松好等优点,应用于剖宫产术可明显缩短麻醉诱导和胎儿娩出时间,并可为急症剖宫产提供满意的手术条件,但也会导致低血压及恶心呕吐高发生率[1].本文旨在比较CSEA不同的用药方式对剖宫产术母体血压、心率、术后恢复及胎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以探讨对母婴影响较小的用药方式.
作者:何伟;曾睿峰;李军;连庆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分子结构与布比卡冈相似,但其对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毒性远低于布比卡因,显著的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是该局麻醉药的义一特性,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有研究证实,临床浓度、剂量的罗哌卡因可安全用于腰麻(SA)[1].
作者:鲁海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非心脏手术后尤其是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1-2].而造成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报道认为全身麻醉较区域麻醉更易发生术后1周内认知功能障碍,且与全身麻醉用药有关[3-4].本文旨在观察不同全身麻醉深度对行非心脏手术后的老年(>65岁)患者近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汪飞翔;严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肺炎克雷伯菌(K pneu)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对包括氨基糖苷类、广谱β-内酰胺酶类、氟喹诺酮类在内的常用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且日趋严重.
作者:金志刚;王琴;赵家立;骆方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已经位居城市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主要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完全性的切除是目前治疗肺癌的好方法.但在目前就诊的肺癌患者中,能进行手术治疗的仅占20%.近年来我们尝试跨学科的方法将心脏外科的一些技术运用于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手术中,扩大局部手术范围,使得一些过去视为外科禁忌的局部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得到根治性切除.
作者:戚维波;施谷平;胡奕;王明堂;张雁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调亡诱导配体(TRAIL)和吉西他宾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联合作用.方法 将生长良好的肝癌细胞接种于96不能奈孔板,培养24h后,加入不同浓度TRAIL和吉西他宾,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利用非同位素细胞增殖试剂盒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结果 (1)TRAIL组、吉西他宾组、TRAIL和吉西他宾联合用药组24h后肝癌细胞几乎全部从培养瓶壁脱落:(2)TRAIL与吉西他宾对10株肝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其中ch-hep-2对TRAIL及吉西他宾敏感,其IC50分别为24.33ng/ml和3.28mg/ml;当TRAIL蛋白浓度为500ng/ml时,吉西他宾对ch-hep-2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增强,IC50为0.65mg/ml,其细胞毒作用增强5倍,流式细胞仪检测两者作用后的细胞,均可检测到细胞调亡峰.结论 TRAIL和吉西他宾协同诱导肝癌细胞发生调亡,TRAIL蛋白可明显增加吉西他宾的杀伤效应,它可作为临床肝癌化疗的辅助药物.
作者:宋水川;董静尹;陈达伟;江晓肖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