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作用研究

夏玲

关键词:血液透析, 护理安全管理,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7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42例(对照组),护理安全管理45例(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患关系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45例患者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干预后的满意率为97.78%,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满意率80.95%,两组患者满意率数据比较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血液透析的效果和减少护患纠纷,值得临床借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胃旁路术治疗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治疗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供34例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治疗,观察术前与术后1,3个月的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并比较口服葡萄糖后2h血糖,c肽、胰岛素的变化。结果本组34例患者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和3个月,体质量指数[(38.2±2.6)kg/m2、(36.1±2.3) kg/m2、(34.1±1.9) kg/m2),P<0.05]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腹血糖[(9.6±0.5) mmol/l、(7.6±0.6) mmol/l、(6.3±0.9) mmol/l,P<0.01],糖化血红蛋白[(9.1±1.2)%、(8.4±0.8)%、(6.2±0.7)%,P<0.01],空腹胰岛素[(10.6±1.6)mu/l、(9.1±0.8) mu/l、(8.9±0.6) mu/l,P<0.01],空腹c肽[(1.9±0.5)nmol/l、(1.2±0.6) nmol/l、(1.2±0.5) nmol/l,P<0.01]之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餐后2h血糖[(16.5±2.3)mmol/l、(12.7±2.0) mmol/l、(11.5±1.8) mmol/l,P<0.01],2h胰岛素[(17.6±3.6)mu/l、22.1±4.1) mu/l、(28.9±4.6) mu/l,P<0.01],空腹c肽[(4.2±1.2)nmol/l、(6.2±1.5) nmol/l、(6.3±1,4) nmol/l,P<0.01]之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是治疗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何家赓;木拉提;袁明;习羽;秦乐;牛建华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浅谈老年患者高血压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方法及对策。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65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50例,采取饮食指导、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方法进行护理。结果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正规用药治疗及精心护理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病情稳定出院。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老年患者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延长生存期限。

    作者:王岚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贝复剂配合美宝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贝复剂)配合美宝烧伤膏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美宝烧伤膏治疗,观察组给予贝复剂配合美宝烧伤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3%,对照组为91.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给予贝复剂配合美宝烧伤膏治疗,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治愈时间较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晓镜;刘琳;单金璇;王海娟;毕小霞;张俊娜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报道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妊娠期贫血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健康孕妇46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孕妇进行血常规检验,观察检验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红细胞(rBc)均值并无显著差异,但血细胞分布宽度(rdW)则高于健康孕妇,(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同时观察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血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于妊娠期孕妇而言极有可能发生贫血现象,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可及时发现贫血程度,避免出现不良事件。

    作者:王萍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护理举措。方法以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间实施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并发症观察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实施针对性并发症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危害,值得大力应用推广。

    作者:杜红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检验科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预防分析

    目的:分析检验科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以及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我院检验科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标本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了解预防效果。结果60例标本进行误差原因分析,采集原因比例为16.67%,标本检测原因比例为31.63%,患者原因比例13.3%,标本送检原因比例38.33%。2015年2月至2015年7月期间标本误差分析进行对比,仅出现2例。结论在分析检验科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误差率,提高检验准确率。

    作者:马中杰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复合树脂间接修复前牙牙体缺损

    目的:探讨分析复合树脂间接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份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患牙共134例,给予本组患者均采用复合树脂间接修复方法进行修复,通过术后随访观察分析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34例患牙修复成功者120例,占总体的89.6%,修复效果良好者10例,占总体的7.5%,修复失败者4例,占总体的2.9%。结论复合树脂间接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治疗效果显著,成功率高,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飞;杨娟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外周中心静脉(PICC)置管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针对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效果加以分析。方法抽取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7例肿瘤患者和老年患者,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置管治疗,观察置管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应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67例,插管成功率为98.51%。有14例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应用过程中,出现各种并发症,通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后,都置管成功;只有1例因导管材质过敏,置管失败。结论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操作简单,能够缓解患者的痛苦。

    作者:何晓翠;柏丹;袁春燕;胡燕华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观察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治疗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应用于治疗开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76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36例)、研究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复位、清理伤口等治疗,研究组基于参照组,给予骨折治疗仪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平均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95.0%明显优于参照组77.78%(P<0.05);研究组的关节功能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应用于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上,可缩短关节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穆廷祯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运动针法联合中药对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引发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运动针法对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引发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73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运动针法联合中药汤剂,对照组给予口服卡马西平联合中药汤剂进行治疗。2周一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运动针法联合中药和卡马西平联合中药均对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引发的焦虑症、抑郁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运动针法联合中药组对焦虑、抑郁的治疗效果优于卡马西平联合中药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立江;马永织;王欣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改变生活方式与健康教育新进展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高血压患者在联合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有助于改变高血压患者知识缺乏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方法护理人员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通过心理指导、适当运动、合理膳食、戒烟酒和茶等方面的健康宣教,改变或消除患者不利身心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结果针对存在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血压的控制率。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药物知识及预防知识,懂得改善生活方式及坚持服药的重要性,配合药物治疗,有效地控制了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危险的发生。

    作者:谢朝辉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择20例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心衰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随机选择20例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心衰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2组在治疗过程中症状改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作为一种新型抗心力衰竭药物,具有均衡扩张动脉和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降低血压,迅速缓解呼吸困难和增加尿量,减轻水肿等全身症状的作用,对减轻心衰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提高。

    作者:赵淑君;王丽梅;张兰芳;卢源元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噻托溴铵治疗53例AECOPD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噻托溴铵联合治疗53例aecoPd的疗效。方法选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常规治疗加雾化吸入噻托溴铵和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上再进行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癌患者进行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高患者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江涛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剖析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探究有效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新生儿86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4例为窒息新生儿),828例为其余新生儿,采用logistic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结果依据logistic模型处理结果,高龄产妇、妊高症、贫血、羊水过少、羊水污染、出生体重都是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因素,其中新生儿的出生体重(P<0.05,or=0.356,95%ci=0.048~0.983)是保护因素(P<0.05),其他都是危险因素,高龄产妇(P<0.05, or=6.523,95%ci=1.032~32.568)、妊高症(P<0.05,or=4.265,95%ci=0.628~12.274)。结论高龄产妇、妊高症、贫血、出生体重都是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因素,其中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是保护因素,其他都是危险因素。为此,医务人员应当产前尽早发现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并且采取及时措施预防新生儿产生窒息。

    作者:李娟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下,对冠心病患者产生的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60例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并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普通的心理护理,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相比较,观察组的各种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病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袁莹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护理干预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胃炎患者治疗期间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疗养期间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调节身心,增强其战胜病魔的信心,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吐尔逊那衣·买买提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胰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通过对该院近三月来3例胰石症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报告进行分析。结果胰管结石的真正成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多发生在慢性胰腺炎基础之上,上腹痛、脂肪泻、糖尿病为其典型症状。在疾病的早期多表现为腹痛,脂肪泻及糖尿病少见。通过B超、ct及胰胆管造影(ercP或MrcP)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对绝大多数病人作出正确的诊断。治疗包括内窥镜及手术治疗,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并以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为首选术式,效果良好。内镜治疗主要有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Pt)、内镜下胰管括约肌切开术(ePs)、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胰管内支架引流术(erPd)。结论胰管结石是诱发胰腺癌的高危因素,并影响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确诊后应争取早日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卓林;张泳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价值研究

    目的:对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9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经临床确诊,所有患儿均应用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快速培养法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81例阳性,阳性率84.4%;15例痰培养支原体阳性,阳性率为15.6%;4~8年龄段的血清学检测阳性率高于和<1、1~4以及8~12等年龄段(P<0.05)。结论临床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应用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快速培养法进行检测,均能够取得显著临床价值。

    作者:谢迎春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丙泊酚麻醉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丙泊酚麻醉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术中的临床效应。方法将12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肝硬化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120例患者均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60例患者直接行内镜硬化剂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外周血氧饱和度、手术时间和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均顺利完成治疗,观察组不同时段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外周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操作医生的评价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丙泊酚麻醉应用于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术中,可有效提高治疗质量。

    作者:唐斌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PICC在基层医院临床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肿瘤化疗患者Picc留置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5例患者中,21例成功置管,成功率为96盘%。结论通过有效护理,Picc临床质量明显提高、并发症明显减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为Picc在临床安全应用提供了有利保障。

    作者:王晓艳;杨洪玉 刊期: 2015年第63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