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蕾蕾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呼吸内科危重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抢救的危重患者中运用颈外静脉留置针60例,对其进行护理干预与抢救。结果60例患者当中,有59例患者1次穿刺成功,且未出现颈外静脉留置针引发全身感染。结论呼吸内科危重病人可以采取颈外静脉留置针,但是需要有效的护理干预,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赵丽英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讨比较经腹直肠肛门切除术与经肛局部扩大切除术对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到2014年11月期间实施手术切除的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经腹直肠肛门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实行肛局部扩大切除术,分别对手术后恢复正常作息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生存期、并发症等几项指标来做一个分析。结果60例观察组患者手术期间出血量、恢复正常作息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生存期、并发症几个方面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P<0.05)。由以上研究表明,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经过比较,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预后与手术无关,应当根据多种因素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包散丹;阿古拉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针对老年中重症心力衰竭临床内科治疗效果予以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45例观察组和45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7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8.89%,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nP和lVef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变化明显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内科治疗,临床疗效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能够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孟源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无瘢痕手术法行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研究。方法73例腹股沟疝(单侧腹股沟疝57例,双侧腹股沟疝16例)行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经脐做纵行切口,建立气腹后置入5 mm腹腔镜,经皮将内环缝合针对73例小儿行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结果73例手术均成功,其中16例双侧腹股沟疝有2例为术中发现的隐匿性双侧腹股沟疝。73例手术时间15~50 min,平均27.5 min。无1例复发,无阴囊血肿、无腹壁、腹腔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创伤小、无腹壁瘢痕、可靠、价廉,是一种易于推广的手术方式。
作者:钟晨;木拉提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实施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按常规定期复查了解,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围手术期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心理干预,每天1次,每次30~60 min,术后2周评价疗效。观察两组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积分情况。结果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观察组在总体健康、身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生理职能等维度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少华;劳高权;方金妃;张玲霞;姚幸;吴爱萍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讨老年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96例老年阑尾炎患者均为医院在2014年7月到2015年4月期间收治,将其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89%;同时,观察组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低,两组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确切,患者并发症少,心理状态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金兰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1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实验组中,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中,患者采用常规手段进行护理治疗。分析与研究试验对象的临床医疗情况,并且进行综合疗效评定。结果通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6.4%,而对照组仅为83.6%,实验组患者的疗效具有明显优势,差异结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老年脑梗死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在今后的老年脑梗死患者中值得参考。
作者:杨芳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观察总结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诊断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患者应用内膜消融自凝刀刮凝宫腔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炔诺酮治疗。6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56%,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乏力、体重增加。治疗组患者发生感染1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率为6例,复发率为1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王桂霞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分析探讨口腔黏膜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抽取本院口腔黏膜科2012年至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量及药费等数据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限定日剂量法对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日均药费等进行数据分析,并分析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用药频度高的抗菌药物是头孢呋辛酯片,其次则是甲硝唑和氟康唑;日均药费在不同的时间段呈现出波动的趋势,总体而言头孢类药物是日均药费高的抗菌药物。结论口腔黏膜病的治疗药物中,抗菌药物的占比不大,各类抗菌药物的比重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表明几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就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张华;商建平;毛文艳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析视频脑电图监测重症脑炎患儿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重症脑炎患儿80例为对象,均使用视频脑电图监测,做好监测护理工作,分析临床效果。结果重症脑炎患儿视频脑电图监测诊断率和一次性成功率均为100%。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重症脑炎患儿视频脑电图监测,能有效提高监测结果的正确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汪静秋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针对全麻手术病人气管插管用2条胶带固定易致气管导管移位,口腔分泌刺激面部及污染手术床头板而研制的气管导管外固定贴。方法选择全麻手术病人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用2条胶带交叉固定,实验组用2条胶带交叉固定后加用气管导管外固定贴。术后观察:有无导管移位,有无面部发红,有无面部淤青,有无污染手术床头板。将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气管导管移位,面部发红,面部淤青,手术床头板污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管导管外固定贴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器械。
作者:赵加全;曾维君;刘珉甬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高血压患者在联合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有助于改变高血压患者知识缺乏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方法护理人员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通过心理指导、适当运动、合理膳食、戒烟酒和茶等方面的健康宣教,改变或消除患者不利身心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结果针对存在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血压的控制率。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药物知识及预防知识,懂得改善生活方式及坚持服药的重要性,配合药物治疗,有效地控制了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危险的发生。
作者:谢朝辉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回顾2012年8月至2015年7月25例痔术后大出血的快速临床护理应用及出血原因。结果其中10例为外剥内扎术后所致,15例为PPH术后出血。经救治全部恢复良好,无一例死亡。结论快速临床护理配合医疗为救治痔术后大出血患者,规范了救治流程,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提高了救治效率,使抢救流程更为科学、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晶晶;廖鹏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于乳腺增生患者使用针灸与消癖散外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01月期间被诊断为乳腺增生、并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使用针灸与消癖散外敷方法进行治疗的治疗组50例、使用常规中医方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5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50/5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46/50)。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治疗组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5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50)。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增生患者使用针灸与消癖散外敷方法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到临床。
作者:张俊涛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诊断为急腹症患者并行腹腔镜探查及手术的可行性进行总结分析。其中急性阑尾炎37例,上消化道穿孔26例,急性胆囊炎7例,乙状结肠破裂6例,术前未明确诊断13例。结果76例术前已确诊急腹症,在腹腔镜下行相关手术,其中3例胃溃疡及2例乙状结肠癌病例转开腹手术。13例术前未确诊者经腔镜探查并明确诊断,其中5例转开腹手术,89例腔镜下手术的中转开腹率11.2%,围手术期无死亡及重大并发症。本组89例均随访,随访期2~24个月,平均15.6个月。结论腹腔镜技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诊断困难的急腹症,可行腹腔镜探查明确诊断并完成相关手术。
作者:肖德双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究ct引导下进行皮射频消融治疗的肺癌患者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肺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对这40例患者进行ct定位引导下的皮射频消融治疗,并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40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无产生并发症的患者,没有出现死亡病例,临床护理效果好。结论对接受皮射频消融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辅助手术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费娟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讨针对甲状腺单侧结节患者,观察选择不同术式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03月至2014年12月甲状腺单侧结节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甲状腺单侧结节患者的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30例):临床选择单纯结节切除术进行治疗;B1组(观察组30例):临床选择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甲状腺单侧结节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甲状腺单侧结节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B1组明显高于B2组单侧结节患者(P<0.05);在并发症出现概率方面,B1组与B2组单侧结节患者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单侧结节患者,临床选择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进行治疗,临床表现出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可以有效将结节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高,凸显此种方法治疗甲状腺单侧结节患者的临床价值。
作者:杜中山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行冠脉支架手术之前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对其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之间接收的需要应用冠脉支架手术进行治疗的6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应用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白华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讨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与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78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9例,a组患者给予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B组患者开展切开挂线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表现与肛门失禁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但a组患者的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创口面积、创口愈合时间以及Wexner肛门功能评分均显著好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可显著抑制术中出血量与创口面积,缩短术后疼痛时间及创口愈合时间,并迅速改善肛门功能,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作者:王延超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祖国中医认为,溃疡性肠炎属“泄泻”、“肠澼”、“痢疾”等范畴,白头翁汤是我国传统治疗溃疡性肠炎的重要方法,首见于《伤寒论》,其方以白头翁为君药,黄柏与黄连为臣药,秦皮为佐使药,四药共秦清热解毒凉血之功效。随着中医在临床应用的发展,白头翁汤在治疗溃疡性肠炎也得广泛研究,其治疗方式有口服颗粒剂、加味汤剂、保留灌肠、联合用药等多种方式,兼以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提高疗效。
作者:郭纯娟 刊期: 2015年第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