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乳腺增生患者应用针灸与消癖散外敷治疗的临床效果

张俊涛

关键词:乳腺增生, 针灸, 消癖散外敷,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对于乳腺增生患者使用针灸与消癖散外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01月期间被诊断为乳腺增生、并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使用针灸与消癖散外敷方法进行治疗的治疗组50例、使用常规中医方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5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50/5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46/50)。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治疗组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5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50)。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增生患者使用针灸与消癖散外敷方法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到临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后行腹膜透析的护理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行腹膜透析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整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先心病患儿12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患儿在术后进行了人工间歇性腹膜透析治疗,对患儿的容量负荷、尿量、血电解质、肝肾功能等进行计算、测量和监测,正确把握行腹膜透析的时机,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处理并发症。结果22例行腹膜透析的患儿中,21例患儿经腹膜透析后逐渐恢复肾功能,康复出院,1例患儿因严重低心排出量而死亡。结论先心病患儿在术后进行腹膜透析治疗不仅能帮助患儿纠正机体的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更能帮助患儿安全度过急性肾功能不全期,提高先心病患儿的术后生存率。术后,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正确把握腹膜透析的时机,精心的护理措施对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徐正娣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外周中心静脉(PICC)置管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针对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效果加以分析。方法抽取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7例肿瘤患者和老年患者,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置管治疗,观察置管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应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67例,插管成功率为98.51%。有14例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应用过程中,出现各种并发症,通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后,都置管成功;只有1例因导管材质过敏,置管失败。结论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操作简单,能够缓解患者的痛苦。

    作者:何晓翠;柏丹;袁春燕;胡燕华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老年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探析

    目的:探讨老年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96例老年阑尾炎患者均为医院在2014年7月到2015年4月期间收治,将其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89%;同时,观察组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低,两组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确切,患者并发症少,心理状态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金兰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皮瓣修复移植在手外伤手术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5年5月间在我院治疗的89例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皆为因机械操作造成手外伤,采用皮瓣移植方法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防感染及观察皮瓣血运情况,确定治疗效果。结果89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84例,其余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引流、清除坏死组织等处理后创面均良好愈合,成功率达94.38%。结论根据患者手部软组织的不同缺损情况,选择合适的皮瓣修复手部外伤软组织缺损具有临床效果好,感染率低的优点,同时也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和促进手部功能及外形的快速恢复。

    作者:夏晓光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复合树脂间接修复前牙牙体缺损

    目的:探讨分析复合树脂间接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份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患牙共134例,给予本组患者均采用复合树脂间接修复方法进行修复,通过术后随访观察分析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34例患牙修复成功者120例,占总体的89.6%,修复效果良好者10例,占总体的7.5%,修复失败者4例,占总体的2.9%。结论复合树脂间接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治疗效果显著,成功率高,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飞;杨娟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复杂性肛瘘微创的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与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78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9例,a组患者给予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B组患者开展切开挂线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表现与肛门失禁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但a组患者的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创口面积、创口愈合时间以及Wexner肛门功能评分均显著好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可显著抑制术中出血量与创口面积,缩短术后疼痛时间及创口愈合时间,并迅速改善肛门功能,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作者:王延超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关于基层卫生防疫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改进策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基层卫生防疫工作也出现了许多的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妨碍了我国的卫生防疫事业的持续发展和不断进步。为更好地促进国内的卫生防疫事业的水平全面提升,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者结合自己几年以来一线的工作经验,对基层卫生防疫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改进的策略进行了总结。

    作者:宋金刚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重型脑外伤行开颅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重型脑外伤行开颅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临床干预。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重型颅脑外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原因排行第一的是迟发性颅内血肿,排行第二的是急性弥散性脑肿胀,排行第三的是长时间脑疝。6个月内死亡的患者有36.67%,存活的患者有63.33%。结论导致重型颅脑外伤手术过程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原因有很多,需要在分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病因实施相对应的防治方案,进而促使病死率进一步降低,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作者:田少辉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分析和探讨在糖尿病人护理中引入护理小组的作用。方法选择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使用了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然后对护理前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饮食习惯、血糖控制情况、日常活动能力等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护理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95.6±3.1)、饮食习惯(93.6±5.3)、血糖控制情况(85.7±4.7)、日常活动能力(87.9±2.5)等均好于护理前(60.5±4.2)、(51.5±6.5)、(45.8±4.1)、(59.7±4.5),并且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而且还能提高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护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其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董艳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优质护理对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性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间被我院收治患者共9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为9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倩倩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寿胎丸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研究现状

    本文对近年来复发性流产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对寿胎丸在复发性流产的治疗和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中医针灸治疗脑卒中患者康复观察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治疗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接收的12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文顺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脐带绕颈不同分娩方式对胎儿与新生儿的影响

    脐带绕颈在妇产科门诊中十分常见,约占分娩总数的20%~25%。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脐带绕颈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产前检出脐带绕颈给产妇及家属造成极大的负性情绪,为了安全起见,大多数产妇更愿意选择剖腹产,而仍有部分产妇选择阴道分娩。本文简单阐述了脐带绕颈情况下不同的分娩方式对胎儿与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王俊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观察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治疗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应用于治疗开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76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36例)、研究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复位、清理伤口等治疗,研究组基于参照组,给予骨折治疗仪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平均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95.0%明显优于参照组77.78%(P<0.05);研究组的关节功能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应用于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上,可缩短关节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穆廷祯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静滴维生素K1致患者过敏性休克一例

    0引言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反应在临床常见,我们在临床应用中常常能高度警惕。维生素k1注射液属脂溶性维生素类药物,是肝脏合成因子Ⅱ、Ⅶ、Ⅸ、Ⅹ所必须的物质[1]。主要用于各种维生素K1缺乏引起的出血、新生儿出血及各种疾病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尤其适用肝功能异常、凝血因子缺乏而出血的患者,还具有解痉、平喘、止咳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其不良反应是:静脉滴注过快超过5mg/min,可引起面部潮红、出汗、血压下降、支气管炎、心动过速等。

    作者:李林强;朱锐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肺结核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

    0引言肺结核(pulmonarytuberculosis)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也称痨病)是结核病中常见的种,它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当排菌病人咳簌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健康人吸入肺部造成感染而得。临床表现为发热,消廋,乏力等全身症状与咳簌或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和痰中带血,严重者可有咯血的等呼吸系统表现,气急及并发症而危机生命。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肺结核病呈上升趋势。结核病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的侵入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单因所致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高的疾病,也是成人主要的传染性杀手[1]。

    作者:陈旭辉;杨洪玉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误诊分析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诊断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结果胸痛为ad的常见首发症状,高血压是导致ad的常见原因,主动脉造影是确诊ad的有价值的诊断工具。31、2%(10/32)误诊为其他疾病。结论掌握ad的临床特征,及时采取相关的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康岩;徐辉辉;徐鑫杰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方面的安全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方法采取对照组与观察组相结合的方式。选取2014年到2015年上半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人,年龄在50岁以上,年龄和性别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其中按照分层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性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联合性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在实际的实际护理中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投诉率等方面来进行差异比较,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实际的护理安全管理方面其安全问题的实际发生率在明显的降低,其实际的护理效果更加理想,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

    作者:安秀娟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研究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应用于预防新生儿并发症中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26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划分为实验组(65例,综合护理)、常规组(61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黄疸症状消退时间等。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93.85%明显高于常规组78.69%(P<0.05);实验组黄疸症状改善时间(46.3±8.5)h明显短于常规组(55.4±9.1)h(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效果确切,并且可明显缩短黄疸症状改善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莉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舒利迭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舒利迭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意义。方法6~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60例患儿均采用准纳器吸入舒利迭(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干粉剂)治疗后观察患儿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观察吸入治疗2月、6月、12月后发现患儿肺功能相关系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患儿气喘,咳嗽症状明显改善,所有患儿没有出现哮喘持续状态等严重不良时间。结论针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使用舒利迭治疗,可改善肺功能,可减少复发,从而可以成为治疗儿童哮喘的一种治疗方式。

    作者:孜维地古丽·买买提;艾力克木·阿不都玩克;孙岩 刊期: 2015年第63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