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脐带绕颈不同分娩方式对胎儿与新生儿的影响

王俊

关键词:脐带绕颈, 新生儿
摘要:脐带绕颈在妇产科门诊中十分常见,约占分娩总数的20%~25%。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脐带绕颈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产前检出脐带绕颈给产妇及家属造成极大的负性情绪,为了安全起见,大多数产妇更愿意选择剖腹产,而仍有部分产妇选择阴道分娩。本文简单阐述了脐带绕颈情况下不同的分娩方式对胎儿与新生儿的影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三黄紫花酊治疗二期压疮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将自制中药三黄紫花酊制剂运用于临床二期压疮的患者,观察用药后患者压疮创面愈合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二期压疮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研究组6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压疮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研究组是在采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我科自制中药三黄紫花酊对创面进行湿敷,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和治疗的有效率。结果使用三黄紫花酊治疗的研究组共有101处压疮部位,治愈为100%,有效为100%,无效0%;运用传统方法治疗的对照组共有98处压疮部位,治愈为16.3%,有效为87.8%,无效为12.2%。结论使用三黄紫花酊治疗二期压疮的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作者:马继琴;王灿花;杨国伟;杨朝梅;李碧凤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高血压患者临床用药依从性现状及护理策略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临床用药依从性现状,并提出护理策略。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的30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高血压患者临床用药依从性现状,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提出相关护理策略。结果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用药依从性较差,不同年龄、居住地、病程和门诊随访情况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显著。结论住院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偏低,患者的年龄、居住地、病程等是其影响因素,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策略以及选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叶婵娟;江燕;彭燕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研究乳腺增生患者应用针灸与消癖散外敷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于乳腺增生患者使用针灸与消癖散外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01月期间被诊断为乳腺增生、并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使用针灸与消癖散外敷方法进行治疗的治疗组50例、使用常规中医方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5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50/5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46/50)。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治疗组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5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50)。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增生患者使用针灸与消癖散外敷方法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到临床。

    作者:张俊涛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清胃散与康复新液对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口腔溃疡疗效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清胃散与康复新液对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出现口腔溃疡副作用的疗效,对其规律进行探讨,为指导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肿瘤科门诊及病房诊治的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出现放射性口腔溃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分期将所有患者分为早中期、晚期两组,清胃散及康复新液后的疗效情况。结果早中期头颈部肿瘤患者服用清胃散后口腔溃疡痊愈(38.8%)、好转(44.9%)、无效(16.3%);服用康复新液后口腔溃疡痊愈(28.5%)、好转(36.8%)、无效(34.7%)。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服用清胃散后口腔溃疡痊愈(30.7%)、好转(46.7%)、无效(22.6%);服用康复新液后口腔溃疡痊愈(25.5%)、好转(38.7%)、无效(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中期及晚期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口腔溃疡的患者服用清胃散的疗效均优于康复新液。

    作者:陈晓真;吴娇;周红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中药周期疗法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1]。方法按照入院编号,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共80例,患者的年龄在14~56岁之间,病程4个月~4年,其中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分为有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和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两大类。80例患者中有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45例,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35例。采用中药周期疗法对80例患者展开治疗,并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予以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后,对比治疗前的症状有明显好转,其中,痊愈患者60例,好转患者10例,显效患者8例,无效患者2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前和治疗后效果对比,具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在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予以中药周期疗法治疗中,明显改善和提高了患者机体的免疫能力,使患者子宫内膜恢复正常即有规律,相应的周期性变化,致使月经恢复正常状态,在临床值得大力推广和采纳。

    作者:赵家进;张万斌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胰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通过对该院近三月来3例胰石症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报告进行分析。结果胰管结石的真正成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多发生在慢性胰腺炎基础之上,上腹痛、脂肪泻、糖尿病为其典型症状。在疾病的早期多表现为腹痛,脂肪泻及糖尿病少见。通过B超、ct及胰胆管造影(ercP或MrcP)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对绝大多数病人作出正确的诊断。治疗包括内窥镜及手术治疗,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并以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为首选术式,效果良好。内镜治疗主要有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Pt)、内镜下胰管括约肌切开术(ePs)、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胰管内支架引流术(erPd)。结论胰管结石是诱发胰腺癌的高危因素,并影响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确诊后应争取早日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卓林;张泳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如何做好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

    目的:为归纳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探索其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4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从病情观察和护理两方面阐述了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结果通过密切观察、护理(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41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和正确及时的护理为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保障。

    作者:法庆莲;法庆贞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护理干预对行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行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MG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胸心外科收治的60例行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施行不同护理干预,观察所有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个性化护理及一般护理后,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全面评估病人、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积极配合医生针对MG及不同合并症的相关治疗能够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改善患者MG症状,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俊立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美托咪啶用于全身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美托咪啶用于全身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随机抽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120例手术时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患者,按麻醉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使用和观察组等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来维持全身麻醉的效果,而研究组使用美托咪啶来维持全身麻醉的效果,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人均苏醒时间、不良反应例数、麻醉药用量等数据显著低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咪啶在用于临床辅助全身麻醉醉的效果明显,效果更好,安全性高,稳定性强,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蕾蕾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改变生活方式与健康教育新进展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高血压患者在联合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有助于改变高血压患者知识缺乏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方法护理人员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通过心理指导、适当运动、合理膳食、戒烟酒和茶等方面的健康宣教,改变或消除患者不利身心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结果针对存在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血压的控制率。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药物知识及预防知识,懂得改善生活方式及坚持服药的重要性,配合药物治疗,有效地控制了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危险的发生。

    作者:谢朝辉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观察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治疗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应用于治疗开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76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36例)、研究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复位、清理伤口等治疗,研究组基于参照组,给予骨折治疗仪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平均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95.0%明显优于参照组77.78%(P<0.05);研究组的关节功能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应用于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上,可缩短关节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穆廷祯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急诊科昏迷病人的病例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处理措施,提高昏迷的诊断及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326例昏迷病人的急救诊疗。结果猝死27例(48.21%)为深度昏迷的主要原因;心脑血管意外68例(38.42%),糖尿病相关性昏迷39例(22.04%),为中度昏迷的常见原因;酒精中毒30例(32.26%),药物中毒22例(23.66%),为轻度昏迷的常见原因。结论详细询问病人病史、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徐辉辉;康岩;李林芫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针对性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2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5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以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患者为研究组,以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实施针对性护理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效果上经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整体护理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在各指标上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鲁桂美;生步梅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1.5T MRI b值对DTI脑白质图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采用具有不同b值的dti序列对正常人体成像并进行比较,探讨b值对dti脑白质测量结果的影响,得出可靠的dti序列设计方案。方法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年龄12-54周岁,用设计好的参数对患者进行dti扫描,b值分别为500s/mm2、1000 s/mm2、3000 s/mm2,并对扫描结论进行分析。结果 b值为500s/mm2和b值为1000 s/mm2,图像质量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值为3000 s/mm2,图像质量较差,与b值为500s/mm2和b值为1000 s/mm2相比,所获得的图像质量评分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值得改变对图像质量有影响,影像医生扫描时应合理选择b值。

    作者:王伟;刘军;李海娜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内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问题与对策

    目的:分析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方法以我科临床护理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从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所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采用根本原因法分析内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结果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共发生70例医疗差错事故,分析原因可知,所占比例高者为教育培训因素,共25例,比例为35.71%,其次为交流沟通,共14例,比例为20%。结论内科护理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护理人员,其存在专业素质不高、缺乏法律意识、职业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故要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考核标准,加强护理管理。

    作者:孙风花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护理特点及预后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护理特点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接受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探讨手术护理特点和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优良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针对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掌握手术护理特点,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实现佳的预后效果,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丽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腹部外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外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4例腹部外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logistics回归分析和单因素分析,回归患者的手术指征相关因素和影响程度。结果保守治疗患者849例,手术治疗患者175例,其中,174例观察对象P>0.5,850例观察对象P≤0.5,敏感性为96.64%,特异性为99.48%,符合率为99.43%。6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5例P>0.5,55例P≤0.5,保守治疗54例患者以及手术治疗6例患者的敏感性为90.00%,特异性为96.82%,符合率为96.34%。结论根据腹部外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其手术指征的准确掌握。

    作者:刘贵长;李辉;刘瑞林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HIV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采用抗病毒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HiV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采用抗病毒治疗的方法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本地区2012年9月份至2014年12月份期间各医院收治的56例HiV感染与艾滋病患者,回顾性分析这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抗病毒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通过对患者给予抗病毒治疗后,56例患者中,仅出现2例死亡,死亡率为3.57%,54例患者能基本从事劳动,有效率为96.43%。结论HiV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采用抗病毒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病毒的增长,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胜贺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高龄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索分析高龄嵌顿性腹股沟斜疝采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高龄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复发率,除术后异物感,恢复活动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复发率,除术后异物感,恢复活动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高龄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手术时间及术后的复发率,除术后,患者的异物感低,硬结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才伟;李会仙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与常规引流治疗骨科创伤及创面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比较

    目的:探讨分析持续封闭负压引流与常规引流在治疗骨科创伤及创面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68例,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给予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引流,观察组采取持续封闭负压引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对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06%,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47%。经对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科创伤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行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杰 刊期: 2015年第63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