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梅
目的:分析前列腺腺癌组织中C-myc和CyclinE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HE染色法检测80例前列腺腺癌组织和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C-myc和CyclinE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表达水平和前列腺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前列腺腺癌中C-myc和CyclinE阳性率为67.5%和71.25%,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C-myc和CyclinE阳性率为22.50%和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yc在前列腺腺癌的肿瘤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Cyclin E在前列腺腺癌的肿瘤分化程度(P<0.05),但Cyclin E在前列腺腺癌的临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yc和CyclinE在前列腺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差异可能是前列腺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基础,二者的联合检测对前列腺腺癌预后的判断有指导作用。
作者:张帆;宋晓燕;连晨;李星智;刘俊峰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分析老年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并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普外科近两年收治的150例老年急腹症患者,回顾性分析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结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结果150例患者治愈145例,死亡5例,治愈率为96.7%。结论老年急腹症发病快,发病率高,应尽早做出诊断,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做好术前准备,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赵辉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总结急诊门诊医师手卫生的干预措施,提高医师的手卫生依从性。方法分析急诊门诊医师手卫生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急诊门诊医师手卫生问题主要包括手卫生医师淡薄,手卫生合格率较低,洗手依从性低,且医院的手卫生设施不完善,未给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洗手环境;经过有效的干预后门诊医师的手卫生依从性得以提高。结论急诊门诊医师的手卫生依从性较低,进行有效的干预势在必行,应从提高医师的洗手意识开始,加强手卫生监督管理,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为医务人员提供完善的洗手、干手设施,提高手卫生效果,以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徐洪山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探究经电子支气管镜局部化疗是否能有效对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的气道阻塞进行缓解。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共74例,选取年限均在2012年7月~2015年5月之间,将74例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7例。其中一组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通过全身静脉化疗进行治疗,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则通过经电子支气管镜局部化疗进行治疗,设定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中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的气道阻塞临床缓解率为91.89%(34/37),高于对照组的72.97%(27/37),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局部化疗能够有效对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的气道阻塞情况进行缓解,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玲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分析自重颈椎牵引装置应用于颈椎病交感症状中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有交感症状颈椎病9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所用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52例患者在其基础上应用自重颈椎牵引装置治疗,对比两组VAS、PPI评分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两组治疗1-3个月及4-6个月后VAS、PPI评分均降低基础上,其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1~3个月及4~6个月后复发次数均比对照组少,且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重颈椎牵引装置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交感症状,提高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黄红霞 刊期: 2015年第64期
本文通过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计划免疫工作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阐述了当前我国计划免疫工作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需要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协作、需要广大计划免疫工作者消除不利因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各类人群的免疫需求,才能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落到实处。
作者:郭应祖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产后出血时护理抢救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2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出血原因和高危因素及护理方法。结果产后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74例(58.73%);胎盘因素30例(23.81%);软产道损伤20例(15.87%);凝血功能障碍2例(1.59%)。本组治愈120例(95.24%);死亡6例(4.76%)。结论正确处理产程,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并发症和产妇死亡率。
作者:周伟英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对326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加以分析,评价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326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加以统计,统计并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326例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共167例,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共31例,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科室为儿科、产科和妇科,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表现主要为:用药疗程长、给药时机不恰当、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结论为确保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仍然需要各个部门联合起来,需要全院医务人员的共同关注。
作者:罗彦安;黄国整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正畸的方法牵引埋伏阻生牙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埋伏阻生牙经外科开窗后应用正畸的方法进行牵引治疗,并观察疗效和时间。结果除1例因埋伏阻生牙位置过深且患者年龄较大未能成功牵引,其余15例均牵引成功,取得较好的疗效,有效率93.75%。牵引时间平均需要11.4个月。结论正畸牵引的方法可有效应用于埋伏阻生牙的保留和治疗。
作者:陈殿斌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在高龄患者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下肢手术高龄患者12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后第12h、72h的MMSE认知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第24h的MMSE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麻醉对骨科下肢手术高龄患者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并且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更小。
作者:杨英 刊期: 2015年第64期
人民群众抱怨看病难看病贵,医护人员抱怨压力大工作累,这是目前医疗服务业面临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大医院,更是人满为患,在这样的环境下,风险的控制愈发重要。风险主要在于为了大限度的提供医疗服务,医护人员近乎处于疲于应付的工作强度之下,疏忽或者畏难都有可能蔓延,医院的工作重心即医疗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变得愈发困难。看病不是根本,看好病才是关键,只有在“质”的基础上谈“量”才有意义。本文根据医疗行业所处的现实环境,不探讨具体医疗质量控制的重点与难点,而是抽象出质控问题的共性并提出普适的解决思路,着眼于医疗质量问题的发现、处理、反馈过程以及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
作者:吴金莉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研究ICU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实施循证护理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收的58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和发生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发生时间比对照组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预防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延迟其发生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晓丹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探讨PTEN、S100A4基因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分期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门诊以及住院患者共98例。其中58例为结直肠癌患者,40例为结直肠良性肿瘤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良性肿瘤以及58例不同分期的结直肠癌石蜡包埋标本中PTEN及S100A4的表达情况,并随访结直肠癌患者术后3年内的生存情况。结果良性组织中PTEN表达量明显高于恶性肿瘤组织(P﹤0.05);良性组织中S100A4表达量明显低于恶性肿瘤组织(P﹤0.05);PTEN与 S100A4与肿瘤分期均有关(P﹤0.05);在生存期方面,PTEN的表达与生存期呈正相关,S100A4与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结论 PTEN、S100A4蛋白的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以及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临床上检测PTEN、S100A4在结直肠活组织中的表达,对指导治疗以及判断病人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殿栋;段建中;张克实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研究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46例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对其进行护理,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4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有38例癫痫发作得到良好控制,3例脑疝死亡者,3例颅内再出血死亡者,2例颅内高压死亡者。结论对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进行科学周密的护理,能够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改善预后。
作者:王春玲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观察对比美兰染色与导丝定位在乳头溢液手术中的前瞻性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普外二科科收治的48例乳头溢液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术前采用乳管内美蓝染色进行定位,观察组术前采用改良硬膜外导管进行定位,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无手术野污染、手术野清楚,对照组中有3例因美蓝外溢导致手术野污染,发生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改良硬膜外导管对乳头溢液患者进行病变导管的定位,能够清楚显示手术野,无手术野污染,从而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具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纪祯成;杨丽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解除宫外孕病人的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方法找出焦虑的因素,对症护理。结果普遍病人、家属能正确对待手术治疗。结论护士的心理护理,医生的精湛技术,家属的理解配合,使患者能正常的回归社会、有着正常的家庭生活。
作者:王惠琴;红梅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护者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临床收治确诊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护理组)和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护理组),通过分析得出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显著。结果通过满意度调查,对照组满意度79.4%,治疗组94.1%。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影响显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蕾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了解压疮不同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分析二者的相关性,为不断提高压疮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7例Ⅰ-Ⅲ期压疮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单数为研究组,用水胶体敷料治疗压疮,双数为对照组,用百多邦治疗压疮,采集数据。结果研究组各期压疮平均治愈天数远远少于对照组。结论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压疮的治疗效果不同,应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短的时间,达到佳治疗效果,以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通过对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为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习质量提高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大理附属医院、市医院、州医院的55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同时结合个别深入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实习生本身存在理论知识不扎实、动手能力不够强、动手机会不够多,职业认知不足等问题;带教老师学历偏低、缺乏教学能力,带教方法陈旧、对带教工作不重视等;带教管理方面存在排班欠合理,带教模式有待改进,实习生、医院、学校见缺乏沟通等问题。结论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习情况不理想,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希望引起重视,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改善和解决的方法,提高临床实习质量,保证护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作者:杨惠明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系统评价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Medline、CBM数据库及 Cochrane图书馆,收集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以米非司酮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至少2位系统评价员独立完成文献筛查、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如有不同意见与第3位评价员共同商讨裁决。所得数据的Meta分析均通过RevMan5.0统计软件计算完成。结果刮宫术后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阴道出血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优于刮宫术后使用其他雌激素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09,95%CI(1.03,1.12),P<0.001]。刮宫术后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血红蛋白浓度对于刮宫术后使用其他雌激素组,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对比刮宫术后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和刮宫术后使用其他雌激素,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结论本系统评价表明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总有效率,减少复发率方面,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而在调节性激素水平、抑制子宫内膜增殖和改善贫血方面与其他雌孕激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纳入文献质量不高,存在较大偏倚风险,因不能评价米非司酮的长期安全性,导致该结果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受限。
作者:高玉兰 刊期: 2015年第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