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前影像学评估进展

王学斌;董勤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 根治切除, 影像学
摘要:肝门部胆管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人体胆道恶性肿瘤,预后极差。外科手术切缘阴性(R0)是目前有效且有可能治愈的方法,但是根治性切除需要根据肿瘤位置,大小和血供制定严格术前计划,现代影像学可准确对肿物进行分级并确定肿瘤的转移范围,这对术前拟定手术方式至关重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依托泊苷引起瘙痒合并视觉改变1例

    依托泊苷本药为鬼臼脂的半合成衍生物,为周期特异性抗癌药物,是治疗小细胞肺癌一线药物之一。但其也会使患者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等。今年,1例被诊断为左肺恶性肿瘤的患者在应用依托泊苷注射液后出现全身瘙痒症状合并一过性视力下降,并出现黄视和红视等。这种因依托泊苷引起瘙痒合并视觉改变的情况实属罕见,临床医生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在使用该药物前,要增加和患者的沟通、交流,以掌握患者的用药史和药物过敏史,用药后要对患者的用药反应加以严密观察,必要时做好预处理和急救措施。

    作者:宁博;邓卫国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护者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临床收治确诊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护理组)和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护理组),通过分析得出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显著。结果通过满意度调查,对照组满意度79.4%,治疗组94.1%。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影响显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蕾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护理

    目的: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操作简单,外套管与血管的内容性较好,在静脉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突破血管等特点,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方法尤其在抢救危重患者和静脉营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果静脉留置针由于其痛苦轻,对血管刺激性小,且不易脱出血管,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结论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

    作者:王萍;王新华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30例急性肠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选取的60例急性肠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奇霉素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培氟沙星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不管是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还是在症状缓解时间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对急性肠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郑礼皓;李春燕;骆骏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帕罗西汀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焦虑症的临床观察及交互作用的探讨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和交互作用的探讨。方法300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50例(帕罗西汀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对照组150例(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使用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8%和7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2、4、6周时的HAMA减分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头痛、心动过速、震颤等不良反应均较对照组少而轻。结论帕罗西汀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优于单用帕罗西汀。

    作者:赵淑菊;胡保森;于奇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施行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方法随机将近期到我院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分组,对照组60例根据常规标准落实护理管理,观察组60例根据试点病区标准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针对两组的总体护理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安舒适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而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施行优质护理服务是切实可行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适合加强推广。

    作者:朱海蓉;段雅静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护理层级管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层级管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不同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行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54例患者行护理层级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护理技能、护理态度及病房管理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且护理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层级管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显著,且影响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曾和枝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经电子支气管镜局部化疗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气道阻塞的疗效

    目的:探究经电子支气管镜局部化疗是否能有效对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的气道阻塞进行缓解。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共74例,选取年限均在2012年7月~2015年5月之间,将74例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7例。其中一组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通过全身静脉化疗进行治疗,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则通过经电子支气管镜局部化疗进行治疗,设定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中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的气道阻塞临床缓解率为91.89%(34/37),高于对照组的72.97%(27/37),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局部化疗能够有效对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的气道阻塞情况进行缓解,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玲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

    目的:加强医院内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防止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从管理、临床使用、院内回收及环保部门处理。结果医院感染率曾逐年下降。结论中心库房管理、医院感染三级网络组织机构重视的结果。

    作者:张丽丽;田素敏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建设节约型医院体会

    医院是社会的一个细胞组织,是一个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而收取一定劳务报酬及药品耗材费的社会公共场所。因此,建设节约型医院,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长远发展。

    作者:王德霞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4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的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绞痛11例,心肌梗死7例,脑梗死4例,脑出血12例,冠心病14例,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选择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正确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和检查结果,进行系统性的针对治疗和护理,有助于控制病情,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高俊强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创伤患者低体温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低体温护理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将84例在我科住院行创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部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体温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手术体温变化、苏醒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体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寒战和低血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患者手术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低体温护理,能有效保持患者手术过程中体温,降低寒战及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并探讨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66例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以及实验组(3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阑尾切除术,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各33例)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法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胡绍兴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合并发胆红素脑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黄疸合并胆红素脑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3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30例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连续护理治疗14d,对比两组患者在1周、2周时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治疗1周后其治疗的有效率为76.67%,2周后护理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1周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6.67%,2周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预防和治疗新生儿黄疸合并胆红素脑病时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治疗的有效率,因此非常值的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朴利锋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膀胱脂肪瘤合并肾癌1例报告

    目的:探讨膀胱脂肪瘤与肾癌在染色体基因结构异常方面是否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膀胱脂肪瘤合并肾癌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结果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根治性右肾切除术,病理检查所见:1.肾组织,可见弥漫分布、胞浆空亮,胞核有异型性的癌细胞;2.纤维脂肪组织。检查结论/诊断:1.(右)肾透明细胞癌;2.(膀胱)纤维脂肪组织。结论脂肪瘤遗传学方面研究示本病与12q、6p、13q染色体改变有关。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与染色体基因结构异常相关,异常基因有相对集中区域,如3p、14q和5q等。该例膀胱脂肪瘤与肾透明细胞癌在遗传学染色体方面没有共同的染色体的改变,考虑两者的存在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疾病。

    作者:李君贵;姜山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慢性盆腔炎58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总结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收治的5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即克林霉素联合阿米卡星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克林霉素、阿米卡星与康妇消炎栓配合热盐外敷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慢性盆腔炎患者给予克林霉素、阿米卡星与康妇消炎栓配合热盐外敷联合治疗,能够收到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能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信翠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后侧入路手术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接受后侧入路手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后侧入路手术治疗,随机抽取20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该治疗方案临床疗效及推广价值。结果对患者平均随访10个月时间,对比术后1周及术后10个月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从胫骨平台内翻角度、内测平台后倾角以及外侧平台前倾角等指标进行观察,患者均有显著改善,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应用后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让患者膝关节恢复到较好程度,保障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罗勇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臂踝脉搏波速度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并探讨心血管病患者的臂踝脉搏波速度的临床具体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96例心血管病高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身高、臂踝脉搏波速度、腰围、体重、心率以及血压等指标情况。对比分析高臂踝脉搏波速度组和低臂踝脉搏波速度组的危险因素情况。结果低臂踝脉搏波速度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46.8%,高臂踝脉搏波速度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臂踝脉搏波速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收缩压、年龄、脉压等。结论心血管事件的高发人群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臂踝脉搏波速度较高,且心血管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收缩压、年龄以及脉压等。

    作者:热比古丽·艾买提;玛合甫扎·阿巴白克力;努合尼木·衣斯拉木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分析微波在宫颈糜烂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微波在宫颈糜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女性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消糜栓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微波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5.00%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237,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机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631,P<0.05)。结论使用微波治疗方法对患有宫颈糜烂症状的病人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熊化玲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326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分析

    目的:对326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加以分析,评价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326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加以统计,统计并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326例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共167例,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共31例,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科室为儿科、产科和妇科,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表现主要为:用药疗程长、给药时机不恰当、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结论为确保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仍然需要各个部门联合起来,需要全院医务人员的共同关注。

    作者:罗彦安;黄国整 刊期: 2015年第6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