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治疗维吾尔族小儿上尿路结石的体会

黄金星;刘思伟;刘东宏;闫国强;李金秀;塔依尔;杨舟

关键词:微创, 经皮肾镜, 钬激光, 小儿上尿路结石
摘要:目的:对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自我院病例中纳入研究对象80例,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6月份收治的符合小儿上尿路结石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实验组应用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的77.5%要高,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术后感染率比对照组要低,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应用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对小儿上尿路结石进行治疗,其安全性高,且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42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讨输尿管结石患者运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依照入院顺序将我院近两年时间诊疗的72例输尿管结石病例分组,对照组30例选择传统手术取石,观察组42例于输尿管镜下行钬激光碎石术治疗,针对两组的总体手术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经相应手术,观察组在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等方面相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在术中出血量上明显减少,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上明显增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出现并发症,但发生率比较基本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输尿管镜下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行钬激光碎石术取石,术式安全、有效,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闫小勇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69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出现肝性脑病后在积极抢救治疗的同时,进行辨证施护,对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对减轻并发症、促进恢复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韩存莉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心理干预在创伤儿童的创伤性应激障碍中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创伤儿童患者的心理应激情况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42例创伤儿童进行早期心理干预,针对性地制定心理护理措施.结果:42例不同程度的创伤性应激障碍患儿出院前均能恢复到创伤前状态.结论:准确、有效的心理干预,对创伤儿童的创伤性应激障碍的症状缓解直至消失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廖春梅;赵一琴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针灸配合手法治疗对膝骨关节病功能障碍及疼痛的作用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针灸配合手法治疗对膝骨关节病功能障碍及疼痛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膝骨关节病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0)及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手法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关节功能、僵硬、疼痛等方面,观察组患者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膝骨关节病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手法治疗,可明显改善功能障碍,缓解患者身心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那日苏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结76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认为术前患者开展手术知识讲座,通过和患者近距离接触,帮助消除恐惧心理,介绍手术室环境及术中继续心理支持,经过细心观察和精心围手术期护理,顺利度过手术危险期.对疾病的痊愈康复尤为重要.

    作者:张喆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对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积极做出应对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做出积极贡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86例因使用喜炎平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应对措施.结果: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潮红、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症状,其中出现皮肤瘙痒、潮红的病人有41例,出现皮疹的患者23例,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22例.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在临床应用较广泛,临床为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需采取加强药品生产、流通、经营、使用等方面的监管,临床严格做到对症治疗、规范给药、加强监护等措施.

    作者:刘慧慧;杨少辉;孙朋波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发病情况,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间接诊的40例高龄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我院接诊的40例高龄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回顾性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发病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FBG、TC、TG及ALT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甲状腺结节发生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发生的相关因素回归分析可得,仅有年龄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χ2=7.15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为甲状腺结节的高发人群,因此加强对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甲状腺彩超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安红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62例甲状腺肿块的彩超诊断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彩超对甲状腺肿块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4年4月到2015年7月,选取我院62例甲状腺肿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超检查诊断,分析对比彩超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差异以及彩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评估彩超在甲状腺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62例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肿块的患者,其中甲状腺瘤患者33例,彩超诊断符合率为100%(33/33);结节性甲状腺肿大患者19例,彩超诊断符合率为84.21%(16/19);甲状腺癌患者10例,彩超诊断符合率为100%(10/10).结论:彩超与病理检查在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中效果相当,并且彩超具有方便易操作、无创等优势,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罗顺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64例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科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行胸部外科手术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2例)和观察组(n=32例),观察组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单纯行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清醒时间及吸入麻醉药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压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的SBP、DBP、MAP、HR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部外科手术中采取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达到良好的效果,减少术中患者的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春红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护理干预应用在胃镜下异物取出手术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护理干预应用在胃镜下异物取出手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分析在我院行胃镜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患者37例,对其术中的护理配合措施进行分析.结果:经胃镜下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护理配合,异物取出成功率达94.59%(35/37).结论:经胃镜取出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安全、有效、成功率高的治疗手段,严密的术中护理能提高有利于保证手术的效果.

    作者:杨俊霞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微创复位固定技术治疗老年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分析老年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微创复位固定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年龄在60岁以上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纳入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复位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平均时间为6个月的随访,对患者临床疗效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标准为依据,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大部分存在严重骨质疏松情况,出现骨折事件概率居高不下,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该综合考虑老年人各项情况如身体机能以及对方案的耐受性,微创复位固定技术治疗方案对老年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不但疗效显著却不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杰;刘洪伟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心肺复苏抢救39例护理体会

    及时快速的抢治以及护理人员有效的配合是心肺复苏抢球成功的主要因素,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与此同时,则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清湛的心肺复苏技术,并熟练掌握抢救技能.同时医护人员还具备较强的观察力以及判断力等综合抢救能力,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孙敏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在我院自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临床护理得到满意的效果.结论: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多方面护理,能有效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改变病废关节的功能,提高治愈率.

    作者:崔红春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血清中GGT水平与肾功能异常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GGT水平与肾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法检测4例健康体检患者(对照组)和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观察组)的血清GGT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血清GGT水平,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GG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而且血清GGT水平与血清肌酐(Cr)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GGT水平与与肾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测其含量有助于临床医生发现问题并及时治疗处理.

    作者:姜新苓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腹腔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接受腹腔手术治疗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治疗方案及其预后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2年2月-2015年1月收治腹腔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并根据对其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及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包括:禁食、全胃肠外营养、胃肠减压、抗感染、解痉止痛以及纠正维持水电解质紊乱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生长抑素.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随访过程中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记录对比以下临床指标:胃肠减压引流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平均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是腹腔术后常见并发症,由于此类患者刚接受手术治疗,因此保守治疗方案是对此类患者治疗的首选,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生长抑素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降低治疗后复发事件概率,同时具有预防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罗宣权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浅谈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进行有效开发、科学管理并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在医疗行业中,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者不断地进行人员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护理人员数量少,国家相关部门规定,床位与临床护士的比例应为1:0.4,而很多医院的床护比例低于这一标准.因此,需要有全新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作者:何小红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联合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门诊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采用随机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我门诊给予观察组阿奇霉素联合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给予对照组阿奇霉素静滴治疗,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治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柯玉霞;佘建霞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与国产奥氮平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并根据治疗药物差异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40例,接受利培酮治疗,B组患者40例,接受国产奥氮平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在患者接受治疗后2周、4周、8周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对比记录,对患者各时间段疗效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A组患者疗效与B组患者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检测其不良反应,A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与国产奥氮平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无太大差异性,但利培酮安全性相对更高,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刘玉国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中药内服外敷法治疗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痤疮属于中医肺风粉刺范畴,近年来患此疾病的人数逐年递增,尤以青少年居多.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传统风热、肺热、血热、湿热发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血瘀新观点和新理论.痤疮的病因可分为肺胃积热、湿热蕴结、脾虚肝郁、气滞血瘀4型,分别给予辨证论治、选方用药,采用内服外敷法治疗,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景月岭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ESWL两种体位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比较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仰卧位、俯卧位两种体位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有效率、并发症率,寻找ESWL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佳体位.方法:收集2008年6月到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直径8-15mm单发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160例,用随机分为两组:仰卧位ESWL组、俯卧位ESWL组,每组80例.术后随访1月,统计分析上述患者的术后排石率、排净率、并发症率等,并分析比较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结石大小、结石成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排石率:仰卧位ESWL组、俯卧位ESWL组术后1周(78.8%、76.3%)、术后2周(88.7%、86.2%)和1月的排石率(93.8%、9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净率:仰卧位ESWL组、俯卧位ESWL组术后1周(47.5%、4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周(70.0%、52.5%)和术后1月(81.3%、66.3%)的排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ESWL组并发症率高于仰卧位ESWL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SWL两种治疗体位,仰卧位优于俯卧位,远期排石率、排净率均高于俯卧位,是一种较为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

    作者:刘虎;曾涛;左庆军 刊期: 2015年第73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