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年间剖宫产率的变化及剖宫产指征分析

任改荣

关键词: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社会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率的变化及剖宫产率上升的因素.方法:对8209例剖宫产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剖宫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剖宫产指征中瘢痕子宫位于第1位,社会因素逐年上升.结论: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背景和医生行医模式的改变,剖宫产手术指征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应值得重视.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护士心理健康因素及防范对策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工作已备受重视,护理人员作为心理护理的实施者,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心理护理的开展和成效,进而影响整体护理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对护理差错的分析发现,护理人员情绪不稳定及处于生物周期低潮时,差错发生率60%~70%,另外,还可导致护理人员心身疲惫,丧失工作热情和乐于助人的品质,丧失同情心和责任感.

    作者:和国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体会

    目的:强化急诊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方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风险教育,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结论:急诊科作为高风险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贺慧玲;刘建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妇科急腹症23例误诊分析

    急腹症为外科及妇产科常见的病症,由于病情复杂,变化快,诊断困难常被误诊.其原因与首诊科室只重视与本科有关的症状,而忽视了妇科病史及体征有关.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妇科急腹症患者52例,误诊23例,误诊率44.2%.其中外科转入22例,23例均经手术确诊、病理证实,现分析如下.

    作者:石新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性脊髓损伤早期的护理

    脊髓损伤为脊柱骨折或骨折脱位的严重并发症[1].损伤高度以下脊神经支配的身体部位的功能会丧失,交通事故、枪伤、刀伤、高处坠落、高空掉落物击中脊椎,以及划水、冲浪板、跳水等是造成脊髓损伤的原因,致残率高,后果严重.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急性脊髓损伤患者38例,对其实施脊髓损伤早期的急救和护理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秋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护理体会158例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行TURP术治疗的158例高危BPH患者,给予充分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并行出院后健康指导.结果:本组患者手术顺利,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术后随访3~8个月,均无排尿异常.结论:系统、规范化的护理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黄炳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毛细支气管炎发生哮喘的影响因素

    目的:总结毛细支气管炎发展成为哮喘的影响因素及发生率.方法:对58例毛细支气管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有21例发展成为哮喘,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有特应性体质、接触过敏原、家族过敏史、人工喂养,父母吸烟等因素的患儿哮喘发生率较高(P<0.05或P<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易发展为哮喘,病毒感染和遗传因素、过敏原因素、个体特应性体质、环境因素等影响哮喘的发生.高危因素应尽量避免,早期防治.

    作者:关玉晶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慢性支气管患者家庭的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是久治难愈,难以根除的病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工作和身心健康.据统计,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5%~10%.尤其是在比较寒冷的地区.因此,提高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水平、协助康复、延缓病情的发展迫在眉睫.

    作者:于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中的分析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中的价值.方法:对55例小腿不同程度肿胀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小腿静脉丛内血栓的特征及血流情况.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腿静脉丛血栓52例,小腿肌肉撕裂伤形成血肿1例,贝克囊肿破裂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及时准确地诊断小腿静脉丛血栓并能做出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包金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不合理医嘱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部分不合理的因素,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提高静脉用药安全性.方法:采用查阅有关资料及药品说明书等方式,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发现不合理用药医嘱378例,其中溶剂选择不当105例,配伍禁忌82例,给药浓度过大87例,给药剂量不当27例,药品选用不合理24例,给药途径不当43例,医嘱录入错误10例.结论:加强临床药师对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分析,可提高静脉药物治疗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作者:谢泽浩;李淳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选择适应证保胆降低结石复发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用选择适应证保胆降低结石复发的疗效.方法:试验组:选择下列之一为保胆适应证:①青少年患者132例;②胆囊内1~3枚结石83例;③胆囊收缩功能正常85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185例无选择性保胆取石术资料.结果:试验组术后随访1、3、5年结石复发率分别为3.3%、8.3%、12.7%,对照组术后随访1、3、5年结石复发率分别为9.4%、17.2%、26.5%,两组结石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选择适应证的保胆术能有效降低术后结石复发率.

    作者:王建;张光全;廖忠;吴先麟;何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收治心血管内科患者115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对其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来自多个方面,需要认真分析总结并给予相应的防范对策.结论:进一步加强法制观念,积极学习新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护理水平,加强护患沟通和交流,加强对护理记录的书写及管理,可减少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作者:张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讨APN排班模式在护理改革的实施与效果

    目的:评价APN排班模式在儿科中的实施.方法:将护士13人,每天设A、P、N 3班,A班4人(A1、A2、A3、A4),上班时间8:00~16:00;P班2人(P1、P2),上班时间15:30~23:00;N班1人,上班时间22:30~8:00.结果:与传统排班模式比较,APN排班模式实施后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结论:APN排班模式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提升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曹(瑜)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6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手术,眼压均得到控制,治愈出院,术后视力0.4~0.8.结论:加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期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贾海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单侧空间忽略的影响.方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评测,将43例右大脑半球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和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护理前后均采用Barthel指数(BI)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评价.结果:经针对性护理后实验组BI指数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提高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李育群;刘叶青;黎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161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特点: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分析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方法:对161例住院及门诊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分析,进行讨论.结果:对161老年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多见,112(70%)其次是室性心律失常42(26%)、窦性心动过缓7例(6.0%)等.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电生理学的改变,心肌易感性和应激性增加.导致各类型的心律失常在老年患者中甚为常见.

    作者:张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梗死继发癫痫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继发癫痫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21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21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发作时间7天~2年,全身强直-痉挛性发作18例.结论:脑梗死继发癫痫的早期主要是缺血、缺氧造成脑水肿和代谢障碍,晚期多由于癫痫病所致,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范爱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儿童口腔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儿童口腔治疗的影响.方法:将316例口腔初诊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58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合作程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合作患儿分别占68.99%、39.8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27.84,P<0.05).结论:儿童口腔治疗中进行系统护理,可有效提高儿童口腔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黄秀芳;王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执业药师在临床药学中发挥作用

    执业药师是医院药房、药品零售使用领域中,保证药品和药学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不可替代的药学技术力量.同时执业药师在临床指导患者安全、合理使用药物中起到了重要、积极的作用.

    作者:宋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整体护理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日渐增长,我国是老年人口多的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3%,这一方面标志着社会进步与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医疗保健和社会问题.

    作者:赵慧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动力髋螺钉(DHS)具有加压和滑动双重功能,是治疗各种类型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式.2005年11月~2009年10月应用DHS(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8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学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