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丽
儿童抽动症主要特点是经常出现日间不自主、难自控的快速抽动表现和不协调动作,常有瞬目,作怪相,摇头,缩颈,耸肩;上下肢局限性抽动.重者还有发声抽动,如犬吠声,出气声,清嗓声,秽语等.环枢关节半脱位是枢椎齿状突与环椎两侧块结构出现异常的一种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突发性斜颈,颈部疼痛和僵直,枕大神经痛,向枕部、耳部放射,颈部活动受限等.虽然目前尚无权威资料显示二者之间存在联系,但在临床治疗中,发现约有70%的抽动症患儿伴有环枢关节半脱位.2009年1月~2011年3月使用针刺与推拿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此类患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中华;黄任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及奥扎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日口服,奥扎格雷针80mg静滴,1次/日.分别观察出现心绞痛次数及持续时间、心电图ST-T的改变.结果:86例患者中,治疗组显效31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2%;对照组显效24例,好转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8.6%.两组疗效比较,氯吡格雷及奥扎格雷组的疗效更好(P<0.05).结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在标准抗心绞痛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及奥扎格雷更彻底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脏不良事件,改善预后,是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福仁;张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儿科患儿13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人性化护理组)6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组)66例.对治疗结束后的患儿及家长意见进行综合评定.结果:两组在出院时对住院患儿及家长意见进行总体分析,按照评定标准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满意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得到了广大患儿及家长的认同.人性化护理的工作从患儿自身需求出发,注重细节和人文关怀,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可作为临床儿科护理的重要护理模式.
作者:焦红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乳腺癌是妇女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正在逐渐上升并趋于年轻化,其手术方式由早期的Halsted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到保留乳房术式的发展.随着临床技术、自我保健及健康意识不断提高,早期病例逐渐增多,伴随人们对美学及生活质量的追求,保乳手术将成为早期乳癌患者的首选方式,并逐渐替代改良根治术.现就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开展、临床应用、研究与进展详述如下.
作者:黄星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并评估疗效.方法: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两组进行跟踪观察,评估两组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结果:试验组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肢体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陈国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眼科患者围术期的危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取手术治疗患者3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及家属满意率99.0%.结论:确保了患者安全手术的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医患关系,缩短住院天数,使患者成功度过围术期,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
作者:万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CT扫描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造影剂应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对造影剂的要求也更高,从而更加受到医、技人员的关注.
作者:唐育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护理质量管理.在社会经济不断完善及医院发展过程中,护理质量时有波动,医院护理管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作者:宋家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46例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前后对所有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观察两组负性情绪及心绞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护理后降低值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护理干预后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治疗期间发生心绞痛41例,其中观察组13例,发生率28.26%;对照组28例,发生率60.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具有很大的帮助,从而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志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它可以调节微生态平衡[1],维持机体内菌群的种类及数量的正常分布,起到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随着微生态制剂的研发步伐的加快,微生态制剂品种越来越多,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儿科.微生态制剂主要用于防治小儿变态反应性疾病、小儿肺炎继发腹泻、婴幼儿腹泻、新生儿黄疸、早产儿喂养困难疾病.本文结合临床和有关资料报道对微生态制剂的药理作用以及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进行阐述.
作者:陈艳芳;邢学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颅内血肿引流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控制血压,做好穿刺引流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大小便通畅,预防并发症.结果:完全恢复生活自理12例(17.6%),部分生活自理19例(27.9%),重度致残、完全需要帮助27例(39.7%),死亡10例(14.6%).结论:对实行微创穿刺引流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姜艳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2009年7月~2011年12月应用TURP这项新技术对7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等离子电切术,效果良好,现将TURP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出院健康指导总结如下.
作者:何朝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将408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4例,对照组204例,在正常临床药物治疗下,治疗组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开始介入康复治疗,3个月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比较两组评分结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介入康复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且康复介入时间越早,效果越佳.
作者:李萍;李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者Hp感染阳性结果以及体检者对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胃幽门螺杆菌方法的接受程度.方法:采用非侵入性诊断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健康体检者,同时调查体检者对胃幽门螺杆菌的认知度.结果:测定结果发现,Hp检测阳性率在本地区有较高比例,且体检者对胃幽门螺杆菌的知识了解度不高.结论:健康体检者的尿素(14C)呼气试验阳性率相对较高;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方法迅速、准确、无痛苦,易为体检者接受.
作者:李发旺;罗维香;刘永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2009年医院整体搬迁新区,带来了高压氧科的发展机遇,从选址、环境到设施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对安全治疗与管理提出了更大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安全管理,有效防范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患者的安全,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保证了氧舱的良好运行.
作者:陈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颈部与腰部由于生理上的特点,其活动度较大,承受力也较大,故发生扭挫伤的几率也较多,其共同特点是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功能障碍.近年来,用针刺人中、后溪的方法,同时让患者配合自身局部主动活动治疗此病,疗效明显,体会如下.
作者:岳大庆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转运的护理策略.方法:建立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准备专用救护车及转运设备,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负责前往求助医院,稳定患儿病情后,转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结果:安全转运危重新生儿173例,转运过程中病情相对稳定167例,恶化6例,死亡0例.结论:先进的设备和齐备的物品是安全转运的基础和保障,专业的医护人员是安全转运的保证,转运前稳定病情、转运途中监测与救护是成功、安全转运的关键.
作者:苏惠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前,对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病的治疗,治疗方案很多,不断涌现新的止血药及内镜下治疗手段,但传统的三腔二囊管在食管胃静脉曲张大出血的治疗中有着简便、易操作及止血效果确切等独特的优点,显著提高食管胃静脉曲张大出血的成功率,同时为食管胃静脉曲张大出血的后续的治疗赢得时间[1~4].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218例,根据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意愿分为气囊压迫止血组和药物治疗组,气囊压迫止血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在使用奥曲肽进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药物治疗组仅进行奥曲肽治疗,先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伟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5岁以下儿童多见.大部分患者可无明显或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极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肺水肿、弛缓性麻痹等并发症,个别危重患者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肠道病毒传染性强,容易在学校及托幼机构引起暴发和流行.
作者:韩明奎;赵志强;韩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术前主动提供护理干预对提高术中麻醉效果及病人离院时的满意度.方法:选择门诊无痛人流患者540例,将其单日就诊患者作为试验组,术前1天由门诊手术室护士主动进行护理干预;双日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由门诊医生告知相同内容的注意事项让患者自行执行.两组均于次日实施手术,观察统计两组间的差别.结果:试验组使用笑气吸入的患者达到麻醉状态占92.3%,对照组占71.2%,两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而使用静脉全麻患者能达到麻醉状态两组分别为97.7%和98.1%,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85.1%和59.6%,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无痛人流术前主动提供护理干预,对提高笑气吸入的麻醉效果及病人满意度有明显效果.
作者:颜玉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