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玲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方法随机将我科室收治的120例待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并进行分析讨论,对其中一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设为对照组,另一组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产后出血率以及产妇产后的康复速度和满意度。结果实施产前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产后出血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产前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经过比较两者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临床意义。结论对于待产孕妇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产后出血率明显降低,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终能够提高产科的生产率,增加减少患者康复时间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莫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足月经阴道分娩的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只用缩宫素治疗,治疗组采用缩宫素加益母草注射液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有明显的促子宫收缩作用,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对预防产后出血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连敏;范爱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预防气管时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上腹部择期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 组)和芬太尼组(f 组);两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后,s 组以舒芬太尼静注,f 组以芬太尼静注,然后均给予依托咪酯及阿曲库铵;记录诱导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结果在诱导后, sBP、dBP 及 Hr 均较诱导前明显下降(P<0.01);在插管后3min,f 组 Hr 高于插管前(P<0.05),s 组 Hr 与插管前比较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全射麻醉诱导中应用,可以使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插管条件更好。
作者:陈晓艳;李晓光;陆金彪;付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指导,达到一、二级预防。方法针对不同患者作个体指导,制定适合本人需要的健康指导,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通过为期两年的74例血压患者实施个案指导,减少了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高血压病人健康指导很重要。
作者:王伟丽;张爱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0引言儿童是迅速生长发育中的群体,儿童生理解剖与成人不同,不同年龄段儿童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药物反应性亦有差异。同时一些在成人少见的不良反应也可能在儿童身上出现,甚至是严重的不良反应。早产儿、新生儿时期由于某些生理物质缺乏,对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成年人高。婴幼儿特别是新生儿肝药物代谢酶系统发育不完善、功能不全,可使某些药物的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易引起蓄积[1]。儿童个体差异大,对药物的反应各有不同,就同一个体而言,完全相同的给药方案,也可能随患儿发育的情况使药物作用发生变化。结合儿童自身特点做到合理用药,关系到儿童用药的安全、有效[2]。儿科药师应对患儿做好正确的用药指导,提供良好的服务。
作者: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内科护理中运用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内科收治的110例患者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施加人性化服务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比较其观察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科住院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闫玉花;李淑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洗澡与抚触在早期新生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到2013年5月所接收的2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抚触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性的护理,抚触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增加洗澡与抚触,并且对新生儿的体重、排便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通过护理之后发现,在出生6天、15天以及28天的体重与每日排便次数上,抚触组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在每日哭闹次数上,抚触组则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早期新生儿进行洗澡与抚触,有利于新生儿的成长与发育。
作者:李莎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探讨蒙医温针加蒙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功能恢复的影响。把100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即分成蒙医温针加蒙药治疗组和单纯康复训练加蒙药组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同时用“膝关节功能评定表”进行功能评定,比较两组间的差异。两种方法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膝关节功能均有好转,其中蒙医温针加蒙药组疗效显著。蒙医温针治配合蒙药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巴音布日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蒙西医结合对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蒙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观察组为92.5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有很好的疗效,可以进一步临床验证及推广。
作者:赵金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对下肢创伤患者应用骨科牵引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本院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经骨科牵引术治疗的下肢创伤患者24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骨科牵引术治疗后,23例患者疗效满意,1例患者虽然没有完全康复但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突出;对其进行平均半年时间的随访,患者均无出现相关并发症状,肢体功能恢复效果令人满意,生活没有受到严重影响。结论对下肢创伤患者应用骨科牵引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术后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迟兴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行腹腔镜女性绝育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受术者无一例失败,手术成功率10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绝育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连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0引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0”急救电话已深入城乡居民日常生活。“120”呼救范围越来越广泛,出诊愈来愈频繁,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门独立的集医学和社会性相对统一的综合性边缘学科。院前急救护理作为急诊医疗的首要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院前急救护理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社会性强、时间紧急、随机性强、急救环境条件差,院前急救车辆设备、医疗质量、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收费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医疗纠纷或事故。因此应加强院前急救知识、技术的学习与培训,组织实施急救技能的演练,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与事故的发生。
作者:邓芝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蒙西医结合疗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蒙医进行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的评价,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56%,观察组为91.67%,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蒙西医结合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莫日根高娃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以指导护理实践。方法收集15例临床病例,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诱因进行分析。结果消化道溃疡,胃、十二指肠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肝硬化、恶性肿瘤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病因。随着年龄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消化性溃疡逐渐减少,肝硬化、恶性肿瘤呈上升趋势。饮食不当、酗酒及药物使用不当等为常见诱因。结论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并完善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作者:姜庆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蒙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萨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萨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加蒙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观察组为97.2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蒙西医结合疗法对萨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以进一步临床验证及推广。
作者:梁格根哈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的对策以及防治措施,并分析相关的病因,为今后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将我科收治的产后出血的76例病人进行回顾,并分析其临床护理对策、防治措施和相关病因。结果入院后76例产后出血病人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积极采取对症护理和预防感染,经过急救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有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加强孕前的生殖健康教育,加强保健措施,及时的诊断并处理产后出血,尤其是做好产后2 h 内的观察工作,这有利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何莉;余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讨论骨科肿胀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因肿胀、体温高,使患者食欲不振,因此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创伤早期局部可行冷敷,如用冰袋、冰水纱布覆盖伤处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使损伤破裂的小血管及时凝固止血,减轻肿胀;后期可采取中药熏洗,促进回吸收,减轻肿胀。
作者:吕志丹;邹玉杰;张忠杰;许冬梅;李羚玮;徐连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观察标准外伤开颅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和标准外伤开颅术,术后治疗方法一致,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采用 Gos 预后评分标准,对照组恢复良好率、病死率分别为32.6%、26.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病死率分别为59.2%、12.2%,观察组的恢复良好率比对照组高,病死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良好,具有积极临床意义,值得深入探讨和推广。
作者:曹泽成;张传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本文对5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治疗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将5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两组,分为治疗组26例,加服茵栀黄颗粒对照组26例。结果临床表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加服茵栀黄颗粒对照组患儿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在住院2~3周加服茵栀黄颗粒对照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和P<0.01,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结论在常规治疗下辅以口服茵栀黄颗粒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效果显著。
作者:王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讨论血液检验对不同类型贫血患者鉴别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40例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接受血液检验的贫血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液检验情况,其检测指标主要有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比容(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结果不同类型的贫血病患者,其血液中 McH、McHc、McV、rdW 的各项指标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本研究表明,对贫血性患者采用多方面的血液检验,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诊断和鉴别的准确率。
作者:王同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