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的预防与处理

仪美娟;李静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并发症, 相关因素, 预防与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的预防与处理。方法从穿刺及气腹有关的并发症、与手术体位有关的并发症、与手术相关并发症入手探讨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新进展。结论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高科技微创手术的诞生,腹腔镜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腹腔镜手术适应证不断调整,手术难度逐渐增加,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种类日益增多,因而认识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和复杂手术本身特有的并发症,早期发现,正确处理,有效预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血尿酸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本文通过探讨血尿酸(血清Ua)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联合检测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诊断及预后价值,得出结论:血尿酸和nt-proBnP联合检测对老年aHf的诊断水平及预后预测价值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海静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米索前列醇口服与内置阴道后穹隆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比较研究

    目的:分析比较米索前列醇口服与内置阴道后穹隆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选取要求终止妊娠的92例中期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口服+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放置治疗,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口服+米索前列醇口服治疗。结果两组产后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成功率、清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28.26%)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口服+米索前列醇内置阴道后穹窿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疗效可靠,药物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征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小儿副鼻窦炎94例的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门诊94例小儿副鼻窦炎的诊断结果,以提高对鼻窦炎的认识。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间142例迁延性咳嗽或慢性咳嗽的门诊患儿,经副鼻窦ct确诊为副鼻窦炎的94例患儿,进一步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142例迁延性咳嗽或慢性咳嗽的门诊患儿,经过副鼻窦ct诊断发现ct阳性率共96例,有94例小儿副鼻窦炎患者。主要包括上颌窦炎患者有74例,其中双侧患者是54例,左侧和右侧患者分别是10例和10例。筛窦炎患者有38例,其中双侧患者是24例,左侧和右侧患者分别是11例和3例。蝶窦炎患者有19例,其中双侧患者是9例,左侧和右侧患者分别是7例和3例。额窦炎患者有3例,其中双侧患者是2例,右侧患者1例。全组副鼻窦炎10例,上颌窦炎、筛窦炎、蝶窦炎患者有7例。结论在小儿副鼻窦炎患者诊断过程中,患儿出现反复的咳嗽、伴或不伴有流涕、鼻塞如若体检发现咽后壁滤泡增生,呈“鹅卵石”样外观,咽后壁见黏痰附着或脓性黏液滴注者是小儿副鼻窦炎的主要临床症状,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可以依靠ct诊断来加强对小儿副鼻窦炎患者的诊治,减少漏诊,并能使鼻窦炎及时治疗,治愈咳嗽。

    作者:沈健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确认为慢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治疗组口服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35人,痊愈20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35人,痊愈15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奥美拉唑治疗。

    作者:管红伟;孙兆洁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浅谈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如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疼痛的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方面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优质护理服务。结果通过责任制整体护理,缓解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增加了病员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提高治疗及护理质量。结论通过全方位护理增加患者与护理人员的熟悉度,减轻患者心理负担。药物治疗、病情观察是关键,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不可或缺,进而提高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率,降低并发症,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曾婷婷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护理方法,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用于指导临床的护理工作。方法对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生命体征护理、保持呼吸道畅通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论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降低了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吴怀芹;马惠丽;赵秀兰;焦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小针刀配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目的:探索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法改进和提高疗效及降低复发率。方法小针刀疗法每10天治疗1次,共治疗1~3次;推拿与烫疗均为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显效28例,占23.33%;好转82例,占68.33%;无效10例,占8.33%;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小针刀、推拿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操作简单,安全无副作用,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大剂量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护理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131i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行131i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198例。护理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治疗前准备和护理;(2)治疗隔离期的观察和护理、放射防护;(3)治疗后护理。结果151/198例颈部残留甲状腺组织完全破坏,完全去除率达76.3%,7/13例转移灶消失。结论针对甲状腺癌放射性碘治疗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治疗的顺利进行和保障疗效非常必要。

    作者:马丽红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助产士参与孕妇课创新形式及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孕妇课的创新,提高妇产科护理满意度,提高自然分娩率。随着现代医学社会模式的转变,加之孕产妇对孕期护理知识需求量的剧增,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期,网络上五花八门的孕期知识却给喜欢求助网络的孕产妇造成了更加迷茫与困惑的境地。规范化的产前、产后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医院妇产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助产士在促进产妇自然分娩以及保障母婴安康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我院自2012年至2013年在孕妇课的授课人和授课形式上进行了创新。首先是主授课人,由原来的医生主讲转变为助产士主讲,由原有的单调被动说教授课形式转变为形式多样互动新颖的讲课模式。结果通过助产士的参与创新孕妇课,并进行有计划、有组织、连续性、针对性对孕期教学授课,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孕产妇对健康知识的印象,并为孕产妇提供了一个咨询和表达个人意见的交流平台,提高了孕妇阴道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时解决了孕期及产后母婴保健问题。结论助产士参与孕妇课的创新充分体现了助产士对孕产妇服务的延伸,使孕妇提前与助产士认识熟悉,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建立了信任关系,提高了孕产妇对医院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增进了护患双方的信任、理解、支持,降低了医患纠纷的发生,深受广大孕产妇的好评,提高了医院的影响力。

    作者:冯艳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与分析

    目的:对科室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采取的各种措施对老年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进行深入探讨。方法搜集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836病人做对照组,将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922名病人做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对照组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比,患者满意率显著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各项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患者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罗庆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参附舒心汤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对参附舒心汤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80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参附舒心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P<0.05)。结论采用参附舒心汤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何利全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脑出血病人康复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应用多种康复治疗对30例脑出血后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护理。结果2例明显好转,可生活自理,10例明显好转,2例轻度缓解。结论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功能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许健;郑培林;郭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磷酸肌酸钠对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血浆脑钠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后脑钠素(BnP)水平响。方法44例行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22),治疗组在主动脉开放后10分钟注入磷酸肌酸钠1g(用20ml生理盐水溶解),同时术后1~5天每天静脉输注1g(用100ml生理盐水溶解);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心脏自动复跳情况,记录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术后5天采集颈内静脉血,测定BnP水平。结果治疗组手术后心脏功能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 <0.05)。两组BnP在术后1天较术前明显升高(P <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BnP在术后1天和5天明显降低(P <0.05)。结论磷酸肌酸钠主动脉开放后给药结合术后1至5天连续给药可降低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后BnP的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张武;粱洁连;胡旭东;刘幸清;蒙丽婵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介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发病机制,总结护理体会。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药物治疗疗程长,服药期间易发生许多不良反应,因此临床护理十分重要,精心的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马惠丽;吴怀芹;任飞;赵秀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抽选(以数字法)3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选并进行随机编号分组,编号为奇数者归为对照组(15例),单纯血透治疗;偶数编号者归为观察组(15例),联合树脂吸的血液灌流方法治疗。测评治疗前后患者皮肤瘙痒评分以及血浆中PtH(甲状旁腺素)、ca、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瘙痒评分分别为(12.3±2.5)分和(19.4±1.7)分,优于治疗前,且前者优于后者(P<0.05);治疗前后,PtH、ca、P水平均均存在显著性变化,PtH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肤瘙痒程度与患者PtH水平增高、钙磷水平失衡有一定相关性,血液灌流方法通过吸附可纠正异常水平,缓解瘙痒程度,效果肯定。

    作者:郭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COPD伴感染患者临床护理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护理经验及体会,对在我科住院的慢阻肺患者进行总结与分析,表明慢阻肺患者在呼吸内科中属于急重症患者,对于此类病人采取正确的护理方式、及时迅速的救护,可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

    作者:周燕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肺炎患儿接受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至2013年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方案治疗的肺炎患儿40例并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同期收治应用常规治疗方案的肺炎患儿4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医治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儿临床医治总有效率为75.0%,两者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7.5%,两者对比不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方案能够取得确切明显的临床医治效果,且不会增加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具有高效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少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由石蜡引发的1例故障及检修

    目的:探讨1例由石蜡引发的故障及检修。方法查看仪器说明书,了解其工作原理,清除完石蜡。结果设备在按照操作规定进行检修后可以恢复正常使用。结论在工作时,一定要确认石蜡液面不低于少且不高于多液面标记。过低就会有一部分标本不能完全浸入石蜡,导致标本得不到完全浸润。过高,液体石蜡就会溢出,时间久了,就会出现类似的故障而停止工作。

    作者:冯玉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炒莱菔子提取物中萝卜苷的定量分析及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对炒莱菔子提取物中萝卜苷进行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方法选取5个产地售炒莱菔子,用物理脱脂后经水提醇沉干燥后得到提取物,采用重量法和HPlc法对萝卜苷含量进行分析。结果5个产地炒莱菔子脱脂率为22.28%~35.83%,脱脂炒莱菔子后干膏获得率为15.61%~21.42%,萝卜苷含量在38.11%~45.11%,萝卜苷转移率为76.15%~82.83%;炒莱菔子杂质在1.14%~3.46%,水浸出物含量在17.35%~18.61%,醇浸出物在14.45%~17.37%。结论炒莱菔子经过物理脱脂后能够得到脂肪油部位,而且萝卜苷更加稳定和富集,质量较传统饮片更加稳定,通过在杂质检查上加用萝卜苷含量测定,能够控制其质量。

    作者:贾晓静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96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在常规,保肝利尿及支持对症基础上应用恩替卡韦0.5mg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安络化纤丸6g一日两次口服,治疗5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12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alt复常率分别96.4%和76.5%。两组患者HBV-dna转阴(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化纤丸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明显改善肝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作者:哈力旦·玉努斯江;赛得尔丁·乎加买提;哈力木拉提·吐尔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