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疾控中心实验室如何加强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曾勇胜;钟冬明;钟思群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与发展, 中心实验室
摘要:质量控制管理是实验室工作的基本内容,质量管理体系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其实现的全部活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内科加强护理临床实习管理的体会

    临床毕业实习是医学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护理实习质量,提高护生能力,加强护理临床实习的管理十分重要,现本文就加强护理临床实习管理作一简述。

    作者:李燕玲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侵蚀性葡萄胎治疗护理

    0引言侵蚀性葡萄胎是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子宫以外,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侵蚀性葡萄胎均来自良性葡萄胎,多数发生在葡萄胎清除后半年内。侵蚀性葡萄胎多数在葡萄胎清除后6个月内发生。患者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亦可合并子宫外转移病灶。侵蚀性葡萄胎治疗原则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1]。可单药治疗或联合化疗,而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同样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马芳;林帆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儿童型重症肌无力的针灸治疗概况

    目的:观察以针灸治疗为主的中医治疗对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临床评分方法观察评估针灸治疗对重症肌无力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论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朱宏;李晓宁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孕产妇产前保健利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孕产妇的孕前保健情况与保健服务的利用影响因素。方法运用随机多阶段的方法抽样,对产后的42天的产妇情况与保健服务的利用情况实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农村孕产妇的孕前保健服务的利用率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县的孕产妇孕前保健服务的利用率较低,农村的孕产妇孕前保健利用情况与影响因素有较大差异,建议对于各类的影响因素,实施相关措施,增进孕产妇孕前保健服务的利用整体水平。

    作者:宋春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co中毒首要症状是昏迷的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多脏器的损伤及复杂的并发症,从而危及生命。及时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是co中毒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既能有效地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又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冯燕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口眼歪斜治验三则

    口眼歪斜属现代医学面神经麻痹之范畴。笔者根据祖国医学“审证求因,以因论治”,辅以针刺之方法,治验颇多,取效桴鼓,今略举验案三则,以示“同病异治”之理。

    作者:汪晓燕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浅谈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通过提高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认识,深入研究其发生的机理和临床特点,发现其内在规律,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对判断病情,选择治疗方案,以及以后的康复和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燕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新生儿医院感染9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1例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总的医院感染率是8.93%。随着新生儿体重的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增加;不同体重组发生医院感染率有显著差异。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88.2%在皮肤粘膜。结论低体重儿易发生医院感染,提示要特别注意低体重新生儿的治疗和护理。

    作者:付艳萍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A型肉毒毒素在治疗腋臭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a型肉毒毒素在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腋臭患者腋下每点注射2U肉毒素,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并随访两年。结果治疗后患者腋部出汗明显减少,异味清除,随访2年,治愈45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3例,经重复治疗亦治愈,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臭临床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对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明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山莨菪碱结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莨菪碱结合西米替丁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接收的小儿腹泻患儿中抽取120例,并随机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口服病毒唑,观察组应用西米替丁和莨菪碱行静脉滴注,疗程均为4~5天。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脱水情况、便次、发热持续时间及总病程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莨菪碱结合西米替丁在治疗小儿腹泻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农树珍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重症糖尿病足的1例治疗及护理体会

    为了使糖尿病足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本文结合1例具体病例谈一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肖敏恒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张佩青教授治疗发热经验举隅

    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症状,可以发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中医学从病因而论,临床上可将发热分为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两大类。张佩青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基于对发热病因病机特点的认识,运用辨证论治以及以方测证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在治疗发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宫悦;张佩青;陈钢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为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本院结合具体情况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治疗,取得不错效果,现本文将治疗的过程和结果作一简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杜志斌;付登义;陈葓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注射用加贝酯致过敏性休克1例分析

    不良反应,尤其是严重不良反应[1],已经危及了患者的生命,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生的用药,因此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如何及时的发现并对不良反应的患者做出抢救措施,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及其家属所期待的。本文通过对本院一例因注射甲磺酸加贝酯而导致的过敏性休克病例进行分析讨论,为大众对不良反应的认知提供临床实例。

    作者:姚叶星;姜国伟;徐萍;吴曹贞;朱蓓德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差错防范探讨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是为病人提供治疗的特殊场所,因此如何加强与防范护理差错显得极为重要。本文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分析一下术中护理差错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梅婉秋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2010年卫生部号召全国范围内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院积极响应,认真配合,以实际行动达成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活动目标,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作者:周丽花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护理程序在预防和保健中的运用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程序在预防和保健中的运用。方法选取我区2014年度在预防和保健中实施护理程序为研究组,以2013年未实施护理程序为对照组,比较两年度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2014年度在预防保健中实施护理程序后与2013年比较,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预防保健,并且有利于促进病人的康复,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肖萍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造血生长因子联合生血丸对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造血生长因子联合生血丸对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Ⅲ度,Ⅳ度)的疗效。方法病例选择,自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经临床病理学、免疫学分型确诊为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重度骨髓抑制的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白细胞介素11(il-11)皮下注射1.5㎎/d;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200~400μg/d;同时服用生血丸(我院自制制剂)2粒每次,每天2次,用1~2周,具体停药时间以外周血细胞恢复情况而定。对照组:(齐鲁制药)白细胞介素11皮下注射1.5㎎/d;(齐鲁制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200~400μg/d;用1~2周,具体停药时间以外周血细胞恢复情况而定。记录两组患者骨髓抑制引起的外周血细胞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外周血细胞恢复至正常范围所用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范围所需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造血生长因子联合生血丸治疗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疗效明确,具有协同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增云;满孝蕊;王燕;陈亮;燕彩霞;陈树泉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临床研究分析

    目的:讨论子宫内膜息肉(eP)恶变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2年2月至2012年2月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eP恶变或潜在恶变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绝经期分为绝经前恶变(12例)及绝经后恶变(40例)两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本研究中eP恶变率为2.49%绝经前0.74%,绝经后3.74%;(2)eP恶变平均年龄(58.4±12.6)岁,绝经前43.2岁,绝经后65.4岁;(3)病理类型主要为子宫内膜样腺癌(69.2%),绝经前组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4)息肉大小平均为(1.8±0.6)cm,绝经前(1.1±0.8)cm,绝经后(1.8±1.0)cm,两组差异显著(P<0.05);(6)患者多出现子宫异常出血(88.5%)结论绝经后妇女eP恶变率增加,容易恶变为较特殊的病理类型,且大多伴有子宫异常出血现象,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于博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采取饮食指导、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结果所有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精心的护理,血压水平得到良好的控制,病情稳定出院。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陶英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