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萍
医院能否树立品牌,能否达到战略目标,关键就是靠医院中层干部。他们即是医院的业务骨干,又是部门的管理者,他们自身能力和水平的高低既决定着所领导部门的绩效,又影响着医院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1]。中层干部在医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医院对中层干部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杨光秀 刊期: 2014年第30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医院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动化办公系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现本文结合本院情况简述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我院信息化中的使用,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新宁;马启华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根据JAMA Intern Med 杂志10月27日在线发表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相比,二甲双胍一线治疗与糖尿病治疗强度显著降低相关,并且与心血管根据JAMA Intern Med 杂志10月27日在线发表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相比,二甲双胍一线治疗与糖尿病治疗强度显著降低相关,并且与心血管事件、急诊就诊和低血糖等短期不良结局减少相关([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4.5294])。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莨菪碱结合西米替丁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接收的小儿腹泻患儿中抽取120例,并随机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口服病毒唑,观察组应用西米替丁和莨菪碱行静脉滴注,疗程均为4~5天。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脱水情况、便次、发热持续时间及总病程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莨菪碱结合西米替丁在治疗小儿腹泻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农树珍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B超监护在妇科门诊宫腔手术中的应用。方法筛选了198例有高危因素患者,采用在B超监护下按操作常规进行相应的手术。结果应用B超监视下行宫腔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结论B超监护下操作有高危因素的宫腔手术,成功率高、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昀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蒙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萨病恢复期的护理效果和体会。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萨病恢复期患者84例,按住院编号顺序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蒙医针灸,将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康复训练后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康复训练后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蒙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应用于萨病恢复期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运动与生活能力,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斯琴高娃;乌云斯琴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肾活检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结合例B超引导下肾活检的临床治疗过程,对护理配合的重点进行分析。结果术前宣教指导,术中患者深吸气末屏气的配合,术后制动、饮水、尿液的观察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是护理的配合的重点。结论在术前要重视心理疏导,进行深吸气末屏气及床上排尿的训练。术后注意观察血压及尿液变化的监测,做好术后制动饮水及排便的护理,可提高一性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闫卫华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如何选择佳手术方式及预后情况进行了总结。方法去骨瓣血肿清除组49例和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或血肿钻孔引流术137例进行对比。结果骨瓣开颅组术后Ⅰ-Ⅱ级:9例、Ⅲ-Ⅳ级29例、Ⅴ5例,死亡6例。立体定向或钻孔引流治疗组术后Ⅰ-Ⅱ级:89例、Ⅲ-Ⅳ级45例、Ⅴ1例,死亡2例。结论根据个体差异,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和时机,掌握正确的手术适应症,对减少死亡率,降低病残率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赵志军;张春阳;董艳芳;王伟志;张震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观察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系统灭菌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31日共使用该灭菌系统灭菌1349次,对腔镜器械进行循环灭菌。结果在1349次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循环中,1305次完成灭菌循环后的物品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及生物监测均符合要求。结果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具有效果安全可靠、灭菌期短等优点,保证临床腔镜器械安全快速及时的灭菌。
作者:吴焕荣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通过对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达到及时诊断和治疗肺炎的效果,减轻病患痛苦。方法在实验室内使用serodia-MYc0Ⅱ试剂对样本血清进行化学检验,收集其数据,分析测定结果。结论 serodia-MYc0Ⅱ试剂对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作用明显,可精确区分出其阳性、弱阳性、阴性。针对结果医生可进行更加准确有效的治疗,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何晶晶;赵冬梅;张雁;周珣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得出全面系统的护理经验总结。结论肠梗阻是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当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时,则可产生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排便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肠壁血供障碍,继而发生肠坏死,因此在手术前及手术后均应重视护理工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等措施,可有效地减少或杜绝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赵红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V1r波增高、stV2改变对下壁心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下壁心梗患者56例,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V1r波增高、stV2改变情况。结果下壁伴右心室心梗、下壁伴正后壁心梗患者在V1r波增高和V2导联st段改变上与单纯下壁心梗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电图出现V1r波增高、stV2改变时则高度怀疑下壁心梗。
作者:鞠华敏;岳善峰;王正华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35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综合性护理治疗后,在24小时之内停止出血的患者有29例,48小时停止出血的患者有6例,所有患者均治愈后出院。结论通过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进行密切的监测,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较好的依据。同时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好转恢复,有利于减少出血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毕桂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acsdKP对硅肺纤维化大鼠肺内nf-κB p65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三组:对照组:支气管内灌注生理盐水1ml/只。硅肺模型组:支气管内灌注sio2混悬液1ml/只。acsdKP治疗组:支气管内灌注sio2混悬液1ml/只,并持续给大鼠acsdK药物治疗。各组大鼠都在8周后处死。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硅肺模型组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上升。经过acsdKP治疗后,nf-κB p65蛋白的表达较硅肺模型组下降。结论acsdKP可能使iκB的稳定性增加,进而nf-κB p65失活,抑制肺泡炎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闫静波;李辉;卫茹;窦艳;韩明强;张浙岩;张晓岚;李娜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安全可行的采血方法。方法将100例新生儿分为50例实验组行桡动脉穿刺采血,50例对照组行股静脉穿刺采血,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桡动脉穿刺采血成功率高、血肿发生率低,未出现标本溶血。结论使用桡动脉穿刺采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窦青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慢性肾衰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血液透析(Hd)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进行治疗,比较治疗临床疗效、血生化指标及尿毒症并发症的改善。结果经两组治疗后,Hd和Hd/HP对清除小分子无差异,但Hd/HP清除中分子显著优于Hd(P<0.05),Hd/HP治疗后一些并发症明显改善。结论Hd/HP治疗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优于Hd。
作者:唐丽娜 刊期: 2014年第30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退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临床综合征,多发于老年人。我们于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运用小针刀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秀琴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休克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休克病人的病情分析,研究其临床护理方法。结论休克病人的临床护理不但要注意用药情况,更要预防并发症。感染性休克是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一种循环障碍综合征,由它所引起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及时发现和正确治疗是感染性休克的关键。因此临床上一定要做好休克患者的护理工作,以保障其生命安全及健康。
作者:黄庆辉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普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口服普萘洛尔;对照组给予口服氨氯地平。采用24h动态血压检测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临床血压治疗效果。结果经不同的药物治疗后,两组病例血压均有所下降,但降压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5.00%)优于对照组(86.67%),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χ2=11.29,P<0.05)。结论普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丽飞;籍玉华 刊期: 2014年第30期
0引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一般都比较重,死亡率非常高,是急诊科中的常见病。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是恢复心肌的血流灌注、开通梗死的血管、挽救濒死心肌。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优化建立一套完善的护理流程,减少诊断、手术、护理中的时间浪费,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
作者:刘娜 刊期: 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