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助产人员在分娩前做的指导对产程的作用

陶福娟

关键词:助产人员, 孕妇在分娩前的指导, 产程时间
摘要:目的:研究助产人员在分娩前做的指导对产程的作用。方法在我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抽取出120位待产孕妇,其中任选60人为对照组,对待产孕妇只进行正常的护理方案,另60人作为观察组,由助产人员进行产前指导,将两组的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的人数还有剖腹产的人数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的各项数据都要好,具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拥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助产人员对产妇进行分娩前的指导,不仅减少了产程的时间,而且降低了出血的几率,大大增加了自然分娩的数量,助产人员对产妇实行分娩前的指导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以及婴儿安全产出的几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老年期大肠、肛管癌的临床诊疗

    目的:探究老年期大肠、肛管癌的治疗措施。方法分析患者的病理学特点,结合临床表现,总结出治疗老年期大肠、肛管癌的对策。结论大肠、肛管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我国的老年期大肠肛管癌则占全年龄组大肠肛管癌的10%~20%。老年人肛肠癌因并发症多,各器官的老化,应激能力减弱等因素,使手术的危险性增加,应加强手术期的处理,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文岩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48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48例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孕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48例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剖宫产孕妇的案例进行研究,分别为胎盘附着于子宫切口部位组和胎盘附着于其他部位组两组,其中胎盘附着于子宫切口部位组18例孕妇;胎盘附着于其他部位组30例孕妇,分析对比两组孕妇临床效果。结果胎盘附着于子宫切口部位组产后出血率为88.89%(16/18),胎盘附着于其他部位组产后出血率为90.00%(27/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附着于子宫切口部位组产后出血量为(2250±600)ml,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7.78%(5/18),子宫切除率为44.44%(8/18),与胎盘附着于其他部位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胎盘附着于子宫切口部位组早产率为44.44%(4/18),贫血率为22.22%(4/18),新生儿窒息率为22.22%(4/18),死亡率为11.11%(2/18),与胎盘附着于其他部位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孕妇胎盘附着于子宫切口处的产后出血量大、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子宫切除率高。

    作者:郝丽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连续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4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处置措施的差别分为观察组(连续康复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传统卒中护理组)各42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住院情况,指导临床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实践。结果连续康复护理干预的患者在 niHss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 运动功能评分上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连续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积极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作者:刘汉梅;贺燕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腹腔镜下治疗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7例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腹腔镜下治疗胆结石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5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3.11±0.17)天,平均住院时间(5.34±1.88)天,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8.34±2.34)天,平均住院时间(11.33±3.05)天,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比率8.11%,对照组并发症比率30%,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进行微创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切口恢复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作者:李绍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浅谈中医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优质护理等在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围绕“以患者为中心”创建具有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结果中医护理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作指导,充分体现了中医学整体护理观念和施护原则。结论中医护理是一个很有研究的一门科学,有待于中医护士不断学习和探讨。

    作者:刘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浅谈超声检测高血压心脏病

    目的:利用超声对高血压心脏病进行检测。方法观察超声的主要表现和重点描述内容,据此进行诊断。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左室肥厚敏感、可靠的手段。对早期检出高心病与其合并症以及判断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宋丹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急诊治疗大范围脱套伤体会

    目的:总结26例 Vsd 负压引流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通过自体皮片原位回植联合 Vsd 技术治疗的体会,探讨救治过程中的监护重点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通过用 Vsd 负压引流治疗大面积脱套伤患者,结果25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通过自体皮片原位回植联合 Vsd 技术治疗,对促进创面的愈合,对于肢体大面积脱套伤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柴智;沈英;郝建军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宫内节育器临床常见并发症探究

    目的:探究宫内节育器(iUd)临床常见并发症。方法研究177例由放置宫内节育器并发症的患者,分析并发症的主要类型及防治措施。结果患者的并发类型主要有出血和疼痛、感染、节育器异位和嵌顿、子宫穿孔四种,分别有56例、34例、25例、47例,其它类型并发症患者有15例。结论医务人员要熟练掌握放置技巧,提高操作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同时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的并发症。

    作者:王凤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联合治疗过程中甲状腺疾病发生率及临床特点

    目的:探析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联合治疗过程中甲状腺疾病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02例,进行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50例进行重组人干扰素α2b 治疗(观察组),52例进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 治疗(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0.0%、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 组、非 td 组患者的平均年龄、td 既往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抗病毒疗程、平均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在干扰素及利巴韦林治疗中高龄、有 td 既往史患者出现甲状腺疾病的风险更高,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

    作者:马丽娜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脾破裂48例治疗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脾破裂在意外多发伤中有其特殊性,并不多见,但是一旦发生,往往病情十分严重,死亡率高。我科于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间共收治脑外伤合并脾破裂病人48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钢;陈莉;徐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葡萄糖酸钙创面湿敷治疗氢氟酸烧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钙创面湿敷治疗氢氟酸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氢氟酸烧伤患者16例,对所有患者均行葡萄糖酸钙创面湿敷治疗。结果本组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脏器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损伤部位经治疗后均全部愈合,创面愈合时间3~24d,平均愈合时间(11.3±4.6)d;所有患者在治疗后10min、4h、1d 的疼痛度均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结论葡萄糖酸钙创面湿敷治疗氢氟酸烧伤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患者疼痛,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鹏;程银忠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钼靶X线对检出早期乳腺癌中广泛的导管内成分的作用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中广泛导管内成分(eic)采用钼靶 X 线检出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接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经手术病理确诊。所有患者皆采取钼靶 X 线处理,同时观察其 eic 检出情况,并与病理有无 eic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早期乳腺癌(尤其是浸润性乳腺癌)经钼靶 X 线检查后显示 eic 阳性率要明显高于 eic 阴性率,阳性率与阴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钙化病灶70个,其中钙化灶大径与数量在 eic 阴性与阳性发生率上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采取钼靶 X 线检查可判断其 eic 状态,从而为临床采取保乳手术提供依据,此外浸润性伴发钙化病灶(病灶大径≥3厘米)检出 eic 阳性率要明显高于 eic 阴性率,故而要加强重视。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蒙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8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蒙药对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选取了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1例开展研究,患者的病程一周到8年以上,患者没有应用过蒙药进行过治疗,本组采取蒙药对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本组81例患者经过蒙药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100%,效果好。结论蒙药治疗银屑病具有复发率较低、副作用小以及价格低廉等一些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特日格乐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重症监护室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

    0 引言机械通气在 ICU 危重病抢救中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但在有创机械通气时也常常出现一些并发症,严重的可致患者死亡,在这些并发症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为常见。

    作者:李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7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与对照组(82.35%)相比明显较高,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综合护理有利于促进患儿及早康复,效果良好,性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文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微创、操作杆复位技术治疗内踝骨折伴软组织闭合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操作杆复位手术技术在治疗伴有软组织闭合损伤的内踝骨折的中优势。方法避开损伤软组织,取内踝前外侧长约1.2cm 纵行切口,暴露内踝远端骨折块及踝关节面,清除嵌入折端骨膜及筋膜组织,取一枚1.5mm克氏针,由前向后横穿骨块,直视下以克氏针为操作杆直接复位骨块,于内踝前丘、后丘处平行经皮柠入两枚4.0mm 中空螺钉固定骨折端。结果21例均获得随访,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伤口感染,均获得骨愈合,时间为2.6-5.1月。结论此技术将手术创伤尽量减小,减少术前等待时间,可直视直接复位骨折端达解剖复位,降低骨不连及伤口感染的概率。

    作者:束伟平;孔丹辉;王遥伟;王树金;吴树华;高炳俊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跨伤椎置4钉固定脊柱骨折的1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跨伤椎置4钉固定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36例,其中采用跨伤椎置4钉固定患者18例(a 组),采用经伤椎置6钉固定患者18例(B 组),于术前、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椎管前缘高度、cobb 角、椎管占位。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的椎管前缘高度、cobb 角、椎管占位较手术前均有所改善(P<0.05)。B 组的椎管前缘高度、cobb 角改善优于 a 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 组的椎管占位较 a 组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置6钉固定术较跨伤椎置4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更佳,可较少伤椎高度的丢失和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作者:张永胜;张万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针对数据挖掘的个性化健康体检套餐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客户对体检和体检套餐的需求,并构个性化的健康体检套餐。方法随机抽取本市10000名体检者作体检套餐满意度调查分析,研究时间为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将调查结果录入 eXcel2007表格进行统计。结果经调查显示,52.8%的体检者愿意接受价位在1000~1500元之间的体检套餐,认为10~20项、20~30项能够满足体检要求的对象分别占38.3%、36.6%,42.7%的对象不满意现有的体检套餐。结论针对数据挖掘的个性化健康体检套餐是一种创新型的尝试,为体检套餐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可行的思路,有效的促进了数据挖掘技术和健康体检信息系统在体检中的应用。

    作者:杨丽坤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癫痫的综合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癫痫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癫痫病人的病情分析,进行对症护理。结论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患病率仅次于脑卒中,癫痫的发病率与年龄有关,一般认为1岁以内患病率高,其次为1~10岁以后逐渐降低。我国男女之比为1.15∶1~1.7∶1。对癫痫病患者采取积极健康的护理,有助于减少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关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Ⅱ度烧伤患者创面的应用及手术室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Ⅱ度烧伤患者创面的应用效果,并总结手术室护理体会。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Ⅱ度烧伤患者48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创面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在手术室加强系统护理干预。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后创面在12d ~22d 愈合,平均愈合时间时间为(18.47±3.62)d。与护理干预前对比,护理干预后患者 sas 评分、sds 评分明显下降,组间差异经 t 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Ⅱ度烧伤患者,可促进创面愈合,在手术室护理时维持有效负压引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同时加强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作者:宋萌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