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急诊手术的护理体会

杨蔚

关键词:急性颅脑外伤, 颅内血肿, 急诊手术,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的急诊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急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密切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随时准备好手术前的急救工作与术后护理工作。结果患者经过急诊手术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后,有10例患者康复出院,15例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5例患者全身瘫痪。结论对急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内血肿的患者实施急救手术治疗及术后精心的护理,减少了患者的致残率,增强了康复效果,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ICU 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讨论 icU 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科 icU 病房中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针对肺部感染发生的原因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肺感染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后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经比较差异显著(P <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对 icU 病房患者实施有关肺部感染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贾淑慧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麻醉

    目的:探究门静脉高压症手术的麻醉方法,提高手术质量。方法总结本院收治的门静脉高压症病例治疗过程中的麻醉经验,具体探讨实施麻醉过程中对麻醉方式的具体选择以及注意事项。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手术的麻醉措施已经非常完善,但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不同麻醉措施,同时注意麻醉中的充分供氧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郭东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急牲心肌梗死的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和临床诊疗,探讨合理的诊疗方法。方法总结急牲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诊疗效果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论应根据诱发因素积极预防,并努力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诊断正确率,避免误诊,降低病死率。

    作者:杨威;曹凯;何春来;董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后其心理状况的变化。方法将4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普通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实施综合性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和护理后抑郁分值降低,差异明显(P <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综合性护理方法对子宫肌瘤患者心理状态的恢复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让患者对治疗有新的认识,而且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抑郁。

    作者:籍晓铭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冠脉 CTA 联合功能检查可以更好指导中等冠脉狭窄患者的治疗决策

    研究评估了335例存在经冠脉 CTA 发现的中等冠脉狭窄的患者,旨在比较单行 CTA 与进行 CTA 联合功能检查的患者的结局。研究发现,与联合检查相比,单行CTA 的患者进行侵入性导管插入或经皮干预的发生率更高(P <0.001)。单行 CTA 与1年内复合终点(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以及导管插入重复进行或后延)的发生率升高相关。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PDCA 循环在 ICU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中的体会与分析

    目的:探讨 icU 护理不良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 icU27例护理不良事件,应用 Pdca 循环管理的方法,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对于不良事件精细管理和动态研究结果2013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24%较前明显有所降低,其中管道滑脱、中心静脉堵管等不良事件明显降低结论 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够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的控制,是值得推广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用 Pdca 循环法使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更加科学、有效、规范。

    作者:孙玉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策略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临床上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疾病的发病特点以及该疾病的临床治疗策略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07月至2014年07月收治的31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疾病的临床特征并对其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结果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以男性居多,本研究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2.875:1,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5.9±10.2岁,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平均含量在16.4±2.1mmol/l,入院检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患者均伴肝、肾、肺等功能不全等。经过临床治疗,显效患者31例,无效患者1例,治疗的显效率为96.77%(30/31)。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疾病的临床特点与普通的胰腺炎患者存在较大差别,高血脂会降低患者疾病的预后,其临床治疗方法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临床上需要就行甄别。

    作者:叶源春;张长青;黄子成;孙安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女扎手术切口近期感染的防治

    我站从2004年10月到2014年10月共做女扎手术1564例,发生切口感染或切口愈合不佳13例。发生率8.31‰。总结切口感染或愈合不佳的预防和治疗。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意见,仅供同行们讨论和参考。

    作者:黄晓敏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早产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206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早产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过程中护理心得。方法收集在 nicU 治疗的早产儿206例分析讨论,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进行新型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的睡眠时间、进食多少、体重恢复时长和住院时间都明显好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明显差距(P <0.05)。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施的新型护理措施使早产儿尽快恢复健康,促进发育,有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者:杜洁;辛桂梅;李正林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血管内介入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血管内介入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为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建立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选取在本院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患者病历13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根据患者动脉腔的填塞程度来判定治疗效果,由造影结果显示,136例患者动脉瘤腔填塞程度100%有96例(70.6%),95%~100%21例(15.4%),90%~95%12例(8.82%),80%~90%7例(5.15%)。经过血管介入治疗后,由 Gcs 评分对疗效进行统计,治疗效果良好的有107例,轻残28例,重残1例,死亡0例。结论采用血管介入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而且能够有效的防止动脉瘤的破裂,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与病死率。

    作者:李兰岚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对 ICU 心肌梗死病人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对 icU 心梗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我院 icU 接受治疗的144例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实行普通护理,实验组实行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病人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病人在并发症出现率、icU 住院时间、病人满意程度与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实验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让病人接受规范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心肌梗死病人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出现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庆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急性胃穿孔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急性胃穿孔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保守治疗、胃穿孔修补术及胃切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44例患者中,3例采用保守治疗,治愈2例,余者1例中转手术治疗;36例行胃穿孔修补术,6例行胃切除术;术后并发症情况:2例肠粘连致不全梗阻,3例肠间脓肿,2例切口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9±2)d。结论急性胃穿孔诊治过程中要做到及早检查、及时确诊,详细、全面的了解患者病史,准确诊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永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主动脉夹层急诊症状15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诊症状进行分析,提高对其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对终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15例患者的急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0例,首发症状是剧烈胸痛和(或)腹痛,胸痛、胸闷、呼吸困难2例,无痛性晕厥1例。心电图异常11例,急诊13例胸片检查异常7例,急诊8例增强螺旋ct 均发现真假两腔,急诊8例超声心动图检查7例见假腔形成。12例心肌梗死三项检查异常4例。9例急诊拟诊主动脉夹层分离,6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结论本病表现多种多样,提高认识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作者:何振慧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浅析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究锁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锁骨骨折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我院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措施使病人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兰;张立霞;高淑兰;丛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42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分析,并探讨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42例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孕妇中,均有剖宫产术史,停经后出现不规则引导出血,所有患者均经过超声检测,明确诊断,其中29例发现瘢痕处妊娠囊与子宫浆膜层厚度≥4mm,13例<4mm;所有患者先给予保守治疗,治疗5-6d 后给予宫腹腔镜监测下的刮宫术,经过治疗后,42例患者中,39例手术成功,占91.86%,3例未一次性成功,经药物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无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出现。结论阴道超声检查为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有效方法,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可进行保守治疗+宫腹腔镜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红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新时期如何做好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本文分析研究新时期如何做好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当今医院党支部所面临的新问题。在当今这个科技快速发展,文化广泛传播的社会。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特别是在医院这个每天都面临生老病死的特殊地方。很容易让员工产生负面情绪和自身思想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改变。所以医院要做好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其正确的找到自身的价值,以正确的太多来面对工作[1]。

    作者:彭岳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切皮前肋间神经阻滞对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切皮前肋间神经阻滞对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开胸手术病例,随机分为 a(20例)和 B(20例)两组。a 组于手术结束后实施静脉持续镇痛,B 组于切皮前先行肋间神经阻滞,手术结束后再实施静脉持续镇痛。比较术后1周、1月、3月、6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B 组各时间点的 Vas 和 PsQi 各项评分都比 a 组下降。结论切皮前肋间神经阻滞能有效减轻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

    作者:滕培兰;宋宁宁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骨科老年患者护理的特殊性

    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老年人群不断增加,关心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仅非常重要而且是大势所趋。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骨质疏松,发生骨折的机会增多而且治疗常因病程长以及需要卧床时间也很长,其间护理问题多、难度大,尤其是术后卧床的患者,基本丧失了自理能力。如何做好老年患者的护理,尽快恢复其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这对疾病的康复十分有利。所以要达到这个目的,一定要掌握老年患者护理的特殊性,以取得佳的护理效果。

    作者:高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作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肝癌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42例肝细胞癌患者影像学资料,并与同期正常的42例患者作对照。分析总结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肝癌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作用。结果随着 b 值的增大,肝癌病变的 adc 值明显减小,而且波动范围减小,b 值越大时越接近实际 dc 值。b 值为500、1000及1500时正常肝组织 adc 值显著高于肝癌组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及 adc 值对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宏德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经鼻内镜鼻窦手术98例临床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鼻内镜鼻窦手术的临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从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98例鼻息肉、鼻窦炎患者。对患者采用鼻内镜鼻窦手术进行治疗,出院后定期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1年后,将随访结果进行统计。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患者中完全治愈的有73例,占总数74.5%,情况有好转的有15例,占总数的15.3%,无明显效果的10例,占总数的10.2%,总有效率为89.8%,并且无明显并发症的情况出现。结论经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患者在后期康复率较高,鼻内镜鼻窦手术能有效提高鼻息肉、鼻窦炎等鼻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的远期疗效较好,可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汪迪松;余海辉;黄钊兵;刘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